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藏毯批發價格
『壹』 藏毯的工藝要求
藏毯:
此次被調查企業9戶。青海藏羊地毯(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傢具有自營進出口經營權和外貿流通進出口經營權的民營企業,現麾下有獨立核算的藏毯生產企業8戶(省內企業為青海高原藏羊地毯有限公司和青海海湖藏毯有限公司,其餘6戶均為省外企業),同時,該公司在中國的上海、天津以及日本的大阪、德國的漢堡設有四個出口公司。青海海源工貿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以生產機織地毯為主兼營手工地毯並具有外貿流通進出口經營權的民營股份制企業;青海美亞生態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手工地毯並擁有外貿流通進出口經營權的外商投資企業;湟中縣多巴民族地毯廠和循化縣金羊地毯廠是以生產絲毛藏毯和仿古藏毯為主的兩家私營企業,目前,金羊地毯廠處於停產狀態;樂都民族地毯廠和樂都海湖地毯廠是委託加工手工地毯的兩家集體企業。
二、藏毯產業發展狀況及特點
(一)以非公有制為龍頭的藏毯企業生產規模擴大、發展速度加快
2004年,藏毯企業的資產合計為10596萬元,比2003年增長9.71%,其中,非公有制企業資產所佔比重高達99%。藏毯企業實收資本合計為2740萬元,其中:國家資本15.7萬元,佔0.6%;集體資本30萬元,佔1.1%;法人資本725萬元,佔26.4%;個人資本1761萬元,佔64.3%;外商資本208.78萬元,佔7.6%。
2004年,省內企業生產藏毯15萬平方米,比2003年增長25%,預計今年的生產能力將達到21萬平方米;企業共完成現價工業總產值12168萬元,比2003年增長27.3%。青海高原藏羊地毯有限公司、青海海湖藏毯有限公司和青海海源工貿有限責任公司三家企業在產量和產值合計中所佔的比重分別高達74%和94%。從產品構成看,機制毯佔38%,手工毯佔62%。在全部產品產量中,出口佔63%,其中手工毯的出口率高達98%,產品暢銷於歐美、日本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今年1-4月,企業生產藏毯4.18萬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長40.3%;完成現價工業總產值3921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2%。
(二)出口創匯增長迅猛,為弘揚優秀民族文化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青海省是全國五大牧區之一,有著豐富的畜產品資源和生產地毯的悠久歷史,是藏毯的發源地之一,而「西寧大白毛」則是世界地毯行業公認的織做地毯的最佳原料。多少年來,由於歷史的、環境的等原因,藏毯雖源於青海但是卻沒有在這里得到太大的發展,相反,尼泊爾、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家卻把中國藏毯作為國內支柱產業支持發展起來,尼泊爾藏毯最高峰時年出口達1.6億美元。1986年至1992年是青海藏毯業發展勢頭迅猛的幾年,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以產定銷的生產思路嚴重阻礙了藏毯業的發展,產品生產與國際市場的需求脫節,青海藏毯行業面臨重新洗牌的局面。2000年以來,在省委、省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扶持下,青海藏毯行業的原有資源被重新整合,藏毯生產開始步入了產業化之路,並躋身國際市場。2004年,青海藏羊地毯(集團)有限公司實現出口創匯1421萬美元;青海海湖藏毯有限公司實現出口創匯248萬美元;青海美亞生態發展有限公司實現出口創匯37.17萬美元,合計共實現出口創匯1706.17萬美元,比2003年增長37.97%。由此可見,藏羊地毯(集團)有限公司基本上代表了青海地毯業的整體出口水平。就全國而言,全國地毯企業有360家,藏羊集團出口額佔全國同類產品的10%,是全國地毯出口總額的3%。全國地毯出口企業年出口額千萬美元以上的有6家,500萬美元以上的有20家,藏羊集團已躋身此列。就國際市場而言,2001年藏羊集團藏毯出口量占尼泊爾的12.5%,2003年上升到16.4%。如今,民族傳統手工藝與現代科技相結合,使原本極具青海地域特色的藏毯漂洋過海,讓更多人認識、了解、欣賞到了這一傳統的手工藝品。
(三)經濟效益不斷提高,為農牧民增收開辟了一條新路
2004年,省內企業實現銷售產值15144萬元,比2003年增長32.6%,產銷率高達124.5%;實現銷售收入14554萬元,比2003年增長40.9%;實現盈虧相抵後的利稅總額906.7萬元,比2003年增長33.5%;全員勞動生產率由2003年的7365元/人提高到9047元/人;從業人員的年總收入約5800萬元。從藏毯的生產實踐看,100道純毛藏毯1平方米需用西寧大白毛6公斤,若生產低道數藏毯,耗毛量更大。按出口創匯算,藏毯出口創匯1500萬美元,需消化西寧大白毛2250噸,按目前市場價格計算,可為牧民增收2362.5萬元。
(四)為緩解就業壓力開拓了一個新的領域
據有關資料,藏毯每增加出口創匯100萬美元,需要從業人員1600人。近幾年國家實施天然草地休牧育草和退耕還林等重大生態建設項目,農村牧區剩餘勞動力又有所增長,急需開拓新的就業領域。城市因國企改革,也有部分下崗職工急需安置。藏毯行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藏毯產業的發展正好可以有效地緩解這一矛盾。調查表明,2004年省內企業共有從業人員1.34萬人,比2003年增長10.74%,其中:農民工1.22萬人,佔全部從業人員總數的91%,比2003年增長10.91%。由於藏毯產業具有離土不離鄉的優勢和生產力布局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特點,已成為幫助農牧民脫貧增收,解決農村牧區富餘勞動力就地轉移,節約勞動力異地轉移成本的有效形式和有效途徑。目前,青海高原藏羊地毯有限公司已經建成和在建的以農戶為主的藏毯半成品加工車間有164個(其中在建的42個,建成後可解決4000個就業崗位),涉及海東、海北、海南、黃南和西寧所轄的三縣等地,「公司+農戶」的產銷模式日漸完善,對以工促農、實現「農轉工」起了積極的推進作用。
綜上所述,2004年是青海省藏毯行業的豐收年,實現了生產、效益的雙高增長。藏毯產業逐漸成為青海省特色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不僅為青海省的經濟增長注入了一股新鮮的力量,也為青海省農牧民就業和增收開辟了一條新路。就質量和工藝來講,青海的藏毯生產水平基本可以代表中國藏毯的總體情況。青海藏毯雖在產量上同尼泊爾相比尚有差距,但在質量和花色品種方面已佔了優勢,生產工藝、圖案設計已經處於世界領先水平。這些成績的取得,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因素:
