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批发 » 成都市场鲜姬菇批发价

成都市场鲜姬菇批发价

发布时间: 2021-07-25 01:49:06

㈠ 食用菌市场排名

已经过去的2005年,食用菌市场可以说是全线飘红:作为最普通的品种———占食用菌总产量约43%左右的平菇,自春季市场价格就居高不下,除个别地区如聊城等地以及以加工为目的的产品外,截止4月份,产品价格大都保持在每千克3~4元;夏季市场更是价格坚挺,据对济南、青岛、淄博等地的不完全调查,基本保持在6元以上的价位,最高时曾达到8元以上,为数不多的生产农户着实赚了一笔;9~10月下旬,市场批发价即达每千克4元左右;即使进入11月份的出菇旺季以后,大批量的平菇均已出菇上市,市场批发价至今仍保持在每千克2.40元左右。双孢菇,一直是食用菌出口的主要品种,10月份客商收购价亦创下每千克6元的高价位,与前年水平基本接近,但由于栽培面积的急剧减少,使得产品愈加紧张,价格也因货源太少而易升难降,在栽培户喜笑颜开的同时,经营企业尤其是一线经营业主的效益却在不同程度的滑坡。香菇,作为国际市场的主要食用菌品种,国内2005年的生产投料量,可以用“遭遇寒流”来形容:作为主产大户的浙江等地,由于以前的出口销售受阻、农户效益低下等原因,严重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2005年的生产数量大幅滑坡;笔者连续对天津、大连、江苏、河南等地进行市场考察,发现生产投料的减少,的确是数量惊人,以主产省的河南泌阳为例,2004年的生产菌棒数量约为1.3亿个,2005年仅为0.4亿个,约为2004年的1/3强;而在西峡县,则因国家有关工程和封山育林的需要,生产数量由1.2亿直线下滑至0.3亿个,仅为1/4,并且,2006年很有全部停止生产香菇的可能;在2005年日本等国大幅减少进口我国香菇的前提下,自2005年的10月份始,西峡的鲜香菇收购起步价即每千克6元,较往年高约30%~40%,并且价格坚挺;山东的青岛、威海等超市价最高已达11.60元,济南地区蔬菜批发市场鲜香菇为6~8元;厚菇通货(干品)客商收购均价在40元左右,即使3厘米左右的小薄片菇即所谓“金钱菇”亦达30元的偏高价位,的确是令人吃惊,4~6厘米的茶花菇达到50元左右。珍稀品种的白灵菇,自11月份收购价即达12元左右;杏鲍菇的柱状菇,亦与白灵菇基本同步;鸡腿菇鲜菇价格也是一路看好,自3月份即达每千克8元左右,该价格一直维持到10月份,变化幅度较小,可能是受前期低价位影响,菇农舍此改彼,是导致鸡腿菇栽培面积大幅萎缩的缘故;真姬菇销售价在8元左右,超市价格为16元;其他品种大多属于定向销售或加工销售,少有面市,但在天津等地的超市内鲜菇品种较多,而且价格不菲,购买踊跃,看来,食用菌市场的活跃与否,除受人们收入水平限制外,与消费者的认可水平关系密切。

