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服装市场 » 评价乾隆时期的广州十三行服装批发街

评价乾隆时期的广州十三行服装批发街

发布时间: 2021-08-09 17:25:49

A. 十三行服装批发街的介绍

十三行是一个大的服装商圈,所以,每天都有来自四面八方的人群前去采购,当然,这个红透了全国的批发街也有它独特的特色,否则也不会受此青睐的。从整个批发街来看,以品牌女装批发和童装批发为主。

B. 现在广州十三行的服装批发怎样好做吗清楚的请分析一下谢谢!

楼主自己是厂家,还是???如果自己是厂家的话,可以试下看看。。。。想自己个人投资做的话,资金方面,货源方面这些你都还是考虑好了再进去做吧。。没一定实力还是不要进去的好。。我有朋友在里面做,也做多久就死掉了。。。

C. 广州的十三行服装批发市场具体位置在哪里听说有百年历史了。

十三行服装批发市场应该是十三行路靠人民路的一段比较兴旺,每天凌晨5、6点开始便水马车龙,大家都在那时候发货进货,热闹非常。那边主要做中低档服装批发为主,零售的话会贵一点。

路边街铺中午12点左右便会关门。十三行与人民路交界的高层(200米)写字楼新中国大厦的下面是商铺,上面是写字楼。写字楼也有做零售和批发的,但2点半左右就关门。

十三行是有百年历史了,但主要看你要买哪个档次的衣服。如果想找档次高一点的,就要去站西、白马之类的,会有更多韩式新潮服饰。也有零售,但也不便宜的。

去十三行有很多方法,最直接当然是坐计程车。地铁是不到的。公交车的话,可以在「康王南路」(下车后往北走右转入十三行路,走约500米)或人民南路(下车后往回走一点点便是)站。

D. 十三行批发市场怎么样

1,十三行是有2座楼,靠外面的是 新中国大厦,靠里面的是红遍天大楼 , 新中国大厦里面一二三层还有负一层货比较乱,价格相对比较低(因为很多店家都是从十三行里面拿货出来散批,或者是工厂里面出货剩下的一些货),货物的质量参差不齐,有些便宜货挂版看起来挺漂亮,但是细看就不行 。在红遍天里面拿货,建议不要拿太便宜的货,因为在里面那些有灯光照射的效果,要不就是比较暗。你在里面看的效果和你拿回家看的效果完全不同 ,所以建议碰到价格比较低的货物,不要以为自己好运气。感觉拿货的时候最难得的就是坚持自己的原则,就像炒股一样 。 2,一般的店家都会先问你“老板是拿货还是打包”,拿货一般就是指散批的,打包一般就是基本上是20到50件以上的,这种时候最好回答是打包的,这样他们报的是打包价,即使最后你只拿几件,你也可以尽力争取打包的价格。 3,红遍天还有新中国大楼的一楼因为铺面比较贵,很多东西都卖的比其他层要贵一些,喜欢故意把价格报高不少,所以如果你第一次去十三行,建议不要去第一层,因为他们的价格没有底的。 4,红遍天除了第一层和负一层,其他楼层现在基本上不会做小批发了。即使给你小量的批发,给的价格也偏高,不建议小客户去那碰壁。 5,拿货的时候最好自己带个小车去,呵呵 ,不建议提个黑色塑料袋,因为你提个小塑料袋,别人一眼就可以看出你是拿散货的,还不如直接挎个小包去。 满意请采纳 评个5星

E. 广州服装批发市场怎么样,好吗

广州服装批发市场已经是全国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了,广州有很多大的服装批发市场。 广州沙河市场的都是批发中低档的服装,在广州市的十三行路多数都是做冒牌的服装,如果你要做高中档的可以 到省汽车站附近的白马或者金马市场看下,或者到省站后面那个站西路看下;如果你要做外贸的就到广圆西路一带的市场,自己要去考察过,要衡量自己的经济然后再作出定位;还有中山八路的是做小孩子的。广州市的服装市场基本上就这些,自己去考察过了再作决定吧。

F. 清朝时期广州十三行是什么,详细描述一下

广州十三行创立于康熙盛世,是清政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专业商行。别名“洋货行”、“洋行”。被誉为“金山珠海,天子南库”。

1757年,随着乾隆皇帝仅留粤海关一口对外通商上谕的颁布,清朝的对外贸易便锁定在广州十三行。位于珠江边上的中外交易场所,十三行口岸洋船聚集,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

这里拥有通往欧洲、拉美、南亚、东洋和大洋洲的环球贸易航线,是清政府闭关政策下唯一幸存的海上丝绸之路。直至鸦片战争为止,十三行独揽中国外贸长达85年,中国对欧洲的贸易维持了100年的贸易顺差地位,使全球的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

