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菜地批發價
㈠ 一畝地大棚蔬菜成本多少收入多少錢
以韭菜為例,每畝用種20斤,加上肥料(500元)、農葯(500元)、棚膜(1500元)、草簾(3000元)、土地租金(1000元)等費用,第一次投入在7000元左右。(不含建棚成本)每畝年收益2萬元。
㈡ 蔬菜大棚價格
後牆 : 最好人工用草泥 保溫好一點 50米加倆側牆也就是5千塊錢
支架 : 後邊一排離後牆1米 前排離前沿1.2米前排和後排中間還有兩排 每間隔 2米一根(株距和行距都是) 可以用水泥按1:2:3比例鑄造 內加兩根八號鉛絲 或是買一些木樁子 長度是地下的35cm加地上你想要得高度 東西樁子上各拉一道鋼絞線
頂架 : 用竹竿(長度自己掌握)南北排好 共兩排 東西間隔35cm 前邊用竹片和地相連
薄膜 : 用無滴長壽的 每平米 2.0---3.2元吧 用一整塊 為的是嚴實 保溫
壓條 : 用長度合適的竹竿 (不夠可以接起來) 每間隔1根竹竿放一根 用鐵絲綁好 前邊用細繩接上拉在前邊地上 (地毛)
保溫 : 用草蓮 南北用 7塊錢1米 一般一盤就是60多快錢吧 每盤草蓮加3條20米繩子 5塊錢1條
算來 基本400塊錢1米 50米的就是24000來塊錢吧 (還有各項沒算到的)
花錢倒是不多 但是建議你還是不建的好 因為今年反季節蔬菜價格很高很是吸引人 加之金融風暴大量工人返鄉 今年會新開好多菜地 再說預計明年春暖 很多方面說明明年的蔬菜上市量多於今年 甚至會接近成1.5--2倍的增加 要知道 過剩3分之1 價格會降2分之1--3分之2 所以說明年很不看好
㈢ 現在蔬菜的價格為什麼普遍都很高
蔬菜價格波動比較大的,影響價格的因素也很多主要是種植成本,市場供求
而種植成本包括多種因素,蔬菜品種的產量,產量高的單價自然相應降低,因為農民種菜考慮的是一畝地的產值是多少。管理成本,農葯,該品種生長期長短,是否需要設施栽培等
天有不測風雲,所以自然災害來了,擋都擋不住。不少農民朋友種植的蔬菜會因為天災的原因而導致產量銳減,蔬菜的量變少了,價格自然會上漲,所以每當有自然災害的時候,蔬菜的價格都會漲。但對於農民朋友來說,因為天災而損失慘重。
㈣ 為什麼中國蔬菜那麼便宜
不僅美國蔬菜貴,其實在很多國家蔬菜價格都比較貴,我看過一個紀錄片,蔬菜的價格要遠遠高於快餐的價格,所以他們寧願吃快餐也很少自己做飯,因為蔬菜太貴自己做飯不劃算。美國的物價真有這么貴嗎?請參照米叔之前的推文:看看吧!
那為什麼他們的蔬菜比較貴,又不願意自己種菜,原因就在於並不是哪個民族都有種菜天賦的:中國人的種族天賦才是種菜啊,就如同俄羅斯人的種族天賦是戰斗,印度人的種族天賦是種地一樣。
據海外黨說在國外你看到誰家院子里種滿了菜那一定就是中國人!再沒有哪個民族這么熱衷種菜了,只要是有地的地方就有菜啊!
哪怕是沒有地,都要想方設法種菜!
他們會在房頂種菜。
隨著白宮菜園被更多人認可,許多家庭開始了家庭菜園的建設熱潮。
所以總的來說,對於普通美國家庭由於在院子里種菜的打理成本太高,而沒有能力種菜。但是對於精英和熱愛生活的美國家庭,家庭菜園的建設正如火如荼的開展中。
3. 怪蜀黍老囧曾 廈門大學國際關系學博士研究生
首先,美國的蔬菜一點都不貴,相比於美國人的收入來說。
美國高度工業化的農業完全可以以巨大的產出供應國際市場,國內農產品供應完全沒有問題。此外,美國的物流體系同樣是世界上最為高效的,極高的效率不僅形成了巨大的規模,還大大實現了規模經濟。既然規模經濟,何來昂貴之有?
