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批發零售財務制度
㈠ 食品批發經營戶食品經營管理制度
為規范食品經營行為,保障食品質量,為顧客提供優質,滿意的服務,促進企業不斷發展壯大,本單位全體員工在經營活動應遵守國家法律法規,自覺履行食品安全的各項法定責任和義務,落實以下制度:
一,在經營場所內醒目位置懸掛《營業執照》,《食品流通許可證》和其它需要懸掛的證照,做到亮證亮照經營.
二,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的員工必須取得健康證明,並且每年進行健康檢查,員工健康情況有檔案記錄.患有有礙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員,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三,員工在上崗前必須進行業務培訓,增強法律意識,責任意識和誠信意識,掌握必備的食品安全法律知識,食品質量常識,衛生知識以及業務技能.
四,直接從事食品銷售的員工在工作時間著工作裝並佩戴上崗證;工作裝應整潔,衛生,上崗證應明示員工健康狀況.
五,銷售人員熟悉在售食品的保質期,定期檢查食品的保存狀況,發現保質期到期和存在問題的食品立即下架.
六,營業場所按時打掃清潔衛生,保持內外環境整潔,保證各種設施安全有效.
七,冷凍(冷藏)食品,散裝食品,保鮮食品等具有相應的存儲設備;設備(設施)布局合理,生熟食品之間,原料與成品之間無交叉污染和外來污染.
八,采購食品時必須查驗供貨單位資質,嚴禁從證照不全的企業或廠家進貨;食品進貨時,必須進行質量查驗.相關的供貨單位資質證明,食品質量證明及進貨發票,按照法定的索證索票制度留存備查.
九,食品購進,銷售情況按法定要求建立相應的台賬,如實記錄購銷時間,對象,食品名稱,品牌,規格,數量,價格,質量憑證及保質期等情況.
十,食品經營和貯存場所與個人生活區完全分開,具備必需的存儲條件和防蠅,防鼠,防蟲,防塵,防腐等衛生條件.
㈡ 商貿公司財務管理制度(具體的)
商貿公司財務管理制度主要涉及的部分應該有:財務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財務核算制度、財務系統管理制度、收付款制度及程序、財務盤點制度、財產管理制度、采購結算制度、銷售結算制度、單據管理制度、費用管理及審批程序、財務系統崗位職責等,再根據企業具體情況進行細分、匯總,就形成具有企業特色的財務管理制度,很難直接找到適合自己企業的現成的完整的一套財務管理制度。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㈢ 食品批發公司日常怎樣經營管理及各項流程制度
一、為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強對食品經營食品質量監督管理,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規定,制定本制度。
二、食品經營者必須遵守本制度。
三、列入進貨查驗的食品,是指消費者經常食用的食品,包括肉、禽、畜,糧食及其製品,蔬菜、水果,奶製品,豆製品,飲料和酒類等食品。
四、經營者購進食品時,應查驗證明供貨方主體資格合法的有效證件,並按批次向供貨方索取證明食品質量符合標准或規定以及證明食品來源的票證,並保存原件或者復印件。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文本。
需要查驗和索取的具體票證,由<食品索證索票制度>作出規定。
五、經營包裝食品的,要對食品包裝標識進行查驗核對,內容包括:
(一)中文標明的商品名稱,生產廠名和廠址;
(二)商標、性能、用途、生產批號、產品標准號、定量包裝。
(三)根據商品的特點和使用要求。需要標明的規格、等級、所含主要成分和含量;
(四)限期使用商品的生產日期、安全使用期(保質期、保存期)和失效日期;
