付井批发蔬菜
⑴ 沈丘县征兵体检时间安排,具体点
沈丘县
编辑
声明
本词条已参考行政区域类词条编辑指南进行整理;如果您有建议或想参与整理,欢迎您与网络地理组一起交流。
沈丘县古称秣陵,是河南省周口市下辖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豫皖交界处,居颍水中游,西临项城,东与安徽界首接壤,总面积1080.53平方公里。截至2013年,辖22个乡镇(办事处),总人口129.31万人。
2014年,沈丘全县地方生产总值完成204.6亿元,比2013年增长9.3%,总量和增速均居周口全市第三位。[1]
中文名称
沈丘县
外文名称
ShenQiu County
别 名
秣陵
行政区类别
县
所属地区
河南省周口市
下辖地区
辖2个办事处、11个镇、9个乡
政府驻地
槐店镇
电话区号
(+86)0394
邮政区码
466300
地理位置
河南省东南部
面 积
1080.53平方公里
人 口
户籍129.31万、常住95.41万(2013年)
方 言
中原官话-商阜片
气候条件
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华佗冢、元代伊斯兰教古寺等
火车站
沈丘站
车牌代码
豫P
GDP
204.6亿元(2014年)[1]
非物质遗产
《沈丘清三彩》、《两仪拳》等
行政代码
411624
目录
1 历史沿革
2 行政区划
3 地理环境
4 人口
5 交通状况
6 经济概况
▪ 综述
▪ 工业发展
▪ 农业经济
▪ 产业集群
7 民俗文化
▪ 特产
▪ 文化遗产
8 著名人物
9 旅游景点
10 相关荣誉
历史沿革
编辑
沈丘秦朝置项县、东魏改秣陵县、隋改项城县、明置沈丘
沈丘新景(40张)
县。沈丘是以周朝的沈国为名的,沈丘意为沈国废墟。沈丘县原为颍州(今安徽阜阳市)辖县,县治在安徽省临泉县古城子,明初撤并入颍州州治,沈丘县取消。弘治十一年(1498,此据清·道光《阜阳县志》及明·嘉靖《沈丘县志》,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明史·地理志》误为弘治十年,其他工具书多沿此误),在今河南沈丘老城重建沈丘县,割陈州、项城和颍州地属之,其中陈州十三里(里为县以下行政建制,项城二里,颍州五里[2] (沈三、沈四、沈五、河北二、河北三),另有外来人户三里,合计二十三里。与沈丘县的22个乡镇、办事处基本相同。1950年县政府由今老城镇迁至今槐店回族镇。
行政区划
编辑
乡(镇)
辖区
东城办事处
于庄村、阙庄村、大于楼村、新建村、东孙楼村、李营村、李安庄村、尤庄村、解庄村
北城办事处 张庄村、大吴庄村、北马庄村、南王庄村、王营村、崔楼村、北范营村、西孙楼村、前寨村、焦柳营村、大辛营村、申庄村、王寨村、高门村、腾营村、苏楼村、小辛营村、郭庄村
槐店回族镇 东关居委会、南关居委会、中心居委会、北关居委会、蔡河居委会、西关居委会、沙南居委会、河南居委会、船民居委会、东城居委会、大王楼村、小王楼村、刘楼村、海楼村、马楼村、高营村、左庄村、丰产河村、贾寨村
刘庄店镇 李胡冢村、刘东村、刘西村、刘北村、孙营村、陈庄村、崔老庄村、崔寨村、房营村、邵寨村、郜庄村、保金堂村、前严庄村、后严庄村、卞老家村、晏老家村、梁唐庄村、于庄村、吴堂村、花庄村、尹营村、大褚庄村、崔大桥村、牛王庙村、李楼东村、孟东村、李楼西村、席张庄村、洼张庄村、刘楼村、杨老庄村、郭营村、徐埠口村、前王庄村、刘代庄村、黄冢村、大王庄村、李老家村
留福镇 小陈营村、留福村、元路口村、岳庄村、武营村、黄营村、老官庄村、代营村、姜营村、郭六村、韩大庄村、李小庄村、李大庄村、化庄村、蔡洼村、曹桥村、于古洞村、夏老家村、李寨村、范营(新寨村、老寨村)、皮营村,金营,梁庄,童庄,范小寨,张武桥村,陈寨村