其次,大院子里種植蔬菜的習慣完全是農業社會,特別是有過內卷化和大規模飢荒的社會中才有的習慣做法,即最大限度利用土地進行農業生產。
既然市場供應充足,價格並不昂貴,為何需要用自己的院子種植蔬菜,還要自己支付相關的物資消耗和勞動?如果自己有工作,為何還要消耗時間進行低附加值的農業生產?這在現代社會中恰恰是不理性的經濟選擇。
再次,自己種蔬菜完全不是現代基於高度精細化社會分工的普遍做法,這樣的效率事實上要遠遠低於市場自發形成的分工效率,是純粹多餘的習慣。
習慣於什麼都自己種的中國人很顯然對於現代市場和經濟組織毫無概念,這不得不說是個遺憾。
4. 球球寶媽
我家院子有部分是菜園子。絕大部分是水泥地。
一,工資結構和匯率不同,開支可以支付。
二,氣候原因。
華人生活的主要城市,大部分在美國南部和北部。我生活的南部亞熱帶季風氣候,春季夏季尤其乾旱,冬季下雨。政府限制一周只能澆3次水,而且水費比電費煤氣費貴很多。蔬菜種植成本最低的時候是11-來年4月,我自己的經歷來說,種子,土壤,除草,打理,要摸索經驗,因為自己不是很喜歡,覺得麻煩。
三,沒時間。
大部分華人在美國的工作不是朝九晚五的,有個休息日,購物、打掃衛生、出遊玩一天,經常比上班還忙。還要把時間貢獻給院子,花和樹要處理,雜草要處理,種了菜園子,害蟲也要處理。想懶一下不處理,也會擔心鄰居去市政府投訴你不打理院子,雜草多,第一次警告,第二次以上罰款。
綜上所述,我身邊好多朋友大部分才開始好奇會多種些菜園子,後來會慢慢變成果樹,容易打理,我自己最喜歡,檸檬和棗樹,當然如果家裡有老人幫忙的話,菜園子里蔥、韭菜、豆角、黃瓜還是會常有的。
5. 似水無形
今年我的親戚從洛杉磯回國小住,了解過此事,各州法律規定不甚一致,可見一斑。原來洛杉磯法律規定甚嚴,房屋靠馬路一面不能改種,嚴格按照購買時的樣子維護,草坪必須定時澆水施肥修剪,不然有人上門服務將收取天價服務費。
這幾年洛杉磯連續乾旱,加之政府資金困難,路邊樹木澆水也不全面進行了(在人口稠密和重要地區還繼續澆水),路邊樹木乾死甚多,家庭草坪澆水也被限制,因華人多了,對後院種菜限制也不是那麼嚴了,原因好像種菜多了影響企業財團銷售,就如院內晾衣明為有礙觀瞻實者降低電費,這些都是只可意會 不可言傳的。
6. 阿凡提的菠蘿
美國的蔬菜是好貴,一些蔬菜比如說白菜、豌豆尖、藕都要4、5刀或者更多。而豬肉和脊骨最好的也就1、2刀。但是美國人的飲食中,吃蔬菜基本都是吃沙拉。每頓飯的菜肉比大概是1~2:9左右。
不像中國人蔬菜為主,肉食比較少。中國人每頓飯沒幾個蔬菜是不可想像的。所以,在美國的家庭裝修中,基本沒有安裝抽油煙機一說。
只在爐子上面安裝一個空氣過濾器。就是有熟吃蔬菜的,也就是像北方的亂燉:就是把西紅柿、西蘭花、蘑菇、土豆、生菜什麼的全部放在一個大鍋里煮熟了,然後一個人盛幾勺子,放在盤子裡面,一邊吃麵包和肉,一邊吃這種亂燉。