费点神看吧,不好意思

㈡ 秀珍菇市场行情

秀珍菇好像主要产于福建,至于价格自己找找.以下是有关实用价值以及其他相关的介绍.
---------------
概述
秀珍菇 (Pleurotus geesteranus)
在分类学上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名称来源于台湾,它不同于普通的凤尾菇是因为其较小,柄有5~6厘米,盖直径<3厘米,秀珍菇其实是一个商业味比较浓厚的凤尾菇名称。秀珍菇名来源台湾,90年代,台湾省等地发现,如果将凤尾菇的采收时间适当提前,其风味异常鲜花,余味无穷,于是就出现了我们现在的秀珍菇,记住秀珍菇不是袖珍菇(又名小平菇、姬菇),是因为其秀气而珍贵,另外与姬菇不同点是秀珍菇有愉快蟹香味。秀珍菇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比双胞蘑菇、香菇、草菇更高,接受肉类,比一般蔬菜高3~6倍,质地细嫩,纤维含量少;秀珍菇含有17种以上氨基酸,更为可贵是,它含有人种自身不能制造,而食物中通常又缺乏的苏氨酸、赖氨酸、高氨酸等。
[编辑本段]
营养价值
秀珍菇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比双孢蘑菇、香菇、草菇更高,质地细嫩,纤维含量少;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运动土壤肥料研究所测定,鲜菇中含蛋白质3.65-3.88%、粗脂肪1.13-1.18%、还原糖0.87-1.80%、糖分23.94-34.87%、木质素2.64%、纤维素12.85%、果胶0.14%,还含有纤维素、矿质无素等。它的蛋白质含量,接近于肉类,比一般蔬菜高3-6倍,秀珍菇含有17种以上氨基酸,更为可贵的是,它含有人体自身不能制造,而娄食中通常又缺乏的苏氨酸、赖氨酸、亮氨酸等。可风,秀珍菇是一生中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食品,它鲜美可口,具有独特的风味,美其名曰“味精菇”。
[编辑本段]
生物学
营养
秀珍菇生长发育需要碳素、氮素和各种矿物质养分等。它是腐生性菌类,同其它真菌一样,不含叶绿素,不能自己进行光全作用制造养分,而完全依靠现成的有机物质营生活。在它的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碳素、氮素、矿物质及生长素等,均从栽培料内获得。
温度
菌丝生长的湿度范围为10-35℃,最适宜生升温谟25-27℃。温度低于10℃,菌丝基本停止生长;低于20℃,菌丝生长缓慢。温度高于30℃,菌丝生长、稀疏,色泽变黄,易于老化;温度高于37℃,菌丝停止生长。子实体生长的温度范围较广,在10-32℃条件下都能出菇,这是与其它平菇不同的地方。原基形成和菇蕾生长最适宜温度是15-20℃,温度低于10℃,很少再产生原基。低于15℃,子实体生长缓慢。温度高于25℃,菇蕾生长快,成熟早,菌盖成熟时多呈漏斗状。出菇阶段,如果有较大的昼夜温差刺激,原基容易产生。
水份与湿度
菌丝体生长的基本要求含水量65%,从原基形成至了实体成熟,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空气相对湿度低于70%时,原基产生少,菇朵易干萎。相对湿度高于95%时,子实体易变软腐烂。
空气与光照
菌丝体阶段,一需要特殊的通气条件,子实体阶段,则需要有良好的通气条件,如果空气中CO2浓度高于0.1%,极易形成菌盖小,菌柄长的畸形菇。菌丝体阶段,不需要光照,子实体阶段,需要光照,散射光可诱导原基形成和分化。没有光照,子实体不能产生。子实体在200-2000勒克斯光照之间,生长正常,光线过暗,易形成畸形菇,过强,特别直射光子实体易干枯。
PH值
凤尾菇喜欢在略偏酸性或中性环境中生活,培养料中最适宜的PH值为6.5~7。
[编辑本段]
秀珍菇的栽培
秀珍菇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一种食用菌,原产于印度,1974年Jandiaik,C.L在印度詹务效外,喜马拉雅山山脚下,罗氏大戟的菇木上发现的。经过分离和人工栽培,证实是一株高产优良食用菌。1978年,凤尾菇菌种经香港引起之后,广东、福建、山西、吉林等省都栽培成功。福建三明真菌所经过几年来引种试验,发现凤尾菇无论在食用方面或栽培、产量等方面均比通常栽培的平菇有更多的优点且菌丝生活在力极其旺盛,具有很强的腐生能力,可以在稻草、麦秆、香蕉秆、废棉、茶叶渣等各各植物残渣上生长,极易进行人工栽培。90年代,台湾等地发现,如果将凤尾菇的采收时间适当提前,其风味异常鲜美,余味无穷,于是就出现了我们现在的秀珍菇,记住秀珍菇不是袖珍菇,是因为其秀气而珍贵。
1.栽培场所的选择:
菇房应选择通风良好,清洁的地区,四周没有杂草和臭水沟等菌蝇和菌蚊滋生的场所。菇房应安装通风设备,门窗均应安装细眼纱网,以防蝇蚊类进入。
2.出菇前的准备工作:
栽培种发满后应该菌丝洁白,均匀,健壮,无杂菌感染;对菇房应该进行预处理,DDV药剂熏蒸一整夜后散气,再用高锰酸钾和甲醛熏蒸一夜,待气味散尽后,对菇房进行预湿处理,在整个床架,房间(包括大棚)的地面和墙壁均应大量喷水,使整个房间的湿度增加上去。在菇中布置2-3个杀蚊灯,以便控制虫口密度。
3.栽培种入棚:
将菌包摆放于栽培床架上,高度以床架高度为准,搬入栽培房中可以养菌两天,不用通风,房间仍然喷水保湿,一个棚中能放多少菌包,且放置多少层,这要与菇棚中的通风换气量匹配。
4.第一潮菇的出菇管理:
第一潮菇菌丝的养分积累最为集中,所以将来的产量也是所有潮次中最高的。开袋时沿着颈圈将塑料袋割掉,刮去原先老的菌种或肥大的原基。此时保持菇房的相对湿度达90%(可通过在菇房中悬挂无纺布喷湿来实现,有加湿器则最好),连续保持3-5天,房间温度保持在23-25℃,每天给予一定的漫射光,此时菇房应该勤加喷水,在喷水的时候给予通风。此阶段对通风的要求不是非常严格,使CO2浓度控制在1000ppm以下即可。3-5天后可见料面上原基已经开始分化,并形成行大量的菇蕾,此时应该将无纺布收起来,增强通风和光照时间,或全天通风,但湿度一定要保持在85-90%,此时菇蕾分化很快,等菇柄伸长达3-4cm,菌盖直径达2cm即菌盖渐平展时可用细服喷雾器勤加喷雾,雾点可直接喷在菇体上,要细喷和勤喷,尤其在晴天干燥的天气条件下。条件合适一天后即可采菇,采菇后,去除料面的老根和一些没有分化的原基,可直刮至新鲜的培养料,刮完后不可直接向料面喷水。如果菇房中出菇不太整齐,则需将新采完的菌包转移,以方便其它菌包的出菇管理。一潮菇全部采完后,最好当天能全部刮净(刮去表面老根与枯死的幼菇及菇蕾,这些地方最容易受双翅目害虫的危害而烂包),此时菇房的湿度只要维持在70-80%即可,这样的目的就是让培养料表面干燥一点,这样可以防止霉病的大量发生及防止部分虫卵的孵化(太干燥时每天可用喷雾器稍稍喷一点细雾),在此条件下养菌7-10天。
5.第二潮菇的管理:
第二潮菇出菇前需对菌包进行浸水处理(处理措施是用刀刮去表面稍干的培养料,这样处理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去除表面可能携带的一些虫卵与病斑;另一个是增加菌包在短时间内的吸水性,一般一天的浸水可使菌包增水30-50克,这就为出好下一潮菇提供了水份的保证),此时有霉病的最好能分开处理,以防交叉感染,然后放入4℃的冷库中24小时给予低温刺激,同时给杂菌以抑制处理。低温刺激一天,这个时间可以对菇房进行清洁处理,也可以用杀虫剂控制一下虫口密度。将菌包从冷库中搬出后,尤其要注意保湿处理,可以重新搭上无纺布随时喷水保湿,并增加菇房的光照时间和频次。待菇蕾再次显现后,管理同第一潮,此时通风与保湿显得尤为重要。第三潮、第四潮及五六潮等的管理同二潮类似,关键是一个养菌与增水的处理上要合适。
6.末潮菇的处理.
可将菌包的尾部开部分袋面,出最后一批菇。
[编辑本段]
秀珍菇菜谱
秀珍菇炒虾仁
口味:鲜嫩滑爽
主要材料:秀珍菇200g,虾仁300g,胡萝卜80g,葱2棵
调味料:蛋白一个,盐1小匙,淀粉一小匙,盐1/2小匙, 绍兴酒1/2大匙,糖1小匙,麻油1小匙
1.秀珍菇切丁,区切寸段,胡萝卜去皮切菱形片,将胡萝卜,秀珍菇入滚水中氽烫至熟后取出沥干;
2.虾仁去肠泥洗净,以干布吸干水分后用蛋白、1/2小匙盐、淀粉拌匀,备用;
3.将炒锅内入油三杯,以中火烧至五成热,入虾仁过油至变白即可捞出沥油;
4.锅中留油一茶匙,先将葱段爆香后,再加入所有材料,盐1/2小匙, 绍兴酒、糖、麻油,拌炒至熟即可。

