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龍膽40連發批發
㈠ 買龍膽40連發不犯法嗎
答:買龍膽40連發事實應該犯法的。
㈡ 張自忠與龐炳勛是怎麼取得臨沂戰場的第一次勝利的
日軍在3月上旬發動進攻,顯然進行了充分准備。坂本順少將率領的部隊不但編制滿員,還有飛機大炮配合。龐炳勛軍長要求部隊嚴守陣地,同時把日軍進攻的嚴重情況如實向李宗仁報告。
李宗仁深思熟慮之下,覺得如要確保徐州安全,就必須加強兵力,遂向蔣介石要求調增兵力。
3月10日,日軍在坦克、飛機和眾多炮火的掩護下,向臨沂發起了猛烈的攻擊。龐炳勛軍長嚴令部隊堅守陣地,不準放過1名日本鬼子。激烈的戰斗進行了一天一夜,日軍始終無法突破第40軍的防線。
這一天戰斗,使徐州的外國使團和記者感到吃驚。日軍精銳的坂垣師團的部隊竟然無法突破中國一支「雜牌軍」的防守,對此,他們感到非常驚訝。
此日的結局使坂垣征四郎惱羞成怒,這個日軍中將一面調遣增援部隊,一面命令第21旅團繼續對臨沂發起猛攻。
日軍連續不斷的猛烈進攻,使第40軍遭到重大損失。龐炳勛把警衛排都派到陣地上去了,預備隊也沒有了,不得不連發急電,請求李宗仁支援。
李宗仁為難了。龐炳勛勢單力薄,應該派部隊去支援。張自忠指揮的第59軍及所屬第38師、第180師離臨沂不遠,本該調第59軍增援臨沂。但是,張自忠與龐炳勛之間的成見頗深。戰前,張自忠得知龐炳勛率領第40軍也來參加徐州會戰,曾對人說:在任何戰場都可以拚死一戰,唯獨不願意與龐炳勛在一個戰場作戰。
張自忠與龐炳勛原來都是馮玉祥的部下,在戰火中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彼此以兄弟相待。1930年,蔣、馮、閻軍閥混戰爆發。9月18日,張學良擁蔣入關以後,馮玉祥部一些部隊敗退,有的部隊陣前反戈,投向蔣介石。龐炳勛率領部屬退到鄭州西南,難以了解戰場全局情況,部隊曾襲擊張自忠的師指揮部。那場戰斗,張自忠險遭不測。自此以後,兩人結怨頗深。幾年過去了,張自忠和龐炳勛各自率領一個軍馳騁在抗日戰場上,但1930年的那個不愉快事件並沒有從李宗仁的記憶中抹去。
李宗仁想起張自忠戰前那句話,覺得很難讓張自忠率領部隊去解臨沂之圍。
可是,第5戰區除了滕縣附近張自忠指揮的第59軍外,沒有其他部隊可以調動了。雖說軍令不可違,但是,如果張自忠心中不痛快,即使率領部隊行動,也難以真正解臨沂之圍。李宗仁思前想後,決定親自找張自忠談話。
這天,李宗仁找到張自忠,試探性地問:「張軍長,臨沂戰場萬分危急,你知道嗎?」
「看到戰況通報了。」張自忠響亮地回答。
李宗仁點了點頭,開門見山地說:「張軍長,你和龐炳勛有宿怨,我甚為了解。本來,我不想強人之難。不過,以前的內戰皆為私怨私仇。現在,龐炳勛軍長在前方浴血抗日,乃屬雪國恥,報國仇。希望你以國家為重,受點委屈,摒棄個人前嫌。我命令你立即率領部隊前去解臨沂之圍。你務必要絕對服從龐軍長的指揮,切勿遲疑,貽誤戰機。」說完這番話,李宗仁閉了閉眼,開始思考如何進一步說服張自忠。
「絕對服從命令。」張自忠不等聽完李宗仁的話,騰地站起來,那聲音里有一種強烈的激情,一種對日寇無比仇恨的激情,一種愛國的激情。
聽到張自忠的回答,李宗仁嚴肅的臉上露出了少有的笑容,連聲說:「這就好!這就好!」
張自忠離開指揮部時,又回頭說:「請李長官放心,我部立即行動。」
李宗仁有一種預感,一種明顯的預感。他對身旁的一名軍官說:「你們准備好,臨沂戰場一定會有捷報傳來。」
張自忠接受李宗仁下達的命令後,立即指揮部隊行動。第59軍星夜兼程,部隊日行軍90公里,趕到臨沂北郊的沂河西岸時,已經是3月11日傍晚了。
這時候,臨沂戰場上共有中國軍隊3個師、1個海軍陸戰隊,約3萬人。由於張自忠率領部隊趕到臨沂,敵我兵力對比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張自忠不等安營就緒,立即組織部隊進行偵察。張自忠得知,當面日軍共有3個聯隊,約9000多人。日軍裝備有大量裝甲車、坦克、大口徑火炮,作戰時有飛機配合,臨沂城外一些村莊已被日軍佔領。於是,張自忠命令部隊加強戰備,自己設法與守城部隊取得聯系。
龐炳勛得知張自忠親自率領部隊從滕縣附近趕來增援,深受感動。龐炳勛把第5戰區參謀長徐祖詒叫過來,同張自忠一起研究作戰計劃。
