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洲里大鵝食品批發
『壹』 大鵝孕婦吃了有什麼好處
孕婦吃鵝肉的好處:在雞鴨鵝這三種家禽當中,鵝肉所含的營養是最滿足孕婦需要的,所以多吃鵝還是對胎兒發育很有好處的。鵝肉營養豐富,屬於綠色食品。孕婦可以吃鵝肉,鵝肉吃了不會影響胎兒發育。鵝肉含有鈣磷等微量元素,還含有卵磷脂,特別適合冬季吃。對身體虛弱、氣血足營養不良特別適用。吃鵝肉能過量孕前准媽媽吃鵝肉具有補陰益氣、暖胃開津功效。
鵝肉營養豐富,屬於綠色食品,孕婦可以吃鵝肉,鵝肉吃了不會影響胎兒發育,含有鈣磷等微量元素,還含有卵磷脂,特別適合在冬季吃,對身體虛弱、氣血不足,營養不良特別適用。鵝肉是一種富含營養物質的家禽,具有很多功效,對於鵝肉的燒制方法也有很多種,紅燒鵝、燉鵝、烤鵝等等,不僅味道鮮美,還能給身體帶來充足的能量。如果想吃鵝肉的話,就吃適量的鵝肉,過量的話也是會對身體產生不良的影響的。
有人認為鵝肉是寒性食物,而女性大多有體寒的毛病,再吃鵝肉會加重自身不適,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因為鵝肉性平,不是寒性食物,所以,女人們可以放心大膽的食用鵝肉。
『貳』 養大鵝要多少成本四百隻.一隻鵝每天能吃多少呢
養鵝用的飼料與其他畜禽用料品種一樣,大部分農民家裡都有。有能量飼料:玉米、高梁、大麥等;蛋白質飼料:各種餅類;礦物飼料:骨粉、石粉、貝粉和微量元素、食鹽;動物飼料:魚粉、血粉、肉骨粉;還有糠麩、草粉;維生素。我們國家尚未制定鵝的營養標准,其標准主要參照美國、法國和前蘇聯的鵝營養標准。其中美國和前蘇聯的鵝營養標准較高,法國的鵝營養標准較低,比較適用可以參考。法國鵝營養標准。日採食量產蛋初期170-150、產蛋末期350-300、(微量元素、維生素)添加鴨用預喂料1%一般0-6周齡喂全價顆料配合飼料,但要加喂青綠飼料,與配合飼料比例最少應1:1。生長鵝進行放牧飼養適當補喂配合飼料。當前大部分農村養鵝不喂全價配合飼料,初生後即喂碎玉米或面、小米加蛋黃,3日齡後用各種青嫩草、菜葉(切細算)加碎玉米或面。生長鵝階段(25日齡後),如無放牧條件可飼畏青貯玉米楷(長度約1厘米)每隻鵝每天可喂300-400克(飼養群體小的可採集山野菜喂)和50克左右玉米面。65-70日齡開始短期育肥,青綠飼料隨便吃,每天每隻鵝補喂全價肥合飼料約150克,參考配方(玉米面55%(或有15%稻穀),麥麩19%,米糠10%,菜仔餅11%,魚粉3.7,骨粉1%,食鹽0.3%),有的地區育肥鵝就喂早稻穀(帶殼)。所以養鵝要盡量利用青綠飼料,不加任何影響肉質的添加成份。成本既低,生產的肉等產品又屬綠色食品。農民很好掌握配製鵝飼料。養鵝日常管理應注意哪些問題?養鵝日常管理首先應注意日常管理要有規律,建立鵝的條件反射、減少各種應激反映。包括餵食、清掃圈舍、關、放鵝、下水洗浴、刷洗飲食用具、衛生消毒、光照及揀蛋等等操作時間順序,要規律化、制度化,程序一旦定下來不可隨意改動,但可隨季節晝夜長短變化逐漸調整。注意保證各日齡鵝的適宜溫度、密度。各日齡鵝適宜溫度是:1-5為28-26℃,6-10為26-25℃,11-15為24-22℃,16-20為21-19℃,21-30為18-15℃,30-49為15-10℃,49日齡以上為5-30℃(適宜產蛋最佳溫度),或最低保持0℃以上。