㈢ 姬菇最好的品种

目前生产上使用的姬菇品种较多,各供种单位都有自己命名的品种,但究其最初来源,主要由西德33、闵31、89号、冀农11和无孢5号等菌株(品种)。近年来为适应市场的需要,栽培户和供种单位常将糙皮侧耳中一些灰黑色或深灰色的,原基发生数量较多并且菌柄较细长的菌株当作姬菇的生产品种。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有些菌株的使用效果不错,正逐渐被栽培者和消费者接受,如黑姬菇、黑801等。

㈣ 各位菌菇类行家都来说说价格从高到低说十种 有好评

棉籽壳营养全面,吸水透气强,以此为原料种植的菌菇产量高、味道好。因此,棉籽是种植多种食用菌的最佳原料。今年因为疯涨的棉花价格带动了这一附属产品价格的上涨,由此使得培植菌菇产品的成本出现了明显的提升。
“草菇怎么这么贵,都卖到每斤20元了。”经常到就近农贸市场买菜的延长路居民邱阿姨近日发现,自己喜爱吃的蘑菇近几日价格比平时贵了不少。
在闸北区绿园农贸市场的蔬菜摊位前,来自安徽的李师傅介绍:
鸡腿菇、香菇都卖到12元一斤;
金针菇、姬菇价格每斤10元和8元;
蘑菇在6-7元;
平日最便宜的平菇也要3.5元左右。
卖菌菇的摊主都表示,菌菇类价格从11月初起,每个品种上涨0.5元到1.5元不等。
据上海江杨农产品批发市场蔬菜部工作人员透露,菌菇类价格的上涨主要是搭上农副产品的涨价潮,是在成本助推下而上涨的,另一方面,今年菌菇培育量减少,所以今年总的上市量没有去年多,导致价格比去年同期贵。
行家分析,菌菇上涨原因,除了棉籽壳价格走高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入冬后餐饮市场火锅热的兴起,吃火锅首选菌菇类产品已成惯例,因此“吃健康”拉高了这些菌菇价格,属于季节性上涨。
行家解释说,菌菇价格之所以涨,还在于进入秋冬以后的气温不稳定,遇到气温偏低时,菌菇类生长慢,如果使用辅助设施加温,会导致成本的增加,再加上季节方面时下正是吃菌菇的最佳时期,需求量的增加连带着价格的上涨。另外,也因为人们更加注重保健的饮食方式。
本文版权由世界工厂食品网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编辑:大玲
来源:世界工厂食品网

