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供桌批發
Ⅰ 成都結婚風俗是什麼
自古以來,婚姻禮儀都遵循著周代即已確立的「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這六種從議婚至完婚過程中的儀式和禮節。隨著社會的發展,「六禮」的程序不斷得到簡化。盡管各地區之間的婚俗不盡相同,但其總的演進趨勢都是由繁到簡。近、現代以來,各地的婚姻禮儀大致為以下幾個階段: 議婚:又稱「議親」,是商議男女婚姻之事的最初階段,舊時包括「求婚」、「過帖」、「相親」等幾道程序,到准備定婚為止。在這一過程中,往往是由男女雙方父母根據對方的門第、家境及品貌等條件決定婚事成否,男女當事人是沒有多大發言權的。 定婚:經過議婚階段,男女兩家對婚事都持肯定意見,便可正式定婚,即「許親」、「定親」了。男方往女方家中鄭重地送去聘禮,視家境貧富而定。這一程序相當於「六禮」中「納吉」的後一部分內容和「納征」,晉南一帶則稱之為「過大禮」。 出嫁:定婚以後,如果男女雙方都已到當地認可的結婚年齡,男方家長便設筵邀請女方家長和媒人,一塊選定迎娶的日子,。由於民間認為迎娶之期關系列男女雙方的一生,所以由雙方家長往來磋商。 迎娶:迎娶,又叫「迎親」、「娶媳婦」,等於「六禮」中的「親迎」。通常是由新郎親自到女家迎娶新娘,也有媒人或小叔子帶領迎親隊伍前往迎娶,而新郎在家坐候的。.( 婚禮:迎娶隊伍回到男家以後,鼓樂大作,鞭炮連聲,男方親友、鄰里一擁而出,迎接新娘。新娘花轎講究落在一床紅被上,新娘索取「下轎錢」後,由一「全福人」相攙,踩著紅氈進門。婆婆隨後用笤帚在轎內象徵性地掃三下,並取土一把,拿回家放在新房炕角席子下。這叫「掃轎土」,大約是和「不帶娘家土」的習俗針鋒相對。 拜堂: 新郎、新娘進門後,接著就要「拜堂」,又稱「拜天地」。拜堂的地方一般在洞房門前,設一張供桌,上面供有天地君親師的牌位,供桌後方懸掛祖宗神幔。新郎、新娘就位後,由兩位男賓唱導,行三跪九叩禮,參拜天地、祖宗和父母。然後女東男西,行夫妻對拜禮。雁北大同一帶,拜堂時新郎拜,新娘卻不拜,與常俗殊為不同。 洞房:拜堂完畢後,新郎、新娘在眾人簇擁下進入洞房。在洞房門前或門檻上事先放一馬鞍,等新娘前腳剛跨過去,便立即將馬鞍抽去。洞房內除了有一些生活用品外,還要在門口貼喜聯,窗戶貼大紅雙喜字,屋內點大紅花燭。洞房門頭還要掛一個麵塑兔子。洞房裡擺著斗,斗內裝有五穀,銅鏡等鎮物,用於照妖避邪;燈燭懸掛高牆,通宵不火,俗稱「長命燈」。 回門:婚後第二天,山西各地,男家要設筵款待親友和賓客,親友和賓客向男家恭賀行禮,俗稱「道喜」。晉東南陵川一帶,女方父母也托親友中的婦女到男家賀喜,叫做「上飯」。親友、賓客至男家賀喜時,還要競相索取新娘所帶來的果餅,名為「討干糧」。雁北平魯等地,婚後第二天還要舉行拜人儀式,由新郎、新娘依次向前來道喜的親友和賓客行禮。
Ⅱ 古代名美人
西施——「沉魚」據說是西施在河邊,魚兒看到西施的美貌以後都忘記了游動,沉了下去。原名施夷光,春秋末期出生於蕭山臨浦薴蘿村(當時蕭山未建縣,時屬諸暨)。天生麗質。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勾踐卧薪嘗膽,謀復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許國,與鄭旦一起由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把吳王迷惑得眾叛親離,無心於國事,為勾踐的東山再起起了掩護作用,表現了一個愛國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後吳國終被勾踐所滅。吳滅後西施就失去了音信,關於她的結局有很多種,最有可能的是是被越王裝進袋子里拋入水中溺死。
王昭君,姓王名嬙,南郡秭歸(今湖北省興山縣)人。匈奴呼韓邪單於閼氏。她是漢元帝時以「良家子」入選掖庭的。時,呼韓邪來朝,帝敕以五女賜之。王昭君入宮數年,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影徘徊,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遂與匈奴。」(《後漢書》卷八十九《南匈奴傳》)