張自忠提出,我軍應利用夜暗向日軍的側背出擊,龐炳勛和徐祖詒都表示同意。三人決定,部隊以攻為守,採取側背襲擊日軍的戰術,解臨沂之圍。
以攻為守,側背出擊,這是李宗仁徐州會戰的基本作戰思想的體現。這一戰法化解了臨沂之圍。
徐祖詒參謀長看到龐炳勛所在的第3軍團軍團部離前線只有1.5公里,難免有些擔心。他對龐炳勛說:「軍團部是不是轉移到付家莊去?那裡離城南有10公里。」
龐炳勛搖了搖頭,拒絕了這位參謀長的善意。他說:「現在敵情這么嚴重,如果我龐某臨危後退,前方就會士氣動搖,臨沂城就難保了。」
3月14日凌晨3時,張自忠指揮第59軍右翼隊強渡沂河,佔領東岸後,向日軍的右側後發起猛烈攻擊。日軍第21旅團坂本順少將正集中力量向臨沂攻擊,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背後突然冒出來第59軍,部隊頓時混亂起來。這天,張自忠指揮的部隊殲滅了日軍2000多人。此後數日激戰,第59軍奪回了被日軍攻佔的亭子頭、大太平、徐家太平、沙子嶺等多處據點。
3月16日,日軍在航空兵配合下,向第59軍防守的崖頭、劉家湖、釣魚台一線陣地反撲。第59軍第38師官兵頑強抗擊,戰斗中,中國軍隊的官兵與日軍短兵相接,異常勇敢,一些部隊的官兵遭受重大傷亡,仍然堅守陣地。第678團2營在營長的帶領下,奮不顧身,運用各種手段打擊日軍。面對日軍的野蠻反攻,毫無懼色,包括營長在內的全體官兵壯烈殉國,事跡可歌可泣。
龐炳勛的守城部隊看到張自忠將軍親自率領援軍趕到,士氣大振。3月18日,第59軍與第3軍團的部隊內外夾擊,聯合行動,分別從東面、南面和西面3個方向攻擊湯頭、王疃、傅家地附近的日軍。經過3天激戰,日軍狼狽地向莒縣逃竄。
這次戰斗,張自忠與龐炳勛合作,指揮部隊殲滅日軍3000多人,擊落飛機2架,擊毀坦克6輛,繳獲大量槍支彈葯和軍用物資,取得了臨沂戰場的第一次勝利。
㈢ 張自忠棄私怨三援臨沂,當時的戰略情形是怎樣的
日軍連續不斷的猛烈進攻,使第40軍遭到重大損失。龐炳勛把警衛排都派到陣地上去了,預備隊也沒有了,不得不連發急電,請求李宗仁支援。
李宗仁為難了。龐炳勛勢單力薄,應該派部隊去支援。張自忠指揮的第59軍及所屬第38師、第180師離臨沂不遠,本該調第59軍增援臨沂。但是,張自忠與龐炳勛之間的成見頗深。戰前,張自忠得知龐炳勛率領第40軍也來參加徐州會戰,曾對人說:在任何戰場都可以拚死一戰,唯獨不願意與龐炳勛在一個戰場作戰。
張自忠與龐炳勛原來都是馮玉祥的部下,在戰火中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彼此以兄弟相待。1930年,蔣、馮、閻軍閥混戰爆發。1938年9月18日,張學良擁蔣入關以後,馮玉祥部一些部隊敗退,有的部隊陣前反戈,投向蔣介石。龐炳勛率領部屬退到鄭州西南,難以了解戰場全局情況,部隊曾襲擊張自忠的師指揮部。那場戰斗,張自忠險遭不測。自此以後,兩人結怨頗深。幾年過去了,張自忠和龐炳勛各自率領一個軍馳騁在抗日戰場上,但1930年的那個不愉快事件並沒有從李宗仁的記憶中抹去。
李宗仁想起張自忠戰前那句話,覺得很難讓張自忠率領部隊去解臨沂之圍。
可是,第5戰區除了滕縣附近張自忠指揮的第59軍外,沒有其他部隊可以調動了。雖說軍令不可違,但是,如果張自忠心中不痛快,即使率領部隊行動,也難以真正解臨沂之圍。李宗仁思前想後,決定親自找張自忠談話。
這天,李宗仁找到張自忠,試探性地問:「張軍長,臨沂戰場萬分危急,你知道嗎?」
「看到戰況通報了。」張自忠響亮地回答。
李宗仁點了點頭,開門見山地說:「張軍長,你和龐炳勛有宿怨,我甚為了解。本來,我不想強人之難。不過,以前的內戰皆為私怨私仇。現在,龐炳勛軍長在前方浴血抗日,乃屬雪國恥,報國仇。希望你以國家為重,受點委屈,摒棄個人前嫌。我命令你立即率領部隊前去解臨沂之圍。你務必要絕對服從龐軍長的指揮,切勿遲疑,貽誤戰機。」說完這番話,李宗仁閉了閉眼,開始思考如何進一步說服張自忠。
「絕對服從命令。」張自忠不等聽完李宗仁的話,騰地站起來,那聲音里有一種強烈的激情,一種對日寇無比仇恨的激情,一種愛國的激情。
聽到張自忠的回答,李宗仁嚴肅的臉上露出了少有的笑容,連聲說:「這就好!這就好!」
張自忠離開指揮部時,又回頭說:「請李長官放心,我部立即行動。」
李宗仁有一種預感,一種明顯的預感。他對身旁的一名軍官說:「你們准備好,臨沂戰場一定會有捷報傳來。」
㈣ 臨沂在徐州會戰中有什麼重要地位
北線作戰的第一個焦點,是臨沂爭奪戰?
