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影帝有中國人嗎西安市貨架批發
① 為什麼奧斯卡金像獎影帝影後沒中國人,甚至沒亞洲人
有的。
1、黃宗沾,出生於中國廣東台山永安村,美籍華裔攝影師、導演。
曾獲得10次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兩次獲得奧斯卡攝影金像獎。他畢生拍攝了130多部電影,被國際電影攝影師協會會員投票評選為電影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十大電影攝影師之一。
2、黃柳霜,出生於美國洛杉磯,祖籍廣東台山,美籍華裔女演員。2次榮膺奧斯卡金像獎。
3、吳漢潤,美國籍柬埔寨裔華人醫生、演員和作家。他在柬埔寨經歷過赤柬政權的恐怖管治,1979年赤柬倒台後在泰國難民營當醫護工作,1980年移居美國,1985年因在《戰火屠城》一片中的演出而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1996年2月25日在洛杉磯唐人街被殺害。
4、成龍是首位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的華人。
(1)奧斯卡影帝有中國人嗎西安市貨架批發擴展閱讀:
在奧斯卡獎角逐的過程中,歷史和政治因素總是會影響影片的類型和表現力。也就是說,在決定奧斯卡獎的歸屬問題上,社會環境、時代精神和主旨比影片本身的藝術含量更為重要。
奧斯卡的選擇永遠是安全的、主流的、非爭議性的電影,而且這些電影還要擁有被廣泛接受的價值:如1997年《泰坦尼克號》獲獎,《洛城機密》落選;1998年《莎翁情史》獲獎,《美麗人生》落選;2001年《美麗心靈》獲獎,《指環王》落選。
② 為什麼中國人無法獲得奧斯卡影帝影後
首先是語言——國外的電影市場,當然是英文,中國能將中文說得流利的演員,來來去去都是幾個:周潤發,成龍,李連傑,章子怡,陳沖,鞏俐......
其他的國內炙手可熱的超級演員如謝霆鋒啊,莫文蔚啊,趙薇啊....這些人演技就有了,但我根本無法想像他們用英文說對白會是怎樣的糟糕!
陳冠希的英文水準也許算是頂級了,但他鬧了一場風波,幾乎毀了他的前途,你我都知道這是什麼丑聞......他參與了「美版咒怨2」的拍攝,本來是一棵徐徐升起進攻好萊塢的新人,卻因為這件事斷送了他的事業。
另一個是國籍老問題,國內的不透明,甚至是腐化的制度,造成大批一流的演員出走,改國籍。像李連傑和鞏俐,你以後不要叫他們中國人,他們已經是新加波人了。所以即使拿獎,他們也只是為新加波爭光,中國人連半點光都無法從他們身上賺到,他們頂多是「華人驕傲」,而不是「中國人驕傲」。
第三個也許是受眾的問題了,在國外,不管是影視界還是時尚界,不得不承認的是現在依然是白人的天下,金頭發藍眼睛的人才是主流,而黑人是二級的陪襯品,偶爾出現一兩次就引起了超級轟動(奧巴馬也是這個效應),那麼黃皮膚黑頭發的亞洲人(尤其是中國人)就絕對是陪襯都不如了,要讓西方人接受細眼睛黑頭發黃皮膚的東方異國神韻,還是有點漫長的路要走,偶爾出現一個,就已經是「奇跡」的境界了!
第四個自然是文化差異,東西方文化差異其實挺懸殊的,例如在西方電影,他們喜歡有點SEX的鏡頭,在床上男歡女愛XXOO是很平常的事情,西方人當這種事如吃飯洗澡一樣平常。但東方,哦,天啊,崇處的心理達到了巔峰,一個不慎,就會被國內的小憤青年狂罵PK,誰受得了啊!?!
即使是同樣的東方國的日本,中日文化差異也存在。章子怡拍了個「藝伎回憶錄」,本來藝伎這東西呢,是一種活著的藝術品,就如同中國的詩人那麼唯美!偏偏章子怡就被國內的人開刷了!日本人也不買賬,認為藝伎應該是日本人飾演!一套美國片在亞洲如此受到杯葛,卻阻止不了西方人的厚愛!電影在歐美依然滿堂紅。
第五個,國內問題。以前有句話叫「少年強,則中國強」,而現在這句話要改成「少年牛B,則中國牛B」,事實上看到許多網路鍵盤一族相當不理性,挑刺文化盛行,好的事看不見,壞的事就無限擴大化。
本來「赤壁」,在日本和韓國還是蠻多人捧場,但國內卻相反——不停挑刺,不符合歷史,不符合潮流,服飾不一樣,如何如何差....人家吳宇森在美國很有名氣,回到國內收到的只是謾罵。殊不知那些鍵盤憤怒一族,電影跟紀錄片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所以,我的結論很簡單——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電影產業,你還會指望人家看得起你這個中國的暴發戶國家?