各周齡適宜密度是:1為25-20隻/m2,2為20-15隻/m2,3為15-11隻/m2,4-8為10-4隻/m2,8-20為4-3隻/m2,20周以後2隻/m2。如密度過大則影響生長速度和群體整齊度及產蛋量。光照:1-3日齡雛鵝採用晝夜弱光照明,3日齡後利用夜間餵食間隙關燈1-2小時,30日齡後夜間只有餵食時開燈,逐漸過度到自然光照。從種鵝產蛋前光照13小時逐漸延長到16小時。餵食次數:1月齡內應吃多少給多少,隨時給飼料,或每天從喂12次逐漸減少到3-4次。產蛋鵝每天定時喂3次,晚上10點鍾最好再少喂點,開產前兩周按母鵝數8-10隻設一產蛋箱或根據母鵝群數量統一設一個產蛋棚。各階段鵝只均應保證經常有足夠的清潔飲水。種鵝應每天上午9:00左右、下午4:00左右各下水洗浴配種1次約半個小時。每天清晨及時揀蛋。嚴禁打鵝和快速轟趕。另外要注意各齡鵝群體大小,尤其1-10日齡階段,群體越小越好,每群30-50隻為宜,最多不超過100隻,而且要隨時驅趕,防止集堆壓死。夏天注意防暑,冬季注意防寒。
『叄』 一隻大鵝一天吃幾斤草
日採食量產蛋初期170-150、產蛋末期350-300、(微量元素、維生素)添加鴨用預喂料1% .養鵝用的飼料與其他畜禽用料品種一樣,大部分農民家裡都有。有能量飼料:玉米、高梁、大麥等;蛋白質飼料:各種餅類;礦物飼料:骨粉、石粉、貝粉和微量元素、食鹽;動物飼料:魚粉、血粉、肉骨粉;還有糠麩、草粉;維生素。我們國家尚未制定鵝的營養標准,其標准主要參照美國、法國和前蘇聯的鵝營養標准。其中美國和前蘇聯的鵝營養標准較高,法國的鵝營養標准較低,比較適用可以參考。法國鵝營養標准。 周齡 0 34 67 12 種鵝 千卡/公斤 2600 27002700 29002700 29002200 2500 粗蛋白質% 15.8-17%% 11.6-12.5% 10.3-11% 13-14.8% 鈣% 0.75-0.8 0.75-0.8 0.65-0.73 磷(有效) 0.42-0.45 0.37-0.4 0.32-0.35 0.32-0.36 賴氨酸% 0.89-0.95 0.35-0.6 0.47-0.5 0.58-0.66 蛋氨酸% 0.4-0.42 0.29-0.31 0.25-0.27 0.23-0.26 含硫氨基酸% 0.79-0.85 0.56-0.6 0.48-0.52 0.42-0.47 色氨酸% 0.17-0.18 0.13-0.14 0.12-0.13 0.13-0.15 蘇氨酸% 0.58-0.62 0.46-0.49 0.43-0.46 0.4-0.45 鈉% 0.14-0.15 0.14-0.15 0.14-0.15 0.12-0.14 氯% 0.13-0.14 0.13-0.14 0.13-0.14 0.12-0.14 一般0-6周齡喂全價顆料配合飼料,但要加喂青綠飼料,與配合飼料比例最少應1:1。生長鵝進行放牧飼養適當補喂配合飼料。當前大部分農村養鵝不喂全價配合飼料,初生後即喂碎玉米或面、小米加蛋黃,3日齡後用各種青嫩草、菜葉(切細算)加碎玉米或面。生長鵝階段(25日齡後),如無放牧條件可飼畏青貯玉米楷(長度約1厘米)每隻鵝每天可喂300-400克(飼養群體小的可採集山野菜喂)和50克左右玉米面。65-70日齡開始短期育肥,青綠飼料隨便吃,每天每隻鵝補喂全價肥合飼料約150克,參考配方(玉米面55%(或有15%稻穀),麥麩19%,米糠10%,菜仔餅11%,魚粉3.7,骨粉1%,食鹽0.3%),有的地區育肥鵝就喂早稻穀(帶殼)。所以養鵝要盡量利用青綠飼料,不加任何影響肉質的添加成份。成本既低,生產的肉等產品又屬綠色食品。農民很好掌握配製鵝飼料。