玉環(公元719-756年):唐代宮廷音樂家、歌舞家,其音樂才華在歷代後妃中鮮見。開元七年719年農歷六月初一生於容州(今廣西玉林容縣),出身宦門世家,曾祖父楊汪是隋朝的上柱國、吏部尚書,唐初被李世民所殺,父楊玄琰,是蜀州司戶,叔父楊玄珪曾任河南府土曹,楊玉環的童年是在四川度過的,10歲左右,父親去世,她寄養在洛陽的三叔楊玄珪家。
楊玉環天生麗質,加上優越的教育環境,使她具備有一定的文化修養,性格婉順,精通音律,擅歌舞,並善彈琵琶。雖為美女,但仍有缺陷:其體有狐臭,因此特別喜歡沐浴。
開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兒咸宜公主在洛陽舉行婚禮,楊玉環也應邀參加。咸陽公主之胞弟壽王李瑁對楊玉環一見鍾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當年就下詔冊立她為壽王妃。婚後,兩人甜美異常。
開元二十五年十二月初七 楊玉環(719—756),號太真,蒲州永樂人,唐玄宗李隆基的貴妃。楊氏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開元二十二載(734年)她被冊立為李瑁的妃子,後又受令出家,天寶四載(745年),楊氏正式被玄宗冊封為貴妃。天寶十五載(755年),安祿山發動叛亂,玄宗西逃四川,楊氏在馬嵬驛死於亂軍之中。
甄洛:河北無極人。無極縣現在隸屬石家莊市。
郭女王:據考證郭女王大名叫郭照,她是魏文帝曹丕的皇後,河北廣宗人。廣宗縣現在隸屬邢台市。
薛夜來(薛夜來本名薛靈芸):河北正定人。正定縣現在隸屬石家莊市。
孫仁獻(戲曲中稱孫尚香):浙江富陽人。富陽市現在隸屬杭州市。
楊艷、楊芷:楊艷、楊芷是晉武帝司馬炎的皇後,兩人均是陝西華陰人。華陰市現在隸屬渭南市。
梁綠珠:梁綠珠是西晉大富豪石崇的寵姬,廣西博白人。石崇在朝中失勢後,趙王司馬倫的手下孫秀暗慕梁綠珠,並向石崇索取,遭到了石崇的拒絕,孫秀遂向司馬倫進讒言誅殺石崇,石崇臨死前對梁綠珠嘆息道:「我因你而獲罪」,梁綠珠也墜樓自盡。博白縣現在隸屬玉林市。
Ⅲ 山東煙台哪裡佛教用品批發的
我們這里有,佛龕、供桌、佛像、香爐等專業的佛具用品批發店。
Ⅳ 劉湘之墓在哪
劉湘墓園位於成都武侯祠旁,墓為長方形,前立墓碑,上寫「抗日戰爭時期第七戰區司令長官陸軍一級上將劉湘之墓」。碑前有一小供桌。墓後有一石砌山牆。 劉湘(1889~1938)是一位愛國將領,對抗日戰爭是有貢獻的,他的英年早逝是抗日川軍的重大損失。劉湘雖然在紅軍長征途中進行圍追堵截,但他並未認真執行圍追堵截紅軍之命令,並在川東抵抗不力,讓徐向前打得潰不成軍。在川西山區只尾隨紅軍,等於把紅軍從雅安一直護送到懋功,讓紅軍二、四方面軍在甘孜會合。蘆溝橋事變爆發後的第二天,劉湘即電呈蔣介石,同時通電全國,吁請全國總動員,一致抗日。1937年10月15日,劉湘被任命為第七戰區司令長官,兼任集團軍總司令,率領川軍奔赴抗日前線。劉湘說:「過去打了多年內戰,臉面上不甚光彩,今天為國效命,如何可以在後方苟安!」 在病中,劉湘給出川抗日將士寫信,川軍「出師抗日,志在躬赴前敵,為民族爭生存,為四川爭光榮,以盡軍人之天職。」「抗戰到底,始終不渝。即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以爭取抗戰最後之勝利,以求達我中華民族獨立自由之目的。」劉湘「出師未捷身先死」,1938年1月20日病逝於漢口。 劉湘墓在1966年8月文革初期時被毀,1985年復建。
Ⅳ 作文《過年的習俗》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忙著貼春聯,剃頭發,做年夜飯,放鞭炮……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規矩」太多了!有些習俗還很怪,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無奈之下,我准備去問正在貼春聯的爸爸。
「貼錯了,貼錯了!」我看見爸爸將「福」字倒著貼,焦急地喊起來。「沒貼錯!」爸爸不緊不慢地回答。「那為什麼要倒著貼?」我疑惑不解。爸爸解釋道:「將『福』字倒著貼是一種習俗,『福』倒貼說明『福』倒(到)了!」「哦,原來是這樣!那過年還有什麼習俗和規矩呢?」我又發出疑問。爸爸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講解起來。