美國除了少數貧窮的人連住房都買不起外,一般下中產階級多住在連體別墅裡面,這樣的家庭是沒有院子的。
只有住在樓下的家庭會在門前屋後種點花草,他們就是種了黃花菜也從來不吃,只把黃花菜當花欣賞。他們不像中國人,是塊地都想種點蔬菜水果,就是陽台上面的花盆都會種些指天椒之類的亦花亦菜的植物。
美國大多數中產階級和上中產階級的獨棟別墅的院子至少有3、400平方米,也沒有人種菜。
因為:
第一,美國人的飲食結構裡面蔬菜水果只佔很少的比例。
第二,消費蔬菜水果對他們的收入沒有什麼影響。他們進超市買東西基本上就是想買什麼就拿,從來不看價格。
第三,美國人既很懶也很會享受。他們寧可把時間花在坐在院子里發呆和度假上,也不會把時間花在種菜上,因為種菜沒有種草簡單(種上了草,雇個人每周割草大概付30左右就OK了,種菜就沒這么簡單了)。
可能這就是美國人不在院子里種菜的原因吧。
㈤ 收購蔬菜需要多大成本
一棵菜,從種在田裡到端上市民餐桌,需要走多少路?菜價又是如何層層加碼的?農民、中間商、零售商、管理者……究竟是哪個環節導致了菜價的高懸不下?誰才是價格上漲的最大獲利者?記者對此展開了調查。
物價漲得這么高,怎麼辦?這兩天,網友們對物價飛漲也展開熱烈討論,許多網友在網上大曬生活成本,希望能供相關部門決策參考。
如今100元能買到啥?
100個雞蛋300根香菜
「物價」究竟漲到什麼程度?一個討論可見一斑:100元能做什麼?
微博上有網友羅列了一長串:100元可以坐50次北京地鐵,30瓶600毫升百事,25瓶600毫升和其正,10杯麵包新語的酸奶,8碗馬蘭拉麵,100個雞蛋,波司登羽絨服的一對袖子,三分之一件中檔襯衫。
另一位網友微博留言表示,100元可以買4.5公斤五花肉,或一瓶1.2升品質一般的橄欖油,或一條普通的棉絮。還有網友列舉出:1桶食用油,或2袋10公斤大米,或2扇比較小的生肋排,或5個套餐,或100個包子(不是金陵大肉包),在淘寶上可以買2瓶指甲油、5個骨瓷杯或1套棉睡衣。「前幾天去菜市場買香菜,一元三根,100元買300根香菜。」這條留言讓人苦笑不已。
10年前100元是啥概念?
一個大學生半個月的生活費
100元人民幣,在10年前,還是一張真正意義上的大鈔。
「100元吃20頓學校套餐。」這是網友反映的如今的學生生活費標准。可是在10年前,100元可以供一個大學生補素地生活半個月。「那時學校早餐3角錢一大盤土豆絲,5角錢一大碗稀飯,記得有一次我跟室友兩人一起吃了一頓早餐花了1.3元。」在南京一家外企工作的於小姐10年前還是北京的一名大學生,回憶起當年,她覺得那時候錢比現在值錢多了:10年前洗個頭發5元錢,現在漲到15元;10年前一碗面條2元錢,現在都在10元以上;10年前拿到百元大鈔還能心動一下,現在拿到10張都覺得買不到什麼……
上海物價超香港
高物價還得承受多久?