臨沂位於徐州東北,是防守徐州的一道重要門戶?臨沂縣城,金雀山?銀雀山兩座山東西對峙,相傳早年這兩座山的山岡上開滿了黃色和白色的草花,狀如雲雀,因而得名?臨沂有西漢前期的大量墓葬?1972年,銀雀山一號漢墓出土竹簡及殘簡4942枚,其中有失傳1700多年的《孫臏兵法》和《孫子兵法》等兵書,解開了兵法研究上的一個千年之疑?徐州會戰,臨沂成為中日雙方數萬軍隊爭奪的一個重要戰場?
2月下旬,北路日軍華北方面軍第二集團軍司令官西尾壽造中將指揮第5?第10師團的部分兵力,分兩路向南進犯?其戰斗部署是:
——日軍第5師團長坂垣征四郎中將指揮第21旅團向臨沂突擊?這個師團一部曾在平型關遭到八路軍第115師的沉重打擊?
西路:日軍第10師團磯谷廉介中將指揮長瀨谷支隊從濟寧地區西渡運河,向嘉祥進攻;命令瀨谷支隊沿津浦鐵路南進,向滕縣進攻?
日軍進攻的槍聲,首先在東路的臨沂方向響起?
3月5日,東路日軍第21旅團在旅團長坂本順少將的指揮下,進至臨沂北面的湯頭?白塔一線?這路日軍共有3個步兵團?1個炮兵團?1個騎兵營,共2萬餘人?主要編制有:
第11聯隊所屬2個大隊;第21聯隊;第42聯隊所屬1個大隊;野炮兵第5聯隊所屬2個大隊;山炮兵1個中隊?
湯頭?白塔一線,距離臨沂城只有5餘公里路,日軍佔領進攻出發陣地後,隨時都可能向臨沂發動攻擊?而防守臨沂的中國軍隊只有龐炳勛軍長指揮的第40軍所屬5個團?
龐炳勛是河北新河人,1879年出生,早年在北洋軍第三鎮當兵?1921年以後,相繼擔任陸軍第15混成旅副旅官?騎兵營長?旅參謀長?第2混成旅旅長?暫編第5軍軍長等職務,1929年任馮玉祥部第3路總指揮?1933年率領部隊參加長城抗戰,任第10軍團總指揮?1935年升至陸軍中將?全面抗戰爆發以後,1938年初出任5軍團軍團長?2月,根據李宗仁的命令,率領部隊防守臨沂?
龐炳勛剛到臨沂時,臨沂城的老百姓敲鑼打鼓,紛紛上街歡迎?部隊進城時,一些婦女和兒童手捧紅棗和雞蛋站在道路旁,熱情地慰問部隊?部隊進城以後,臨沂的一些青年爭先恐後地要求參軍?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大娘提著一籃雞蛋,急匆匆地走進龐炳勛指揮部,一定要把雞蛋親手送到龐長官手裡?
龐炳勛為臨沂百姓的熱情所感動,他對官兵們說:我們如果不拚命打日本鬼子,真對不起老百姓呀!
龐炳勛指揮的這些部隊在防守臨沂初期,戰果顯著?2月下旬,日軍開始南下侵犯,龐炳勛要求部隊嚴密防守,主動出擊?在龐炳勛的指揮下,第115旅前出到莒縣與日軍激戰,殲滅日軍200多人,自己傷亡500多人,戰後,撤退到臨沂附近的相公庄?第116旅在垛庄?湯頭一線截擊日軍,殲滅日軍數十人,擊毀汽車3輛,繳獲汽車1輛,戰後,部隊退到臨沂的諸葛城?
日軍在3月上旬發動進攻,顯然進行了充分准備?坂本順少將率領的部隊不但編制滿員,還有飛機大炮配合?龐炳勛軍長要求部隊嚴守陣地,同時把日軍進攻的嚴重情況如實向李宗仁報告?
李宗仁深思熟慮之下,覺得如要確保徐州安全,就必須加強兵力,遂向蔣介石要求調增兵力?
3月10日,日軍在坦克?飛機和眾多炮火的掩護下,向臨沂發起了猛烈的攻擊?龐炳勛軍長嚴令部隊堅守陣地,不準放過1名日本鬼子?激烈的戰斗進行了一天一夜,日軍始終無法突破第40軍的防線?
這一天戰斗,使徐州的外國使團和記者感到吃驚?日軍精銳的坂垣師團的部隊竟然無法突破中國一支「雜牌軍」的防守,對此,他們感到非常驚訝?
此日的結局使坂垣征四郎惱羞成怒,這個日軍中將一面調遣增援部隊,一面命令第21旅團繼續對臨沂發起猛攻?
日軍連續不斷的猛烈進攻,使第40軍遭到重大損失?龐炳勛把警衛排都派到陣地上去了,預備隊也沒有了,不得不連發急電,請求李宗仁支援?
李宗仁為難了?龐炳勛勢單力薄,應該派部隊去支援?張自忠指揮的第59軍及所屬第38師?第180師離臨沂不遠,本該調第59軍增援臨沂?但是,張自忠與龐炳勛之間的成見頗深?戰前,張自忠得知龐炳勛率領第40軍也來參加徐州會戰,曾對人說:在任何戰場都可以拚死一戰,唯獨不願意與龐炳勛在一個戰場作戰?