1、工業經濟運行的宏觀環境進一步改善。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視工業經濟的發展,「工業強省」的戰略地位得到了空前提高。加之國家繼續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堅持擴大內需的方針,為工業經濟的穩定運行提供了良好的宏觀環境。
2、政府搭台、企業唱戲,促進了藏毯產業的發展。2003年,青海省政府召開專題會議,明確了發展藏毯產業的扶持政策,2004年成功舉辦以及今年6月25日即將舉辦的青海藏毯國際展覽會,為擴大開放、創建特色經濟、宣傳地毯名優產品、樹立企業形象、加強國際交流、促進地毯產業發展架起了一個展現群英風採的大舞台。近兩年來,在大力扶持藏羊等藏毯龍頭企業發展的同時,還結合扶貧工作引導藏毯龍頭企業與農牧民形成了統一供應原輔材料和收購半成品、統一開拓市場、統一管理、加工車間分散在不同鄉村的「三統一、一分散」生產模式,鼓勵農牧民投入藏毯產業。面對國際大市場,發展地方特色產業,開發具有競爭力的特色產品,是青海省經濟發展的方向,藏毯產業因其豐富的文化底蘊和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被確定為青海省重點支持的特色產業之一,得到了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具有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
3、在推進企業改革的同時,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發展取得較大突破。在進一步推動國有中小企業規范改制的基礎上,通過階段性持股、擔保等多種形式,扶持民營企業發展。積極探索和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幫助企業引進先進技術進行擴能改造,生產能力顯著提高。藏毯業經過重組整合後,近年來生產、經營得到了長足發展,新產品開發和生產規模有了新的突破。以青海藏羊地毯(集團)有限公司的青海高原藏羊地毯有限公司和青海海湖藏毯有限公司為龍頭,還有青海海源地毯有限公司和美亞生態發展有限公司,已形成了集洗毛、紡染紗、織毯、圖案設計、產品研發等產、研、供、銷一體化的外向型企業。
三、對企業發展狀況的評價
在被調查的9戶企業中,有78%的企業對青海省藏毯產業發展前景持樂觀態度;有67%的企業對企業的發展狀況和經營獲益情況表示滿意和基本滿意;有89%的企業對政府鼓勵和發展藏毯產業的政策表示滿意和基本滿意;有77%的企業對政府鼓勵和發展藏毯產業的政策是否落到了實處給予了肯定的回答。
四、存在的問題
(一)2004年新產品產值下降,今年1-4月利稅總額下降
據調查,2004年9戶企業完成新產品產值847萬元,由於受海源工貿公司新產品產值大幅下滑的影響,完成值比2003年下降了2.3個百分點。今年1-4月,9戶企業實現盈虧相抵後的利稅總額14.85萬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84.8萬元,下降92.6%,降幅較大的企業是青海高原公司和青海海源公司,凈虧損的企業是青海藏羊公司和青海美亞公司。
(二)專業技術人才匱乏
在被調查企業的從業人員中,大學專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員僅佔7.6%,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員所佔比重則高達63.4%。專業技術人員在全部從業人員中的比重只有3.2%。
(三)資金投入和生產加工能力不足
近年來,省政府對藏毯產業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全省藏毯產業先後投入資金900多萬元,用於車間建設、人員培訓、市場開拓等方面,但由於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資金投放明顯不足,如省內現有的織毯車間尤其是產品加工後整能力,滿足不了增長迅速的半成品生產量的需要。同時,由於受國家信貸緊縮政策的影響,金融部門進一步加大了壓縮信貸規模、控制貨幣投放量的力度,從而加劇了企業流動資金嚴重不足的局面。調查中,海源、美亞、循化金羊等企業的廠長(經理)反映,貸款難、融資難嚴重製約了民營小型企業的發展,他們希望政府能進一步協調銀企關系,並在落實扶貧資金時適當向小企業傾斜,在企業擴大生產、技術改造、人員培訓以及發展手工編織地毯的協作加工點時在資金上給予一定的幫扶。
(四)生產管理不完善,技術培訓等支撐體系建設滯後
一是不同質量和類型的毛混雜收購和生產,使原料質量得不到保證,從而降低優質毛的利用率,增加了原料成本;二是對織毯農戶的技術培訓和產中跟蹤服務不到位,影響了藏毯質量的提高。
五、構建產業體系,實現青海省藏毯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青海省發展藏毯產業,具有原料資源、勞動力資源、科研創新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優勢,同時,青海的民族文化底蘊深厚,藏傳佛教聖地塔爾寺聞名於世,能夠為不斷提升藏毯的文化附加值和藝術水平提供不竭的源泉。然而,現代產業是一個復雜的有機系統,系統的內部要素和外部支撐條件相互影響,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社會生產體系。現代產業經濟的發展實踐證明,產業集聚是提高產業競爭力的基本因素,通過產業系統內部優勢資源的整合和專業化程度的提高,可以實現生產成本降低、生產效率提高、創新速度加快、創新能力及產業吸引力和擴張能力增強等顯著優勢,從而提高整個區域(產業)的經濟競爭能力。因此,在當今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過程中,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競爭力,關鍵取決於其產業集群的競爭力,產業集群已成為一國或地區競爭優勢的源泉。藏毯產業作為青海省著力培育和支持的特色優勢產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勢頭和市場前景,要實現青海省藏毯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尊重產業發展規律,完善產業鏈條、構建產業體系,以培育其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內在機制。
(一)產業可持續發展系統的構建
根據現代產業成長的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經營、市場化聯動、社會化協作的規律以及產業系統內外部因素的邏輯關系,構建藏毯產業可持續發展系統的三個支持系統(見表下表)
青海省藏毯產業可持續發展系統框架
產業生存支持系統 產業發展支持系統 產業環境支持系統
生產要素子系統 需求狀況子系統 經營管理子體統 關聯產業子系統 行業政策子系統 資金支持子系統 技術支持子系統 智力支持子系統 競爭環境子系統 社會環境子系統 生態環境子系統