我要吐的吐完了,謝謝你花寶貴的時間觀看。
③ 中國有哪些人得過影帝,中國有人獲奧斯卡影帝
截止2018年11月,中國還沒有出現有演員獲得奧斯卡影帝。
奧斯卡影帝,是「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Academy Award for Best Actor in a Leading Role)獲得者的俗稱,該獎項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通過業內人士投票,頒給每年得票最高的男主角,奧斯卡金像獎之一。
(3)奧斯卡影帝有中國人嗎西安市貨架批發擴展閱讀:
近期獲得奧斯卡影帝的演員:
1、Gary Oldman《Darkest Hour》、加里·奧德曼《至暗時刻》、2018年3月5日獲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2、Casey Affleck Manchester by the Sea、卡西·阿弗萊克《海邊的曼徹斯特》、2017年2月27日獲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3、Leonardo DiCaprio The Revenant、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荒野獵人》、2016年2月29日獲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4、EddieRedmayne The Theory of Everything、埃迪·雷德梅尼 《萬物理論》、2015年2月23日獲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④ 奧斯卡影帝沒有中國人嗎
奧斯卡是面向全世界的電影盛會, 「奧斯卡金像獎」的正式名稱是「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顧名思義是由學院的成員投票產生的獎項,
外籍演員獲獎比比皆是,不過黃種人倒是尚未染指這一至高榮譽,中國人最好的戰績要算01年李安的《卧虎藏龍》了,最佳外語片/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最佳原創音樂四項大獎,甚至提名最佳影片!倒是很光榮啊,可惜此後再無中國電影的身影了,李安導演憑借《斷背山》修成正果,可惜除了導演全是美國班子,中國電影要加油啊!!
沒有獲得奧斯卡的,只有一位以一票之差與奧斯卡影帝擦肩而過,他就是哥哥張國榮,那部電影叫《霸王別姬》,非常出色的一部電影,值得一看
⑤ 哪些中國人和中國電影獲得過奧斯卡獎
奧斯卡金像獎是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主辦的電影類獎項,創辦於1929年。該獎項是美國歷史最為悠久、最具權威性和專業性的電影類獎項,也是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電影類獎項。中國電影沖擊過很多次奧斯卡但截止目前,只有李安指導的《卧虎藏龍》在2001年獲得第73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此外還有一些個人獲得過奧斯卡獎,我們一起來看看。
最佳外語片獎——《卧虎藏龍》
2000年7月8日,由李安指導,周潤發、楊紫瓊和章子怡聯袂主演的電影《卧虎藏龍》上映。故事很簡單,就是一個年輕女子習得上乘武功,偷取了絕世兵器行走江湖的故事。中間穿插了一段中年人的感情和一段年輕人的感情。其實當年我就覺得這部電影和我們傳統的武俠片有很大的不同,那時的我還沉浸在港片的武俠世界中,對這部電影絲毫不感冒。
不過老外比較吃李安這一套,他們覺得好看。這部製作成本1500萬美金的電影,最後全球收獲了2.05億美金票房,算是大賺了一筆,李安也一躍成為國際大導演。
此外獲得奧斯卡的還有:
蘇聰,獲得過奧斯卡最佳電影作曲獎,獲獎作品《末代皇帝》。
鮑德喜,獲得過奧斯卡最佳攝影獎,獲獎作品《卧虎藏龍》。
葉錦添,獲得過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獎,獲獎作品《卧虎藏龍》。
1984年吳漢潤憑借《殺戮戰場》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這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獲得奧斯卡表演類獎項的華人演員。不過吳漢潤是柬埔寨華裔,1980年移居美國,嚴格來說他不是中國人。