㈤ 姬菇的栽培技术

姬菇土温室高产栽培技术

真姬菇栽培特性研究

北方假姬菇高产栽培技术

姬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㈥ 蘑菇怎么生产

1`````蘑菇生产基地

桂林市区最大蘑菇生产基地在大河乡建成
南京高淳县固城镇建设高标准蘑菇生产基地_
江西宁都建全省最大蘑菇生产基地
山东莘县徐庄蘑菇生产基地
徐州久维蘑菇生产基地
衡阳蘑菇生产基地

2``````相关资料``

蘑菇生产全书
市场价 :¥33.00

㈦ 二十万袋菌棒需要多大的棚

2010食用菌前景
纵观2009年食用菌市场状况可以看出,整个市场处于需求旺盛、价位不断攀升的态势,也就是说,食用菌市场处于上升境况,所以,菇农效益较好,经营者信心十足.2009年,大部分品种的鲜货价格,较2008年上升80%以上,有的品种甚至超过100%,如双孢菇产地价格较2008年上涨200%.预计2010年的食用菌市场行情将仍然看好,主要原因:
一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越来越高,对食品的需求日益提高.人们对绿色食品如低糖、低脂肪、高蛋白的食品消费需求日益旺盛,此类食品的营业额一直保持较强的增长势头.食用菌是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强身健体的理想食品,也是我们人类的三大食物之一,同时它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人民公认的高营养保健食品.食用菌生产既可变废为宝,又可综合开发利用,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食用菌产品不仅行销于国内各大市场,而且还畅销于国际.
二是我国食用菌行业发展态势明显,主要体现在连锁经营、品牌培育、技术创新、管理科学化为代表的现代食品企业,逐步替代传统食用菌业的随意性生产、单店作坊式、人为经验生产型,快步向产业化、集团化、连锁化和现代化迈进,现代科学技术、科学的经营管理、现代营养理念在食用菌行业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
三是从国家政策和社会大环境来看,食用菌已经到了发展的黄金时期.由于食用菌栽培技术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解决劳动就业方面有着非常重要作用,而目前解决劳动就业问题是各级政府为民谋利的主要体现和政策取向.
四是食用菌业还能带动畜牧业、种植业的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行业,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做用,所以国家在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等方面给予了大力倾斜.
五是在市场方面,中国的城市化步伐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逐步城市化,原有城市人口的消费能力逐步增强,由于人口众多和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在“民以食为天”“绿色健康饮食”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消费市场.
六是食用菌生产中,技术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相对于大田作物的生产,菇农对食用菌生产技术的掌握还需不断得到提高,技术与品种一样,一直制约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影响着食用菌产量.
行情上涨也要冷静思考
食用菌生产形势一片大好,行情不断看涨,虎年将迎来一个大发展是毋庸置疑的,但笔者也不得不提醒广大菇农朋友,在再好的发展势头面前也要冷静思考,不可盲目跟风,其原因一是预防一哄而起,“突破性发展”,二是食用菌生产技术并不是一学就会,就是已熟练掌握技术要领也要灵活运用,三是菌种菌需物质是否配套,特别是菌株的选择是否适应当地气候非常重要,四是气候变化反复无常,食用菌生产中要随时根据情况进行技术调整等.
