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龍魚一斤批發多少錢
㈠ 清江魚和藏龍魚哪個好吃
清江魚和藏龍魚哪個好吃?個人認為清江魚做出來的味道應該是更好吃一些。
㈡ 藏龍魚是不是鯰魚
一、藏龍魚不是鯰魚
二、藏龍魚的簡介:
1、藏龍魚即花斑裸鯉 又叫「大嘴角」。主要分布於鄂陵湖、 扎陵湖等外泄湖(淡水湖)及附近河道。
2、基本裸露無鱗,長身、側扁等。口裂大,上頜稍突於下頜之前,體背暗褐色或青灰色,腹部淺黃色或銀灰色,較小個體體部具有略呈環狀、點狀或條狀的斑紋,背鰭和尾鰭上各有5-6行小黑斑,較大個體一般僅在體側有少數隱約可見的塊狀暗斑。
3、為產卵繁殖,屬雜食性魚類,食性范圍廣,棲息於水的中層,體重最大2-3公斤,甚至5-6公斤。
4、生長緩慢。肉質較好。是青海有開發前景的一種經濟魚種。
三、鯰魚的簡介:
1、體長形,頭部平扁,尾部側扁。口下位,口裂小,末端僅達眼 前緣下方。
2、下顎突出。齒間細,絨毛狀,頜齒及梨齒均排列呈彎帶狀,梨骨齒 帶連續,後緣中部略凹入。
3、眼小,被皮膜。成魚須2對4根,上頜須可深達胸鰭末端,下頜須較短。
4、幼魚期須3對,體長至60毫米左右時1
5、鯰魚多黏液,體無鱗。背鰭很小,無硬刺,有4~6根鰭條。無脂鰭。臀鰭很長,後端連於尾鰭。鯰魚體色通常呈黑褐色或灰黑色,略有暗雲狀斑塊。
㈢ 藏龍魚是什麼魚怎麼製做和黃臘丁魚相比那亇魚營養值更高
主料
草魚1條(1000克左右)
輔料
雞蛋1個,色拉油1000-1500克,湯1250克,精鹽5克,味精3克,胡椒面4克,料酒15克,薑片3克,蒜瓣7克,蔥節8克,花椒、干辣椒適量。
製作
過程
1、將草魚去鱗、魚鰓、剖腹、去內臟洗凈,用刀取下兩扇魚肉,把魚頭、錢骨製成塊。
2、將魚肉斜刀片成薄片,加入精鹽、料酒、味精、雞蛋清拌勻,使魚片均勻地裹上一層蛋漿。
3、將炒鍋置火上,加高湯、鹽燒沸,下魚頭、魚骨,用大火熬煮。撇去湯面浮沫,滴入料酒去腥。湯盆內放黃豆芽墊底。待魚骨熟後撈起放入湯盆里。
4、把魚片抖散入鍋,待魚片剛斷生時撈起,放在魚骨上。然後加入薑片、蒜瓣、蔥節、胡椒面、味精、花椒、干辣椒等。5、鍋洗凈,放入色拉油燒至七成熱後倒入湯盆里,熬上一兩分種即成。
味道的好壞關鍵取決於麻椒、辣椒原料的好壞以及熬制紅油的水平。餐廳一般事先敖有紅油,注意掌握油溫,高則易沖糊花椒、干辣椒;低則無辣味和香味。魚須是活魚,草魚、黑魚、胖頭、鯉魚均可。湯內須有味,焯過的魚片才有味。另外家庭做一次用兩三斤似乎顯得浪費些,還有麻椒、辣椒可根據自己口味酌情增減。
㈣ 去印尼買紅龍魚能運回中國么
仟湖垃圾,別買了仟湖的魚不說是最爛也算比較爛了,好的也有,都是天價,性價比不高辣椒紅龍的價格差別很大從5000-50000左右
㈤ 黑魚和藏龍魚哪個好吃
應該是黑魚比較好吧,
肉質比較鮮嫩,
魚刺也是比較少,
而且也是很容易買到。
㈥ 西安藏式秘制烤魚2人得吃多少錢
他們的特色是藏龍魚。(其實就是一種鯰魚)價格好像30多元一斤,二人要個2-3斤的就夠了。 60-90元。
其他如草魚、鯉魚大約10多元一斤。但口味就差很多。
點魚送兩份素菜可以涮鍋。
單點3-5元一份。
竹筒米飯3元一份。
飲料酒水另算。
其他菜就看你自己情況了。幾元-幾十元不等。
不亂點奇怪的菜餚,兩人100元以內絕對夠了。
㈦ 藏龍魚怎麼做好吃
一: 什麼是「藏龍魚」
所謂的"藏龍魚"的真實身份是叫作"鮰魚",(由於輸入法中這個"魚回"字經常沒有,所以網上記載的資料大部分稱之為"回魚"),回魚是鯰魚的一個分支,又稱溝鯰、河鯰。這種魚又分為"黑回","紅回","叉尾班點回"三種。
二: 藏龍魚的烹調方法:
所有的魚類的烹調方法中,只有「清蒸」的烹調方式最能保全魚的營養和保持魚的原汁原味。因此,我推薦「清蒸」的方法:
做法介紹:
配料:(藏龍魚)回魚750克。 炒粳米粉100克、荷葉1張。紹酒20克、醬油20克、豆瓣醬6克、鹽1.5克、糖10克、蔥15克、姜10克、麻油10克。
做法:
1. 將回魚弄乾凈凈,取下兩邊魚肉,切成小長方塊狀(約四厘米)。
2. 鍋置火上,放入清水澆沸,加入紹酒、精鹽、蔥姜,再把魚塊倒入鍋內略燙,撈出放清水浸泡片刻並洗凈。
3. 將豆瓣醬搞碎放入碗內,加入紹酒、醬油、糖和蔥薑末調成汁。將回魚撈出,瀝干水分後放入盛汁的碗內拌和腌泡,然後拌入炒米粉,澆上麻油待用。
4. 將荷葉剪成圓形後放入沸水鍋中略燙,然後撈出攤在小籠內,再把腌過的回魚放進籠內用旺火蒸5分鍾,取出連籠上桌即成。
特色:
選用荷葉包蒸,清香四溢,魚肉肥嫩,為夏令時菜。並有補中益氣,健脾開胃,開發清陰之功效。
㈧ 藏龍魚怎麼吃
藏龍魚就是裸鯉.