⑥ 奧斯卡影帝影後
第1屆----第81屆奧斯卡獎最佳男女演員名單
影帝
第1屆(1928-1929)---艾彌·簡寧斯(Emil Jannings,《血肉之路》、《最後命令》)
第2屆(1929-193)---華納·巴克斯特(Warner Baxter,《亞利桑納奇俠》)
第3屆(1930-1931)---喬治·亞利斯(George Arliss,《英宮外史》)
第4屆(1931-1932)---萊那·巴里摩(Lionel Barrymore,《自由魂》)
第5屆(1932-1933)---華里士·貝利(Wallace Beery,《拳擊冠軍》) 佛德烈·馬屈(Fredric March,《化身博士》)
第6屆(1933-1934)---查爾斯·勞頓(Charles Laughton,《亨利八世》)
第7屆(1934-1935)---克拉克·蓋博(Clark Gable,《一夜風流》)
第8屆(1935-1936)---維多·麥克?**?(Victor McLaglen,《革命叛徒》)
第9屆(1936-1937)---保羅·茂尼(Paul Muni,《萬世流芳》)
第10屆(1937-1938)---史賓塞·屈賽(Spencer Tracy,《怒海餘生》)
第11屆(1938-1939)---史賓塞·屈賽(Spencer Tracy,《孤兒樂園》)
第12屆(1939-1940)---勞勃·唐納(Robert Donat,《萬世師表》)
第13屆(1940-1941)---詹姆斯·史都華(James Stewart,《費城故事》)
第14屆(1941-1942)---賈利·古柏(Gary Cooper,《約克軍曹》)
第15屆(1942-1943)---詹姆斯·賈克奈(James Cagney,《勝利之歌》)
第16屆(1943-1944)---保羅·盧卡斯(Paul Lukas,《守衛萊茵河》)
第17屆(1944-1945)---平·克勞斯貝(Bing Crosby,《與我同行》)
第18屆(1945-1946)---雷·米倫(Ray Milland,《失去的周末》)
第19屆(1946-1947)---佛德烈·馬屈(Fredric March,《黃金時代》)
第20屆(1947-1948)---隆納·考曼(Ronald Colman,《死吻》)
第21屆(1948-1949)---羅蘭士·奧利佛Laurence Olivier,《王子復仇記》)
第22屆(1949-1950)---柏德利·克勞福(Broderick Crawford,《一代奸雄》)
第23屆(1950-1951)---荷西·法拉(Jose Ferrer,《風流劍俠》)
第24屆(1951-1952)---亨佛萊·鮑嘉(Humphrey Bogart,《非洲皇後》)
第24屆(1952-1953)---賈利·古柏(Gary Cooper,《日正當中》)
第26屆(1953-1954)---威廉·荷頓(William Holden,《戰地軍魂》)
第27屆(1954-1955)---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岸上風雲》)
第28屆(1955-1956)---歐尼斯·鮑寧(Ernest Borgnine,《馬蒂》)
第29屆(1956-1957)---尤伯·連納(Yul Brynner,《國王與我》)
第30屆(1957-1958)---亞歷·堅尼斯(Alec Guinness,《桂河大橋》)
第31屆(1958-1959)---大衛·尼文(David Niven,《鴛鴦譜》)
第32屆(1959-1960)---卻爾登·希斯頓(Charlton Heston,《賓漢》)
第33屆(1960-1961)---畢·蘭卡斯特(Burt lancaster,《孽海痴魂》)
第34屆(1961-1962)---麥斯米倫·雪兒(Maximilian Schell,《紐倫堡大審》)
第35屆(1962-1963)---葛蕾哥萊·畢克(Gregory Peck,《梅崗城故事》)
第36屆(1963-1964)---薛尼·鮑迪(Sidney Poitier,《流浪漢》)
第37屆(1964-1965)---雷克斯·哈里遜(Rex Harrison,《窈窕淑女》)
第38屆(1965-1966)---李·馬文(Lee Marvin,《狼城脂粉俠》)
第39屆(1966-1967)---保羅·史考菲(Paul Scofield,《良相佐國》)
第40屆(1967-1968)---洛·史泰格(Rod Steiger,《惡夜追緝令》)
第41屆(1968-1969)---克里夫·羅勃遜(Cliff Robertson,《落花流水春也去》)