記者發現,針對高物價,越來越多的網友已不限於發發牢騷。前兩天,微博上的一條網帖也被眾多博友紛紛轉帖:「上海的生活壓力已經超越香港了,收入比香港差一大截,物價倒是快要先行超越了!」帖子還附上了一個表格,列舉了3種商品:一升裝的飄柔人參滋養洗發露、1升裝的多芬潤澤柔嫩沐浴乳、10卷裝的維達卷紙,在上海家樂福的價格分別為75元、44.2元、32.5元,而在香港百佳超市僅賣51.4元、36.8元、19.7元。
「我們這樣曬物價,不是為了發泄不滿,而是想讓決策者們看到真實的生活成本。」一位熱衷於織圍脖的網友向記者表示。目前,國家幾部委已在醞釀抑制物價上漲的舉措,究竟政府能不能管住物價,我們還要拭目以待。
本報記者 石小磊
江蘇首次開展蔬菜成本調查
記者昨日從省物價局獲悉,從2011年起我省將首次開展蔬菜成本調查,建成從菜地到菜籃子全過程監控體系,勢必找出是哪只手推高了菜價。
主要瞄準大宗蔬菜
開展全省范圍內的蔬菜成本調查,在我省尚屬首次。
省物價局成本分局副局長王光華介紹,江蘇開展成本調查的蔬菜品種共14個,其中國家要求調查的品種10個,分別是:設施西紅柿、設施黃瓜、設施茄子、設施菜椒、露地西紅柿、露地圓白菜、露地大白菜、露地蘿卜、露地豆角、露地菜花;省內自行調查品種4個,分別是:青菜、芹菜、淺水藕、大蒜。
每個調查縣選6戶
有些明年的蔬菜,下個月就要下種了,所以近期物價部門除了在各地選點外,還要開展調查戶的培訓。根據國家發改委的要求,我省將在每個蔬菜調查縣選擇6個種植戶,這些種植戶被要求將某種蔬菜從下種到收獲出銷全過程的成本、售價一一記錄下來。成本方面主要包括每天化肥下了多少,農葯打了多少錢,播種機械、柴油等,還包括勞動力成本。「最終要將農民種植的成本計算到每一斤菜里去。」
從田頭到菜籃子全程監控
記者了解到,這些被選作「樣本」的種植戶除了要記錄種植過程中的成本支出外,也要記錄其每賣出一批菜的售價。「將全省的所有樣本匯集在一起,就能計算出某種蔬菜的種植成本,農民的收益。」王光華告訴記者:「而農民往往不是獲利者,中間環節的加價最厲害。在計算出田頭的價格後,我們才能通過與批發市場、零售市場的比較,發現價格的上漲究竟出在哪個環節。」
今後蔬菜成本每月一報
王光華告訴記者,由於蔬菜成本調查剛剛起步,目前主要還在做樣本選擇、種植分布調查、培訓等工作。這一調查體系成熟起來後,將達到一月一報。由於近一兩年來菜價的高漲已成為居民消費支出增加的重要因素,最近省物價局還要出台一個關於蔬菜價格預報預警的辦法。蔬菜成本調查得出的數據,不僅要上報國家發改委,還要向社會公布。政府要弄清究竟是哪些市場環節推高了菜價,是種菜成本上漲,還是交易成本上漲,從而有目的、有針對性地控制價格過快上漲,讓百姓明白消費。
石小磊
生長階段:
各項成本已佔毛收入的一半以上
山東壽光以產菜聞名全國。像多數村民一樣,夏學慶一家靠大棚菜謀生。今年春天,他家的西紅柿上市晚了半個多月,往年3月底就該上市的西紅柿,今年4月中旬才上市。盡管品相比往年差,果型也小了,但剛一上市,竟也賣到5.2元/公斤。按說這是好事吧?可他卻說「賺的真不多」。
去年新的兩個大棚佔地7畝,其中2畝是從別的村民那兒轉包的,每畝費用800元,一共1600元,比上年貴了300多元。
過去是自己育苗,現在都是工廠化育苗後農民購買。今年西紅柿的種苗每棵價格已達0.8元,一個棚光苗子錢就要3000多元。
夏家的大棚幸好沒有在幾次大風中被颳倒,有的種植戶多花了幾萬元重建棚子。建大棚的工人價格也已從原來的30元/天上漲到100元/天。