1、產業生存支持系統。該系統包括生產要素、需求狀況、經營管理、關聯產業四個子系統,是決定產業生存的四要素。根據產業經濟學的論點,產業生存的首要條件在於各關鍵生產要素(如原材料、勞動力等)的具備情況,因為產業生產要素的賦存及組合狀況不僅決定了產業的發展成本,還影響著產業的競爭能力,是產業生存和發展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市場需求狀況是決定產業能否生存和所提供的產品與服務的生命周期長短的根本因素,也是決定產業市場競爭能力的關鍵因素;現代產業競爭日益激烈,產業內部生產專業化程度的提高和內部分工的精細,產業外部相關產業關聯度增強,乘數效應明顯,因此,除了擁有一定的資源基礎和市場需求,還必須具有科學的經營管理和對關聯產業的研究及協調,才能使青海省藏毯產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得以生存。
2、產業發展支持系統。是指關繫到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外部支撐條件,是使產業得以健康發育的重要決定因素,是基於產業生存支持系統之上的,反過來,又能保證產業真正意義上的生存。該系統包括行業政策、資金支持、技術支持和智力支持四個子系統。一方面,產業經濟行為作為連接國民經濟宏觀經濟體系和企業、消費者微觀經濟行為的中間鏈條,是落實政府宏觀經濟目標和控制企業微觀經濟行為的中間層面;另一方面,現代產業作為經濟社會綜合體,也必然要受到國家宏觀經濟目標、產業發展規劃以及相關產業發展政策等方面的影響,而政府對產業的影響主要表現在資金投入渠道及力度、技術支持程度以及相關人才智力支持等方面。這些無疑是產業發展的重要條件。在發展產業,建設「中國藏毯之都」的進程中,產業發展支持系統內還應該具備如下幾個具有文化內涵的條件:一個完整的產、供、銷體系和世界知名的地毯品牌;一個世界知名品牌的國際地毯展覽會;一個中國地毯博物館;一個由中亞地毯生產聯合國成立的「中亞地毯振興會」;一個與青海地毯產業發展相融的藏文化旅遊節。
3、產業環境支持系統。主要是指影響產業發展的外部環境因素,該系統包括競爭環境、社會環境和生態環境3個子系統。其中最直接的影響因素是產業的競爭環境子系統,現代產業是關聯度極高的企業體系,其每一步的發展都受內部和外部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並在各個因素此消彼長的相互牽制中競爭和合作。生態環境持續惡化是任何產業發展不可迴避的現實,畜牧業是完全受制於生態環境的弱質產業,而以畜牧業產品為產業主要原材料供應源的藏毯產業,就必須注意與周圍環境的關系,同時在企業生產過程中積極倡導節能、清潔的生產觀念,對區域生態環境的保護作出企業應有的貢獻。
(二)對青海藏毯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幾點建議
1、加大優質「西寧毛」原料的生產規模。在條件適宜地區發展「西寧毛」、柴達木山羊絨和氂牛絨藏毯原料基地建設,加強農牧戶與藏羊集團等企業的合作,走「公司+基地+農戶」的一體化發展之路,實現企業、農牧戶「雙贏」的目的。
2、加強藏毯產業的研究開發力度。目前,青海省藏毯產業的研發能力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隨著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產品的研發優勢保質期明顯縮短,因此,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立於不敗之地,必須不斷加強企業研發能力,引進與研發相結合,增強產業發展後勁,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
3、積極推進藏毯產業化進程。依託藏毯龍頭企業,發揮其在經營管理、生產技術和銷售渠道等方面的優勢,形成統一標准、統一技術、統一銷售、半成品生產分散的「三統一、一分散」的生產模式,按成本最低原則進一步細分藏毯生產環節,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同時要搞好發展規劃,防止一哄而起,走規模適度、效益最佳的發展路子,爭取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先機。
4、加大從業人員技術培訓和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力度。藏毯從業人員的技術熟練程度與產品質量的高低有直接的關系,將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產品信譽乃至經濟效益,因此,在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體系中,農戶的技術成為產業的重要支撐條件,加強培訓力度,提高他們的生產技能成為必需,以確保產品質量,實現藏毯生產的專業化、規模化和標准化。同時,採用(聘請)引進來、送出去(委培、代培)、內部傳幫帶多種方式相結合,為企業盡快奠定自主經營的人才基礎。企業領導要鼓勵職工讀書學習,提高業務水平,重獎那些鑽研業務、思考問題、自學成才對企業做出貢獻的職工,給人才創造發揮特長的環境。
5、利用國際規則保護品牌。原產地標記在國際貿易中具有重要作用,世界各國都把它視為維護國家經濟利益的重要手段,是技術壁壘的重要表現形式。青海藏毯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積極實施名優特產品原產地標記認證,對入世後青海藏毯長期享受普惠制關稅待遇,有效保護地方品牌極為有利。
6、積極開拓投資渠道。要充分利用扶貧資金、行業資金和社會資金等多種資金,形成投資主體的多元化,為做大做強藏毯產業提供資金支持。
『貳』 西藏藏毯多少錢
我給你說吧,你說的卡墊是藏族人在床上墊的,是在床墊上用的,而且藏西那邊的人床都喜歡買1m床或1.2m床,所以一般卡墊的尺寸就是1*2m或1.2*2m,價格來說100-200之間連一般的卡墊都買不到,貧民百姓家用的卡墊都是一對上7、8百,好的上千,上萬,主要的價格是由產地、是否手工編制、是否為羊毛、圖案的編制難度等因素決定,而且卡墊顧名思義用在床上肯定是長方形不是正方形。
按你的要求你是需要一個地毯,不是卡墊,但是你的價格是買不到任何藏毯,,只能買那種批發市場的機制、假冒的地毯,質量很劣質,還不如不買,,一個地毯再便宜也要上幾千的。希望對你有用!!
『叄』 今年東北山特產的具體價格(原產地的)
全國各地特產風味
北京特產風味 北京集全國風味佳餚,工藝美術和民族用品於一城。宮廷菜點,烤鴨,果脯,酥糖,京綉,戲裝,景泰藍等均很有名。
天津特產風味 傳統名牌產品天津地毯,線毯,法蘭絨,泥人張彩塑,楊柳青年畫,風箏;天津火腿腸,干燒魚,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煎餅果子等。
河北名特產 唐山,邯鄲等地陶瓷,曲陽石雕,秦皇島貝雕畫,人造琥珀,武強年畫,蔚縣剪紙,衡水內畫壺,涿州金絲掛毯;秦皇島海鮮,石家莊燒雞,承德山菜,張家口口蘑,白洋淀松花蛋,保定醬菜,高碑店豆製品;安國中草葯,承德杏仁,趙州雪花梨,交河,獻縣,魏縣等地的鴨梨,滄州金絲小棗,贊皇大棗,昌黎蘋果,興隆紅果,宣化葡萄,深州水蜜桃等。