(五)對使用不當、容易造成商品損壞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食品的警示標志或中文警示語。
六、食品經營者經營的農產品及其他散裝食品,法律法規規定必須檢驗或者檢疫的,經營者必須查驗其有效檢驗檢疫證明,未經檢驗檢疫的,不得上市銷售。法律法規沒有明確規定的,應經有關產品質量檢測機構檢測合格才能上市銷售。
七、經營者應經常檢查食品的外觀質量,對包裝不嚴實或不符合衛生要求的,應及時予以處理,對過期、腐爛變質的食品,應立即停止銷售,並進行無害化處理。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文本。
八、經營者按照食品廣告指引購進食品時,要注意查驗是否有虛假和誤導宣傳的內容。
九、市場開辦者應配備相應的檢測設施,對在市場內銷售的食品進行自檢,經檢測合格才能上市銷售,並登記檢測結果存檔備查。
十、市場開辦者要指導經營者做好食品進貨查驗工作,檢查督促經營者進貨查驗工作的落實,對經營者索取的重要食品的相關票證,應統一保管,集中備案,隨時接受工商部門的檢查。
十一、經營者在進貨時,對查驗不合格和無合法來源的食品,應拒絕進貨。發現有假冒偽劣食品時,應及時報告當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
食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
第一條為加強食品質量安全管理,保證上市食品質量安全,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索證索票制度是指為保證食品安全,在購進食品時,本單位員工必須向供貨方索取有關票證,以確保食品來源渠道合法、質量安全。
第三條與初次交易的供貨單位交易時,應索取證明供貨者和生產加工者主體資格合法的證明文件:營業執照、生產許可證、衛生許可證等法律法規規定的其它證明文件,每年核對一次。
第四條在購進食品時,應當按批次向供貨者或生產加工者索取以下證明食品符合質量標准或上市規定,以及證明食品來源的票證:
1、食品質量合格證明;
2、檢驗(檢疫)證明;
3、銷售票據;
4、有關質量認證標志、商標和專利等證明;
5、強制性認證證書(國家強制認證的食品);
6、進口食品代理商的營業執照、代理資料、進口食品標簽審核證書、報關單、注冊證。
第五條下列食品進貨時必須按批次索取證明票證:
1、活禽類:檢疫合格證明、合法來源證明;
2、牲畜肉類: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明或畜產品檢驗合格證明、進貨票據;
3、糧食及其製品、奶製品、豆製品、飲料、酒類:檢驗合格證明、進貨票據。
第六條對獲得馳名商標、著名商標或者省級以上安全食品、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名牌產品稱號的優質食品,可憑以上稱號相應標識和憑證直接銷售,免予索取其他票證。
第七條對實行購銷掛鉤的食品,可憑購銷掛鉤協議和供貨方的銷售憑證直接銷售,免予索取其他票證。
第八條對索取的票證要建立檔案,並接受市場服務中心和有關行政執法部門的監督檢查。
㈣ 零售超市的財務流程和財務制度 收銀流程等
零售超市的財務制度依照商業會計准則來制定,財務流程和收銀流程都要依據內控的要求來制定。你的問題太大了,標超,賣場,連鎖超市,各種超市的規模不一樣,內控要求不一樣,相對的流程也不一樣,各家對稅收策劃的重視程度不一樣也會造成財務流程的變化,太多了。
㈤ 求一份零售業(商品流通行業)財務管理制度,倉庫管理制度謝謝
倉庫管理制度
1 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倉庫的職責、要求、檢查及考核。
本標准適用於公司所有倉庫。
2 職責
2.1 車間倉庫負責公司半成品的存儲及收發。
2.2 生產部負責對車間倉庫人事進行管理,財務部門對倉庫進行業務監督、指導。