張自忠與龐炳勛原來都是馮玉祥的部下,在戰火中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彼此以兄弟相待?1930年,蔣?馮?閻軍閥混戰爆發?9月18日,張學良擁蔣入關以後,馮玉祥部一些部隊敗退,有的部隊陣前反戈,投向蔣介石?龐炳勛率領部屬退到鄭州西南,難以了解戰場全局情況,部隊曾襲擊張自忠的師指揮部?那場戰斗,張自忠險遭不測?自此以後,兩人結怨頗深?幾年過去了,張自忠和龐炳勛各自率領一個軍馳騁在抗日戰場上,但1930年的那個不愉快事件並沒有從李宗仁的記憶中抹去?
李宗仁想起張自忠戰前那句話,覺得很難讓張自忠率領部隊去解臨沂之圍?
可是,第5戰區除了滕縣附近張自忠指揮的第59軍外,沒有其他部隊可以調動了?雖說軍令不可違,但是,如果張自忠心中不痛快,即使率領部隊行動,也難以真正解臨沂之圍?李宗仁思前想後,決定親自找張自忠談話?
這天,李宗仁找到張自忠,試探性地問:「張軍長,臨沂戰場萬分危急,你知道嗎?」
「看到戰況通報了?」張自忠響亮地回答?
李宗仁點了點頭,開門見山地說:「張軍長,你和龐炳勛有宿怨,我甚為了解?本來,我不想強人之難?不過,以前的內戰皆為私怨私仇?現在,龐炳勛軍長在前方浴血抗日,乃屬雪國恥,報國仇?希望你以國家為重,受點委屈,摒棄個人前嫌?我命令你立即率領部隊前去解臨沂之圍?你務必要絕對服從龐軍長的指揮,切勿遲疑,貽誤戰機?」說完這番話,李宗仁閉了閉眼,開始思考如何進一步說服張自忠?
「絕對服從命令?」張自忠不等聽完李宗仁的話,騰地站起來,那聲音里有一種強烈的激情,一種對日寇無比仇恨的激情,一種愛國的激情?
聽到張自忠的回答,李宗仁嚴肅的臉上露出了少有的笑容,連聲說:「這就好!這就好!」
張自忠離開指揮部時,又回頭說:「請李長官放心,我部立即行動?」
李宗仁有一種預感,一種明顯的預感?他對身旁的一名軍官說:「你們准備好,臨沂戰場一定會有捷報傳來?」
張自忠接受李宗仁下達的命令後,立即指揮部隊行動?第59軍星夜兼程,部隊日行軍90公里,趕到臨沂北郊的沂河西岸時,已經是3月11日傍晚了?
這時候,臨沂戰場上共有中國軍隊3個師?1個海軍陸戰隊,約3萬人?由於張自忠率領部隊趕到臨沂,敵我兵力對比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張自忠不等安營就緒,立即組織部隊進行偵察?張自忠得知,當面日軍共有3個聯隊,約9000多人?日軍裝備有大量裝甲車?坦克?大口徑火炮,作戰時有飛機配合,臨沂城外一些村莊已被日軍佔領?於是,張自忠命令部隊加強戰備,自己設法與守城部隊取得聯系?
龐炳勛得知張自忠親自率領部隊從滕縣附近趕來增援,深受感動?龐炳勛把第5戰區參謀長徐祖詒叫過來,同張自忠一起研究作戰計劃?
張自忠提出,我軍應利用夜暗向日軍的側背出擊,龐炳勛和徐祖詒都表示同意?3人決定,部隊以攻為守,採取側背襲擊日軍的戰術,解臨沂之圍?
以攻為守,側背出擊,這是李宗仁徐州會戰的基本作戰思想的體現?這一戰法化解了臨沂之圍?
徐祖詒參謀長看到龐炳勛所在的第3軍團軍團部離前線只有1.5公里,難免有些擔心?他對龐炳勛說:「軍團部是不是轉移到付家莊去?那裡離城南有10公里?」
龐炳勛搖了搖頭,拒絕了這位參謀長的善意?他說:「現在敵情這么嚴重,如果我龐某臨危後退,前方就會士氣動搖,臨沂城就難保了?」
3月14日凌晨3時,張自忠指揮第59軍右翼隊強渡沂河,佔領東岸後,向日軍的右側後發起猛烈攻擊?日軍第21旅團坂本順少將正集中力量向臨沂攻擊,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背後突然冒出來第59軍,部隊頓時混亂起來?這天,張自忠指揮的部隊殲滅了日軍2000多人?此後數日激戰,第59軍奪回了被日軍攻佔的亭子頭?大太平?徐家太平?沙子嶺等多處據點?
3月16日,日軍在航空兵配合下,向第59軍防守的崖頭?劉家湖?釣魚台一線陣地反撲?第59軍第38師官兵頑強抗擊,戰斗中,中國軍隊的官兵與日軍短兵相接,異常勇敢,一些部隊的官兵遭受重大傷亡,仍然堅守陣地?第678團2營在營長的帶領下,奮不顧身,運用各種手段打擊日軍?面對日軍的野蠻反攻,毫無懼色,包括營長在內的全體官兵壯烈殉國,事跡可歌可泣?
龐炳勛的守城部隊看到張自忠將軍親自率領援軍趕到,士氣大振?3月18日,第59軍與第3軍團的部隊內外夾擊,聯合行動,分別從東面?南面和西面3個方向攻擊湯頭?王疃?傅家地附近的日軍?經過3天激戰,日軍狼狽地向莒縣逃竄?
這次戰斗,張自忠與龐炳勛合作,指揮部隊殲滅日軍3000多人,擊落飛機2架,擊毀坦克6輛,繳獲大量槍支彈葯和軍用物資,取得了臨沂戰場的第一次勝利?