第42屆(1969-1970)---約翰·韋恩(John Wayne,《大地驚雷》)
第43屆(1970-1971)---喬治·史考特(George C. Scott,《巴頓將軍》)
第44屆(1971-1972)---金·哈克曼(Gene Hackman,《霹靂神探》)
第45屆(1972-1973)---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教父》)
第46屆(1973-1974)---傑克·李蒙(Jack Lemmon,《拯救老虎》)
第47屆(1974-1975)---亞特·卡尼(Art Carney,《老人與貓》)
第48屆(1975-1976)---傑克·尼柯遜(Jack Nicholson,《飛越杜鵑窩》)
第49屆(1976-1977)---彼得·芬治(Peter Finch,《螢光幕後》)
第50屆(1977-1978)---李察·瑞福斯(Richard Dreyfuss,《再見女郎》)
第51屆(1978-1979)---強·沃特(Jon Voight,《歸返家園》)
第52屆(1979-1980)---達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克拉瑪對克拉瑪》)
第53屆(1980-1981)---勞勃·狄尼洛(Robert De Niro,《蠻牛》)
第54屆(1981-1982)---亨利·方達(Henry Fonda,《金池塘》)
第55屆(1982-1983)---班·金斯利(Ben Kingsley,《甘地》)
第56屆(1983-1984)---勞勃·杜瓦(Robert Duvall,《溫柔的慈悲》)
第57屆(1984-1985)---莫瑞·亞勃拉罕(F. Murray Abraham,《阿瑪迪斯》)
第58屆(1985-1986)---威廉·赫特(William Hurt,《蜘蛛女之吻》)
第59屆(1986-1987)---保羅·紐曼(Paul Newman,《金錢本色》)
第60屆(1987-1988)---邁克·道格拉斯(Michael Douglas,《華爾街》)
第61屆(1988-1989)---達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雨人》)
第62屆(1989-1990)---丹尼爾·戴路易斯(Daniel Day-Lewis,《我的左腳》)
第63屆(1990-1991)---傑瑞米·艾朗(Jeremy Irons,《親愛的,是誰讓我沉睡了?》)
第64屆(1991-1992)---安東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沉默的羔羊》)
第65屆(1992-1993)---艾爾·帕西諾(Al Pacino,《女人香》)
第66屆(1993-1994)---湯姆·漢克斯(Tom Hanks,《費城》)
第67屆(1994-1995)---湯姆·漢克斯(Tom Honks,《阿甘正傳》)
第68屆(1995-1996)---尼可拉斯·凱吉(Nicolas Cage,《遠離賭城》)
第69屆(1996-1997)---傑佛瑞·賴許(Goeffrey Rush,《鋼琴師》)
第70屆(1997-1998)---傑克·尼柯遜(Jack Nicholson,《愛在心裡口難開》)
第71屆(1998-1999)---羅貝多·貝尼尼(Roberto Begnini,《美麗人生》)
第72屆(1999-2000)---凱文·斯帕西(Kevin Spacy,《美國美人》)
第73屆(2000-2001)---拉塞爾·克勞(Russell Crowe《角鬥士》)
第74屆(2001-2002)---丹澤爾·華盛頓(Denzel Washington《訓練日 Training Day》)
第75屆(2002-2003)---阿得里安·布勞迪(Adrien Brody《鋼琴師 The Pianist》
第76屆(2003-2004)---西恩·潘(Sean Penn《神秘河 Mystic River》)
第77屆(2004-2005)---傑米·福克斯(Jamie Foxx《雷 Ray》)
第78屆(2005-2006)---菲利普·西摩爾·霍夫曼(Philip Seymour Hoffman 《卡波特Capote》)
第79屆(2006-2007)---弗瑞斯特·惠特克(Forest Whitaker) 《末代獨裁》(The Last King Of Scotland)
第80屆(2007-2008)---丹尼爾·戴路易斯(Daniel Day-Lewis)《血色黑金》(There Will Be Blood)