一是发展食用菌生产要因地制宜,一定要选择适销对路的品种.在菌株选择中,菇农要根据当地资源、气候等条件,搞好适应性试验示范,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品种,特别是要注意发展适销对路的名、特、优新品种.
二是积极推进食用菌产业化进程.当前,食用菌生产多是分散的家庭作坊式生产,很不适应大市场、大流通的要求,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快食用菌生产产业化的进程.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应积极组建食用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逐步形成“市场+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以市场引导生产,实现食用菌产业化发展运行机制.
三是强化竞争意识,提高产品质量.从生产食用菌培养料开始,到播种、发菌、出菇管理、采菇,以及加工、包装、储运、销售的全过程,都要严格遵循无公害的原则进行操作,一定要生产出有竞争优势的高质量产品,实现食用菌产品有机、绿色、无公害的目标.
四是建立符合市场需要的新技术研究和扩繁体系.各食用菌科研机构和各级菌种厂站、食用菌推广部门,应围绕食用菌优良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产品保鲜、加工、储运等方面开展研究推广,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尽快提高食用菌种植户的科技素质,抓好规范化栽培和标准化生产的示范基地建设.
五是以设施栽培为主,积极推进工厂化生产模式.这种栽培模式虽然投资大、风险大,但利润高、收入也高,是未来食用菌生产发展的方向.目前,工厂化设施栽培在一些地方异军突起,有的业主今年建了一个,明年又建一个.工厂化设施栽培最能做到月月日日均衡供应市场,做到旺季不旺,淡季不淡.目前工厂化设施栽培的品种有金针菇、杏鲍菇、真姬菇、秀珍菇等,发展前景广阔.
六是生产上一定要讲究一个早字,同时要注意发展反季节生产.如双孢菇生产,要记着9月5日之前播种最好,再迟也不可晚于9月15日,这样产量最高,即使价格低一些但有产量在照样有较好的收益.平菇可以考虑反季节生产,如在7月15日前后出菇的话,也是非常赚钱的,每斤干料利润绝对不会低于1元.
七是生产中要注意培养料配方一定要合理.品种不同,培养料配方不会一样;同一品种不同的菌株,其配方也会存有一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营养成分和酸碱度上,所以一定要搞好适应性试验.
蘑菇栽培技术
栽培季节
蘑菇渭北旱腰带地区,温差大,空气湿度小,季节变化快,可提前播种,时间安排在8月中旬-9月上旬.关中平原一带安排在8月底-9月中旬,当然,有窑洞、果窖的菇农,可在麦草收获后就能堆积发酵,7月底就可以播种,8月下旬就能收获.玉米秆收获后,待玉米秆干后,能进行第二轮播种,用截断玉米秆+牛粪,12月-元月播种,越冬,春季3月开始出菇,5月底前结束.经试验产量和质量近似麦草.
原材料的准备
栽培双孢菇的主料:麦草、玉米秆、牛粪.辅料;油渣、磷肥、石灰、石膏、尿素.6月份收小麦开始,收集麦草,麦草要堆在距播种大棚的空地上.堆起时不用粉碎:玉米秆收集时,待11月份玉米秆干后,没有绿色时便可粉碎使用,或是截成两段均可发酵用;牛粪要提前拉回凉半干捣碎,再堆起宽2米、高1.5米,长不限,自然发酵,温度升到75℃.约15天翻一次堆,里外位置调换让其自然发酵.牛粪也可晒干捣碎存起备用. 另外,鸡粪、猪粪均可加入栽培用.粪中不能掺有土块. 油渣:最好采用菜油渣,棉油渣亦可使用. 豆秆:发酵料中加入少量豆秆效果最好. 磷肥、尿素、石膏、石灰均应备好. 1、预湿 建堆前在麦草堆上撒上一层石灰粉,用水管浇湿麦草,让其软化三天,或用石灰水直接泼在上面. 2、建堆 建堆时,将所有称好的辅料拉到堆前,先在地面上洒一层石灰,在面上铺一层干的草,其厚为30厘米左右,宽为2.3米,长28米左右为1亩地料.分5-6层堆料,一层25-30厘米的麦草,蘑菇上面撒一层石灰,铺一层牛粪,撒一层油渣、磷肥、石膏(用1/2量),尿素在最上二层分别撒入,把辅料可以混合,分6份每层撒一分,再铺料.如此一层草料、一层辅料建堆,撒完后开始浇水,将料面浇一遍水,料的四周要垂直整齐,按同样方法作完一堆,总高为1.5米,顶部为龟背形.用薄膜覆盖发酵. 3、第一次翻堆 建堆6天,料堆内温度达到70-7℃,稳定后即可进行翻堆.翻堆的方法是:从料堆的一侧开始撤料,在另一侧重新建堆,插上木棒或竹竿,即翻滚式翻堆.