山西特產風味 汾陽杏花村汾酒,竹葉青酒,祁縣六曲香酒,長治潞酒,清徐香醋,陵州玉泉陳醋;稷山,運城,臨汾,芮城,太谷等地棗子,原平梨,清徐葡萄,永濟青柿;大同黃花,沁州黃米,平順花椒,永治黨參;手工業名產並州(太原)刀剪,大同藝術陶瓷,陽泉鐵鍋;山西風味菜餚名點並州火鍋,清真全羊大菜,平遙牛肉,頭腦(以羊肉,山葯,藕根,黃芪等多種補品製成),山西刀削麵,太谷餅,黃米油糕等。
內蒙古特產風味 呼和浩特純低粗毛線,包頭和阿拉善左旗地毯,阿拉善駝絨;多倫馬鞍,蒙古靴;海拉爾,滿洲里旱獺,呼倫貝爾盟猞猁,大興安嶺地區灰鼠;熄林郭勒草原口蘑,河套蜜瓜;風味佳餚烤全羊,烤羊腿,風味名食奶皮子,奶豆腐,馬奶酒,昭君酒等。
遼寧名特產 遼東蘋果(共300多個品種)有大連,營口的國光蘋果,遼西綏中白梨,北鎮鴨梨,大連黃金桃;大連,丹東,營口等地的海產品;傳統手工藝品有大連貝雕,岫岩玉雕,錦州瑪瑙雕刻,撫順煤精雕刻和琥珀工藝品,大連工藝綉品,玻璃器皿,丹東柞綢,沈陽雪花啤酒,八王寺汽水,湯崗子礦泉水;風味名食東北火鍋,沈陽老邊餃子,熏肉大餅,溝幫子熏雞,沈陽伊斯蘭教糕點,薩其馬,遼陽塔糖,大連紅蝦酥心糖等。
吉林省名特產風味 特產東北三寶:人參,鹿茸,貂皮(撫松人參,輝南鹿茸最為有名)及長春,吉林,通化等地的參茸製品;琿春,安圖木耳,梨樹的白磨,蕨菜,延邊圓蘑,白蜜,蘋果梨,長白山區蛤什蟆油,山葡萄;輕工名產吉林樺皮畫,三寶酒,通化人參蜜餞,人參葡萄酒,長春人參煙;延邊朝鮮族風味朝鮮冷麵,打糕,朝鮮族傳統泡菜等。
黑龍江省特產風味 黑龍江,烏蘇里江特產大馬哈魚,興安嶺蘑菇(有猴頭蘑,榛蘑等60多種實用蘑菇),黑木耳,松子,山野菜(蕨菜,松茸,薇菜等)及虎骨,刺五加參及珍貴毛皮獸皮張等;大慶,齊齊哈爾乳製品,哈爾濱太陽島啤酒,五大連池礦泉水;民族風味有赫哲族風味殺生魚,鄂倫春族風味手把肉,烤肉串等。
上海特產風味 上海輕,紡,手工業工藝品豐富多采,以選料精,式樣新,品種多為特色。上海的服裝,毛呢,府綢,領帶,皮鞋,化妝品,鍾表,玩具,耐用消費品,文娛體育用品,傢具等許多優質名牌產品在國內外享有良好聲譽。海派戲裝,金銀飾品,雕塑,銹品,人造花等工藝美術品琳琅滿目。名食有糕點,五香豆,奶糖,梨膏糖等。
上海風味以紅燒,生煸,滑炒水產蔬菜見長,具有薈集江南風味,適應性強的特點。除上海風味外,還有西菜及川粵湘閩等地方風味。上海小吃,風味點心也很豐富。
江蘇特產風味 傳統輕紡,手工藝品蘇州絲綢,銹品,草編,南京雲錦,絨花,宜興青瓷,,紫砂陶器,無錫泥塑,揚州瓷器,蘇州檀香扇,蝦,鎮江鯽魚,刀魚,陽澄湖大蟹,太湖銀魚,水菜,蓮藕等;其他農特產無錫水蜜桃,蘇州枇杷,楊梅,碧螺春茶;南通薄荷油等。名食南京板鴨,香腸,蘇州醬肉,無錫肉骨頭,如東海味,揚州,鎮江醬菜,鎮江香醋,名酒洋河,雙溝大麴,無錫二泉酒,丹陽黃酒,蘇州醇香酒,蘇州,無錫,揚州等地的糕點等。
江蘇風味菜為中國八大菜系之一,代表長江下游,東海沿岸風味,故又名江浙風味。以甜為主,因材施藝,四季有別。其中蘇錫菜源於川菜,多用沙鍋燉燜,冷盤造型優美;淮揚菜長於清炒,煎貼,淡厚適宜。蘇菜代表菜有獅子頭,料燒鴨,薰魚等。
浙江特產風味 杭州絲綢,杭綉,織錦,湖州雙縐,綾絹,寧波綉衣,溫州甌綉,蕭山花邊;杭州,寧波,嵊縣,安吉竹編竹製工藝品,餘姚,慈溪,黃岩,臨海草編織品;東陽,樂清木雕,青田石刻,溫州甌塑,杭州金石圖章,寧波木骨鑲嵌;紹興金銀首飾,杭州綢扇,綢傘,天竺筷,張小泉剪刀,龍泉青瓷,寶劍,湖州湖筆,羽扇;名茶西湖龍井茶,紹興平水珠茶,金華茉莉花茶,溫州珍眉茶;名果黃岩蜜橘,溫州甌柑,衢州紅桔,鎮海金桿,奉化水蜜桃,諸暨香榧,義烏南棗,平湖西瓜;風味名食金華火腿,紹興老酒,腐乳,杭州,舟山,寧波,奉化罐頭食品,杭州藕粉,白菊;浙江風味名菜有杭州煨雞,西湖醋魚等,風味小吃有嘉興粽子,金華酥餅等。
安徽特產風味 傳統手工業名優產品,文房四寶——涇縣(宣州)的宣紙,筆,歙縣(徽州)的徽墨,歙硯;祁門瓷器,界首瓷器,蕪湖刀剪和鐵畫工藝美術品,舒城,潛山竹席;果品碭山酥梨,徽州雪梨,懷遠石榴,宣城蜜棗,歙縣枇杷;名茶祁門紅茶,屯溪綠茶,太平猴魁,黃山毛峰,六安瓜片茶;其他特產巢湖銀魚,長江鰣魚。名酒有毫州歷史名酒古井酒,淮北口子酒,濉溪大麴,嘉山名光特曲等;名食符離集燒雞,合肥虎皮金橘蛋,涇縣琴魚干,定遠的橋尾(用豬臀肉製成),名點有壽縣大救駕,安慶墨子酥等。
徽菜是中國八大名菜之一,擅長燒,炒,燉,重油炒,講究火功。名菜有合肥徽菜龍眼肉,葡萄魚,蕪湖水產菜網油桂魚,懷胎魚,油爆蝦,安慶素菜素火腿,素烤鴨等。
福建特產風味 傳統手工藝品福州脫胎漆器,壽山石雕,廈門,泉州木雕,漳州彩塑,紫砂陶器,德化瓷器,安溪竹編,平潭貝雕;亞熱帶農林特產閩南烏龍茶,安溪鐵觀音,崇安武夷岩茶,福州,閩侯茉莉花茶,福安紅茶,南安綠茶;福州橘子,橄欖,莆田(興化),晉江桂圓,漳州蘆柑,香蕉,水仙花,建寧蓮子,山區各地所產的筍干,香菇,木耳;沿海特產文昌魚。
風味菜餚閩菜為我國八大菜系之一。擅長紅糟調味,制湯,運用糖醋烹調,具酸,甜,糟,香四味。福州魚丸,廈門男普陀素菜,泉州葫蘆雞,小吃等別有風味。
台灣特產風味 澎湖珊瑚,文石,花蓮翠玉,北投藝術陶瓷,台北風箏,新竹聖誕燈,綠島貝雕畫;台北士林名刀,玻璃器皿,桃圓木藝傢具,美濃紙傘,台南關廟藤器,大甲草編,台中,台北竹藝品,台北鶯歌日用陶;台東香茅油,宜蘭樟腦,旗山香蕉,新竹柑橘,屏東,南投菠蘿(鳳梨),玉井紅芒果,屏東蓮霧(鮮果),苗栗大湖草莓,新竹石榴;台北文山包鍾茶,木柵鐵觀音茶,南投凍頂烏龍茶,苗栗綠茶,花蓮紅茶,陽明山杜鵑花,阿里山蘭花,台中,屏東烏魚子等。風味菜餚有海味名菜鹽酥海蝦,火把魚翅,其他菜餚當歸鴨,燒酒雞,糯米八寶鴨,地方名食嘉義新港飴,台中鳳梨酥和太陽餅,宜蘭金棗糕,新竹米粉等。
江西特產風味 傳統手工藝品名產景德鎮瓷器,瓷雕,南昌瓷板畫,鉛山竹編工藝品,萬載夏布,花炮,萍鄉煙花,瑞金,永豐毛邊紙;傳統農特產廬山雲霧茶,婺源綠茶,井岡翠綠茶,武寧紅茶,井岡山竹筍,油茶,南豐蜜橘,遂川金橘,興國甜橙,撫州西瓜,信豐紅瓜片,廣昌通心白蓮,鄱陽湖銀魚;風味名食南安板鴨(大余鴨加工成),南昌松肉,安福火腿,九江桂花酥糖,萍鄉花果糖,風味菜餚有九江黔陽魚席菜,廬山「三石」(石雞,石魚,石耳),景德鎮名菜船板肉,井岡山名菜石耳燉雞和燒狗肉,名酒樟樹四特曲,九江陳年封缸酒等。
山東特產風味 傳統輕工業手工藝品煙台鍾表,抽紗,刺綉,淄博陶瓷,料器,濰坊鑲銀製品,風箏,年畫,青島貝雕,膠東草柳製品;著名果品萊陽梨,煙台蘋果,肥城桃,即墨葡萄,,樂陵小棗,德州西瓜;農特產嶗山啤酒花,平陰玫瑰,菏澤牡丹,煙台對蝦,壽光雞,萊蕪豬;名葯東阿驢皮膏;名酒煙台果酒,白蘭地,美味思,三鞭酒,青島啤酒,白葡萄酒,嶗山礦泉水,蘭陵美酒,即墨老酒;名食德州扒雞,濟南糖酥煎餅,青島高粱飴,濟寧醬花生米,龍口粉絲等。
山東風味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代表黃河流域風味,以鹹食為主,善用特製清湯,以奶湯烹調,醇厚不膩。名菜有奶湯魚翅,雞脯,濟南烤鴨,烤大蝦等。
河南名特產品 開封書畫,汴綉,禹縣鈞瓷,洛陽宮燈,仿古陶瓷唐三彩,臨汝汝瓷,南陽玉雕和烙花筷子,濟源盤硯;新鄭,靈寶,內黃,鎮平等地大棗,孟津梨,開封西瓜,信陽毛尖茶;武陟,沁陽等地的四大懷葯;黃河鯉魚,蘭考桐木,許昌烤煙,駐馬店香油;道口燒雞,朱仙鎮五香豆腐乾,汴京烤鴨,洛陽杜康酒等。
湖北省名特產 江陵荊緞,武穴竹器,天門印花布,沙市鴨絨被;宜昌宜紅茶,,咸寧青磚茶,恩施玉露茶;咸寧桂花,保康木耳,秭歸柑橘,興山夏橙,陽新枇杷,隨州蜜棗;鄂州武昌魚,黃梅銀魚,沙湖鹽蛋;孝感麻糖,黃州東坡餅,武漢炸米鍋等。