第81屆(2008-2009)---西恩·潘(Sean Penn)《米爾克》(Mlik)
影後
第1屆(1928-1929)---Janet Gaynor(珍妮.蓋諾),【7th Heaven】(七重天)
第2屆(1929-1930)---Mary Pickford(瑪麗.碧克馥),【Coquette】(賣弄風情)
第3屆(1930-1931)---Norma Shearer(瑙瑪.希拉),【The Divorcee】(離婚者)
第4屆(1931-1932)----Marie Dressler(瑪麗.德雷斯勒),【Min and Bill】(拯女記)
第5屆(1932-1933)---Helen Hayes(海倫.海絲) ,【The Sin of Madelon Claudet】(戰地情天)
第6屆(1933-1934)----Katharine Hepburn(凱瑟琳.赫本),【Morning Glory】(驚才絕艷)
第7屆(1934-1935)----Claudette Colbert(克勞黛.考爾白),【It Happened One Night】(一夜風流)
第8屆(1935-1936)----Bette Davis(蓓蒂.戴維絲),【Dangerous】(危險的人)
第9屆(1936-1937)----Luise Rainer(路易絲.賴納),【The Great Ziegfeld】(歌舞大王齊格飛)
第10屆(1937-1938)---Luise Rainer(路易絲.賴納),【The Good Earth】(大地)
第11屆(1938-1939)---Bette Davis(蓓蒂.戴維絲),【Jezebel】(紅衫淚痕)
第12屆(1939-1940)---Vivien Leigh(費雯麗),【Gone with the Wind】(亂世佳人)
第13屆(1940-1941)---Ginger Rogers(琴逑.羅傑斯),【Kitty Foyle】(女人萬歲)
第14屆(1941-1942)---Joan Fontaine(瓊.芳登),【Suspicion】(深閨疑雲)
第15屆(1942-1943)---Greer Garson(葛麗亞.嘉遜),【Mrs. Miniver】(忠勇之家)
第16屆(1943-1944)---Jennifer Jones(珍妮弗.瓊斯),【The Song of Bernadette】(聖女之歌)
第17屆(1944-1945)---Ingrid Bergman(英格麗.褒曼),【Gaslight】(煤氣燈下)
第18屆(1945-1946)---Joan Crawford(瓊.克勞馥),【Mildred Pierce】(慾海情魔)
第19屆(1946-1947)---Olivia De Havilland(奧麗薇婭.德哈維蘭),【To Each His Own】(風流種子)
第20屆(1947-1948)---Loretta Young(洛麗塔.揚),【The Farmer's Daughter】(農家女)
第21屆(1948-1949)---Jane Wyman(簡.惠曼),【Johnny Belinda】(心聲淚影)
第22屆(1949-1950)---Olivia De Havilland(奧麗薇婭.德哈維蘭),【The Heiress】(女繼承人)
第23屆(1950-1951)---Judy Holliday(朱迪.霍利德),【Born Yesterday】(絳帳海裳春)
第24屆(1951-1952)---Vivien Leigh(費雯麗),【A Streetcar Named Desire】(慾望號街車)
第25屆(1952-1953)---Shirley Booth(雪莉.布思),【Come Back, Little Sheba】(蘭閨春夢)
第26屆(1953-1954)---Audrey Hepburn (奧黛麗.赫本),【Roman Holiday】(羅馬假日)
第27屆(1954-1955)---Grace Kelly(葛麗絲.凱莉),【The Country Girl】(鄉下姑娘)
第28屆(1955-1956)---Anna Magnani(安娜.瑪格娜妮),【The Rose Tattoo】(玫瑰紋身)
第29屆(1956-1957)---Ingrid Bergman(英格麗.褒曼),【Anastasia】(真假公主)
第30屆(1957-1958)---Joanne Woodward(喬安娜.伍德沃德),【The Three Faces of Eve】(三面夏娃)
第31屆(1958-1959)---Susan Hayward(蘇珊.海華),【I Want To Live!】(我要活下去!)