2.3 車間倉庫配合生產部逐步建立和完善物料儲備定額和消耗定額,力求科學合理,即不脫節,又不積壓。
3 倉庫管理內容
3.1 綜合倉及各車間原材料倉
3.1.1 公司規定各種原材料、外購半成品、包裝料、模具料、機耗(配)料、工具儀器、易耗品統一有綜合倉在采購入庫時監控,由綜合倉通告各車間材料倉驗收入庫,包裝料直接由裝配車間材料倉驗收入庫。
3.1.2 各種材料、備品備件入庫:倉庫憑審批的采購申請單、供貨商的送貨單以及質量檢驗報告單驗收入庫,各車間倉庫管理員在驗收處簽名,綜合倉在監(主)管處簽名。各種原材料、外購半成品、模具料、機耗料、工具、易耗品轉入各車間倉庫保管。發現不合格材料及時退還廠家並開具出庫單。
3.1.3 機配料在領用時各車間要實行以舊換新。舊件由綜合倉回收、核實、驗正、保管、處置(先報批)。
3.1.4 某些常用零星配件、低值易耗品由綜合倉領發。
3.1.5 原材料入庫單填寫要素:
a) 送貨單位;
b) 入庫日期;
c) 貨號;
d) 名稱及規格顏色;
e) 單位用常用最小單位計量;
f) 數量、單價、金額、合計金額;
g) 備注為計量換算情況;
h) 送貨人簽名;
i) 驗收人各車間倉管員簽名,綜合倉在監(主)管處簽名。
3.1.6 原材料出庫:車間原料倉庫根據生產計劃單由車間主任計算配料而開具的當天限額領料單發料。
3.1.7 車間領料單填寫要素:
a) 領料車間、生產計劃單號、用途、發料倉庫;
b) 如期;
c) 貨號、名稱及規格(顏色)、計量單位(公斤、支、個等);
d) 數量:請領、實發(由倉管員填寫);
e) 單價、金額;
f) 備注為計量換算情況;
g) 領料人簽名(不能由車間倉管員簽名)、車間主任審批並簽名;
h) 發料人(倉管員)簽名。
3.1.8 各倉庫要建立材料明細帳,統一使用數量金額明細帳,按照入庫單、領料單及時登記,做到日清月結。
3.1.9 各倉庫要將每天開的入庫單、領料單的記帳聯、統計(查對)聯上交財務部。
3.2半成品、產成品倉
3.2.1 入庫前需要質量檢驗員出具質量檢驗報告一並入庫。各車間應嚴把好質量關,提高合格率。
3.2.2公司規定每天將生產成品筆、客戶合同定購的筆芯包裝完畢後入庫成品倉;並上報總經理。
3.2.3 注塑車間將每天生產的半成品配件按標准包裝入庫到裝配車間半成品倉,要辦理出入庫手續並上報生產部。
3.2.4 筆芯車間將每天生產的配套筆芯入庫到裝配車間半成品倉,要辦理出入庫手續並上報生產部。
3.2.5 吸塑車間將每天生產的半成品配件按標准包裝入庫到裝配車間半成品倉,要辦理出入庫手續並上報生產部。
3.2.6 半成品、成品入庫單填寫要素:
a) 送貨單位;
b) 入庫日期;
c) 貨號;
d) 名稱及規格;
e) 顏色;
f) 計量單位以支計量;
g) 數量;
h) 備注為計量換算情況;
i) 生產計劃單號;
j) 送貨人簽名;
k) 驗收人簽名。
3.2.7 各車間(倉庫)在自製半成品過程中,應辦理每道工序的發放、回收手續,按照流程卡清點數據並做好相應的記錄,做到心中有數,便於查找和數據跟蹤,隨時掌握在制半成品運作情況,提高製成率。並上報相應的統計報表。
3.2.8 外加工由相應的車間倉庫開單,出庫時開具出庫單,回來時質檢、驗收、包裝完畢後開具入庫單交成品倉(綜合倉)。並將外加工出庫單、入庫單的記帳聯、查對聯和收發清單及時上交財務部。
3.2.9 各車間倉庫要將每天開的出、入庫單的記帳聯、統計(查對)聯上交財務部。
3.2.10 各車間倉庫半成品出、入庫要建立明細帳,統一使用數量明細帳,按照入庫單、出庫單及時登記,做到日清月結。
3.3 發貨出庫
3.3.1 根據銷售部開具的發貨通知單准備發貨。
3.3.2 公司規定由成品倉統一向外發貨。並開具發貨清單。
3.3.3 發貨清單填寫要素:
a) 收貨單位;
b) 出庫日期;
c) 貨號;
d) 名稱及規格;
e) 顏色;
f) 計量單位以支計量,還要標明箱數;
g) 數量單價金額、合計金額;
h) 備注為合同號碼;
i) 生產計劃單號;
j) 制單人、送貨人簽名;
k) 發貨(業務員)人、審批人簽名。