翻堆时要将料堆顶部料放在一边,后夹在中间,外层料放在内层,内层料放在外层,下层料堆放在上层,边翻边抖松培养料,将培养料混合均匀,排除料中废气,增加新鲜空气.将剩余的石灰、石膏分层撒上,料偏干发黄、白时表示水分不足,要边堆料边洒水,补足水分.每隔50厘米竖立一根木棒,堆完棒摇动抽出,即料上许多通气孔.由于经过堆积发酵一段时间后,草料已变软,料堆体积缩小,因此在建堆时,要适当缩小长度,即将料堆长度缩短2米左右,宽度和高度不变,料四周垂直整齐,呈长方形,顶部呈龟背形,顶上盖薄膜式草帘均可.盖薄膜时不要盖的过严,不利于排气,每隔一天将膜揭开排排废气,亦利于升温,约3天后温度可升到70℃以上,保持2天,又进行翻第二遍. 4、第二次翻堆 经第一次的调整水分,添加辅料,增设通气孔,料温上升很快,约,5-6天进行翻堆,用同样方法翻,此时可采用从一头翻堆,排上木棒留出通气孔,完后盖上薄膜.用同样方法过五天后翻第三次堆,翻后四周喷上三氯杀螨醇. 5、第四次翻堆 三次过后,料已腐烂,熟后标准为麦草棕红色,手一拉即断,料握住不沾手.此时进行第四次翻堆,是把料面上边翻边喷除臭剂或甲醛和杀螨药.检查酸碱度,PH值8-8.5为宜.翻完后闷二天便可准备凉料播种. 6、排料 当第四次翻堆后已能播种时,关键要会辨认料的腐熟程度,培养料要求腐熟均匀一致,色棕红,草秆柔软、富有弹性,用手拉即断,无氨味,无臭味,不发粘,不变黑,料疏松为标准.PH值7-8.不能有夹生料,否则在栽培时,会有鬼伞杂菌等发生. 具体做法:将料堆摊开,排废气,可在外面凉开,亦可直接进棚,按照开畦要求不同大棚,不同场地、行间、距离、厚废都所所不同.
配料及堆制
培养料配方:每亩的用量 1、麦草5000公斤、硼肥200公斤、鲜牛粪10立方米、尿素40公斤、棉籽壳500公斤、油渣200公斤、石灰250公斤、石膏200公斤、PH值8左右. 2、玉米秆2500公斤、麦草2500公斤、鲜牛粪6立方米、棉皮500公斤、油渣200公斤、磷肥200公斤石膏200公斤、尿素40公斤、石灰250公斤. 3、堆制:根据自身地理环境,无论是温室、大弓棚、大田、窑洞栽培,堆料发酵均在距栽培场地附近,水、电要方便的进料场所建堆. 建堆发酵步骤为 预湿-建堆-第一次翻堆-第二次翻堆-第三次翻堆-第四次翻堆-撤堆,共计:28天左右.以上已叙述过.
大棚、露地选择及开畦
栽培蘑菇,现有的温室大棚、大弓棚、中小棚均可栽培.若需建棚,在收过小麦的地里,弓棚南北走向,温室东西走向.大棚用旧薄膜或黑薄膜,加草帘均可.一般棚长30-50米为宜. 1、大棚开畦方法是 ① 直畦:棚内铺料一般三行料二行走道(4米的棚),或四行料三个走道.两边畦放线铺料各60厘米,中间畦放线铺料1.2米,走道各70厘米. ② 横畦:在棚内中央留一条宽70厘米的沟路两边作横畦,每畦放线铺料80厘米-1米,畦沟间隔40厘米,以此作完,算好棚长能做多少畦.不管那种开畦做法,把畦提前整平,杂草拔掉,铺料前一天灌一次大水,湿度适宜,使棚内土壤手捏成片,一拽即散,便可进行铺料播种,每亩地撒石灰25公斤. 2、露地开畦方法是 将畦子直开,畦宽1米,直道宽70厘米(两边各留10厘米作取土用),畦深20厘米,是地下畦,畦高出地面20厘米是地上畦.把土壤水份灌好,后划线铺料、凉料排废气.
铺料播种
铺料播种应选在晴天和阴天进行,不能在雨天播种,因料被雨水淋后,一是会增加含水量,二是易感染杂菌.晴天中午强阳光下也不宜播种,以免晒死菌种. 1、铺料 将堆制发酵好的培养料从料堆上撤出放在撒有鲜石灰的畦面上,让其散热冷却到30℃以下,然后抖散并混匀培养料后铺在成龟背型的畦床上,铺料厚度为20厘米左右,料厚薄均匀一致.边铺料边播种. 2、播种 播种方式有撒播、穴播和层播.麦粒菌种应采取分层撒播,不管大棚和露地栽培均可采取撒播. 每平方米用种1.5-2瓶,菌种要求菌丝浓白、粗壮、不吐黄水、没有萎缩、无杂菌、无螨虫.先将菌种瓶在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里洗一遍,表面消毒后再用,将菌种瓶打碎,种块放入干净的盆中,用手掰碎,取三分之二的菌种,往料面上撒一遍,再用叉或手抓提培养料,让菌块落入料层中,整平料面,再将余下的三分之一菌种均匀地撒在料表面,最后用木板或盆底稍压平料面,紧跟覆盖土壤.厚度4厘米左右,特别注意:撒种时面积不宜过大,应撒多少土盖多少,另外大棚可采用播种7天后覆土.
覆土及管理