第32屆(1959-1960)---Simone Signoret(西蒙涅.西妮奧萊),【Room at the Top】(上流社會)
第33屆(1960-1961)---Elizabeth Taylor(伊莉莎白.泰勒),【Butterfield 8】(青樓艷妓)
第34屆(1961-1962)---Sophia Loren(索菲亞.羅蘭) ,【Two Women】(兩個女人)
第35屆(1962-1963)---Anne Bancroft(安妮.班克勞夫特),【The Miracle Worker】(創奇者)
第36屆(1963-1964)---Patricia Neal(帕德里夏.妮爾),【Hud】(赫特)
第37屆(1964-1965)---Julie Andrews(朱莉.安德魯絲) ,【Mary Poppins】(歡樂滿人間)
第38屆(1965-1966)---Julie Christie(朱莉.克麗斯蒂) ,【Darling】(親愛的)
第39屆(1966-1967)---Elizabeth Taylor(伊莉莎白.泰勒),【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靈欲春宵)
第40屆(1967-1968)---Katharine Hepburn(凱瑟琳.赫本),【Guess Who's Coming to Dinner】(猜猜誰來吃晚餐)
第41屆(1968-1969)---Katharine Hepburn(凱瑟琳.赫本),【The Lion in Winter】(冬獅) Barbra Streisand(芭芭拉.史翠珊),【Funny
Girl】(妙女郎)
第42屆(1969-1970)---Maggie Smith(瑪吉.史密斯) ),【The Prime of Miss Jean Brodie】(春風不化雨)
第43屆(1970-1971)---Glenda Jackson(格倫達.傑克遜),【Women in Love】(風月寶鑒)
第44屆(1971-1972)---Jane Fonda(簡.方達),【Klute】(花街殺人案)
第45屆(1972-1973)---Liza Minnelli(麗莎.明尼里) ),【Cabaret】(歌廳)
第46屆(1973-1974)---Glenda Jackson(格倫達.傑克遜),【A Touch of Class】(金屋夢痕)
第47屆(1974-1975)---Ellen Burstyn(艾倫.伯斯汀),【Alice Doesn't Live Here Anymore】(曾經滄海難為水)
第48屆(1975-1976)---Louise Fletcher(路易斯.弗萊徹),【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飛越瘋人院)
第49屆(1976-1977)---Faye Dunaway(菲.唐納薇),【Network】(電視台風雲)
第50屆(1977-1978)---Diane Keaton(戴安.基頓),【Annie Hall】(安妮.霍爾)
第51屆(1978-1979)---Jane Fonda(簡.方達 ),【Coming Home】(榮歸)
第52屆(1979-1980)---Sally Field(薩莉.菲爾德 ),【Norma Rae】(諾瑪.蕾)
第53屆(1980-1981)---Sissy Spacek(西席.斯貝西克),【Coal Miner's Daughter】(礦工的女兒)
第54屆(1981-1982)---Katharine Hepburn(凱瑟琳.赫本 ),【On Golden Pond】(金色池塘)
第55屆(1982-1983)---Meryl Streep(梅麗爾.斯特里普),【Sophie's Choice】(蘇菲的抉擇)
第56屆(1983-1984)---Shirley Maclaine(莎莉.麥克琳),【Terms of Endearment】(母女情深)
第57屆(1984-1985)---Sally Field(薩莉.菲爾德 ),【Places in the Heart】(我心深處)
第58屆(1985-1986)---Geraldine Page(吉拉汀.佩姬),【The Trip to Bountiful】(豐盛之旅)
第59屆(1986-1987)---Marlee Matlin(馬莉.馬特林),【Children of a Lesser God】(無言的愛)
第60屆(1987-1988)---Cher(雪兒),【Moonstruck】(月色撩人)
第61屆(1988-1989)---Jodie Foster(朱迪.福斯特),【The Accused】(暴劫梨花)
第62屆(1989-1990)---Jessica Tandy(傑西卡.坦迪),【Driving Miss Daisy】(為戴西小姐開車)
第63屆(1990-1991)---Kathy Bates(凱茜.貝茨),【Misery】(危情十日)
第64屆(1991-1992)---Jodie Foster(朱迪.福斯特 ),【The Silence of the Lambs】(沉默的羔羊)
第65屆(1992-1993)---Emma Thompson(艾瑪.湯普森),【Howards End】(此情可問天)
第66屆(1993-1994)---Holly Hunter(霍利.亨特),【The Piano】(鋼琴別戀)
第67屆(1994-1995)---Jessica Lange(傑西卡.蘭格),【Blue Sky】(芳心的放縱)
第68屆(1995-1996)---Susan Sarandon(蘇珊.薩蘭登) ,【Dead Man Walking】(死囚168小時)
第69屆(1996-1997)---Frances McDormand(弗朗西絲.麥克道曼),【Fargo】(雪花膏離奇命案)
第70屆(1997-1998)---Helen Hunt(海倫.亨特),【As Good As It Gets】(盡善盡美)