3.3.4 成品倉每天將發貨清單的記帳聯、倉庫聯和相應的發貨通知單一並上交財務部;並將倉庫聯復印件上報總經理。
3.3.5 各種半成品、銅沫、塑沫、廢品、廢料的出售統一開具出庫單,並由綜合倉過數、簽字。
3.4 報表:
3.4.1 各倉庫除平時需要報表外,每月2日前必須做好材料、產量月報表。
3.4.2 報表填寫要素:
a) 填報單位;
b) 時間;
c) 貨號、品名(分材料、半成品、成品三大類)、規格、型號;
d) 計量單位、數量(上期結存、本期入庫、本期出庫、期末結存)、單價、金額;
e) 合計數量、金額;
f) 製表(倉庫主管)人簽名、車間主任簽名;
g) 每月上報統計、財務負責人、總經理各一份。
3.5 盤點:
3.5.1 各倉庫每月必須進行盤點。
3.5.2 盤點時間規定為每月最後一天。
3.5.3 清盤要求:件件過數,全部徹底。
3.5.4 盤點溢缺要上報報表,寫出原因。
3.5.5 盤點表由倉庫主管、車間主任簽字後報財務負責人、總經理各一份。
4 其它要求
筆芯車間油墨倉庫保管要求見表1,其它倉庫無特殊要求。
表1
序號 項目 要求
1 溫度 <35℃
2 濕度 相對濕度<80%
5 查與考核
5.1 財務部負責對倉庫數據准確性進行月度檢查及考核。
5.2 查結果列入績效考核范圍。
6 相關記錄
入庫單
出庫單
領料單
外加工收發清單
發貨成品出運通知單
材料、半成品、成品月報表
㈥ 我想要一份食品批發類商貿公司的管理流程。我們主要面對超市和零售現金店送貨。
食品批發所涉及到的管理有幾方面的:
1、倉庫的管理,倉庫的管理在食品批發行業里是很難管,因為涉及的單品太多,可能有4千多種以上。涉及到食品過期的問題,所以在出貨的時候,倉管員要做好先進先出。做食品批發行業的企業里的倉庫,貨物擺放要很整齊,暢銷貨、過期貨、處理貨分得很清晰的。如果月底庫存檔點對賬,貨物少了的話,有沒有獎罰制度。
2、業務員的管理的問題,做批發行業的,通常業務員中午吃完飯就出車送貨並且去客戶收錢,一般都是很晚回來,有時晚上10點多回來,老闆或財務就在辦公室一直等業務員回來,業務員交款給公司,財務並且入賬,這里涉及業務員太晚回來的問題如何解決,難道讓老闆或財務天天晚上等業務員回來嗎?而且老闆又不放心業務員第二天交款給公司,萬一業務員把錢貪污了,或搞丟了怎麼辦?
3、派車的管理,批發行業的派車流程是這樣的,開單員打單,交給倉管,倉管檢貨,搬運工把單品搬上車,這里有幾個問題是需要解決,司機的提成如何解決?搬運工的提成又如何解決?那搬運工直接這樣搬貨到車里,這樣做有沒有漏洞呢?如果打單員把十幾張銷售單合並一張派車裝貨單,比給十幾張單交給倉管員,來檢貨,是不是簡單很多呢?
4、業務員來財務領單的問題,業務員去客戶收款,必須到財務室去領銷售單,如果財務人員沒有去記下業務員已領的單號,萬一業務員沒收到款,並且沒有交單,這個怎麼辦?
5、批發行業的通常要涉及到促銷價的問題,如何來記下促銷價,如果超出促銷日期和促銷限量,如何恢復到原銷售價?
6、如何管理倉庫的多倉問題,正常來說,設置3到6個倉是比較合理,比如主倉庫、贈品倉、退貨倉、報損倉等等,有些批發經銷商就設置幾十個倉位,比如規定好某個單品放某一個區,但這個區只可存放100件,假如廠家送貨過來,超過了200件,規定的區域放不了,而且送貨司機又在催促,這個問題怎麼解決?是不是把剩下的單品放在另外一個倉區,那賬企不是亂了?出現這種問題又怎麼辦?
7、如何管理與終端的費用,終端的費用是比較多,比如上架費、慶店費、條碼費等,一般來說,批發經銷商與終端會簽定一個費用的合同,比如是慶店費,合同約定一年費用是多少,比如連續付了3個月的慶店費,還剩下多少費用,如何用最快的速度查出來?
8、批發經銷商要管理很多客戶的,有些是超過5千多個客戶,有些客戶是月結、有些是賬期結,如果客戶沒有按規定時間付款給批發經銷商,如何卡住送貨呢?當然有些還涉及到鋪貨的問題。
9、從打開單到出貨,流程是從打單打出單據,交給倉管(或者是客戶)憑單據去檢貨,出倉交給客戶,這一過程中有沒能責任到人,比如出倉時,倉管員有沒有簽名?倉管員根據打出來的出倉單,如何出貨才比較好?