广州对外贸易源远流长,被誉为“千年商都”。事实上,南海县自隋朝建县千余年来,长期管辖广州城西,在200多年前设立的十三行,当时正是南海县管辖。在清朝初年,随着到广州的外商不断增多,许多国家在广州设立商馆。而外商来华贸易或办理其他事务,都必须经过清政府特许的“公行”来进行,这些“公行”通称“十三行”。

清乾隆年间,全国仅留广州“一口通商”,广州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市场一派繁荣。通过十三行,中国的瓷器、茶叶、丝绸源源不断漂洋出海,而从外国进口的钟表、玻璃镜、珐琅器等“洋货”让人大开眼界。

在目前留下的记载中,常常把十三行商馆描绘成为“金山银海,堆满银钱”的景象。从历史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年十三行的辉煌,画面上十三行商馆区各国商贾穿梭,江面上万舸竞舤的场面让人叹为观止。

(6)评价乾隆时期的广州十三行服装批发街扩展阅读:

起始时间

自唐代以来,广州一向是我国最重要的商港之一,而广州十三行,在十七世纪后期至十九世纪中叶这一段期间,又是我国对外贸易中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十三行商馆集中在广州城郊西南角,紧靠珠江,那里是一个繁忙的水码头。

1684年,广东政府招募了13家较有实力的行商,指定他们与洋船上的外商做生意并代海关征缴关税。1757年,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仅保留广州一地作为对外通商港口,而十三行则是当时中国唯一合法的外贸渠道。

运行机制

广州十三行受粤海关管辖,它的运行机制诸如承商制、保商制、总商制、揽商制、公行等在本质上是清政府确保实现以商制夷、确保税收的方式。

承商制是指十三行商"承揽夷货"制度;保商制规定行商首先要负责外商在华所有行为;总商一般是一到三名,由行商中资本最雄厚的行商担任,负责率领众商与夷人交易;揽商制是指行商包揽一笔交易的所有环节;公行的设立是为了规范对外贸易市场,把握议价权,实现行商利益最大化。

G. 清朝的“广州十三行”是干什么的有怎样的地位

长期以来,中西方的交往仅仅局限于通商贸易,但是这种关系并非正式的外交关系,因此很长时间以来都是时有时无的。

在公元1757年间,乾隆皇帝颁布“仅留粤海关一口对外通商”的诏令,将清朝的对外贸易局限在了广州一口,并设立“十三行”为贸易中介,负责管理外商、经营进出口贸易和办理交涉事宜,以此来防止外国商人与国内民间或官方的直接接触。


清朝灭亡之后,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活动来往日趋频繁,也不仅仅局限于广州一口,而那个曾经显赫一时的十三行也已经随着历史的车轮渐行渐远。

如今的十三行位于广州市荔湾区十三行路,是广州的一个大型服装批发中心,虽然名字和性质已经变了,但是人们还是习惯称它为“十三行”。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每天进出货物高达数千吨,人流量高达数十万人次,服装远销海内外。因此,这也算是原来的“十三行”经历的一次转型升级吧!

H. 清朝的“广州十三行”到底是干啥的如今怎么样了

清朝设立的“广州十三行”,是我国清朝时期唯一对外开放的港口。主要功能是进行对外贸易,与外国友人进行贸易往来。当然“广州十三行”有时也充当的一定的政治外交功能和文化交流的功能,但最主要的还是进行商贸往来。十三行也逐渐随着历史的潮流消失,如今的十三行原址,也演变成了广州一个非常大的服饰批发市场,继续发光发热。

随着时代的发展,闭关锁国政策的消失,开放共赢逐渐成为了时代的潮流,十三行也随之消失。在服饰行业盛行的广州,十三行逐渐成为了一个大型的服装商贸市场,延续原先十三行人声鼎沸,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虽然如今的十三行已经不复存在了,可是不知是出于习惯,还是一辈一辈的传承,人们还是将那个服装商贸市场亲切的称为“十三行”。