湖南特產風味 岳陽君山銀針,大庸古丈毛尖,長沙高橋銀峰與湘波綠茶;雪峰蜜橘,瀏陽金橘,黔陽冰糖橙;長沙湘蓮,岳陽銀魚及醋魚干;岳陽辣椒油,邵陽竹筍,生薑,長沙松花蛋,衡山湘黃雞,武岡銅鵝,寧鄉豬;長沙湘綉與羽絨製品,醴陵瓷器,望城陶器,湘西土家棉,益陽水竹涼席,瀏陽夏布與菊花石雕,煙花鞭炮,鳳凰民族工藝品,岳陽扇子等。
湘菜為我國八大風味菜系之一。講究刀工,火候,調味豐富,重辣味。技法以煨,煎,燉,蒸,炒為主。著名菜餚有古老肉,蓮子鍋,竹筍蒸魚,香酥雞等。
廣東特產與粵菜 廣東是熱帶亞熱帶茶果之鄉,名果有東莞香蕉,潮州蜜橘,增城荔枝等。名茶有英德紅茶,潮州鳳凰水仙茶。傳統手工藝品廣州粵綉,潮州抽紗,佛山石灣陶瓷,潮州楓溪工藝美術瓷,廣州牙雕,肇慶端硯等。還有深圳,珠海鮮蚝,潮州魷魚,湛江龍蝦,及廣東香腸,月餅等名食。
粵菜風味名揚中外,「蛇餐」更是久負盛名,有食在廣州之譽。粵菜注重煎炸燒燴,擅長小炒,著意鮮嫩爽滑,多野菜。名菜有菊花龍虎鳳,猴腦,白灼海蝦,脆皮乳豬等。
海南特產風味 海口等地的椰雕鑲銀工藝品,貝雕,海石花盆景,黎族鼻簫等手工藝品;文昌菠蘿,椰子,五指山芒果,瓊山荔枝;萬寧大洲盜燕窩,西沙大海龜;風味名食有海口椰子盅,瓊山曲口血蟮,文昌雞,東山羊,和樂蟹,海口椰子等。
廣西名特產 靖西,賓陽壯錦,都安瑤綉,南寧麻滌,欽州坭興陶瓷,桂林美術陶瓷,方竹手杖,語州竹絲掛簾,北海貝雕,東興石雕,柳州石雕,柳硯,小棺材;南寧涼果,甜茶,桂林豆腐乳,米粉,三花酒,語州三蛇酒,蛤蚧酒,北海海鮮;合浦珍珠,容縣沙田柚子,桂林金橘,南寧菠蘿,柳州蜜橙,永福羅漢果,桂平肉桂,桂南八角等。
四川特產風味 名特產有成都蜀綉,蜀錦(帛),漆器,瓷胎竹編,南充竹簾畫,自貢,宜賓竹製工藝品,榮昌,會理陶瓷,自貢剪紙,名茶川紅茶,峨芯茶,蒙山頂茶,名果合川紅橘,江津廣柑,及川芎,川貝,川蓮等中葯材。
川菜是我國名菜之一,以麻辣味濃,百菜百味為特色。四川成都小吃擔擔面,賴湯圓等也很有名。名酒有宜賓五糧液,棉竹劍南春,瀘州老窖,古藺郎酒。名食有西昌板鴨,天府花生,涪陵榨菜等。
貴州名特產 遵義絲綢被面,安順蠟染,岑鞏花邊,「思州石硯」,平塘陶器,畢節大方漆器,玉屏簫笛,荔波涼席;威寧黃梨,興義大紅袍橘子,羅甸黃果,清鎮酥李,都勻毛尖茶,湄江茶,遵義毛峰茶及竹蓀(參),銀耳,天麻,杜仲,凱里黑木耳,娃娃魚,貴定烤煙,黔東南苗杉;名酒仁懷茅台酒,董公寺董酒,惠水大麴和懷酒,凱里從江大麴酒,雷公山獼猴桃酒,貴陽花溪刺梨酒,習水大麴等;名食威寧火腿,蕎酥(苗族名點),遵義蛋糕,綏陽空心面,鎮寧波波糖,獨山泡菜,鎮遠道菜,三穗板鴨,銅仁綠豆粉,貴陽野刺梨汁;貴陽黔味菜有八寶娃娃魚,天麻蒸雞,套全鴨,清燉甲魚及小吃戀愛豆腐果等。
雲南名特產 昆明,玉溪,曲靖雲煙(有茶花,紅山茶,紅塔山,阿詩瑪,大重九,恭賀新禧等名煙),昆明,大理,思茅等地雲茶(鎮紅,鎮綠,思茅,西雙版納勐海普洱茶,大理沱茶,蒼山雪綠等),昆明等地雲葯(雲南白葯,田七,天麻,德欽冬蟲夏草等),西雙版納香蕉,芒果,昆明呈貢寶珠梨,昆明干雞棕蕈,勐海天然樟腦;大理石雕工藝品,劍州木雕,個舊,昆明錫制工藝品,東川,昆明斑銅工藝品,昭通版納地毯,西雙版納傣族,哈尼族織錦刺綉品,麗江納西族披星戴月衣,路南民族綉衣綉品及小盆景,通海花樁園藝飾品,建水紫砂陶器,西雙版納孔雀屏羽等;雲南名食有宣威火腿,路南腐乳,昆明風味佳餚紅燒象鼻,茨燜熊掌,生煎麂子肉,汽鍋雞,小吃過橋米線等。
西藏名特產 傳統手工業工藝品拉薩,日喀則地毯,江孜藏毯,拉薩,澤當,貢嘎氆氌(藏式毛呢),圍裙,昌都藏靴,金銀銅鐵器,昌都,拉薩,江孜,日喀則藏裝;拉薩陶器,山南木碗等;西藏名食酥油茶(酥油,牛奶,磚茶,雞蛋製成),傳統節日食品「卡色」(麵粉,清油,牛奶,白糖,椰油製成),青稞糌粑,(炒麵),青稞酒等;野生資源特產野驢,野氂牛,藏羚,黃羊,旱獺,雪雞,名貴葯材熊膽,麝香,冬蟲夏草,人參果,天麻,雪蓮等。
陝西特產風味 著名果品有漢中,城固柑橘,臨潼石榴,火晶柿子,「三寶」大紅棗,彬縣晉棗,清澗紅棗,陝北蘋果,華縣大接杏,商洛核桃,鎮安大板栗等;洋縣香米,黑米,韓城大紅袍花椒,西安秦椒干,紫陽毛尖茶;漢中,安康,商洛中葯材天麻,杜仲等;傳統名食西安臘牛羊肉,西鄉牛肉乾,鳳翔臘驢肉,咸陽琥珀糖,三原蓼花糖;風味菜餚有西安仿唐菜長安八景宴;風味小吃羊肉泡饃;名酒鳳翔西鳳酒(集清香,濃香為一體),眉縣太白酒(歷史名酒),甘泉礦泉水等。
甘肅特產風味 蘭州白蘭瓜,醉瓜,冬果梨,軟兒梨,酒棗,安西白蘭瓜,天水花牛蘋果,蘭州黑瓜子,百合;康縣黑木耳,民勤,武威發菜,隴東鎮原黃花菜,小茴香,文縣花椒,蘭州水煙;中葯材文縣黨參,岷縣當歸,銓水大黃;傳統手工藝名酒泉夜光杯(玉琢酒杯),嘉峪關石硯,臨洮洮硯,天水雕漆,華亭安口陶瓷,臨洮仿古地毯,蘭州輕工名產毛紡織品等;甘肅風味佳餚有敦煌駝掌,清燉全羊,蘭州烤小豬,千層牛肉餅,隴西臘肉等,名酒有西涼大麴,金徽酒,肅北馬奶酒等。
青海特產風味 西寧毛(藏系羊毛),羊絨及長毛絨,粗純毛線,地毯,肉奶製品乳酪,甜奶粉,皮張(黑紫羔皮,氂牛皮,旱獺皮);青海湖無鱗湟魚,海東南名果長把梨,冬果梨,酥木梨,甜梨,玉樹麝香,果洛,玉樹冬蟲夏草;風味名食有西寧涮羊肉,馬雜碎,果洛牛肉乾,湟源陳醋;西寧,湟源銀器,飾品,藏刀等。
寧夏特產風味 特產「五色寶」:賀蘭山,中寧,中衛的紅色枸杞,同心,鹽池,中寧,靈武的黃色甘草,賀蘭山蘭色石硯,平羅,賀蘭,中衛白色灘羊皮,同心,金積黑色發菜;「五朵金花」:各地所產向日葵,紅花,黃花菜,玫瑰,啤酒花等;中寧貢棗,石嘴山,平羅,惠農,陶樂紅瓜子,固原銀耳,蕨菜,寧北平原灌區蓮藕,凍兔肉,黃河鯉魚,中衛鴿子肉,寧夏驢皮膠(阿膠);石嘴山民族瓷器;風味名食銀川清真奶油糕點,牛羊肉酥,手抓羊肉,清蒸羊羔肉,馬三白水雞等。
新疆特產風味 瓜果名產有鄯善哈密瓜,哈密西瓜,吐魯番無核白葡萄,伊寧蘋果,庫爾勒香梨,葉城大籽石榴,阿克蘇薄皮核桃,阿圖什無花果,庫車白杏,喀什巴旦杏;其他農牧土特產有庫爾勒啤酒花,庫車,若羌羔皮,及天山南北各地所產細毛羊絨,皮張,腸衣,長絨棉,桑蠶絲,甘草,雪蓮等;傳統輕紡,手工藝名產有烏魯木齊,喀什民族花帽,和田,喀什艾德萊斯綢,石河子毛布,烏魯木齊,伊寧皮革,和田地毯,喀什民族樂器,和田,烏魯木齊玉雕,烏魯木齊等地的民族特需首飾,銅器等;維吾爾,回等民族地方風味菜餚有烤全羊,烤羊肉串,烤魚,薄皮包子,抓飯,奶茶等,地方名酒有吐魯番果酒,鄯善葡萄酒,奎屯特曲等。
『肆』 關於藏毯
一、企業基本情況
此次被調查企業9戶。青海藏羊地毯(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傢具有自營進出口經營權和外貿流通進出口經營權的民營企業,現麾下有獨立核算的藏毯生產企業8戶(省內企業為青海高原藏羊地毯有限公司和青海海湖藏毯有限公司,其餘6戶均為省外企業),同時,該公司在中國的上海、天津以及日本的大阪、德國的漢堡設有四個出口公司。青海海源工貿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以生產機織地毯為主兼營手工地毯並具有外貿流通進出口經營權的民營股份制企業;青海美亞生態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手工地毯並擁有外貿流通進出口經營權的外商投資企業;湟中縣多巴民族地毯廠和循化縣金羊地毯廠是以生產絲毛藏毯和仿古藏毯為主的兩家私營企業,目前,金羊地毯廠處於停產狀態;樂都民族地毯廠和樂都海湖地毯廠是委託加工手工地毯的兩家集體企業。
二、藏毯產業發展狀況及特點
(一)以非公有制為龍頭的藏毯企業生產規模擴大、發展速度加快