老城镇 第四居委会、第一居委会、第二居委会、第三居委会、南关村、北关村、西关村、北韩湾村、刘坟村、岳庄村、刘大庄村、前楼村、北吴营村、桃园村、郑庄村、许庄村、李仙庄村、后谷营村、前谷营村、晏庄村、张湾村、陈庄村、徐营村、刘埠口村、路庄村、阮庄村、李坟村、李楼村、杨洼村、荆条村、孙庙村、南吴营村、李庄村、卢营村、瓦房村、程庄村、增福庙村、龙王庙村、后东村、后西村、寨里村、蒋湾村
赵德营镇 赵德营村、兴隆村、董小庄村、小齐营村、张大庄村、东张营村、孟常营村、良营村、宋营村、程寨村、张刘营村、后刘营村、王桥村、张庄村、小刘营村、小欧营村、曹楼村、代营村、刘庄村、王营村、邵庙村、马楼村、大刘集村、西张营村、崔庄村、后楼村、盆尧村、王其庙村、陈楼村、付营村、唐楼村、董尧村、王关庙村
付井镇 付井村、赵口村、王营村、九里村、高湖村、马堂村、孙小楼村、周庄村、东李楼村、卜楼村、岗王村、玉帝庙村、梅庙村、周寨村、洼李庄村、宿营村、腰庄村、赵庙村、西李楼村、郭岗村、吴营村、杨庄村、夏庄村、陈营村、陈观村、王楼村、王周庄村、东王村、李庄村、南杨集村、王庄村
纸店镇 纸东村、纸西村、赵腰庄村、赵楼村、徐楼村、潘营村、小李庄村、邱庄村、潘董庄村、王庄村、孙洼村、卢庄村、秦庄村、张庄村、杂姓营村、程营村、胡营村、白果村、史庄村、卢寨村
新安集镇 新东村、新西村、贾楼村、大李庄村、王廷庄村、新王庄村、瓦房庄村、老邢庄村、徐范庄村、郭寨村、王庄村、张桥村、孙楼村、半截河村、刘庄村、王堂村、魏桥村、安庄村、单庄村、马楼村、乔寨村、张楼村、韩楼村、下六村、三大夫营村、武营村、崔寨村、西李庄村
白集镇 白集村、高庄村、李竹元村、杨楼村、田营村、梁庙村、查大庄村、常楼村、张美庄村、韦庄村、王岗村、李宋楼村、大王楼村、新村、李楼村、程营村、张单庄村、王营子村、老官林村、兖营村、河滩村、胡小楼村、刘院村、胡院村、白庄村、后三庄村、刘楼村、尹庄村、大滩李村、张小庙村、中庭湖村、大许庄村、鲁寨村、顾营村、鹿楼村、苗营村、耿庄村
刘湾镇 陈寨村、刘楼村、徐老庄村、杜庄村、黄楼村、陈洼村、营坊村、宋庄村、杜营村、新徐庄村、赵庄村、王路口村、郝庄村、宋阁村、大陈庄村、朱李庄村、郭庄村、刘湾
莲池镇 莲三村、莲二村、莲一村、韩营村、大郑营村、小郑营村、文殊村、胡庄村、吴楼村、牛营村、吴岗村、西王庄村、魏营村、鲁庄村、常吕村、王岭村、薛岭村、刘八庄村、胡楼村、邹营村、邹新庄村、管庄村、童庄村、田营村、耿楼村、杨庄村
石槽乡 石槽村、徐营村、前张营村、于营村、北程营村、陈庄村、艾庄村、程营村、虎头村、二院庄村、杨营村、刘腰庄村、东寨村、董营村、孙营村、陈口村、龚寨村、蒋寨村、大王营村、后张营村、大涂营村、王湖村、肖营村、小涂营村、涂楼村、小王营村、刘楼村、大李营村、范庄村、邵庄村、郜庄村、赵庄村、西寨村
范营乡 范营村、八里棚村、刘花园村、孙楼村、杨湾村、郑营村、阮洼村、单营村、纪营村、王郑营村、曲集村、孙庄村、马营村、马湖村、普花园村、马各村、老唐庄村、卢洼村、陈靳庄村、李湾村、李新庄村、老李营村、李集村、金庄村、钱寨村、王楼村、胡冢村、代布口村、苗赵庄村、和尚庄村、大刘庄村、张凯楼村、卢齐庄村、范庄村、范菜庄村
李老庄乡 李老庄村、刘庄村、酒店庄村、木林桥村、张彭庄村、梁庄村、蒋桥村、孙付庄村、陈老庄村、孝陈庄村、南李庄村、李庄村、南张楼村、侯三冢村、李大庄村、木庄村、王白庙村、大陈庄村、姚庄村、东吴庄村、花园村、雒庄村、陈营村、刘堂村、艾店村、老寨村、张楼村、付楼村、蒋庄村、曹洼村、严楼村、后湖村、梧桐庄村、田楼村、张老庄村
大邢庄乡 邢庄村、秦庄寨村、段庄村、大宋庄村、后王庄村、清凉寺村、后李庄村、司庄村、赵闫庄村、东赵楼村、普楼村、南赵庄村、西李庄村、东程庄村、陈埠口村、西赵楼村、八里湾村、李营村、赵老家村、沙岭村、小李庄村
冯营乡 冯营村、天齐庙村、双刘庄村、段庄村、田庄村、韩庄村、刘庄寨村、李广楼村、刘烟村、杨海营村、杨老庄村、王小庄村、柳树庄村、西王村、金李庄村、李寨村、刘桥村、李庙村、王观庙村、小高营村、大高营村、刘尧村、刘相村、吕集村、梁古洞村、张梁村、朱庄寨村、天桥村、西张庄村
