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水果批發未來發展趨勢
A. 你好,果蔬生鮮超市前景如何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生鮮O2O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 城市生鮮食品零售業態在世界各國幾乎沒有區別,其演化也與零售業態的發展演化同步。在商品經濟不發達時期,城市生鮮食品由小商販、小攤檔經營,以後雜貨店出現,就多了一種經營形式。百貨店是在工業革命造就的社會生產力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大機器工廠化社會化生產方式反映到流通領域,出現了百貨店這種新型的零售業態。百貨店一般不經營生鮮食品,食品店作為生鮮食品零售的另一種形式得以發展。超市則是從食品超市起源,成型後的標准食品超市經營的食品占超市面積的70%,其中的50%是生鮮食品。可以說生鮮食品零售業態伴隨著城市的產生和發展不斷豐富與多樣化,其所謂演化或變遷,只是不同業態間比重的此消彼長,一種業態生成不一定以另一種業態消亡為前提條件,但在不同時期,可能存在著佔主要地位的生鮮食品零售業態,稱之為主導業態。
發達國家生鮮果蔬流通渠道非常龐大復雜,既有高度現代化的批發市場、連鎖超市,也有十分簡單的路邊攤檔、農民商店,在所有方式中,超市是發達國家生鮮果蔬主導零售業態,超市生鮮食品經營的毛利率很高,一般可佔到20%左右,是超市經營中的盈利部門。發展中國家的超市業態正在迅速成長,有成長為主導業態的趨勢。
超市業態最初起源於食品超市,20世紀20年代產生於美國南部的加利福尼亞,30年代發展到東海岸地區。國際上通常按超市成型化過程中的三種定位將超市分為三種類型:一是以經營家庭食物為主的標准食品超市,其面積在1000平方米以上,70%是食品,而食品中50%是生鮮食品。二是大型綜合超市(GMS),面積在2500平方米,其中1/3經營食品,其餘為百貨和雜貨等家居日用工業品。三是倉儲式超市(美國又稱平價俱樂部),是一種以會員制為銷售制度,以量販為特徵的批發性超級市場,經營面積在萬米以上,生鮮區佔有一定規模,經營品種不多且為標准食品超市和GMS中購買頻率最快、消耗量最大、通用性最強的商品。
B. 果蔬發展新趨勢
果蔬業發展六大新趨勢
近兩年來,隨著農業高新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國的果蔬生產日新月異,果蔬品種更是新品迭出,普通品種的果蔬再也滿足不了人們日益增長的食用、營養、保健、觀賞等多方面的要求,果蔬業呈現出如下幾種新的發展趨勢:
方便、快捷型 近兩年,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消費水平迅速提高,生活、工作節奏逐步加快,一些生熟皆宜食用的方便、快捷型果蔬的問世恰好滿足了人們快節奏的需求,因此,倍受人們的青睞。此類蔬菜有:富含鉀、鈣、鐵、銅、錳、多糖等多種營養元素,可涼拌、熱炒、煲燙、煎烤、烹炸、做餡用的食用仙人掌;有營養豐富、含大量葫蘆巴鹼,不用蒸煮和冰凍,去皮去籽後,一揉即分離成0.2cm粗的金黃晶瑩細絲,生拌、炒熬、熗、做餡均可無蔓生開絲金絲瓜等。此類蔬菜既上得賓館、酒店,也進得了尋常的百姓家,能滿足不同層次的飲食需要。
耐貯、耐運型 眾所周知,對果蔬進行適當的貯藏能夠大大增值。在貯藏運輸過程中,一些果肉較軟的普通果蔬品種如:杏、柿子、葡萄、西紅柿等果蔬在運輸的過程中往往容易腐爛、變質或被擠壓損壞,而造成不同程度的經濟損失。為盡量減少損失,盡管近兩年科研人員精心研製了一些耐貯、耐壓、耐運輸型的果實實心、果肉較硬的果蔬品種,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還是不盡如人意。因此,開發、研製耐貯藏、耐運輸的果蔬品種可以說是當務之急。