1、覆土时间 播种后应立即覆土,有利于保温保湿发菌,还可提早出菇,一般在播种25天左右就开始出菇.若料水份偏湿,可播种7天后才开始覆土,一方面让水分蒸发,另一方面可看到菌种块菌丝生长情况.播种后上面可盖薄膜或草帘. 2、覆土方法 栽培双孢菇必须覆盖土壤,不覆地是不出菇的.大棚、露地栽培匀从走道中直接取土.先将走道出挖处打碎,上面撒上少许磷肥、炉渣、石灰粉、拌匀,最大土粒不能超过2厘米,土湿度是手捏成扁并能搓成团、而不粘手为宜.边撒种边盖土,露地播种的可直接盖上一层地膜和草帘,畦要带龟形,料面上土四周要盖严,均匀4厘米厚左右;走道顺便形成了一条地沟,地沟能放水,增湿、通蘑菇风、保湿. 3、覆土后的管理 大棚播种,覆土后料面可以不盖草帘,为了预防土表面水分流失快,可以盖一层地膜,前三天不要揭膜,以后每天揭一次,每次通风30分钟,以增加菌床内新鲜空气.若土表面干发白,可用喷雾器表面喷湿,若膜下菌丝已上土约15天左右,可去掉薄膜,增加湿度,让气生菌丝倒伏增粗,呈线状横向生长,使土内菌丝往土下长,往往因土层干燥菌丝上不了土表面,可根据菌丝上土情况灵活管理,菌丝离表面土1厘米,料内全部长白,时间约20天左右;便可进入出菇期管理.
出菇管理
当气温降到20℃以下,保持13℃以上,上满料的菌丝很快就会出菇,此时关键在于保持土层的水分.检查土层菌丝是否离表面1厘米左右,菌丝边低,出菇慢,菌丝在表层,出菇密而个体小,易(开伞)成薄皮菇,产量低. 1、催菇 催菇即是诱导菌丝扭结形成原基.催菇的方法主要是用水来进行,此次喷水叫结菇水.当菌丝长到距土层表面1厘米时,喷一次重水,每平方米用水1.5-2.5公斤.喷水可根据土的干湿程度喷,宜在上午或下午棚温20℃以下喷水,喷水后,要加大通风量,大棚两侧要打通风孔,两头要揭起,每天1-2次,每次30分钟.喷水后,若温度适宜,在土壤中便形成大量的小白点状原基,此时不能再喷水,以免原基死亡,注意保温保湿管理. 2、子实体生长时间的管理 喷水后形成的原基,经过2-3天以后,便分化形成菇蕾,当其长到有黄豆粒大时,喷一次重水,增加土壤的湿度,满足子实体生长所需水分,此次用水叫出菇水.喷水还要根据天气、土壤湿度和菇蕾大小、多少而定.在晴天,土壤偏干发白,菇多,菇蕾大时,喷水量要大.要用喷雾器喷水,或者用洒水壶装水淋下.在雨天和阴天,土壤湿润,菇少、菇蕾小时,少喷水或不喷水.菇体表面光滑、洁白、无鳞片时,则表明分水不足,就要及时喷水增加湿度.出菇土的湿度仍是能捏扁并搓成圆形而不粘手为宜,菇盖长到5厘米左右便可采收.
采收与管理
1、采收 当菇蕾长到菌盖直径达到3-5,菌膜未破裂,菌褶没有裸露出来时,就要采收.一般适温下5-7天便可采收.采收时,采大留小,旋转摘下,注意不要伤及周围的幼菇.丛生的菇,用刀切取大菇,留下小菇继续生长,采菇留柄1厘米,切口要平整,不破裂,切根时将开伞菇、畸形菇分别装在一起,标准菇整菇装在一起,要轻拿轻放,装入塑料筐或桶中.采收同时,清理掉菌床上的死菇、病菇,用土填补好菇脚坑. 2、转潮管理 每批菇采完后,彻底清理去掉蓖床上的残留根和死菇,修补好覆土层、填平菇脚坑,喷一次杀虫药,氯氰菊脂和杀螨药,然后喷一次重水,即称转潮水.过3-5天,下一潮菇又形成了.有的菌床连续出菇,一般出4-5潮菇,营养基本耗完.春节上冻前,若播种早,9月初下种,12月前可出2-3茬,晚了只出一茬,越冬,春季3月份后再出三茬.关中地区气候干燥,人为管理程度大,出菇潮数明显,南方湿润地区,连续出菇,没有明显潮次.秋菇质量比春菇好.
越冬管理
当气温低于10℃时,就极少有菇长出,此时停止喷水,做好越冬管理.其做法是:在畦料面上盖上一层草帘或薄膜,保温保湿管理,每周揭开1-2次,通风1小时,要在中午进行,若床上有菇,及时采收,检查菌床土壤不能过干,保持土处于微湿状态.
春菇管理
每年冬季玉米秆收获后,在11-12月份可以发料播种.冬前越冬发菌,春季出菇,此批菇也叫春菇,秋菇播种未出完菇的春季温度到12℃以上,即3月中旬,便进入春菇管理.此时揭去薄膜,喷一遍杀虫药,后再喷重水1次,浇湿透土壤,走道灌满水.若土干,可分作2次上大水,直至土壤渗透,春季温度上升快,菇长的快,5月天气,每天要采2次,避免采大菇和开伞菇,后两茬菇出来后,可喷营养素、菇大多等,以增加产量和质量.
病虫害防治
在磨菇生长过程中,由于不适宜的环境条件,或没有发酵的培养料,或是采菇后没有及时清理等诸多原因,都会导致发生病虫害,要求每个管理人员,一定要有严格、卫生、保量的完成每个操作过程,棚内场地常撒石灰,发料一定要熟透拌匀,覆土要干净,用水要卫生,用清洁水,通风良好,棚内空气新鲜,都会减少病虫害发生.一旦发生有菌蝇、线虫,用菇虫净、高效氯氰菊脂喷雾或灌食盐水,蘑菇上表面出现斑点,要多通风,少上水,用喷重康宁或百菌清克霉灵喷雾,以便要做到早预防早治疗,这样病虫害发生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㈧ 姬菇价格多少