『肆』 大鵝養殖
家庭養鵝技術
一、概述 鵝全身是寶,綜合綜合利用價值很高,飼養簡單,投入產出比高,飼養風險小和經濟效益優於養雞、鴨,一個致富的好門路。養鵝是以草換肉,鵝吃百草,能利用大量青綠飼料和一些粗飼料。這是由鵝生理特點決定的,鵝的肌胃壓力比鴨大半倍比雞大1倍,依靠這種強力運動和其中砂石研磨,鵝的盲腸中含有較多的微生物,能使纖維素發酵分解成低級脂肪酸,能使纖維素易於溶解和吸收。鵝對青草中粗蛋白質的吸收率達76%。養鵝飼料來源廣、價格便、成本低。鵝適應性好、抗病力強,對舍環境條件要求不高,不需要太好的房舍,除雛鵝舍外,冬季舍內溫度只要保持0℃以上就可以。鵝的疾病很少,對養禽威脅較大的傳染性疾病,按自然感染性病率種類,鵝比雞少1/3。鵝生產周期短、見效快。一般從初生到宰殺上市為一個生產周期,在草食畜禽中,一般牛是18個月,肉羊是5-6個月,肉兔是3-3.5個月,鵝生產周期最短為2-3個月,我國目前大部分鵝種肉鵝生產周期為70-80天。鵝合群性好、便於管理。鵝性情溫順,不亂跑亂跳,便於放牧和庭院管理,不一定佔用壯勞力,老、弱、婦均可飼養。
二、鵝的品種
品種是決定效益的內因,好種出好苗,好苗結好果,好果才有好效益。養鵝品種問題,可以說我國鵝資源豐富,僅列入全國家禽品種志上的就有12個,還有一些品變種。如廣東省習慣飼養當地灰鵝獅頭鵝、烏宗鵝、馬崗鵝等肉質好。安徽喜歡養雁鵝、皖西白鵝,雖然產蛋少30-40個,但種鵝分3-4個產蛋期,可四季產蛋孵化生產肉鵝。江蘇省習慣飼養太湖鵝,產蛋較多(60個以上),喜歡仔鵝2㎏左右上市,肉質較嫩。東北喜歡養豁眼鵝、籽鵝,年產蛋均在100個以上。浙江省飼養浙東白鵝,優點開產日齡早約150天,可四季產蛋孵化生產肉鵝,60日齡體重可達3.5㎏。湖南飼養漵浦鵝,雖然年產蛋量較少30個左右,但出肉率高半凈膛為87.3%-88.6%,60日齡體重3㎏以上,肥肝性能較好可達600克。四川省喜歡養四川白鵝,產蛋、產肉、產毛性能均衡,是一般規模養殖的首選品種,年產蛋60-80個。新疆由於氣候條件差,他們養伊犁鵝,粗放飼養,大多白天飛走自己覓食,晚上回來補料,是我國鵝種中唯一由灰雁進化來的鵝種,此鵝如改變飼養環境條件,生產性能潛力較大,粗放飼養年產蛋10-20個。養什麼品種,要看生產目的和經濟效益結合當地自然條件來選擇鵝種。如以生產肥肝及肥肝醬為主,則應飼養獅頭鵝、漵浦鵝和法國的朗德鵝或其雜交種,如專門生產鵝肥肝出口,應以飼養朗德鵝為主。如以生產鵝肉為主,則應用雜交鵝,
三、鵝舍場地的選擇
1、有充足的水源;
2、有飼料生產基地,以便種植綠色飼料。優質的牧草可以供鵝60%~80%的日糧營養。
3、環境清靜,空氣清鮮,有樹木遮蔭;
4、遠離村鎮,利於衛生防疫;
5、鵝舍應建在地勢高燥、平坦或緩坡地帶,南向或東南向,土質以透水性好的沙嚷為宜,這樣陽光照好並利於排水,同時利於防熱、防潮與防寒。既可搭建簡易棚舍,周圍用竹籬笆或粗網圍護飼養,也可利用溝、河等流動水源將棚舍建在溝、河邊圍養。採用轉木結構的鵝舍要特別注意夏季通風散熱問題,前後牆需要設置上下兩排地窗,下排窗戶的下緣以距地30厘米為宜。
四、鵝舍修建
1、育雛舍。要求舍內保溫良好,空氣流通,乾燥而無賊風,窗的採光面積與地面積為1:10~15。育雛舍以每平方米育20日齡以下的雛鵝5~15隻為宜。