周营乡 周营村、东李营村、张营村、崔营村、孔营村、大欧营村、马营村、郭寨村、李楼营村、黄孟营村、孟寨村、谢营村、王寨村、大李口村、西李口村、赵庄村、赵寨村、李湾村、刘集村、西李营村
洪山乡 洪山村、庙山李村、迟庄村、宁庄村、韩寨村、臧庄村、翟庄村、姜桥村、孟店桥村、胡老庄村、东胡庄村、孙小桥村、马庄村、申庄村、辛老庄村、王腰庄村、魏庄村、石关村、周楼村、鸽子楼村、辛堂村、袁庄村、王油坊村
北杨集乡 杨集村、梅刘庄村、三姓营村、打渔王村、倪寨村、于庄村、谷孟庄村、贾庄村、王郝庄村、谷林庄村、林寨村、赵桥村、毛寨村、大卞庄村、单尤庄村、韩吴庄村、北王庄村、马李堂村
卞路口乡 卞路口村、张保元村、大郭庄村、小郭庄村、蒋桥村、胡庄村、闫庄村、钟寨村、郜店村、孙寨村、郑庄村、霍楼村、赵楼村、前朱庄村、肖门村、董营村、马楼村、高山店村、杜庄村、刘庄村、闫楼村、前营子村、南郭庄村
地理环境
编辑
沈丘县地势西北部较高,海拔42米,东南部稍低,海拔36米。因河流冲刷,坑塘较多。河流7条,全长149公里。主要有河流有颍河、蔡河、泉河、汾河等。沈丘县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5℃,年平均降水量700毫米左右,全年无霜期200天左右。[3]
人口
编辑
沈丘风光(25张)
2000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沈丘县总人口1079278人,其中:槐店回族镇93660人、刘庄店镇59168人、留福集镇46153人、老城镇56243人、赵德营镇65003人、付井镇68206人、纸店镇39893人、新安集镇48058人、白集镇60471人、刘湾镇31089人、连池乡43779人、石槽集乡52973人、范营乡59402人、李老庄乡41703人、大邢庄乡26425人、冯营乡54246人、周营乡37877人、洪山乡55119人、北杨集乡46812人、卞路口乡45712人、北郊乡47286人。
2010年,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沈丘县总人口127.5万人。[4]
交通状况
编辑
沈丘县是周口市的东大门,也是豫东南和皖西北交流的重要门户和物资集散地。[5]
境内5条省道纵横交错,漯阜铁路增建二线电气化改造工程预计于2014年底完成后开通客运并入国铁网络、郑合高铁已正式开始勘测设计预计2015年开工建设、南洛高速横贯东西,沙河航运通江达海。
经济概况
编辑
综述
2013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4.5亿元,同比增长10.1%。
增速居全市第三位;地方公共财政全口径收入历史性突破10亿元大关,达到10.6亿元,增长26.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9138万元,增长42.5%,总量和增速均跃居全市第一位,分别居全省第38位、第6位。其中,地税收入46888万元,增长54.6%,总量和增速均居全市第一位;国税地方级收入10002万元,连续六年全市第一;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70.8%。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25.9亿元,增长23.3%,总量居全市第一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7亿元,增长14.5%,增速居全市第三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36元,增长12.3%,增速居全市第三位;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6528元,增长13%。各项存款余额166.6亿元,比年初增加26.7亿元;贷款余额65.8亿元,总量居全市第一位;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完成市定目标。[6]