我们威县3元一公斤,真把我们种姬菇的坑哭了!

㈨ 袋栽姬菇,排袋与催蕾包括哪些工作

姬菇的排袋与催蕾包括以下工作:
(1)顺次排袋
姬菇菌袋在温度2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60%左右、暗光和通风良好条件下,一般经25~30天,菌丝即可长满袋。当部分菌袋出现子实体原基时,表明菌丝体已经成熟,可适时转入出菇管理。先菇棚消毒,棚内地面灌小水浸湿晾干后,按菌袋菌丝成熟的早晚顺次整齐地堆放于畦床,堆高7~8层,正在发菌的菌袋可不排放。气温尚高时,菌袋间应间隙排放,也可在层与层之间用细竹竿隔开散热。
(2)开口催蕾
开口的工具是用一根小木棍绑缚的半片刮脸刀片。开口时,沿菌袋端面料袋边缘划两个半圆,形似正反双“C”。双“C”接头处不划开,仍保持相连。然后用手轻提袋口,使薄膜与料面形成缝隙,进入新鲜空气。这样就形成既透气又保湿,利于菌丝扭结现蕾的袋口小环境。小环境的湿度主要由菌料挥发出的水分形成,因此,除非棚内土层过干,催蕾时一般不用格外加水增湿。谷草段封口的,可解开扎口绳,去掉谷草段,让袋口呈自然半开半拢状,待菇蕾形成后再将袋口薄膜翻卷出菇。颈圈加报纸封口的,袋口有小菇蕾形成后即可去掉报纸出菇。
开口的次序依入棚顺序决定,一般每次开2~4堆,间隔至少5~7天,有意形成顺次开袋格局。这样,一方面能控制棚温、CO2的急剧上升,降低管理难度;另一方面还能使采菇不过于集中,减轻采菇压力,便于销售或加工。

成都菌领天下主要经营哪些项目

截至2016年5月份,经成都市工商局信用网查询,以“菌领天下”为名注册的仅有一个在双流区成都农产品中心(西航港街道成白路98号)经营菌类销售的个体工商户。

双流县菌领天下菌类经营部

经营(项目)范围:羊肚菌、松茸、美味牛肝菌、鸡油菌、块菌、黄牛肝、虎掌菌、青杠菌、老人头、鹅蛋菌、红葱、白葱、鸡枞菌、珊瑚菌、竹荪滑菇、杏鲍菇、平菇、蘑菇、香菇、鸡腿菇、鲍鱼菇、草菇、球盖菇、白灵、姬菇、茶树菇、白玉菇、金针菇、小白菇、香菇等新鲜菌类的销售。

热点内容
沈阳哪里批发黄裱纸 发布:2021-08-17 15:55:12 浏览:886
盐城水产品批发市场 发布:2021-08-17 15:55:07 浏览:709
西柳服装批发裤子的 发布:2021-08-17 15:55:07 浏览:496
服装批发北京还是广州好 发布:2021-08-17 15:54:14 浏览:533
临沂服装内衣批发 发布:2021-08-17 15:54:00 浏览:112
海门冷冻肉类食品批发市场 发布:2021-08-17 15:53:58 浏览:215
商丘冷冻鸡腿批发位置 发布:2021-08-17 15:53:57 浏览:190
上海市冷冻食品批发市场在哪里 发布:2021-08-17 15:53:04 浏览:832
西安粽子批发厂家 发布:2021-08-17 15:53:01 浏览:306
徐州服装货架批发市场 发布:2021-08-17 15:51:31 浏览: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