臨沂戰場的第一次勝利,在全國產生了重大影響,《大公報》曾以「臨沂大捷」為標題,發表了社論,對部隊的勇敢戰斗給予高度贊揚?蔣介石和李宗仁都給予龐炳勛嘉獎?
這次戰斗,與張自忠的鼎力相助密不可分?戰後,有的官兵談到張自忠率軍增援臨沂這一行動時,贊不絕口,說:當時「若非張大義凜然,不挾前嫌,及時赴援?龐氏已成瓮中之物,必致全軍覆沒,更談不上臨沂?台兒庄大捷了!」
臨沂戰場的第一個勝利,中國軍隊付出了傷亡3000多人的代價?抗日將士的熱血灑在臨沂陣地上?
3月20日,張自忠接到命令,第59軍主力調到臨沂西面的費縣作戰?
3月23日,日軍第21旅團得到第5師團給予的增援以後,再次向臨沂發動猛攻?龐炳勛指揮部隊在沂河西岸堅守?部隊連續作戰,得不到有效的補充和休整,傷亡慘重?部隊撤到臨沂近郊後,龐炳勛深感兵力不足,命令他身邊的特務營?學生隊等凡有戰鬥力的人,都要上戰場?
李宗仁為了守住臨沂這個要點,再次命令張自忠率領第59軍星夜東進,馳援臨沂?此時,台兒庄戰役已經打響,臨沂的得失直接關繫到台兒庄戰役的成敗,影響到徐州會戰的成敗?李宗仁對堅守臨沂的決心很堅決?
3月24日,張自忠指揮第59軍主力從臨沂的西北方向對日軍的側背發起攻擊,一部分兵力前往臨沂城,增援龐炳勛堅守臨沂,確保臨沂不失?
第59軍向日軍發起攻擊之初,進展順利?但是,日軍很快進行反擊?日軍第21旅團再次遭到張自忠部的側擊,已經不像第一次那樣慌亂了?這一次,日軍對作戰部署稍作調整以後,就憑借優良的武器裝備向第59軍進行反撲?激烈的戰斗持續了數日,日軍遭到重大傷亡?茶葉山戰斗中,張自忠為了爭取主動,把師預備隊調到山南,攻擊日軍的側後?當日軍增加兵力爭奪茶葉山時,張自忠命令總預備隊投入戰斗,日軍反攻受挫?
3月29日下午,張自忠下達了全軍總攻擊的命令?
59軍勢如猛虎,日軍節節敗退,但退至沙嶺子時,卻憑借已有工事和優勢火力頑強抵抗?中國軍隊幾次沖鋒,都難以突破日軍陣地,部隊遭受重大傷亡?
張自忠的心揪緊了?臨沂戰斗,這是「盧溝橋事變」以來將軍重返前線指揮的第一仗?現在,戰斗已經到了千鈞一發的關頭,士兵們在流血,陣地前到處是屍體?張自忠站在前沿陣地上,耳邊不時傳來一陣陣炮聲,那是台兒庄戰役的炮聲,那是徐州會戰的炮聲?聽到這炮聲,將軍的熱血沸騰了……
張自忠猛地拿起筆,寫下3條手令?其中寫道:
「敵人亦到最後關頭,看誰能忍最後之一秒鍾,誰就能成功?我困難,敵之困難更大;我苦戰,敵之苦處數倍於我?望率所部撐眼前這一極小之時間,甚盼,甚盼?」
張自忠的手令轉達到部隊以後,官兵們爭相傳閱,部隊士氣大增?在中國軍隊震天動地的沖殺聲中,日軍敗退了?
中國軍隊取得了臨沂戰場的第二次勝利?
日軍第21旅團在坂本順少將指揮下,自3月初對臨沂發動進攻以來,進展緩慢,平均每天前進不到2公里,且傷亡慘重?全支隊一共8000多人,被殲滅3000多人?這使坂垣征四郎非常惱火?3月31日,坂垣征四郎來到湯頭鎮,嚴厲訓斥潰敗下來的日軍,命令坂本順支隊長在現地死守,決不能後撤?
4月初,日軍重新組織力量對臨沂發起了第3次攻擊?這時候,中國軍隊在台兒庄對孤立冒進的日軍磯谷支隊基本形成了包圍,一旦日軍第5師團的部隊突破臨沂,與磯谷支隊會合,必將對在台兒庄地區作戰的中國軍隊造成重大威脅?為此,李宗仁嚴令龐炳勛必須堅決守住臨沂?守住臨沂就等於拖住了坂垣征四郎的後腿,使這支日軍的「精銳」部隊無法接近台兒庄?
4月19日,日軍的飛機對臨沂城進行猛烈轟炸?日軍地面部隊看到臨沂的西城門被炸毀,立即發起沖鋒,湧入臨沂城?龐炳勛和張自忠看到形勢萬分危急,指揮部隊同日軍一條街一條街地爭奪,一條巷一條巷地拼殺?那幾天,臨沂城裡,街街都在發生肉搏戰,巷巷都有槍聲?中國軍隊傷亡慘重,但官兵決不放棄臨沂?
台兒庄戰役接近尾聲時,中國軍隊奉命退出臨沂,向郯城等地轉移?
持續數月的臨沂保衛戰,張自忠?龐炳勛兩支部隊互相配合,挫敗了日軍第5師團與第10師團在徐州北面會師的企圖?坂垣師團號稱是日軍中的「鐵軍」?中國軍隊能以劣勢裝備挫敗日軍的連續進攻,這對全國的抗日戰場是一個鼓舞?
歷史不會忘記張自忠將軍在臨沂戰場上的功績?