2004年,藏毯企業的資產合計為10596萬元,比2003年增長9.71%,其中,非公有制企業資產所佔比重高達99%。藏毯企業實收資本合計為2740萬元,其中:國家資本15.7萬元,佔0.6%;集體資本30萬元,佔1.1%;法人資本725萬元,佔26.4%;個人資本1761萬元,佔64.3%;外商資本208.78萬元,佔7.6%。
2004年,省內企業生產藏毯15萬平方米,比2003年增長25%,預計今年的生產能力將達到21萬平方米;企業共完成現價工業總產值12168萬元,比2003年增長27.3%。青海高原藏羊地毯有限公司、青海海湖藏毯有限公司和青海海源工貿有限責任公司三家企業在產量和產值合計中所佔的比重分別高達74%和94%。從產品構成看,機制毯佔38%,手工毯佔62%。在全部產品產量中,出口佔63%,其中手工毯的出口率高達98%,產品暢銷於歐美、日本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今年1-4月,企業生產藏毯4.18萬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長40.3%;完成現價工業總產值3921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2%。
(二)出口創匯增長迅猛,為弘揚優秀民族文化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青海省是全國五大牧區之一,有著豐富的畜產品資源和生產地毯的悠久歷史,是藏毯的發源地之一,而「西寧大白毛」則是世界地毯行業公認的織做地毯的最佳原料。多少年來,由於歷史的、環境的等原因,藏毯雖源於青海但是卻沒有在這里得到太大的發展,相反,尼泊爾、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家卻把中國藏毯作為國內支柱產業支持發展起來,尼泊爾藏毯最高峰時年出口達1.6億美元。1986年至1992年是青海藏毯業發展勢頭迅猛的幾年,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以產定銷的生產思路嚴重阻礙了藏毯業的發展,產品生產與國際市場的需求脫節,青海藏毯行業面臨重新洗牌的局面。2000年以來,在省委、省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扶持下,青海藏毯行業的原有資源被重新整合,藏毯生產開始步入了產業化之路,並躋身國際市場。2004年,青海藏羊地毯(集團)有限公司實現出口創匯1421萬美元;青海海湖藏毯有限公司實現出口創匯248萬美元;青海美亞生態發展有限公司實現出口創匯37.17萬美元,合計共實現出口創匯1706.17萬美元,比2003年增長37.97%。由此可見,藏羊地毯(集團)有限公司基本上代表了青海地毯業的整體出口水平。就全國而言,全國地毯企業有360家,藏羊集團出口額佔全國同類產品的10%,是全國地毯出口總額的3%。全國地毯出口企業年出口額千萬美元以上的有6家,500萬美元以上的有20家,藏羊集團已躋身此列。就國際市場而言,2001年藏羊集團藏毯出口量占尼泊爾的12.5%,2003年上升到16.4%。如今,民族傳統手工藝與現代科技相結合,使原本極具青海地域特色的藏毯漂洋過海,讓更多人認識、了解、欣賞到了這一傳統的手工藝品。
(三)經濟效益不斷提高,為農牧民增收開辟了一條新路
2004年,省內企業實現銷售產值15144萬元,比2003年增長32.6%,產銷率高達124.5%;實現銷售收入14554萬元,比2003年增長40.9%;實現盈虧相抵後的利稅總額906.7萬元,比2003年增長33.5%;全員勞動生產率由2003年的7365元/人提高到9047元/人;從業人員的年總收入約5800萬元。從藏毯的生產實踐看,100道純毛藏毯1平方米需用西寧大白毛6公斤,若生產低道數藏毯,耗毛量更大。按出口創匯算,藏毯出口創匯1500萬美元,需消化西寧大白毛2250噸,按目前市場價格計算,可為牧民增收2362.5萬元。
(四)為緩解就業壓力開拓了一個新的領域
據有關資料,藏毯每增加出口創匯100萬美元,需要從業人員1600人。近幾年國家實施天然草地休牧育草和退耕還林等重大生態建設項目,農村牧區剩餘勞動力又有所增長,急需開拓新的就業領域。城市因國企改革,也有部分下崗職工急需安置。藏毯行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藏毯產業的發展正好可以有效地緩解這一矛盾。調查表明,2004年省內企業共有從業人員1.34萬人,比2003年增長10.74%,其中:農民工1.22萬人,佔全部從業人員總數的91%,比2003年增長10.91%。由於藏毯產業具有離土不離鄉的優勢和生產力布局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特點,已成為幫助農牧民脫貧增收,解決農村牧區富餘勞動力就地轉移,節約勞動力異地轉移成本的有效形式和有效途徑。目前,青海高原藏羊地毯有限公司已經建成和在建的以農戶為主的藏毯半成品加工車間有164個(其中在建的42個,建成後可解決4000個就業崗位),涉及海東、海北、海南、黃南和西寧所轄的三縣等地,「公司+農戶」的產銷模式日漸完善,對以工促農、實現「農轉工」起了積極的推進作用。
綜上所述,2004年是青海省藏毯行業的豐收年,實現了生產、效益的雙高增長。藏毯產業逐漸成為青海省特色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不僅為青海省的經濟增長注入了一股新鮮的力量,也為青海省農牧民就業和增收開辟了一條新路。就質量和工藝來講,青海的藏毯生產水平基本可以代表中國藏毯的總體情況。青海藏毯雖在產量上同尼泊爾相比尚有差距,但在質量和花色品種方面已佔了優勢,生產工藝、圖案設計已經處於世界領先水平。這些成績的取得,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因素:
1、工業經濟運行的宏觀環境進一步改善。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視工業經濟的發展,「工業強省」的戰略地位得到了空前提高。加之國家繼續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堅持擴大內需的方針,為工業經濟的穩定運行提供了良好的宏觀環境。
2、政府搭台、企業唱戲,促進了藏毯產業的發展。2003年,青海省政府召開專題會議,明確了發展藏毯產業的扶持政策,2004年成功舉辦以及今年6月25日即將舉辦的青海藏毯國際展覽會,為擴大開放、創建特色經濟、宣傳地毯名優產品、樹立企業形象、加強國際交流、促進地毯產業發展架起了一個展現群英風採的大舞台。近兩年來,在大力扶持藏羊等藏毯龍頭企業發展的同時,還結合扶貧工作引導藏毯龍頭企業與農牧民形成了統一供應原輔材料和收購半成品、統一開拓市場、統一管理、加工車間分散在不同鄉村的「三統一、一分散」生產模式,鼓勵農牧民投入藏毯產業。面對國際大市場,發展地方特色產業,開發具有競爭力的特色產品,是青海省經濟發展的方向,藏毯產業因其豐富的文化底蘊和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被確定為青海省重點支持的特色產業之一,得到了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具有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