觀賞、審美型 近兩年,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慢慢變化,人們對所食用的果蔬越來越挑剔:不只在滿足於吃著好吃,還要求看著美觀。因此,一些奇形怪狀,色彩迥異的具有觀賞價值的奇形、異色果蔬的問世,大大滿足了人們的獵奇和審美心理。此類品種有:彎曲似蛇的觀賞蛇瓜;奇型異色的觀賞南瓜;黃、紫、橙、紅等四種辣椒新品種——球型觀賞椒;還有香蕉狀、櫻桃狀、葫蘆狀的微型番茄;有表皮綠色的青蘿卜、皮色紫紅的紅蘿卜和表皮黑色的保健型黑皮蘿卜等觀賞果蔬。因其滿足了人們食用、營養、保健、觀賞等多方面的需求。因此,市場前景看好。
迷你、袖珍型 即由傳統的大型果蔬向形狀相似或截然不同的迷你、微型果蔬方向發展。重約0.5公斤—1.5公斤的小型冬瓜;櫻桃蘿卜、櫻桃、香蕉、洋梨等形狀的微型番茄;十公分左右長短的迷你黃瓜;鴨蛋大小的茄子、拳頭大小的特小鳳西瓜等等這些琳琅滿目、精彩分呈的微型、袖珍果蔬,不僅食用起來很方便,而且由於其形狀出奇的小而大大滿足了人們的好奇心,提高了其觀賞價值。因此,發展微型、袖珍果蔬無疑是果蔬業一個新的發展趨勢。
反季、多季型 人們冬季吃青菜、淡季吃鮮菜早已不再是什麼新鮮事。因此,像冬杏、冬棗、冬桃;雪韭、越冬甘藍等耐低溫型反季節果蔬品種;夏季白菜、蘿卜、菠菜等抗高溫型反季節果蔬;韭菜、黃瓜、甜椒、番茄等多季型果蔬的發展,使果蔬生產沒有了淡季,不但豐富了人們的餐桌和生活,滿足了人們的需求,還使反季、多季型果蔬的引種和推廣者嘗到了高產、高效、熱銷的甜頭。
綠色無公害型 即:無任何農葯和化肥污染的綠色無公害果蔬。食用無任何污染的綠色果蔬已成為一種新的消費潮流。綠色無公害的蔬菜除了食用仙人掌、各類野菜、甘薯莖尖嫩葉等這類在自然環境中長成的綠色蔬菜外,還有人為的進行隔離、採用工廠化等方法和設施生產出的蔬菜,如:水培蔬菜、套袋水果等果蔬,這些果蔬因都生長在無污染的環境中,不需施加任何農葯和化肥,滿足了人們追求天然、保健的消費新趨勢。因此,發展勢頭看好。
果蔬發展新趨勢
近兩年來,隨著農業高新技術的飛速發展,果蔬業呈現出如下幾種新的發展趨勢:
一、方便、快捷型。近兩年,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生活、工作節奏逐步加快,一些生熟皆宜食用的方便、快捷型果蔬的問世恰好滿足了人們快節奏的需求,如食用仙人掌、無蔓生開絲金絲瓜、果蔬玉米等。
二、耐貯、耐運型。近兩年科研人員精心研製了一些耐貯、耐壓、耐運輸型的果實實習、果肉較硬的果蔬品種,但還是不盡如人意。
三、觀賞、審美型。近兩年,一些奇形怪狀,色彩迥異的具有觀賞價值的奇形、異色果蔬的問世,大大滿足了人們的獵奇審美心理。此類品種有:彎曲似蛇的觀賞蛇瓜,奇型異色的觀賞南瓜,黃、紫、橙、紅等四種辣椒新品種——球型觀賞椒,還有香蕉狀、櫻桃狀、葫蘆狀的微型番茄,有表皮綠色的青蘿卜、皮色紫紅的紅蘿卜和表皮黑色的保健黑皮蘿卜等觀賞果蔬。
四、迷你、袖珍型。即由傳統的大型果蔬向形狀相似或截然不同的迷你、微型果蔬方向發展。重約0.5~1.5千克的小型冬瓜,櫻桃蘿卜、櫻桃、香蕉、洋梨等形狀的微型番茄,10厘米左右長短的迷你黃瓜,鴨蛋大小的茄子、拳頭大小的特小鳳西瓜等等。
五、反季、多季型。冬杏、冬棗、冬桃,雪韭、越冬甘藍等耐低溫型反季節果蔬品種,夏季白菜、蘿卜、菠菜等抗高溫型反季節果蔬,韭菜、黃瓜、甜椒、番茄等多季型果蔬的發展,使果蔬生產沒有了淡季,不但豐富了人們的餐桌和生活,還使引種和推廣者嘗到了高產、高效、熱銷的甜頭。
六、綠色無公害型。綠色無公害的蔬菜除了食用仙人掌、各類野菜、甘薯莖尖嫩葉等這類在自然環境中成長的綠色蔬菜外,還有人為的進行隔離,採用工廠化等方法和設施生產出的蔬菜,如:水培蔬菜、套袋水果等果蔬。
C. 社區蔬菜水果店前景
要看你是在哪個城市了。現在的一線城市,就在大規模的清理農貿市場,取而代之都是現代化的超市和社區服務設施。這是一個大的趨勢。