臨沂戰斗,第59軍雖然傷亡了9000多人,但為爾後的台兒庄大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戰後,張自忠提升為第27軍團軍團長,同時兼任第59軍軍長?
李宗仁將軍回憶臨沂之戰時,說:「臨沂一役最大的收獲,是將坂垣?磯谷兩師團擬在台兒庄會師的計劃徹底粉碎,造成爾後台兒庄血戰時,磯谷師團孤軍深入,為我圍殲的契機?」李宗仁還指出:「此次臨沂之捷,張自忠的第59軍奮勇赴戰之功,實不可沒?」
白崇德回憶臨沂之戰時,說:「張將軍在徐州會戰之臨沂戰役,與龐炳勛將軍將敵精銳第5師團(坂垣師團)擊潰,減輕徐州戰之壓力,使台兒庄獲得抗戰以來第一次勝利,於戰史上佔有輝煌的一頁?」
㈤ 玩帶有瞄準鏡的彈弓槍違法嗎是用皮筋為動力的
這是龍膽40連發,
刀也是一道可以斃命,你說違法嗎?樓上說超過一點八焦耳就是違法,現在普通彈弓就已經超過了,你說違法嗎?所以別拿著干違法的事,自己找個人少的地方打個鳥什麼的,不違法的
㈥ 龍膽九代配什麼皮筋好
①很好換沒,量一下原來的長度,把原來的卡球珠子拆下來安在新的皮筋上。
②龍膽40連發分黑色和銀色的,一般在35-40之間。
㈦ 龍膽40連發50米爆屏是真的嗎哪位玩過的大神知道謝謝!
50米基本不可能的,吹的太誇張,龍膽的性能沒有那麼強,就算威力可以在50米打爆,精準也達不到50
㈧ 李宗仁怎麼化解張自忠與龐炳勛恩怨
此日的結局使坂垣征四郎惱羞成怒,這個日軍中將一面調遣增援部隊,一面命令第21旅團繼續對臨沂發起猛攻。
日軍連續不斷的猛烈進攻,使第40軍遭到重大損失。龐炳勛把警衛排都派到陣地上去了,預備隊也沒有了,不得不連發急電,請求李宗仁支援。
李宗仁為難了。龐炳勛勢單力薄,應該派部隊去支援。張自忠指揮的第59軍及所屬第38師、第180師離臨沂不遠,本該調第59軍增援臨沂。但是,張自忠與龐炳勛之間的成見頗深。戰前,張自忠得知龐炳勛率領第40軍也來參加徐州會戰,曾對人說:在任何戰場都可以拚死一戰,唯獨不願意與龐炳勛在一個戰場作戰。
張自忠與龐炳勛原來都是馮玉祥的部下,在戰火中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彼此以兄弟相待。1930年,蔣、馮、閻軍閥混戰爆發。9月18日,張學良擁蔣入關以後,馮玉祥部一些部隊敗退,有的部隊陣前反戈,投向蔣介石。龐炳勛率領部屬退到鄭州西南,難以了解戰場全局情況,部隊曾襲擊張自忠的師指揮部。那場戰斗,張自忠險遭不測。自此以後,兩人結怨頗深。幾年過去了,張自忠和龐炳勛各自率領一個軍馳騁在抗日戰場上,但1930年的那個不愉快事件並沒有從李宗仁的記憶中抹去。
李宗仁想起張自忠戰前那句話,覺得很難讓張自忠率領部隊去解臨沂之圍。
可是,第5戰區除了滕縣附近張自忠指揮的第59軍外,沒有其他部隊可以調動了。雖說軍令不可違,但是,如果張自忠心中不痛快,即使率領部隊行動,也難以真正解臨沂之圍。李宗仁思前想後,決定親自找張自忠談話。
這天,李宗仁找到張自忠,試探性地問:「張軍長,臨沂戰場萬分危急,你知道嗎?」
「看到戰況通報了。」張自忠響亮地回答。
李宗仁點了點頭,開門見山地說:「張軍長,你和龐炳勛有宿怨,我甚為了解。本來,我不想強人之難。不過,以前的內戰皆為私怨私仇。現在,龐炳勛軍長在前方浴血抗日,乃屬雪國恥,報國仇。希望你以國家為重,受點委屈,摒棄個人前嫌。我命令你立即率領部隊前去解臨沂之圍。你務必要絕對服從龐軍長的指揮,切勿遲疑,貽誤戰機。」說完這番話,李宗仁閉了閉眼,開始思考如何進一步說服張自忠。
「絕對服從命令。」張自忠不等聽完李宗仁的話,騰地站起來,那聲音里有一種強烈的激情,一種對日寇無比仇恨的激情,一種愛國的激情。
聽到張自忠的回答,李宗仁嚴肅的臉上露出了少有的笑容,連聲說:「這就好!這就好!」
張自忠離開指揮部時,又回頭說:「請李長官放心,我部立即行動。」
李宗仁有一種預感,一種明顯的預感。他對身旁的一名軍官說:「你們准備好,臨沂戰場一定會有捷報傳來。」
張自忠接受李宗仁下達的命令後,立即指揮部隊行動。第59軍星夜兼程,部隊日行軍90公里,趕到臨沂北郊的沂河西岸時,已經是3月11日傍晚了。