2、育肥舍。舍內設棚架,分單列式和雙列式兩種,分小欄,每欄約10~12平方米,可容納中等體型的中成鵝60~80隻。
五、鵝的飼料
1、飼料分類:
能量飼料:谷實類包括玉米、稻穀、大麥、小麥及麥秕,糠麩類包括米糠,麩皮、玉米糠等,塊根、塊莖和瓜類如馬鈴薯、南瓜、胡羅卜、紅薯等。蛋白質飼料:蛋白質飼料是指粗蛋白質的含量在20%的飼料,可分為植物性蛋白質飼料和動物性蛋白質飼料,植物性蛋白質飼料包括豆類,豆餅類和油餅等,動物性蛋白質飼料包括魚、蝦、骨肉粉和羽毛粉等。礦物質飼料:包括骨粉、貝殼粉、蛋殼粉、石灰石(不含氟)、食鹽等。維生素飼料:青飼料包括幼嫩的青草、水草、白菜、青菜、苦蕒菜、包菜,以及無毒的野菜,藻草類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主要有蝦藻(柳葉藻)、金魚藻、水青草、稗草、此外還有水浮蓮、水葫蘆以及人工栽培的牧草等,葉粉類如紅薯葉、松針葉等。其它飼料:刺激性飼料如蔥、姜、蒜、辣椒等,有增進血液循環,改善消化,增進食慾以及驅蟲殺菌等作用,添加劑包括多種不同用途的飼料添加劑,如維生素添加劑、礦物質添加劑、氨基酸添加劑、抗生素添加劑。
2、飼料的加工調制:
除了放牧時讓鵝覓食外,其餘飼料都應根據實際情況粉碎、切碎、浸泡及蒸煮等加過調制,粉碎不宜過碎,太碎的飼料鵝不易採食和吞咽,一般粉碎成小碎粒即可。切碎後的青綠飼料不易堆積久放,以免腐敗變質,鵝食後容易生病或中毒,較堅硬的穀粒,如玉米、小麥等,經浸泡後可增大體積,增加柔軟度,鵝易於喜食也易於消化,但不是浸泡過久,好發酵變質,降低適口性。蒸煮後可提高適口性和消化率,但在蒸煮過程中也會破壞一些營養成分。
3、鵝的飼糧配合:
一般0-6周齡喂全價顆料配合飼料,但要加喂青綠飼料,與配合飼料比例最少應1:1。生長鵝進行放牧飼養適當補喂配合飼料。目前大部分農村養鵝不喂全價配合飼料,初生後即喂碎玉米加蛋黃,3日齡後用各種青嫩草、菜葉(切細算)加碎玉米。生長鵝階段(25日齡後),如無放牧條件可飼畏青貯玉米,每隻鵝每天可喂6-8兩(飼養群體小的可採集山野菜喂)和1兩左右玉米面。65-70日齡開始短期育肥,青綠飼料隨便吃,每天每隻鵝補喂全價肥合飼料約3兩。參考配方:玉米面55%(或有15%稻穀),麥麩19%,米糠10%,菜仔餅11%,魚粉3.7,骨粉1%,食鹽0.3%。有的地區育肥鵝就喂稻穀(帶殼)。所以養鵝要盡量利用青綠飼料,不加任何影響肉質的添加成份。成本既低,生產的肉等產品又屬綠色食品。
4、牧草種植需注意的幾個問題:
⑴、克服對牧草種植認識的誤區。一些人認為無論什麼地方都能種草,種草不需要什麼技術,種草就是為了放牧,撒上種子就是種上了草,牧草可以完全替精飼料,缺乏對牧草品種、特性、品質、產量、營養成分、適口性等諸多因素的全面了解。我們所說的種草是指種植經人工培養的優質牧草,而且要提高認識,學習和掌握種草技術和科學的養鵝方法,才能保證種草養鵝的經濟效益。
⑵、因地制宜,科學選種。對適合養鵝的優質牧草而言,不同的品種對土壤有不同的要求,種植牧草時,應根據土壤結構和水肥條件,選擇合適的草種。在選擇牧草品種方面,有些人存在著對多年生牧草的產量期望過大,為圖省事想種一次多年見效,但多年生的牧草都存著當年產量低,不能解決當務之急和不同的地區的越冬過夏問題。所以說初次種植牧草應選生長周期短,再生能力快,既優質高產又當年見效的品種。