10、退貨的問題,批發商經常接收客戶的退貨,做為老闆,有沒有去關注為什麼一些客戶退貨特別多,有些單品退貨特別多?是客戶有意刁難,還是某些單品質量不行?單品退貨時,往往涉及破包、漏氣、過期、變質、單品不符等這些細節,作為老闆又如何去處理?
11、上面的問題解決了,反而在應收應付方面就容易解決很多的,因為上面的管理基礎,應收應付只不是數字准確性的問題,當然基本的財務管理還是要的。
有興趣可以在網路個人資料聯系我,或者網路兆眾軟體
㈦ 批發行業財務、存貨內控制度
(一)組織規劃控制。1.不相容職務的分離。應當加以分離的職務通常有:授權進行某項經濟業務的職務要分離;執行某項經濟業務的職務與審核該項業務的職務要分離;執行某項經濟業務的職務與記錄該項業務的職務要分離;保管某項財產的職務與記錄該項財產的職務要分離等等。2.組織機構的相互控制。一個單位組織機構的設置和職責分工應體現相互控制的要求。具體要求是:各組織機構的職責許可權必須得到授權,並保證在授權范圍內的職權不受外界干預;每類經濟業務在運行中必須經過不同的部門並保證在有關部門進行相互檢查;在對每項經濟業務的檢查中,檢查者不應從屬於被檢查者,以保證被檢查出的問題得以迅速解決。(二)授權批准控制。授權批准控制指對單位內部部門或職員處理經濟業務的許可權控制。單位內部某個部門或某個職員在處理經濟業務時,必須經過授權批准才能進行,否則就無權審批。首先,要明確一般授權與特定授權的界限和責任;其次,要明確每類經濟業務的授權批准程序;再次,要建立必要的檢查制度,以保證經授權後所處理的經濟業務的工作質量。(三)預算控制。預算控制是內部控制的一個重要方面,包括籌資、融資、采購、生產、銷售、投資、管理等經營活動的全過程。對單位各項經濟業務編制詳細的預算和計劃,並通過授權,由有關部門對預算或計劃的執行情況進行控制,其基本要求是:第一,所編制預算必須體現單位的經營管理目標,並明確責任;第二,預算在執行中,應當允許經過授權批准對預算進行調整,以便預算更加切合實際;第三,應當及時或定期反饋預算的執行情況。(四)實物資產控制。第一,限制接近,以嚴格控制對實物資產及與實物資產有關的文件的接觸,如現金、銀行存款、有價證券和存貨等,除出納人員和倉庫保管人員外,其他人員則限制接觸,以保證資產的安全。第二,定期進行實物資產清查,保證實物資產實有數量與賬面記載相符,如賬實不符,應查明原因,及時處理。除上述外,實物資產控制從廣義上說,還包括對實物資產的采購、保管、發貨及銷售全過程進行控制。(五)成本控制。現代成本控制可分為「粗放型」和「集約型」兩種。粗放型成本控制,是指在生產技術、產品工藝不變的情況下,單純依靠減少耗用材料,合理下料來降低成本的控製法;集約型成本控制,是指依靠提高技術水平來改善生產技術、產品工藝,從而降低成本的控製法。這兩種方法結合起來,就是現代成本控制。(六)審計控制。審計控制主要是內部審計,內部審計是對會計的控制和再監督。對會計資料進行內部審計,既是內部控制的一個組成部分,又是內部控制的一種特殊形式。內部審計是在一個組織內部對各種經營活動與控制系統的獨立評價,以確定既定政策的程序是否貫徹,建立的標準是否遵循資源的利用、是否合理有效、以及單位的目標是否達到。內部審計的內容十分廣泛,一般包括內部財務審計和內部經營管理審計。內部審計對會計資料的監督、審查,不僅是內部控制的有效手段,也是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的重要措施。
㈧ 請教一份詳細的副食品批發行業的員工管理制度
一、進貨查驗制度
1
、
對采購的食品按照法律、
法規和食品安全標准履行檢查義務,
檢查食品感官質量和標簽標示的生產者、
生產日期、
保質期、
QS
標志
等內容,查驗是否為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禁止銷售的食品;
2
、查驗生產商或上級供貨商的許可證、營業執照和食品合格的