這時候,臨沂戰場上共有中國軍隊3個師、1個海軍陸戰隊,約3萬人。由於張自忠率領部隊趕到臨沂,敵我兵力對比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張自忠不等安營就緒,立即組織部隊進行偵察。張自忠得知,當面日軍共有3個聯隊,約9000多人。日軍裝備有大量裝甲車、坦克、大口徑火炮,作戰時有飛機配合,臨沂城外一些村莊已被日軍佔領。於是,張自忠命令部隊加強戰備,自己設法與守城部隊取得聯系。
龐炳勛得知張自忠親自率領部隊從滕縣附近趕來增援,深受感動。龐炳勛把第5戰區參謀長徐祖詒叫過來,同張自忠一起研究作戰計劃。
㈨ 張自忠棄私怨三援臨沂的情形是怎樣的
北線作戰的第一個焦點,是臨沂爭奪戰。
臨沂位於徐州東北,是防守徐州的一道重要門戶。臨沂縣城,金雀山、銀雀山兩座山東西對峙,相傳早年這兩座山的山岡上開滿了黃色和白色的草花,狀如雲雀,因而得名。臨沂有西漢前期的大量墓葬。1972年,銀雀山一號漢墓出土竹簡及殘簡4942枚,其中有失傳1700多年的《孫臏兵法》和《孫子兵法》等兵書,解開了兵法研究上的一個千年之疑。徐州會戰,臨沂成為中日雙方數萬軍隊爭奪的一個重要戰場。
2月下旬,北路日軍華北方面軍第二集團軍司令官西尾壽造中將指揮第5、第10師團的部分兵力,分兩路向南進犯。其戰斗部署是:
——日軍第5師團長坂垣征四郎中將指揮第21旅團向臨沂突擊。這個師團一部曾在平型關遭到八路軍第115師的沉重打擊。
西路:日軍第10師團磯谷廉介中將指揮長瀨谷支隊從濟寧地區西渡運河,向嘉祥進攻;命令瀨谷支隊沿津浦鐵路南進,向滕縣進攻。
日軍進攻的槍聲,首先在東路的臨沂方向響起。
3月5日,東路日軍第21旅團在旅團長坂本順少將的指揮下,進至臨沂北面的湯頭、白塔一線。這路日軍共有3個步兵團、1個炮兵團、1個騎兵營,共2萬餘人。主要編制有:
第11聯隊所屬2個大隊;第21聯隊;第42聯隊所屬1個大隊;野炮兵第5聯隊所屬2個大隊;山炮兵1個中隊。
湯頭、白塔一線,距離臨沂城只有5餘公里路,日軍佔領進攻出發陣地後,隨時都可能向臨沂發動攻擊。而防守臨沂的中國軍隊只有龐炳勛軍長指揮的第40軍所屬5個團。
龐炳勛是河北新河人,1879年出生,早年在北洋軍第三鎮當兵。1921年以後,相繼擔任陸軍第15混成旅副旅官、騎兵營長、旅參謀長、第2混成旅旅長、暫編第5軍軍長等職務,1929年任馮玉祥部第3路總指揮。1933年率領部隊參加長城抗戰,任第10軍團總指揮。1935年升至陸軍中將。全面抗戰爆發以後,1938年初出任5軍團軍團長。2月,根據李宗仁的命令,率領部隊防守臨沂。
龐炳勛剛到臨沂時,臨沂城的老百姓敲鑼打鼓,紛紛上街歡迎。部隊進城時,一些婦女和兒童手捧紅棗和雞蛋站在道路旁,熱情地慰問部隊。部隊進城以後,臨沂的一些青年爭先恐後地要求參軍。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大娘提著一籃雞蛋,急匆匆地走進龐炳勛指揮部,一定要把雞蛋親手送到龐長官手裡。
龐炳勛為臨沂百姓的熱情所感動,他對官兵們說:我們如果不拚命打日本鬼子,真對不起老百姓呀!
龐炳勛指揮的這些部隊在防守臨沂初期,戰果顯著。2月下旬,日軍開始南下侵犯,龐炳勛要求部隊嚴密防守,主動出擊。在龐炳勛的指揮下,第115旅前出到莒縣與日軍激戰,殲滅日軍200多人,自己傷亡500多人,戰後,撤退到臨沂附近的相公庄。第116旅在垛庄、湯頭一線截擊日軍,殲滅日軍數十人,擊毀汽車3輛,繳獲汽車1輛,戰後,部隊退到臨沂的諸葛城。
日軍在3月上旬發動進攻,顯然進行了充分准備。坂本順少將率領的部隊不但編制滿員,還有飛機大炮配合。龐炳勛軍長要求部隊嚴守陣地,同時把日軍進攻的嚴重情況如實向李宗仁報告。
李宗仁深思熟慮之下,覺得如要確保徐州安全,就必須加強兵力,遂向蔣介石要求調增兵力。
3月10日,日軍在坦克、飛機和眾多炮火的掩護下,向臨沂發起了猛烈的攻擊。龐炳勛軍長嚴令部隊堅守陣地,不準放過1名日本鬼子。激烈的戰斗進行了一天一夜,日軍始終無法突破第40軍的防線。
這一天戰斗,使徐州的外國使團和記者感到吃驚。日軍精銳的坂垣師團的部隊竟然無法突破中國一支「雜牌軍」的防守,對此,他們感到非常驚訝。
此日的結局使坂垣征四郎惱羞成怒,這個日軍中將一面調遣增援部隊,一面命令第21旅團繼續對臨沂發起猛攻。
日軍連續不斷的猛烈進攻,使第40軍遭到重大損失。龐炳勛把警衛排都派到陣地上去了,預備隊也沒有了,不得不連發急電,請求李宗仁支援。
李宗仁為難了。龐炳勛勢單力薄,應該派部隊去支援。張自忠指揮的第59軍及所屬第38師、第180師離臨沂不遠,本該調第59軍增援臨沂。但是,張自忠與龐炳勛之間的成見頗深。戰前,張自忠得知龐炳勛率領第40軍也來參加徐州會戰,曾對人說:在任何戰場都可以拚死一戰,唯獨不願意與龐炳勛在一個戰場作戰。