原來,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習俗,來源於「年獸」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隻「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後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直至今日。
聽完爸爸的講解,我這才恍然大悟。我又問爸爸:「為什麼理發要趕在二十七呢?」「哦,民間有一條俗語,叫『二十七,剃精細,二十八,剃傻瓜!」「原來是這樣!」
我又發問:「那為什麼要大掃除呢?」爸爸說:「大掃除是為了掃除一年的晦氣!這是好兆頭!」「那為什麼送禮全送橘子啊?」我又不懂了。「這是因為啊,橘子的『橘』字與『桔』意思相同,而『桔』和『吉』又很相近,大家在新春佳節用橘子相互饋贈求個大吉大利!」「原來如此!」爸爸又說:「還有『接財神』這一習俗。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在財神生日到來的前一天的晚上,各家各戶辦酒席,為財神爺過生日。」我這才全明白。
今天我知道了很多過年習俗的知識,不過我覺得太迷信了!但這又彷彿是一種樂趣,只要快樂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
同學們,我對「年」的習俗收獲很大,可我不知你們的收獲,若有更新奇的,快來告訴我吧!我先在這里祝你們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Ⅵ 成都有朱元璋孫女墓葬嗎
遠葬是個謎 成都都江堰一農村發掘朱元璋孫女墓
2005年02月03日09:33 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古墓現場發現,整個古墓面積約一個籃球場大小。宏大的墓室藏在距離地面約3米厚的封土堆下,墓門足有兩米多高,兩扇石門仍舊開合自如。長方形墓室面積大約80平方米,石板鋪底,四周用石條砌成,墓室高約4米,頂部用石條卷拱。除卷拱已經坍塌外,整個墓室堅固猶如一個地下堡壘。
墓室內的擺設猶如豪華宮殿。墓門口放著一個石供桌,墓室後半部分放著兩個擺放棺材的石棺台,後壁兩個頂龕上雕刻著銅錢圖案。墓室兩邊對稱分布著幾間耳室和壁龕,石頭上雕刻著祥雲等精美的花紋。
葬著明蜀王女兒女婿
據當地村民們說,他們很早就聽說這里有一個大墓。根據規劃,這里將建成一個別墅區,上個月初,都江堰市文物局和成都市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員來到這里開始考古工作。
「這是誰的墓,修得這么大?裡面說不定埋著許多金銀珠寶。」村民們對古墓的主人身份和裡面的寶貝猜測紛紛。昨天,古墓終於發掘完畢,村民們才聽參加發掘的工人講,墓里葬著的竟然是明蜀王的女兒和女婿,裡面果真埋了許多金銀首飾。「這么多年,我們還不知道我們和蜀王的郡主是鄰居呢!」
遠葬都江堰是個謎
村民們的說法得到了都江堰市文物局考古人員的證實。該局文保科長徐軍說,他們早在上世紀進行文物普查時,就發現了這座古墓,但墓主的身份還不是很清楚。為了配合基礎建設,1月4日,他們和成都市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員開始對古墓進行發掘。整個古墓佔地約300平方米,墓室長12.9米、寬5.8米、高3.9米。
在墓內最底下淤土中,考古人員出土了陶俑,金銀銅飾品、玉佩、玉珠、瑪瑙珠飾等上百件,以及木建築構件和各種陶瓷器殘片。墓室內的兩方墓誌,它們分別是「大明故順慶郡主壙志」和「大明故宗人府儀賓中奉盧鼐壙志」,紀年為「永樂十九年十月廿日」。壙志還言及此地在明代為「灌縣濟水鄉龍牙原」。此墓早期被多次盜掘,破壞極為嚴重,內部仿木建築陶構件、陪葬品受到人為嚴重破壞及擾亂。
經過考證,順慶郡主原來是朱元璋的孫女,第一代明蜀王朱椿第十女,而盧鼐則是她的駙馬。順慶郡為今南充市。這一發現令考古人員興奮不已。「據歷史記載,蜀王的家人一般葬在成都東郊一帶,順慶郡主為何遠葬都江堰?」考古人員疑惑不解。
徐軍說,順慶郡主夫婦墓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都江堰市范圍內發掘清理規模最大的一座墓葬,也是迄今在該市發現的第一座明蜀王家屬的墓葬。該墓的清理,為研究明代葬制、葬俗及建築形制等提供了豐富的資料。本報記者郭庄實習生張濤為您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