水果店也是街邊的類似於超市性質的自營的小企業了。另外還有看看周圍的環境,看看有沒有競爭對象,比如周邊沒有大型的超市就可以考慮。
價格必須有競爭力,才有發展前途,質量永遠都是硬道理。
D. 農產品水果前景如何
目前,果品產業已成為繼糧食、蔬菜之後的第三大農業種植產業,是國內外市場前景廣闊且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優勢農業產業,也是許多地方經濟發展的亮點和農民致富的支柱產業之一。
未來十年,中國水果產量增速趨緩,質量提升將加速。消費也會持續增長,消費升級加快。價格波動上漲,而果品品質將成為主導因素。實際上產品的質量仍會在未來占據重要的主導地位,因為好的產品會為品牌說話,而消費者未來也會更加傾向於有品質、具備品牌的優質產品。但是現階段,我國的農產品仍存在著損耗大、跟風種植、缺乏銷售渠道、缺乏品牌化、食品安全危機、最後一公里未打通等問題,而現在的農產品行業也正在收到人工智慧等新科技行業的沖擊和洗禮,也有很多企業向著農產品供應鏈金融的方向發展,那麼,未來10年,中國的水果行業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
3、產業整合將一步完善
未來,農產品果業將進一步得到完善,不管是在流通環節和物流配送等。在整合物流資源方面,直接在基地完成加工生產,同時同時物流配送,同時 合並精簡、整合提升,統一品牌、統一人員、統一標識、統一運營。以需求為導向的拉動式供應鏈,構建全流程的閉環供應鏈服務體系。
E. 水果供應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怎麼樣
我覺得還得看牌子,行行出狀元,舉個例子誠實果品的未來市場前景非常的好,他的知名度伴隨著客戶的口碑越來越高,還有他的品牌影響力也是隨著回頭客的增多越來越大。所以要分品牌啦
F. 水果市場發展的前景
近年來,大宗水果(蘋果、梨等)一直滯銷。據統計,我國蘋果面積已達2500萬公頃,年產量2200萬噸,梨400萬公頃,年產量800萬噸,蘋果、梨的產量均居世界第一。 但蘋果、梨的出口量較少,每年只有幾萬噸,主要以內銷為主。從國內供求狀況來看,明顯供過於求,因而價格一直較低,以致許多地方的果農砍掉果樹。而小雜果(桃、杏、李子、板栗等)開始呈現出多姿多彩的發展態勢,不少小水果市場供應期延長,質量提升較快,成為色彩斑斕的水果市場的新成員,銷量日益增長。但從總體看,小水果占市場總銷量的比重不大,小水果市場增長空間還很大,消費走勢逐年看漲。 小水果為什麼市場前景好呢?大體有這么幾個原因:一是過去對小水果認識不夠,生產量過小,供給不足;二是人們對大宗水果的需求滿足後,要求水果多樣化,對小水果產生了需求;三是隨著農業科技的發展,培育出了一批優質雜果品種,其品質和口感比傳統品種有明顯提高,吸引了更多消費者;四是許多雜果具有耐乾旱、耐瘠薄的特點,適合我國大部分地區栽種。 那麼,小水果未來的市場前景如何呢?根據專家分析預測,今後8年~10年,小水果市場依然前景看好。世界人均水果已達70多公斤,而我國人均只有40多公斤。根據我國人均收入增長狀況,10年後人均水果將達到60公斤。這個差額將主要由雜果來填補,因為大宗水果產量已供過於求,今後的主要任務是提高質量,數量不宜再增加。這樣推算,我國小水果還有每年2000萬噸的發展空間。每年2000萬噸基本上相當於我國目前的蘋果年產量,而我國蘋果是經過了十餘年的發展才形成了今天的規模,因而小水果需發展10年左右,才能滿足市場需求,如果還能出口一部分,小水果前景則會更好。 在發展小水果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是不要盲目引種,不要一哄而上,應根據當地自然條件,發展新、奇、珍、稀雜果,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二是採用優良品種和科學的栽培技術,提高雜果品質。三是重視市場品牌的創建工作,以品牌贏得市場。四是善於分析同類水果中不同品種的銷售走向,抓住優質新品和銷售較為活躍的品種,形成強勢營銷品種。