現在對蔬菜的安全和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多用有機肥,少用化肥,成本要增加;用於打蟲、殺菌、防病毒的高效低毒農葯,一周打一次,一季下來差不多就要1萬多元。
運輸階段:
費用太高,甚至超過蔬菜的收購價
有些菜在流通過程中消耗的成本,甚至超過了蔬菜本身收購價。像從山西運過來的圓白菜,在當地的收購價是每斤一角五分,運費每噸500元左右,加上冷庫費用、人工費用,成本平攤到每斤菜上是三角錢,達到了菜價的兩倍。而從路途更遠的甘肅、內蒙古、甚至海南運來的外地菜,運輸成本就更高。
蔬菜從收購到批發一般加價25%左右,但從批發市場到城內的零售市場,加價往往超過50%,其中少數菜品價格甚至翻倍。城內運輸難,賣菜成本高,使「最後一公里」菜價上漲幅度最大。
只有麵包車能裝菜,而且還能在市內道路上行駛。這些麵包車一旦被交警發現會罰款一兩百元,理由是客貨混裝。據介紹,一家蔬菜公司每年遇到路政部門查處的幾率為兩三次,罰款金額為10萬元左右。
上市階段:
各項進場費、管理費才是大頭
攤主計算,前幾年租一個攤位只要幾百元,現在要一千多。原來進菜一個月二三百元油錢就夠了,現在要五六百元。在揚州一家農貿市場,菜販林女士說:「批發價0.7元的白菜我賣2元一斤,可除了上千的攤位費和雜七雜八的費用,要養活一家老小,每月賺2000元夠嗎?」
城市近郊的農民或者菜販,如果能在條件允許的地方臨時設攤,攤位費能少一些,附著在菜價上的經營成本,至少會被剝下一層來。不僅是攤位費,其他各項管理費用也未嘗不可以考慮降一降。否則,經營成本下不來,市民也就只能吃高價菜了。
意外事件:
遇到炒作更是身價暴漲
很多批發商為了贏利,開始利用冷庫囤積部分耐貯存蔬菜,明明有貨也不賣,導致人為供應緊張,加劇了蔬菜的價格上漲。今年綠豆價格大漲,除了綠豆主要產地東北、雲南等地大旱,產地的批發商囤貨也是抬高價格的主要因素。
㈥ 做蔬菜批發的都是去哪裡要菜的,直接到菜地里還是去更大的批發市場我也想做不知道怎麼入手~
可以去市裡最大的蔬菜交易市場,不過直接在農村收購再去賣更賺,可以好幾倍翻番,我家以前就是搞這個的
㈦ 請問我在批發市場進的蔬菜,拉到集市上去賣怎麼定價
這個是福州主要的蔬菜批發市場、其實我個人認為,並不需要去蔬菜批發市場,直接去菜地里收,便宜許多,就是多一些的車費而已(需要租車)、而且直接拉回來就...
㈧ 怎麼從菜農那裡批發蔬菜
一般你要頭一天晚上把菜整理好提前或到走前裝車,到凌晨就送去市場,時間早的有兩三點的也有五六點的那得看你要去的市場幾點開市了,去的時候最好兩個人去。到了市場上找一個攤位停下來,把車輛停放好。市場上有管理員晚些時候會收費,可能有些攤位是屬於常年經營的菜販的,不能占那樣的攤位,像這類事情去之前最好先打聽清楚。
等這些准備好等那些批發的零售的菜販來了就會有人來買了,在自己要價的同時你還要去了解市場上同樣菜的價格以便調整到合適的價位,還得留一個人看攤。
㈨ 有機蔬菜一般多少錢一斤哪裡能買得到真正安全健康的蔬菜呢
好多超市都有得賣,不過不能確定真假,現在的蔬菜都是要用化肥的,要吃真正的有機蔬菜就去農村菜地里自家種的吧
㈩ 種植露天地蔬菜每畝成本多少
成本為300~3000元左右,重茬地塊還需追加1000~2000元左右。
適宜露天種植的蔬菜品種有很多。
投資相對較少的有小白菜、葷香、油麥、香菜等等。
投資稍大的有黃瓜、西紅柿、苦瓜、茄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