⑶、配套輪作,合理混播。種草養鵝的實踐證明,因地制宜的選擇適應性強、營養豐富、品質優良的牧草品種,實行配套輪作,可以延長青飼料的供給周期。根據不同牧草品種的營養特點,對幾種品種進行合理混播,不但能起到多樣搭配,營養互補的作用,而且還能大大降低養殖成本,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在實際操作中,根據當地的氣候和土壤生態條件,選擇適應性良好的牧草品種混播,同時要考慮到牧草的利用年限和相容性,特別應做到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的混播和組合的合理性,來達到優質高產的效果。
⑷、科學種植和利用。牧草有一整套科學的種植栽培技術,在種植過程中要嚴格執行。在利用方面,一般來說,15日齡內雛鵝宜利用葉類蔬菜或30厘米左右的幼嫩牧草,15~30日齡的鵝宜用50厘米左右的牧草,1月齡後的鵝可利用70厘米左右的牧草,因此牧草的割喂應根據鵝的大小及對粗纖維的利用能力來決定。
⑸、應選擇荒地、林果園地建造人工草場,種植具有耐瘠薄、耐踐踏、耐乾旱且青嫩柔軟、多汁、適口性好、營養豐富的紫花苜蓿、白三葉、紅三葉、墨西哥玉米、多年黑麥草、菊苣、魯梅克斯等植物。為了滿足常年養種鵝的需要,應該採用一年生牧草輪作模式來種植,例如,當年4月上旬播種墨西哥玉米,10月中旬結束後播種冬麥70黑麥草、多花黑麥草,生長到下一年5月中旬結束,如此循環往復輪作。
六、鵝的飼養管理
養鵝日常管理首先應注意日常管理要有規律,建立鵝的條件反射、減少各種應激反映。包括餵食、清掃圈舍、關、放鵝、下水洗浴、刷洗飲食用具、衛生消毒、光照及揀蛋等等操作時間順序,要規律化、制度化,程序一旦定下來不可隨意改動,但可隨季節晝夜長短變化逐漸調整。注意保證各日齡鵝的適宜溫度、密度。平時堅持「跟鵝養」,注意鵝的日糧搭配,觀察鵝群狀態,嚴格按大小、強弱分群,並人工配製飼料以補青料不足。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分析原因,採取對策。
1、雛鵝的培育。只對出殼後30日齡的小鵝的飼養,這是養好鵝,達到高產的關鍵階段。應抓好以下幾個環節:
⑴、「潮口」與開食:雛鵝第一次飲水稱為「潮口」,可促其食慾或使胎糞排除,一般是先「潮口」後開食,當雛鵝毛乾爽並行走自如有啄食手指和墊料時便可開始「潮口」。(一般在出殼後24 小時進行 )可用飲水器邊盛水邊將雛鵝頭壓下,調教幾次後其就會自由飲水,外界氣溫升高時,可放小鵝到飲水器「潮口」,每次兩到三分鍾。當小鵝可自由行走,有啄食現象時既可開食,開食時應喂切碎的青精混合料,喂料時應撒在干凈的塑料布和竹席上,讓雛鵝自由啄食,等小鵝吃飽後及時將小鵝捉住或趕入鵝舍內,讓其休息。一周內的雛鵝白天喂料不少於7次,夜間補喂兩次,少喂勤添。隨著日齡的增長胃料的次數可逐步減少。在大群飼養時,對體質弱、發育緩慢的個體要及時分群喂養,多給一些青料好草,細心護理,等生長趕上後在合群飼喂。
⑵、飼料與喂養:雛鵝的飼料主要是精料和青料,精料和青料的配比是1:(2~3),並且要保證清潔、充足的飲用水,雛鵝多次飲水可促進生長。10日齡內的雛鵝每天喂9~10次,夜間補喂2~3次,以後每日喂4~6次。
⑶、放牧與游水:雛鵝在出殼後7~15天,晴天時可作段時放牧,讓雛鵝游水1~2次,每次15~30分鍾。以後時間逐漸延長,以促進鵝腳蹼發育,有利於雛鵝的生長發育。
⑷、防啄毛與驅蟲:由於喂水不當使雛鵝毛濕或不按時喂料,會發生3~15日齡的雛鵝有啄毛的現象,不利於其生長發育。預防方法是:避免雛鵝身毛潮濕;按時喂飼料,同時多喂青嫩飼料和礦物質飼料。雛鵝七日齡後每隔3~4天用煤油或花生油滴耳,可以驅蟲、殺蟲,夏季尤為重要。
