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凍食品批發業的利潤率
凍品相信大家都吃過,去年,我國很多城市吹起了一陣進口水產的「風」,很多消費者對於海鮮的消費觀發生改變,從以前的」嘗鮮「變成現在的「日常」,同時帶動了我國生鮮市場中的凍品行業發展起來,凍品一般情況下包括水產,肉類,因為這陣「風」,很多生鮮玩家關注起了凍品行業,大家都說凍品行業「人傻錢多」,那麼凍品行業利潤多少?為什麼做凍品總缺錢?
凍品行業利潤多少
要說凍品行業的利潤,其實還是比較可觀的,如果是做批發或者零售的,對商品采購的價格有所擔心,建議可以多了解幾家供應商,做備選,這樣可以更清晰的看清這個行業的形式。
如果做的是批發業務,一般情況下,利潤在30%左右的樣子,一些行業內的人士稱,凍品行業的利潤一般是在30%-50%左右,可以說是不算低了。
凍品行業「人傻錢多」?為什麼做凍品總缺錢?
有很多人說,凍品行業不好做,做東品的人都是「人傻錢多」,做凍品的人總是缺錢,可是凍品的利潤呢其實不算低,為什麼會有這些情況呢。
1 .冷凍品的生意投資很大
前期投資越來越大,回本越來越慢。 前期所有凍品的業主都要投資,房租、人工、產品、庫存、日常費用等都相當昂貴。 目前,大部分面積在100—200平方內,第一二線城市租金在20萬左右,第三四線城市租金十幾萬元,而且現在每年都在增加租金。
2、冷凍品的生意庫存很大
一次進貨少數萬,高數十萬,房屋庫存百萬,資金被廠家佔有,庫存滯後,部分市場滯後,手頭流動資金越來越少,很多凍結品的業主通過銀行貸款和民間貸款融資,同時經營成本也在增加。
3 .商品生意利潤越來越少
不得不說,凍品行業的利潤越來越低! 本來凍品行業的利潤是比較可觀的,但是除去一些商品庫存,網路崛起,價格越來越透明,冷凍產品行業洗滌加劇,養殖成本上升,環境保護整頓越來越嚴格,許多中小企業關門停產,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這些問題在慢慢的降低凍品行業的利潤,說是30%-50%,實際上很多資金收回非常滿,收回後緊接著又要投除去,一些雜牌門打出低價招牌,又搶購一些生意,許多凍品商也非常無奈。
4,凍品生意欠賬多
大多數商家都貨到付款,不僅不給經銷商老闆欠款一分錢,還壓迫他們的款項和回扣。 市場上債務嚴重,銷售額稍大,市場上債務達數十萬至百萬,冷凍品業主面臨壓力。
5、凍品人,苦出身
民間傳說「英雄不問出處」,許多凍品的老闆都是苦人,誰都有「血淚帳」。
實際上,很多上司在日常生活中勤儉節約,被人說「吝嗇」,做什麼事都要「計算」。 上司都是自己空手起家的,所以要花錢,自然地要計算起來。 更何況當了上司,無論生意好壞或收入高低,無論怎麼辛苦都要自己承擔!
總的來說,凍品行業利潤看起來說,發展潛力也非常好,但是實際發展比較困難,很多企業都面臨倒閉,在這方面,只能說經營非常的重要,雖然有不好的一面,但是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凍品行業怎麼樣的問題,答案始終是好的。
『貳』 我們是做副食行業的批發銷售,這個行業的毛利率一般是多少總費用占銷售額的百分比多少算合適
1、零售行業:中食品類毛利率一般在5%至25%之間,普遍在15%--20%左右。
2、批發行業:的食品類毛利率應該在3%至15%之間比較多,像老乾媽、金龍魚、榨菜這些批發行業的毛利率集中在5%至8%之間。
3、批發類,都是靠走量來賺取毛利的,例如:一個月銷售額1000萬,5%的毛利率,你的毛利額50萬,工資、租金、運輸費這三大塊是你們的重頭支出,假如:租金你支付了10萬,人工支付了20萬,運輸費支付了10萬,其他等,我猜測批發行業的凈利潤率在1%至2%之間而已。批發主要靠走量。
『叄』 做冷凍食品的生意利潤有多大
1、弱勢品牌一般低價較低,價格不透明,利潤空間大。
2、冷凍食品費用較高,而且消費量一般,可能利潤並不高。
3、冷凍食品分為冷卻食品和凍結食品,冷凍食品易保藏,廣泛用於肉、禽、水產、乳、蛋、蔬菜和水果等易腐食品的生產、運輸和貯藏;營養、方便、衛生、經濟;市場需求量大,在發達國家佔有重要的地位,在發展中國家發展迅速。
4、就目前的現狀,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商業系統、輕工系統、外貿系統、水產系統都在各自為政生產凍食品,沒有統一的行業標准和規范可遵循,管理處於無序狀態,以致冷凍食品的質量參差不齊。另外全國多數冷凍食品生產企業採用原有冷庫、冰櫃等生產冷凍食品,沒有連續化的快速凍結設備,也沒有統一的產品質量標准和衛生規范,以致造成緩慢凍結產充斥市場,降低了冷凍食品的質量,損害了冷凍食品的聲譽。
『肆』 副食品批發的利潤率是多少
生意是活的,利潤也是活的。變是唯一不變的真理,不同的時期利潤是不一樣的。像火腿腸就是按噸算的,一噸王中王級的火腿腸200元。普通火腿腸50-70元。雜牌火腿腸就不一樣了。批發到終端一般是一件一到兩元的利潤。大火腿腸一箱貨有可能賺五元。豆乾要十元以上的利潤。鳳爪也要十元以上,但是豆乾和鳳爪成本一件也要一百多。 當然如是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就不一樣的,有人會這一樣貨賠錢,另外的貨賺錢的方式拉客戶。如果你是新乾的,遇到這種事情也不要奇怪。
『伍』 各行業平均利潤率各是多少
要知道各行業的平均利潤率,統計局的資料不可靠。那要看什麼資料呢?
前幾天有一個介紹做假帳的帖子,裡面說他們誰都敢騙就是不敢騙稅務局騙稅是要殺頭的。所以我就有一個靈感:
稅務局在徵收企業所得稅時,以「核定徵收」的方式對待某些會計體系不完善的企業。也就是說,不管你賺多少錢,稅務直接以一個公式來計算你的利潤應該是多少,這個比率叫做「應稅所得率」。各個行業都不一樣。
為此,稅務對各行業的利潤率多渠道進行了測算。結果如下。(怪不得巴菲特喜歡投資娛樂業呢!)
一、根據國家稅務總局企業所得稅稅源報表統計數據測算。各行業平均利潤率測算結果如下:
工業:7%;
運輸業:9%;
商品流通業(包括批發和零售):3%;
施工房地產開發業:6%;
旅遊飲食服務業:9%;
其他行業:8%。二、分不同地區進行測算。為了慎重起見和准確掌握實際情況,選擇山西、山東、廣東、黑龍江、重慶、甘肅等6個不同經濟發展程度的省市,對各行業平均利潤率進行測算。測算結果如下:
工業:5%-13%;
交通運輸業:9%-14%;
商業(批發):4%-7%;
商業(零售):4%-9%;
建築業:6%-15%;
餐飲業:8%-15%;
服務業:9%-15%;
娛樂業:15%-25%。來源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