3、在推進企業改革的同時,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發展取得較大突破。在進一步推動國有中小企業規范改制的基礎上,通過階段性持股、擔保等多種形式,扶持民營企業發展。積極探索和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幫助企業引進先進技術進行擴能改造,生產能力顯著提高。藏毯業經過重組整合後,近年來生產、經營得到了長足發展,新產品開發和生產規模有了新的突破。以青海藏羊地毯(集團)有限公司的青海高原藏羊地毯有限公司和青海海湖藏毯有限公司為龍頭,還有青海海源地毯有限公司和美亞生態發展有限公司,已形成了集洗毛、紡染紗、織毯、圖案設計、產品研發等產、研、供、銷一體化的外向型企業。
三、對企業發展狀況的評價
在被調查的9戶企業中,有78%的企業對青海省藏毯產業發展前景持樂觀態度;有67%的企業對企業的發展狀況和經營獲益情況表示滿意和基本滿意;有89%的企業對政府鼓勵和發展藏毯產業的政策表示滿意和基本滿意;有77%的企業對政府鼓勵和發展藏毯產業的政策是否落到了實處給予了肯定的回答。
四、存在的問題
(一)2004年新產品產值下降,今年1-4月利稅總額下降
據調查,2004年9戶企業完成新產品產值847萬元,由於受海源工貿公司新產品產值大幅下滑的影響,完成值比2003年下降了2.3個百分點。今年1-4月,9戶企業實現盈虧相抵後的利稅總額14.85萬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84.8萬元,下降92.6%,降幅較大的企業是青海高原公司和青海海源公司,凈虧損的企業是青海藏羊公司和青海美亞公司。
(二)專業技術人才匱乏
在被調查企業的從業人員中,大學專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員僅佔7.6%,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員所佔比重則高達63.4%。專業技術人員在全部從業人員中的比重只有3.2%。
(三)資金投入和生產加工能力不足
近年來,省政府對藏毯產業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全省藏毯產業先後投入資金900多萬元,用於車間建設、人員培訓、市場開拓等方面,但由於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資金投放明顯不足,如省內現有的織毯車間尤其是產品加工後整能力,滿足不了增長迅速的半成品生產量的需要。同時,由於受國家信貸緊縮政策的影響,金融部門進一步加大了壓縮信貸規模、控制貨幣投放量的力度,從而加劇了企業流動資金嚴重不足的局面。調查中,海源、美亞、循化金羊等企業的廠長(經理)反映,貸款難、融資難嚴重製約了民營小型企業的發展,他們希望政府能進一步協調銀企關系,並在落實扶貧資金時適當向小企業傾斜,在企業擴大生產、技術改造、人員培訓以及發展手工編織地毯的協作加工點時在資金上給予一定的幫扶。
(四)生產管理不完善,技術培訓等支撐體系建設滯後
一是不同質量和類型的毛混雜收購和生產,使原料質量得不到保證,從而降低優質毛的利用率,增加了原料成本;二是對織毯農戶的技術培訓和產中跟蹤服務不到位,影響了藏毯質量的提高。
五、構建產業體系,實現青海省藏毯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青海省發展藏毯產業,具有原料資源、勞動力資源、科研創新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優勢,同時,青海的民族文化底蘊深厚,藏傳佛教聖地塔爾寺聞名於世,能夠為不斷提升藏毯的文化附加值和藝術水平提供不竭的源泉。然而,現代產業是一個復雜的有機系統,系統的內部要素和外部支撐條件相互影響,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社會生產體系。現代產業經濟的發展實踐證明,產業集聚是提高產業競爭力的基本因素,通過產業系統內部優勢資源的整合和專業化程度的提高,可以實現生產成本降低、生產效率提高、創新速度加快、創新能力及產業吸引力和擴張能力增強等顯著優勢,從而提高整個區域(產業)的經濟競爭能力。因此,在當今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過程中,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競爭力,關鍵取決於其產業集群的競爭力,產業集群已成為一國或地區競爭優勢的源泉。藏毯產業作為青海省著力培育和支持的特色優勢產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勢頭和市場前景,要實現青海省藏毯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尊重產業發展規律,完善產業鏈條、構建產業體系,以培育其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內在機制。
(一)產業可持續發展系統的構建
根據現代產業成長的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經營、市場化聯動、社會化協作的規律以及產業系統內外部因素的邏輯關系,構建藏毯產業可持續發展系統的三個支持系統(見表下表)
青海省藏毯產業可持續發展系統框架
產業生存支持系統 產業發展支持系統 產業環境支持系統
生產要素子系統 需求狀況子系統 經營管理子體統 關聯產業子系統 行業政策子系統 資金支持子系統 技術支持子系統 智力支持子系統 競爭環境子系統 社會環境子系統 生態環境子系統
1、產業生存支持系統。該系統包括生產要素、需求狀況、經營管理、關聯產業四個子系統,是決定產業生存的四要素。根據產業經濟學的論點,產業生存的首要條件在於各關鍵生產要素(如原材料、勞動力等)的具備情況,因為產業生產要素的賦存及組合狀況不僅決定了產業的發展成本,還影響著產業的競爭能力,是產業生存和發展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市場需求狀況是決定產業能否生存和所提供的產品與服務的生命周期長短的根本因素,也是決定產業市場競爭能力的關鍵因素;現代產業競爭日益激烈,產業內部生產專業化程度的提高和內部分工的精細,產業外部相關產業關聯度增強,乘數效應明顯,因此,除了擁有一定的資源基礎和市場需求,還必須具有科學的經營管理和對關聯產業的研究及協調,才能使青海省藏毯產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得以生存。
2、產業發展支持系統。是指關繫到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外部支撐條件,是使產業得以健康發育的重要決定因素,是基於產業生存支持系統之上的,反過來,又能保證產業真正意義上的生存。該系統包括行業政策、資金支持、技術支持和智力支持四個子系統。一方面,產業經濟行為作為連接國民經濟宏觀經濟體系和企業、消費者微觀經濟行為的中間鏈條,是落實政府宏觀經濟目標和控制企業微觀經濟行為的中間層面;另一方面,現代產業作為經濟社會綜合體,也必然要受到國家宏觀經濟目標、產業發展規劃以及相關產業發展政策等方面的影響,而政府對產業的影響主要表現在資金投入渠道及力度、技術支持程度以及相關人才智力支持等方面。這些無疑是產業發展的重要條件。在發展產業,建設「中國藏毯之都」的進程中,產業發展支持系統內還應該具備如下幾個具有文化內涵的條件:一個完整的產、供、銷體系和世界知名的地毯品牌;一個世界知名品牌的國際地毯展覽會;一個中國地毯博物館;一個由中亞地毯生產聯合國成立的「中亞地毯振興會」;一個與青海地毯產業發展相融的藏文化旅遊節。