I. 十三行在乾隆年间分为哪三种

一些光顾广州的外国游客或海外归来的华裔游子,都喜欢竖着耳朵打探一处充满凄迷史话和繁嚣商痕的城中故地:“十三行在哪里?”
什么叫“十三行”?我们也仿佛听说过,是在旧时电影里,在故人长者的早年回忆录或传记小说中吧……十三行,一个扑朔迷离、暖昧丛生、洋溢着怀旧气息的地方,它为何历经沧桑而神秘不减,反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念想、关注与探寻呢?
其实,在广州文化公园的北面,有一条马路名叫十三行路,那里就是在旧中国外贸史上曾经呼风唤雨、显赫一时的十三行所在地。
广州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对外贸易与文化交往的重要港口。而荔湾区则因了优越便利的地理位置,享有“外贸古港”的称誉。自汉以来,各国每次到中国朝贡,除带来给皇帝的贡品外还带来大量的货物,朝贡的船只到了广州后,贡使捧表进京朝贡,而其它货物则就地贩卖,然后"其船置办国需随汛回国"。这就形成了清初十三行对外贸易的起源。“怀远驿”、“粤海关”、“十三行”等都在日益频繁的对外交往中应运而生。
十三行是清代专做对外贸易的牙行。明清时期,广州的对外贸易全属官营,而以牙行经纪这些事情,所以开设牙行的多半都能获厚利,赚大洋。清初的诗人屈大均在《广州竹枝词》中有云:“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三洋;五丝八丝广段好,银钱堆满十三行。”足见当年十三行的兴隆旺景。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粤海关设立。它名义上专管对外贸易和征收关税事宜,实际上税收营生都是由十三行出面主持,承接包揽的项目,其中包括代办报关纳税,商品同购销买卖等业务。日子一长,十三行就逐渐演变为一个特殊组织,享有了垄断对外贸易的特权。在这些特权买办中,又尤其以商家潘、卢、伍、叶四族豪门获利最多,所以由此发展成为广州四家最大的买办阶级。
钱庄林立的十三洋行,对早期荔湾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产生过推波助澜的巨猛影响。当时在十三行附近,形成了一个买卖兴旺的大市场,特别以今天的下九路一带最为繁荣。到了清末民初,十三行像一面招财进宝的风水招牌,使西关成为旧广州城的主要商业区,顺理成章地充任了广州金融业、饮食业、南北药材业、百货业、布匹业、大米业和酸枝家具业等的主要集中地和商贸大本营。
清代广州织造业也十分发达,主要是对外贸易的需求带旺了这个市场。而当年广州的织造业工场基本上都聚集在西关即现在的光复中路一带。尽管工场的故址不复存今,但一些街牌巷名如锦华大街、经仑大街、麻纱巷等,都是当年织造业兴旺发达所印下的痕记。
工商贸易的繁荣,也带旺了西关的住宅,使它很快成了黄金富地。有钱的豪门大户纷纷在下西关一带兴建住宅寓所,因为这里靠近商街繁市,有利于机房坊业生产,交通运输条件也便利优越。而打工族群也图谋生饭碗易觅便寻,都拥到上西关一带居住。到了清末,西关已形成了有街有市、商铺林立、工商贸互相促进、繁华喧闹的地区。
十三行虽名十三行,但并不是什么时候都是十三家的,它的增增减减与进港洋船货舶的多少等因素相关。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行商又在十三行路以南,即今文化公园一带,建筑商馆,租赁给外商居住,形成了所谓的“十三夷馆”。到十八世纪末,英、法、美、荷兰、瑞典、西班牙、奥地利、丹麦等国的商人都在此设立了商馆。道光二年,十三行不幸失火,焚烧了七天七夜,最后那些溶入了水沟的洋银居然凝结成一条长达一二里的银块!可见当时商馆规模的奢昂庞大了。鸦片战争期间,这一带被战火和敌寇严重摧毁破坏,乃至成为一片废墟,遍布碎砖瓦砾,昔日荣华富丽尽付东流……

十三行清代设立于广州的经营对外贸易的专业商行。又称洋货行、洋行、外洋行、洋货十三行。康熙帝二十四年(1685)开放海禁后,清廷分别在广东、福建、浙江和江南四省设立海关。名义上虽称“十三”, 其实并无定数。旧有十三行“沿明之习”的说法,是从《粤海关志》抄袭篡改《澳门纪略》的杜撰之词,属讹传。 洋货十三行在创建时,广东官府规定它是经营进口洋货和出口土货(包括广货、琼货)的中介贸易商行。最初指定洋货十三行经营的贸易对象,实际包括外洋、本港和海南三部分

热点内容
沈阳哪里批发黄裱纸 发布:2021-08-17 15:55:12 浏览:886
盐城水产品批发市场 发布:2021-08-17 15:55:07 浏览:709
西柳服装批发裤子的 发布:2021-08-17 15:55:07 浏览:496
服装批发北京还是广州好 发布:2021-08-17 15:54:14 浏览:533
临沂服装内衣批发 发布:2021-08-17 15:54:00 浏览:112
海门冷冻肉类食品批发市场 发布:2021-08-17 15:53:58 浏览:215
商丘冷冻鸡腿批发位置 发布:2021-08-17 15:53:57 浏览:190
上海市冷冻食品批发市场在哪里 发布:2021-08-17 15:53:04 浏览:832
西安粽子批发厂家 发布:2021-08-17 15:53:01 浏览:306
徐州服装货架批发市场 发布:2021-08-17 15:51:31 浏览: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