⑸、夜間照明:在培育小鵝時,室內燈要通宵照明以防鼠害,並有利於小鵝夜間採食。光照要求是每40平方米鵝舍用一盞40W照明,距地面高度約1.5米處。30天後可逐步減少照明時間,直到停止照明。晚間應保持鵝群安靜。
⑹、分群與保溫:為提高成活率,應分群飼養,每群以20~30為宜,大群飼養每群以50~100隻。剛出殼的小鵝既怕冷又怕熱,所以1~2周內保溫要好,出殼7天內溫度要保持在30~32攝氏度,以後每天降低0.5~1攝氏度,直至常溫。即舍內溫度保持在15~25攝氏度。
2、中鵝的飼養管理
中鵝也稱仔鵝或稱青年鵝,指4周齡以上到種鵝或轉為育肥的鵝。中鵝採用以放牧為主,補料為輔的飼養方式。要選擇良好的牧地,白天以趕牧方式整天放牧,視牧草質量,採食情況和增重速度而補料,一般以糠麩,穀物為主,日糧中還要注意補充1%~1.5%的骨粉、0.3%~0.4%的食鹽,以促進骨骼正常生長,防止軟腳病和發育不良。青料的補喂按牧地採食情況而定,補料的次數按鵝的日齡、增重快慢、牧草質量和鵝的採食量靈活掌握,30~50天齡每天喂5~6次,51~80日齡每天4~5次。圈養中鵝日糧中加喂30~50%的青綠飼料,注意供足清潔飲水和礦物質及維生素添加劑。晴暖天氣可全天放牧,中午前在牧地補糧,傍晚回舍內後補糧。放牧時切記勿讓鵝群暴曬雨淋,炎熱天氣放牧易早出晚歸,中午讓鵝群在樹蔭下休息,收牧進舍前讓鵝進水,在舍外休息並補料,在炎熱夏天的晚上可以在舍外露宿。
七、育肥方法
1、放牧肥育法。放牧肥育法是最經濟的一種育肥方法,在農村採用較為廣泛。主要利用收割後茬地殘留的殘稻株落谷進行肥育。放牧肥育必須充分掌握當地農作物的收獲季節,預先育雛,制訂好放牧育肥的計劃。茬地放牧結束,必須用大量精料才能保持肥度,否則鵝群就會掉膘。
2、舍飼肥育法。舍飼肥育法比較適合於專業戶進行短期肥育。在光線暗淡的肥育舍內進行,限制鵝的運動,喂給含有豐富碳水化合物的谷實或塊根飼料,每天喂3~4次,使體內脂肪迅速沉積,同時供給充足的飲水,增進食慾,幫助消化,經過半個月左右即可宰殺。
3、填飼肥育法。填鵝方法和填鴨差不多,此法能縮短肥育期,肥育效果好,但比較麻煩。將粉料(最好是玉米粉)拌濕製成條狀食團,然後稍蒸一下,使之產生一定的硬度,用強制的方法將食團塞入鵝的食道,每天填3~4次,填後放在安靜的舍內休息,約經10天填飼,體內脂肪增多,肉嫩味美。
八、疾病預防
從大量實踐中發現,造成鵝群病傷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小鵝瘟、鵝副粘病毒病、雛鵝感冒、雛鵝脫水、雛鵝水中毒、雛鵝有害氣體中毒、飼料中毒、低溫環境中造成的擠壓、寄生蟲病、熱射病、日射病等。因此,應該徹底糾正那種認為鵝的抗並力強,粗放飼養管理也不會鬧病錯誤的觀念。在養鵝生產中還要注意衛生防疫,首先要消滅傳染病,其次是控制和減少普通病和寄生蟲病發生,降低發病率、減少死亡。疾病防治應從生產各個環節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1、加強飼養管理。飼料營養要合理,青綠飼料要滿足,增強鵝體抵抗力,管理要精心如育雛1-3日齡要有專人看護。