工业发展
沈丘初步形成了以电力、电子、机械、化工、轻纺、食品、
永基新城
建材、皮革为支柱的工业格局。[3]
截至2012年9月底,全县民营工业企业达到588家,比去年底的69家净增17家。工业总产值79.47亿元,同比增长29.9%;销售收入77.88亿元,增长29.8%;实现工业增加值23.8亿元,增长29.9%;实现利润6.4亿元,增长22.2%;入库税金16186万元,增长36.7%。[7]
农业经济
沈丘县农副农品资源丰富。盛
新广场喷泉
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芝麻、瓜果等。特色农业、畜牧业、养殖业已具规模,是国家确定的粮食生产基地、生猪外贸出口基地、槐山羊板皮出口基地、黄牛生产基地和揪楝树生产基地。沈丘县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经济作物有棉花、烟叶、油菜籽、花生、芝麻、黄红麻;森林覆盖率21.4%;主要树种有泡桐、杨树、槐树、柳树、榆树等。[3]
2007年至2008年,沈丘全县小麦平均单产连续2年超千斤,是黄河以南第一个小麦亩产超千斤的县,被国家农业部和省政府授予“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同时,该县还注重引导培育农民积极建立互助合作组织,互利合作,共赢市场。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注册83家,涉及畜禽养殖、蔬菜种植、林果栽培、订单粮食、中药材种植等多个门类,社员入股资金8316万元,入社农户3468户,带动非成员农户12万多户。[8]
产业集群
沈丘槐店镇历史上就是中原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改革开放以
来,国有、集体、个体商业发展迅速,已形成以批发市场为龙头,以专业市场为骨干,以集贸市场为补充的商品流通格局。投资5000万元新建的颍河商贸城,占地面积5.8万平方米,集商贸、饮食、娱乐为一体。可容纳1600个工商户投资经营,形成一个设施齐全,辐射范围较广的市场。[3]
民俗文化
编辑
特产
沈丘金丝猴糖果、沈丘槐山羊、黄金瓜、沈丘千层豆腐、沈丘兆丰贡酒、周家麻花、沈丘天马冰糖麻片[9]
文化遗产
老城顾家馍
2009年沈丘县城关镇因顾家馍面塑工艺被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09年河南周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验收推进会圆满结束,“沈丘顾家馍”正式被确定推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大批传统知识陆续被发掘,为河南省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对象再添一批新成员。此次周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验收工作旨在确认一批比较有传承性、自发性、地方性特征,有一定历史价值的项目做
沈丘剔花彩陶——清三彩