第71屆(1998-1999)---Gwyneth Paltrow(格溫妮絲.帕特洛),【Shakespeare In Love】(莎翁情史)
第72屆(1999-2000)---Hilary Swank(希拉里.斯旺克), 【Boys Don't Cry】(男孩別哭)
第73屆(2000-2001)---Julia Roberts(朱莉亞.羅伯茨),【Erin Brockovich】(永不妥協)
第74屆(2001-2002)---Halle Berry(哈莉.貝瑞), 【Monster's Ball】(死囚之舞)
第75屆(2002-2003)---Nicole Kidman(妮可.基德曼),【The Hours】(時時刻刻)
第76屆(2003-2004)---Charlize Theron(查里茲.塞隆),【Monster】(女魔頭)
第77屆(2004-2005)---Hilary Swank(希拉里·斯旺克),【百萬美圓寶貝】(Million Dollar Baby )
第78屆(2005-2006)---Reese Witherspoon(瑞茜·威瑟斯朋),【一往無前】(Walk The Line)
第79屆(2006-2007)---Helen Mirren(海倫·米倫),【女王】(The Queen)
第80屆(2007-2008)---Marion Cotillard(瑪麗蓉·科蒂拉),【玫瑰人生】(The Passionate Life of Edith Piaf)
第81屆(2008-2009)---Kate Winslet(凱特·溫絲萊特),【朗讀者】(The Reader)
好了,上面就是第1屆到第81屆奧斯卡影後、影帝的名單,接下來給你介紹中國的奧斯卡記錄。
1.黃宗沾(1899年-1976年),首位獲奧斯卡金像獎的華人攝影師。
1938年,他拍攝的《海角遊魂》,第一次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提名。他畢生拍攝了135部電影,導演過3部電影,總共獲得過11次奧斯卡最佳攝影獎提名。1953年,黃宗沾拍攝的電影《玫瑰刺青》摘取了第28屆奧斯卡「最佳攝影」金像獎;1963年,黃宗沾拍攝的《赫德》一片,再次獲得奧斯卡「最佳攝影」金像獎。他是首位榮膺奧斯卡金像獎的華人,點燃了中國人在奧斯卡獎征程上的希望之火。
2.第一位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華人演員是吳漢(這也是唯一一位!)憑借《殺戮之地》的出色表演獲得1984年第57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
3.第一步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華語片是1991年的《菊豆》。之後又有六部華語片入圍,分別是1992年的《大紅燈籠高高掛》,1994年的《霸王別姬》和《喜宴》,1995年的《飲食男女》,2001年的《卧虎藏龍》和2003年的《英雄》。其中,只有《卧虎藏龍》獲獎。
4.值得關注的是,《卧虎藏龍》當時獲得10項提名,4項獲獎。分別是
最佳攝影:鮑德熹/最佳藝術指導:葉錦添/最佳原創音樂:譚盾/最佳外語片。
5.2006年中國拍攝的《穎州的孩子》獲得第79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
6.大導演李安拍攝的《斷臂山》獲得第78屆奧斯卡最佳導演,這也是全球首位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的華人導演/亞洲導演。
好了,介紹到這,不知道你滿不滿意。
⑦ 中國有沒有哪位演員得過奧斯卡影帝的
截止2019年6月17日,中國還沒有演員獲得過奧斯卡影帝。
奧斯卡影帝,是「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Academy Award for Best Actor in a Leading Role)獲得者的俗稱,該獎項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通過業內人士投票,頒給每年得票最高的男主角,奧斯卡金像獎之一。
(7)奧斯卡影帝有中國人嗎西安市貨架批發擴展閱讀:
知名奧斯卡影帝
1、第1屆
埃米爾·強寧斯
Emil Jannings《The Last Command》埃米爾·強寧斯《最後的命令》《肉體之道》(1927-1928年度) 埃米爾·強寧斯是德國電影與舞台劇演員,默片時代的巨星,以參與20年代的「表現主義電影」聞名,是第一屆奧斯卡影帝得主。
2、第39屆
Paul Scofield《A Man for All Seasons》
這名桀驁的英國人,是惟一—個同時獲得奧斯卡、艾美獎,托尼獎的演員,他還大大方方地拒絕了伊麗莎白二世要授予他博士的稱號,而且拍電視劇的熱情要比演電影的熱情多得多。現年84歲的斯科菲爾德已經告別娛樂圈,頤養天年。
3、第88屆
Leonardo DiCaprioThe Revenant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荒野獵人》
2016年2月29日獲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⑧ 奧斯卡影帝有誰
每年都有一位,這也太多了……
年輕些的比如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馬修·麥康納、卡西·阿弗萊克、丹尼爾·華盛頓、科林·費斯、西恩·潘、阿德里安·布羅迪、吉米·福克斯、尼古拉斯·凱奇、湯姆·漢克斯之類的……
稍微老點的比如阿爾·帕西諾、羅伯特·德尼羅、傑克·尼克爾森、丹尼爾·戴·劉易斯、傑夫·布里奇斯之類的……
入土的那就更多了
⑨ 我想知道華人有資格獲得奧斯卡獎,
中國的奧斯卡情結,看看奧斯卡究竟和中國結下了怎樣的情緣?