2、做好衛生防疫工作,嚴格衛生防疫制度。門前設消毒池和消毒箱,來往人員要消毒(1%火鹼水、生石灰等),飲、食用具每天要定時清洗,至少每周消毒1次。圈舍至少每月消毒1次,每日定時清掃。消毒葯品很多,如百毒殺、過氧乙酸、恩諾沙星、環丙沙星等。不準將來路不明的鵝帶入本場,本場售出的鵝一經離場,不準再回本場。平時飼養人員要認真觀察鵝群,做到有病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治療。糞便、墊草、污物放於偏僻地方發酵處理。屍體要埋掉。
3、做好預防接種。對養鵝威脅較大的傳染病「小鵝瘟」,應在種鵝開產前1個月,給種鵝肌肉或皮下注射種鵝用「小鵝瘟」疫苗(按1:100稀釋)每隻鵝1毫升,15天後產生免疫力。如果種鵝未打過預防針,則應在小鵝出雛後18小時內皮下或滴鼻0.1毫升雛鵝用「小鵝瘟」疫苗5天後產生免疫力。預防流行性感冒,可將土黴素碾成粉,按萬分之二的比例拌入飼料飼喂。治療可用青黴素按每公斤體重2萬單位肌肉注射。此外,用蒜泥加糖水灌服也可預防和治療。預防"搖頭瘟"(巴氏桿菌病),有飲水免疫和注射免疫兩種。飲水免疫:1010禽霍亂活菌苗是專供水禽口服免疫的。在免疫前後3天,均不能使用治療禽霍亂的葯物。待免疫的鵝必須在服苗前停濕料4~6小時。第1次服苗後4~5天,在服苗1次,一般在第二次服苗後3天便能產生免疫力,免疫期可達8個月。注射免疫:每瓶CV系禽霍亂弱毒凍干苗,用氫氧化鋁稀釋劑100毫克溶解稀釋,每隻成鵝在皮下注射0、5毫升,間隔2周再進行第2次免疫接種,弱毒苗只能在非疫區作預防注射,一般注射7天後開始產生抗體,免疫期約3個月。如果滅活菌苗,每隻成年鵝2毫升,在胸部肌肉注射,注射後3~5天即有免疫力,免疫期3個月。一般來說,注射疫苗後,鵝均有反應,有一定影響。治療方法是:先用大劑量的抗生素肌肉注射1~2次,同時在飼料中投飼磺胺葯,繼續治療3~5天。必要時,磺胺葯的首次量可加倍。治療用葯必須持續一個療程,即停止發病死亡後不能立即停葯。
4、葯物預防治療。雛鵝1~3日齡或梅雨季節易發生腸道疾病的中鵝,可在飼料中加入萬分之三痢特靈治療量、萬分之五或千分之三土黴素等葯物,預防腸道疾病。平時可不定期的用環丙沙星或恩諾沙星飲水預防或治療腸道疾病(按使用說明稀釋)。發生小鵝瘟疫情後,對雛鵝用抗小鵝瘟血清進行緊急防治,每隻雛鵝皮下注射抗小鵝瘟血清0.5毫升,保護率可達98%,對發病雛鵝每隻注射1毫升,15日齡以上每隻注射2毫升,隔日重復注射1次,治癒率為70%~85%。中鵝育肥前或生產鵝肥肝填飼前要驅蟲,驅絛蟲,葯物有:吡喹酮,按每千克體重5~10毫克,一次投服。硫雙二氯酚,按每千克體重150~200毫克一次投服。丙硫咪唑按每千克體重25毫克一次投服。
九、適時養鵝和賣鵝
當前仍以傳統方式養鵝為主,順應自然氣候,靠天養鵝的情況普遍存在。一般情況下,活鵝銷售市場可分為7~9月分低價期,10~12月份為中價期,1~4月為高價期三個大階段,不同的價格差別較大,其效益也差別明顯。所以現在養鵝應該是養反季鵝,即每年的9月下旬開始養鵝到來年4月底連續養3~4批肉仔鵝,出欄時正是活鵝的高價期,效益高。而傳統養鵝是2月底或3月上旬開始飼養,一直養到6月底,出欄時正值低價期,所以養鵝要緊跟市場。肉鵝也要適時銷售,例如,1隻中型鵝70~80日齡,活重達4千克左右,羽毛長成,就應及時出欄,若延長飼養期,耗料不少,增重卻很少,導致微利或虧損。
『伍』 哪裡有收大鵝
這個到農副食品批發市場,或者禽類批發市場去,肯定有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