3、產業環境支持系統。主要是指影響產業發展的外部環境因素,該系統包括競爭環境、社會環境和生態環境3個子系統。其中最直接的影響因素是產業的競爭環境子系統,現代產業是關聯度極高的企業體系,其每一步的發展都受內部和外部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並在各個因素此消彼長的相互牽制中競爭和合作。生態環境持續惡化是任何產業發展不可迴避的現實,畜牧業是完全受制於生態環境的弱質產業,而以畜牧業產品為產業主要原材料供應源的藏毯產業,就必須注意與周圍環境的關系,同時在企業生產過程中積極倡導節能、清潔的生產觀念,對區域生態環境的保護作出企業應有的貢獻。
(二)對青海藏毯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幾點建議
1、加大優質「西寧毛」原料的生產規模。在條件適宜地區發展「西寧毛」、柴達木山羊絨和氂牛絨藏毯原料基地建設,加強農牧戶與藏羊集團等企業的合作,走「公司+基地+農戶」的一體化發展之路,實現企業、農牧戶「雙贏」的目的。
2、加強藏毯產業的研究開發力度。目前,青海省藏毯產業的研發能力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隨著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產品的研發優勢保質期明顯縮短,因此,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立於不敗之地,必須不斷加強企業研發能力,引進與研發相結合,增強產業發展後勁,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
3、積極推進藏毯產業化進程。依託藏毯龍頭企業,發揮其在經營管理、生產技術和銷售渠道等方面的優勢,形成統一標准、統一技術、統一銷售、半成品生產分散的「三統一、一分散」的生產模式,按成本最低原則進一步細分藏毯生產環節,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同時要搞好發展規劃,防止一哄而起,走規模適度、效益最佳的發展路子,爭取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先機。
4、加大從業人員技術培訓和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力度。藏毯從業人員的技術熟練程度與產品質量的高低有直接的關系,將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產品信譽乃至經濟效益,因此,在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體系中,農戶的技術成為產業的重要支撐條件,加強培訓力度,提高他們的生產技能成為必需,以確保產品質量,實現藏毯生產的專業化、規模化和標准化。同時,採用(聘請)引進來、送出去(委培、代培)、內部傳幫帶多種方式相結合,為企業盡快奠定自主經營的人才基礎。企業領導要鼓勵職工讀書學習,提高業務水平,重獎那些鑽研業務、思考問題、自學成才對企業做出貢獻的職工,給人才創造發揮特長的環境。
5、利用國際規則保護品牌。原產地標記在國際貿易中具有重要作用,世界各國都把它視為維護國家經濟利益的重要手段,是技術壁壘的重要表現形式。青海藏毯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積極實施名優特產品原產地標記認證,對入世後青海藏毯長期享受普惠制關稅待遇,有效保護地方品牌極為有利。
6、積極開拓投資渠道。要充分利用扶貧資金、行業資金和社會資金等多種資金,形成投資主體的多元化,為做大做強藏毯產業提供資金支持。
『伍』 藏毯介紹與藏毯價格
導語:今天給大家講一下關於地毯的介紹,在現代的家裝與公裝當中地毯都是一種必不可少。做一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主要給大家講的是一種西藏地毯,間稱之為藏毯。其實藏毯的分類為三種第一種就是綿羊細毛線編織的地毯,第二種就是卡墊製造的裡面裝有其它的材料,第三種就是氂牛絨與羊毛線的編織物,這三種藏毯分別具有不同的作用,下面就關於藏毯給大家詳細的講解一下。
一、藏毯的分類
地毯
織法獨特,色澤鮮艷,構圖古樸吉祥,民族風格濃郁;毯面細膩柔軟,工藝精湛,美觀大方,極具欣賞價值;洗滌不掉毛褪色,經久耐用。尤以江孜地毯最為著名。
![](http://www.quanen100.com/images/loading.jpg)
卡墊
卡墊是西藏人民非常喜愛的日用坐墊,可稱為小地毯,有單人床那麼大。"卡"在藏語中是"上"的意思,因鋪設於坐墊之上而得名。卡墊是用各種顏色的羊毛絨編織而成,能保暖隔潮,經久耐用,既是一種舒適的卧具,又是一種賞心悅目的裝飾品。圖2為:古代西藏卡墊地毯,至今保存在北京徐氏古董地毯博物館中。西藏高原的羊毛,毛質堅硬,纖維長,彈性強,光澤好,是織地毯的上好原料。其生產遍於西藏各地區,以江孜、拉薩最為著名。江孜是卡墊的故鄉。
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江孜每家都會織毯。江孜的卡墊獨具特色,不僅毛線均勻,質地優良,色染也別具一格。它除了紅、黑兩種顏色的染料外,其他顏色的染料都是從當地的樹葉、草根和礦物中提煉出來的。這種自製的染料色澤鮮艷,經久不變。具有濃厚的高原情趣和獨特的民族風格。江孜卡墊不僅全國聞名,而且遠銷印度、尼泊爾、不丹等國。
二、藏毯的市場價格
1、T10011藏毯龍禧地毯,丙綸和羊毛不同材質,花朵樹枝線條交織圖案,色彩艷麗。
報價:408.00元分類:地毯使用場景:詳見產品
2、純羊毛純手工粗毛藏毯產品特點靈峰藏藝公司的純羊毛地毯原料選自西北優質綿羊毛
報價:680.00元品牌/型號:靈峰分類:地毯
3、波斯系列、藏毯、朝拜毯、掛毯、歐式古典風地毯滿鋪地毯´產品信息:1.材質:100%全真絲2.尺寸:5x8ft(1.53x2.45m)3.密度:300道4.風格:波斯,現代,歐式及古典風格
報價:6000.00元品牌/型號:華夏分類:地毯
4、民族藏毯廠家直銷
報價:350.00元品牌/型號:CK分類:地毯
以上便是關於藏毯得介紹,關於藏毯大家一定要注意地毯的清潔。藏毯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不易清潔。市場上說的藏毯易清潔,那也只是相對的易清潔。因為常規的藏毯表面並不是光滑的,其表面比較粗糙非常的潔,這也是關於藏毯為什麼容易生長細菌的重要原因,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藏毯的清潔問題,以免給我們的生活水平帶來相反的作用,今天關於藏毯的講解就到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