1.黃宗霑1955年憑《玫瑰文身》獲奧斯卡最佳黑白片攝影獎
(華裔美國電影攝影師)
2.吳漢1984年憑《殺戮戰場》獲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
(在《殺戮戰場》中飾演了一個小角色,從而由柬埔寨華僑醫生而進軍好萊塢)
3.蘇聰1987年憑《末代皇帝》獲奧斯卡最佳配樂原著獎
(中國電影作曲家)
4.張藝謀1990年憑《菊豆》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5.張藝謀1991年憑《大紅燈籠高高掛》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6.陳凱歌1993年憑《霸王別姬》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7.顧長衛1993年憑《霸王別姬》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獎提名
8.李安1994年憑《喜宴》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9.李安1995年憑《飲食男女》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10.李安2001年憑《卧虎藏龍》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11.譚盾2001年憑《卧虎藏龍》獲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
12.鮑徳熹2001年憑《卧虎藏龍》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獎
13.葉錦添2001年憑《卧虎藏龍》獲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獎
14.張藝謀2003年憑《英雄》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15.趙小丁2005年憑《十面埋伏》獲最佳攝影獎提名
16.李安2006年憑《斷臂山》獲最佳導演獎,這是中國導演第一次獲此殊榮
同年由章子怡,鞏俐,楊紫瓊主演的歌舞片《藝伎回憶錄》獲四項提名
17.旅美華裔導演楊紫燁2007年憑《穎州的孩子》獲最佳記錄短片導演獎
18.奚仲文2007憑《滿城盡帶黃金甲》獲最佳服裝設計提名
同年由著名導演馬丁斯科塞斯執導的由香港導演劉偉強的《無間道》所
改編的《無間行者》獲多項奧斯卡大獎
由以上的清單我們都可以得知,撇去提名不算,我們的奧斯卡獲獎影片真是寥寥可數。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由李安執導的影片〈卧虎藏龍〉在奧斯卡頒獎上斬獲四項大獎,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最佳外語片獎,這是中國外語片在奧斯卡上的突破,也算是中國電影在奧斯卡獎上的里程碑。因為這使國人逐步認識奧斯卡,在接下來的幾年裡,中國影片幾乎都與奧斯卡沾上了邊,這無不使中國影片在世界影壇上大放異彩。2006年,李安因〈斷臂山〉一舉拿下了最佳導演的稱號,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年資都已經到了吧。」他說這話時謙虛而不失自信,這正是中國人特有的文化符號。同年章子怡以一身阿馬尼黑色長裙驚艷亮像奧斯卡,以頒獎嘉賓的身份讓奧斯卡見識了一回什麼叫做真正的「中國美」。但是很多人卻不以拿奧斯卡為豪,不理解為什麼中國人一定要圍著一個外國獎項轉,也有很多影人認為過度看中奧斯卡沒有意義,這就有了鞏俐口中的「奧斯卡不過就是中國的金雞,百花電影節」和章子怡的「我沒有好萊塢夢」以及「中國影片是拍給外國人看的嗎?」的種種說法,但是中國影片頻頻亮相國際各大電影節並獲得多個大獎卻是不爭的事實,而且這也讓外國人更加了解中國,了解中國電影,這又何樂而不為呢?2006年南非裔女演員查理茲塞隆斬獲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被封為與南非總統曼德拉齊名的民族英雄;2007年韓國女演員全度研一舉拿下了嘎納影後桂冠,被韓國政府封為「民族英雄」這不得不讓我們想到了中國人對待包括奧斯卡在內的各大國際電影獎項,我想說,難道我們就不能正視中國電影的現狀,李安說的一話讓我們深思:中國電影的一百年和美國電影的一百年是不可同日而語的。我們必須接受中國電影的缺陷,正視中國電影頻繁參加各大電影節的現狀,這不僅是讓中國了解世界的一個窗口,也是世界了解中國的一個渠道,它為積極宣傳中國的文化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功績。中國的迅速崛起讓世界看到了「中國速度」,而中國電影也以一種嶄新的姿態走向世界,現在與其說是中國在適應世界,不如說是世界正在慢慢適應中國。今年的奧斯卡讓人很吃驚,因為最佳男女主角都頒給了非美國裔演員,這也讓我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中國電影的希望。當然,這還需要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