證明文件。屬於進口食品的,查驗進口食品的合法證明。
二、索證索票制度
1
、索證:對本店中批發的所有食品,索取該種食品的生產許可
證、檢驗合格證明和供貨者的營業執照、食品流通許可證或衛生許可
證。對經營的奶粉和奶製品,批批索取檢驗合格證明。索取的證件可
以是復印件,用專門的檔案盒存放備查,保管至少兩年。
2
、索票:進貨時索取載有食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批號
(生產日期)、保質期、供貨者名稱及聯系方式、進貨日期等內容的
進貨票據。根據工商部門的通知,在「一票通」下發後,索取「一票
通」。
3
、給票給證:在銷售食品時,依法出具載有供貨商、食品生產
日期、保質期等食品安全法規定內容的銷售票據,在省工商局的「一
票通」下發後,依法使用和出具「一票通」
在批發食品時,依法為下級食品經銷商提供本店的營業執照、食
品流通許可證以及食品的生產許可證、檢驗合格證明等。批發奶粉等
奶製品時,還按批次提供檢驗合格報告。
三、銷售管理制度
1、
經營場所與有毒、
有害場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規定的距離,
並設置密閉的垃圾容器,
及時清除垃圾,
搞好防塵、
防蠅、
防鼠工作,
確保環境整潔。
2、《食品流通許可證》和《營業執照》應懸掛於經營場所內醒
目位置。
3、食品陳列設施合理,劃定食品經營區域,食品與非食品分開
存放;不出售有毒有害、「三無」和未經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食品。
保證食品外觀清潔,如發現食品超過保質期、破損、鼠咬、受潮、生
霉、生銹等現象要及時處理。
4、散裝食品銷售必須按「生熟分離」原則,分類設置散裝食品
銷售區。按銷售品種配備足量的容器,並符合衛生條件。直接入口的
散裝食品應有防塵材料遮蓋,並在存放或銷售處標示出食品的名稱、
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經營者名稱及聯系方式等內容。
四、倉庫管理制度
1
、
食品倉庫必須做到專用,
不得存放其他雜物和有毒有害物質。
對不合格食品,做好明顯標記,設定區域保管,並登記在不合格食品
退市記錄薄中。
2
、食品倉庫應有良好通風,保持庫房內所需溫度和濕度,防止
食品霉變、生蟲。貯存生鮮食品應配置必要的低溫貯存設備,包括冷
藏庫(櫃)和冷凍庫(櫃)。搞好防塵、防蠅、防鼠、防潮工作,定
期對庫房周圍進行衛生清掃,
消除有毒、
有害污染源及蟻蠅孳生場所。
3
、食品存放設隔離地面的平台和層架,離牆
30
厘米以上,最底
層隔離地面
40
厘米以上。食品按照先進先出、生熟分開的原則分類
貯存,並有明顯標識。
五、除蟲滅害制度
1
、食品銷售場所內不得使用鼠葯,配備滅蠅設施,並保證能正
常工作。
熟食製品銷售間要配有充足有效的空氣消毒設施,
定期消毒。
2
、應定期進行除蟲滅害工作,防止害蟲孳生。使用殺蟲劑進行
除蟲滅害,應由專人按照規定的使用方法進行。除蟲滅害工作不能在
營業時間進行,實施時,對各種食品應有保護措施。使用時不得污染
食品、食品接觸面及包裝材料,使用後應將所有設備、工具及容器徹
底清洗。
六、衛生檢查及獎懲制度
1
、衛生管理工作有領導分管和專人管理,制定衛生檢查及獎懲
制度,並組織有關人員定期或不定期進行衛生檢查;組織從業人員學
習衛生知識和有關法規,並組織培訓考核,考核成績與獎懲掛鉤。
2
、衛生管理人員負責各項衛生管理制度的落實,做到每天在營業前
後有檢查,檢查記錄完備。嚴格從業人員衛生操作程序,逐步養成良
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和衛生操作習慣。檢查中發現問題仍未改進的,按
有關獎懲制度嚴格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