为该市重点申报项目。此次普查新发现多项民间传承、传统知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沈丘顾家馍”被确定推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沈丘文狮子
槐店回族舞“文狮子”始于元代,是一位被蒙古军征军到中原的波斯人海鼻耳编创并流传至今的。槐店回族镇的东关、马楼、海楼等村街坊还成立了“回民公义文狮会社”。社中有舞狮手、耍火球手、领绣球手、鼓手、锣钹镲手等。会社每3年都要公推一位德高望重的社首负责组织和协调演出活动,并对“文狮子”艺术进行挖掘整理,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如新改编的“三狮闹春”、“狮子望月”等情节,突出了趣味性和欢快气氛。
沈丘清三彩
沈丘清三彩,又称沈丘剔花彩陶,始于隋唐,兴于明清,民国衰落,属于当地汉族民间美术的一种。秉承唐三彩遗风,又吸收了剪纸、木版年画的艺术风格,在制陶技艺中自成流派,同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烧造于沈丘县石槽乡龚寨行政村。还有十几位工匠,保留了这种传统的工艺。[10]
两仪拳
两仪拳名称起源于《周易》。两仪拳属内家拳术,崇尚高尚武德,历代宗师授徒非常谨慎,从不轻意外传,所以此拳在世间流传很少,精通此拳的更是为数更少。
著名人物
编辑
周兴嗣(公元469--521年),字思纂,南朝陈郡项(今河南省沈丘县槐店镇西赵古台村)人。[11]
隆昌年(494年),周兴嗣受齐侍中吴兴太守推荐任桂阳郡丞。502年,萧衍代齐建梁,聘用周兴嗣任“安成王国”侍郎,后升为员外散骑侍郎。
窦画村,名书成,沈丘县槐店镇人,清道光年间拔贡,人称“窦拔贡”。
袁保恒(1827--1878),字小午,号筱坞。项城(今河南省项城县)人,为袁世凯叔父。
李鸣钟,字晓东,出生于1886年,河南沈丘人。
方中铎(1912-1986)年,沈丘莲池人,曾荣获共和国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望采纳
⑵ 沈丘县付井镇大高湖高振军我在广东东莞打工12年了在东莞跟台湾林总学会了鱼菜共生种养技术,鱼菜共生是
没有,老实干农业,尽想补贴可不行。鱼菜共生再国内一直处理刚起步阶段。台湾鱼菜也是刚刚起步,主要平衡好生态之间的关系。
⑶ 沈丘县有多少人口
沈丘县古称秣陵,截止2010年,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沈丘县总人口127.5万人。
河南省周口市下辖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豫皖交界处,居颍水中游,西临项城,东与安徽界首接壤,总面积1080.53平方公里。
截止2018年,沈丘县辖2个街道,15个镇,5个乡:东城办事处、北城办事处、槐店回族镇、刘庄店镇、留福集镇、老城镇、赵德营镇、付井镇、纸店镇、新安集镇、白集镇、刘湾镇、莲池镇、洪山镇、北杨集镇、邢庄镇、周营镇、石槽集乡、范营乡、李老庄乡、冯营乡、卞路口乡。
(3)付井批发蔬菜扩展阅读
2007年至2008年,沈丘全县小麦平均单产连续2年超千斤,是黄河以南第一个小麦亩产超千斤的县,被国家农业部和省政府授予“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同时,该县还注重引导培育农民积极建立互助合作组织,互利合作,共赢市场。
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注册83家,涉及畜禽养殖、蔬菜种植、林果栽培、订单粮食、中药材种植等多个门类,社员入股资金8316万元,入社农户3468户,带动非成员农户12万多户。