裸鯉
青海湖裸鯉 屬鯉形目,鯉科,裂腹魚亞科,裸鯉屬。俗稱:湟魚、花魚、狗魚、無鱗魚。
體長,稍側扁,頭錐形,吻鈍圓,口裂大,亞下位,呈馬蹄形。上頜略微突出,下頜前緣無銳利角質。下唇細狹不發達,分為左右兩葉;唇後溝中斷,相隔甚遠;無須。體裸露,胸鰭基部上方、側線之下有3-4行不規則的鱗片;肛門和臀鰭兩側各有1列發達的大鱗,向前達到腹鰭基部,自腹鰭至胸鰭中線偶具退化鱗的痕跡。側線平直,側線鱗前端退化成皮褶狀,後段更不明顯。背鰭具發達而後緣帶有鋸齒的硬刺。體背部黃褐色或灰褐色,腹部淺黃色或灰白色,體側有大型不規則的塊狀暗斑;各鰭均帶淺紅色。生殖期間雄性個體的吻部和臀鰭、尾鰭以及體後部均有白色顆粒狀的珠星。
青海湖裸鯉為冷水性魚類。喜歡生活在淺水中,也常見於灘邊洄水區或大石堆間流水較緩的地方,入冬則潛居於深潭、岩石縫中。適應性強,對生活條件並沒有嚴格的要求,較小的水塘和較淺的湖邊都能生活,在鹹淡水裡也可生活。幼魚孵出後,即成群游泳,多集群於河口淺水地區。幼魚階段以動物性餌料為主食;成魚雜食性,青海湖中所有的動植物都是其食料,主要食物對象為硅藻、橈足類、枝角類、輪蟲類、端足類、水生昆蟲、搖蚊幼蟲等,甚至其幼魚及條鰍也為之吞食。由於青海湖地處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原上,水溫低,食料生物貧乏和生長期短,故此魚生長緩慢,除第一年生長達3.5厘米外,一生中的體長生長無明顯的階段,4齡以下體重增長較快,體重250克者平均為8-9齡,500克者約為10齡;一般能長到50-60厘米,重約5公斤,25齡;最大個體長可達95厘米,重約6.5公斤。群體中雄魚多於雌魚,繁殖力較低,懷卵量平均為16242粒。有明顯的生殖洄遊,每年3月下旬至8月由青海湖進入河中繁殖。產卵場所一般在流速緩慢,底質為石礫、卵石或細紗,水深在0.1-1.1米清澈見底的河道中。在繁殖季節內,當水溫低於6℃或超過17.5℃時,便無繁殖活動。產卵旺季為5月中至6月中;產卵活動是晝夜進行,以23時至次日3時為最旺盛;卵產於聚卵窩內,卵沉性,微粘。
分布於青海湖及其支流中,克魯克湖、扎陵湖、鄂陵湖也有出產。它是青海省極為重要的經濟魚類。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青海湖周圍幾十萬畝草原被開墾為農田;流入青海湖的108條河流被人為攔河築壩,阻塞繁殖通道,許多河流乾涸斷流,致使湟魚無法到淡水中產卵,造成大量湟魚在河口地帶死亡。有關資料表明,青海湖現有湟魚資源量約為7500噸,不足開發初期的1/10,而目前,鳥島棲息的鳥類每年要吞食近千噸的湟魚,湟魚資源的衰竭無形中使鳥類的生存造成嚴重威脅。
湟魚體粗壯肥滿,肉味鮮嫩豐腴,營養豐富,含脂量高達12%,蛋白質16.14%,深受群眾歡迎。當地百姓吃湟魚的烹飪方法卻頗為特別,他們把魚剖洗凈入鍋加水、調料、食醋,用文火燉5、6小時,出鍋取名為「酸魚」。在繁殖季節,其卵巢及精巢有毒,動物食之呈腹絞痛樣症狀,繼之癱瘓,呼吸困難而死亡;人食其生殖腺後4-5小時開始腹瀉,其後發生嘔吐。它的腹膜也具毒性,鮮魚之腹膜若未除去或洗凈,食後也要中毒,輕者自感頭暈,精神不振,輕度腹瀉,重者一天腹瀉達十餘次。若進食魚卵及腹膜過量,中毒嚴重時會造成死亡。鮮食及加工干製品時應棄去內臟及腹膜,以免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