G. 水果供應行業未來是怎麼發展的
近年來,在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和特色效益農業大發展的背景下,我國水果產業得到快速發展,區域布局更加優化,優勢產業更加突出,產業效益更加明顯,已成為推動農業結構調整、區域經濟發展和農民脫貧增收的重要產業。 目前,水果已成為繼糧食、蔬菜之後的第三大農業種植產業,果園總面積和水果總產量常年穩居全球首位。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7年,全國果園面積1113.6萬公頃,較上年減少14.22%;2018年果園面積約為1116.8萬公頃,同比增長0.29%,其中瓜類播種面積約300.1萬公頃,同比增長1.3%。
產量方面,2017年,全國水果總產量約為2.52億噸,佔全球總產量的31.40%,繼續維持全球第一大水果生產國的地位。2018年,全國總產量約2.61億噸,同比增長3.4%,其中園林水果產量約1.91億噸。
雖然我國水果產業已取得長足發展,但仍面臨種種問題。首先,由於生產端小、散、亂情況的長期存在,與渠道難以及時、有效匹配,導致水果產業供需不配套這一突出問題得不到解決,豐收不增收的現象經常出現。
其次,水果從生產到市場,包括優良品種選育、果園管理、采後預冷和貯藏、上市前的商品化處理以及運輸和上市銷售,整個產銷鏈的每一個環節都應有相對應的標准,但從目前現狀來看,要麼無標准可依,要麼標准散亂難以統一,要麼標准內容過時,嚴重製約了我國水果的品牌化進程。
第三,從整個水果行業來看,冷鏈物流應用程度較低,有的甚至全程無冷鏈,導致某種水果早上賣10元、晚上賣5元甚至更低的現象時常出現,嚴重影響了消費者的體驗和水果的利潤水平。
今後隨著市場競爭加劇,水果行業面臨的問題將更加凸顯,單靠拼價格、拼地段的時代將結束,未來拼的是精細化運營管理,從采購、倉儲、陳列、產品結構、定價、包裝、配送、營銷設計、人員管理都需要一整套運營體系來支撐。
水果行業前景依舊廣闊
長遠來看,我國水果行業發展前景依舊廣闊。一方面,一二線城市水果市場已呈現飽和趨勢,但是在三四線城市和縣城,隨著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對水果的消費將持續攀升。三四線城市有望成為水果行業新的發展引擎,進一步拓寬市場空間。
另一方面,據相關統計,我國用於精深加工的水果不足10%,目前國內人均果汁消費量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10,發達國家的1/40,具有極大的消費增長空間。水果深加工將成為迎合消費升級、解決水果滯銷難題的重要途徑。而隨著水果深加工產業的發展,會產生大量的水果原料需求。
H. 未來幾年蔬菜大棚的發展趨勢如何
目前,山東,河北等地已相繼向湖北捐贈了蔬菜。一些合作社籌集了用於運輸的資金,一些合作社捐贈了自己的溫室蔬菜,例如土豆,西紅柿和捲心菜。這些蔬菜都是易於儲存的材料,需求量很大。面對這種流行病,蔬菜可以看作是居民的必需品之一。因此,溫室栽培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居民不能沒有。
聰明人已經早早的在溫室中安裝了智能設備棚掌櫃,通過把卷簾機、電動卷膜器和棚店主電源接線後,每天只需要在家裡控制自家的所有大棚,不論你是有1個大棚還是100個大棚,一部手機輕松搞定。每天定點大棚自動捲起,風口自動放風,用科學的數據維持大棚內的溫度,讓作物在最適宜的溫濕度范圍,實現早熟早上市。
智能人工的崛起,使得傳統農耕變得落後,個人認為你應該讓你空出更多的時間來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