沈丘槐店镇历史上就是中原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改革开放以来,国有、集体、个体商业发展迅速,已形成以批发市场为龙头,以专业市场为骨干,以集贸市场为补充的商品流通格局。
投资5000万元新建的颍河商贸城,占地面积5.8万平方米,集商贸、饮食、娱乐为一体。可容纳1600个工商户投资经营,形成一个设施齐全,辐射范围较广的市场。
⑷ 请问有哪位大哥大姐知道河南周口沈丘付井镇邮局电话
沈丘县付井镇位于县城东30公里处,素有沈丘东大门之称。东与安徽省界首市相邻,北依古黄金水道沙颖河,京九铁路翘首可望,省豫20线横穿腹地。镇域面积68.4平方公里,辖31个行政村,7.1万人,6.3万亩耕地,是豫东沿边的明星乡镇。
付井镇因街中古有一口深井,姓付人家邻其居住,故而得名。80年代初期付井人即以灵活的头脑,长远锐利的目光,重点以工业为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采取工农业齐头并进的长远发展思路,打造本地名牌。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唱响发展主旋律,充分发挥本地优势,推进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努力把付井打造成“商贸活镇、工业重镇、城建美镇、财政大镇”。
目前,镇办企业发展迅猛,并全部改制完毕。镇政府通过政策引导、示范带动、积极扶持、全力保护等措施,促进个体私营经济扩大规模,上升档次,提质增效,初步形成了以糖果、食品加工、交通运输、蔬菜种植、精品林果多业并举的格局。2001年全镇个体工商户发展到2300多个,民营企业530多家,从业人员7000余人,个体私营经济占全镇乡镇企业的30%。乡镇企业重点以全国最大的糖果生产厂家——中国金丝猴集团为“龙头”,该厂下属18家企业,产品180多种,2001年上交利税1112.3万元,从业人员达3000多人。化工部农药定点生产企业,科达农药厂所产“科威”牌农药,畅销全国二十个省、市、自治区。
简介: 特色农业形成了规模。初步形成了以马堂行政村为主的“九九桃王”基地,占地300多亩,覆盖13个行政村,1300多户。以郭岗行政村为中心占地400亩的黄瓜种植,远销上海、广州。农业产业化速度进一步加快,已形成以奶牛、肉牛为主的“公司+农户”产业化格局。以周寨为中心的奶牛养殖业,存栏奶牛1500多头,覆盖7个行政村,340户人均收入年增长1500多元。以郭岗为中心的肉牛繁育基地,开拓性地发展“企业+工厂+农户”的肉牛养殖业,肉牛存栏达15000余头,覆盖15个行政村。2001年全镇财政收入达到1449万元,比上年增长40%,实现工农业总产值9.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368元。小城镇建设规范迅速,镇区功能日臻完善,道路四通八达,主要干道全部达到“硬化、亮化、绿化、美化”,沿街三层门面房林立,邮政、电讯、全部实现国际化、网络化;商贸、娱乐场所布局合理,街道硬化率100%,拥有640千瓦的变电站一座,程控电话扩容到一万多门,镇东方电视台辐盖周边20多公里,商品批零、客运、饮食市场各2个,中小学幼儿园34所,私立学校3所,在校学生1.2万人,大型医院3家,同时拥有矿泉水厂和三星级金丝猴假日酒店等有利于付井发展的配套工程。
付井镇连续六年被周口市评为乡镇企业发展强乡镇。周口市综合实力20强乡镇,计划生育工作连续几年被评为一类乡镇。同时被省政府命名为“中州名镇”,并列入全省116个重点建设镇之一。获得河南省纪检监察“先进集体”光荣称号,2002年又被省委命名评为全省“六好乡镇党委”。
值班电话:0394—5322310
你打这个电话问问他,可能告诉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