張自忠與龐炳勛原來都是馮玉祥的部下,在戰火中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彼此以兄弟相待。1930年,蔣、馮、閻軍閥混戰爆發。9月18日,張學良擁蔣入關以後,馮玉祥部一些部隊敗退,有的部隊陣前反戈,投向蔣介石。龐炳勛率領部屬退到鄭州西南,難以了解戰場全局情況,部隊曾襲擊張自忠的師指揮部。那場戰斗,張自忠險遭不測。自此以後,兩人結怨頗深。幾年過去了,張自忠和龐炳勛各自率領一個軍馳騁在抗日戰場上,但1930年的那個不愉快事件並沒有從李宗仁的記憶中抹去。
李宗仁想起張自忠戰前那句話,覺得很難讓張自忠率領部隊去解臨沂之圍。
可是,第5戰區除了滕縣附近張自忠指揮的第59軍外,沒有其他部隊可以調動了。雖說軍令不可違,但是,如果張自忠心中不痛快,即使率領部隊行動,也難以真正解臨沂之圍。李宗仁思前想後,決定親自找張自忠談話。
這天,李宗仁找到張自忠,試探性地問:「張軍長,臨沂戰場萬分危急,你知道嗎?」
「看到戰況通報了。」張自忠響亮地回答。
李宗仁點了點頭,開門見山地說:「張軍長,你和龐炳勛有宿怨,我甚為了解。本來,我不想強人之難。不過,以前的內戰皆為私怨私仇。現在,龐炳勛軍長在前方浴血抗日,乃屬雪國恥,報國仇。希望你以國家為重,受點委屈,摒棄個人前嫌。我命令你立即率領部隊前去解臨沂之圍。你務必要絕對服從龐軍長的指揮,切勿遲疑,貽誤戰機。」說完這番話,李宗仁閉了閉眼,開始思考如何進一步說服張自忠。
「絕對服從命令。」張自忠不等聽完李宗仁的話,騰地站起來,那聲音里有一種強烈的激情,一種對日寇無比仇恨的激情,一種愛國的激情。
聽到張自忠的回答,李宗仁嚴肅的臉上露出了少有的笑容,連聲說:「這就好!這就好!」
張自忠離開指揮部時,又回頭說:「請李長官放心,我部立即行動。」
李宗仁有一種預感,一種明顯的預感。他對身旁的一名軍官說:「你們准備好,臨沂戰場一定會有捷報傳來。」
張自忠接受李宗仁下達的命令後,立即指揮部隊行動。第59軍星夜兼程,部隊日行軍90公里,趕到臨沂北郊的沂河西岸時,已經是3月11日傍晚了。
這時候,臨沂戰場上共有中國軍隊3個師、1個海軍陸戰隊,約3萬人。由於張自忠率領部隊趕到臨沂,敵我兵力對比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張自忠不等安營就緒,立即組織部隊進行偵察。張自忠得知,當面日軍共有3個聯隊,約9000多人。日軍裝備有大量裝甲車、坦克、大口徑火炮,作戰時有飛機配合,臨沂城外一些村莊已被日軍佔領。於是,張自忠命令部隊加強戰備,自己設法與守城部隊取得聯系。
龐炳勛得知張自忠親自率領部隊從滕縣附近趕來增援,深受感動。龐炳勛把第5戰區參謀長徐祖詒叫過來,同張自忠一起研究作戰計劃。
張自忠提出,我軍應利用夜暗向日軍的側背出擊,龐炳勛和徐祖詒都表示同意。3人決定,部隊以攻為守,採取側背襲擊日軍的戰術,解臨沂之圍。
以攻為守,側背出擊,這是李宗仁徐州會戰的基本作戰思想的體現。這一戰法化解了臨沂之圍。
徐祖詒參謀長看到龐炳勛所在的第3軍團軍團部離前線只有1.5公里,難免有些擔心。他對龐炳勛說:「軍團部是不是轉移到付家莊去?那裡離城南有10公里。」
龐炳勛搖了搖頭,拒絕了這位參謀長的善意。他說:「現在敵情這么嚴重,如果我龐某臨危後退,前方就會士氣動搖,臨沂城就難保了。」
3月14日凌晨3時,張自忠指揮第59軍右翼隊強渡沂河,佔領東岸後,向日軍的右側後發起猛烈攻擊。日軍第21旅團坂本順少將正集中力量向臨沂攻擊,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背後突然冒出來第59軍,部隊頓時混亂起來。這天,張自忠指揮的部隊殲滅了日軍2000多人。此後數日激戰,第59軍奪回了被日軍攻佔的亭子頭、大太平、徐家太平、沙子嶺等多處據點。
3月16日,日軍在航空兵配合下,向第59軍防守的崖頭、劉家湖、釣魚台一線陣地反撲。第59軍第38師官兵頑強抗擊,戰斗中,中國軍隊的官兵與日軍短兵相接,異常勇敢,一些部隊的官兵遭受重大傷亡,仍然堅守陣地。第678團2營在營長的帶領下,奮不顧身,運用各種手段打擊日軍。面對日軍的野蠻反攻,毫無懼色,包括營長在內的全體官兵壯烈殉國,事跡可歌可泣。
龐炳勛的守城部隊看到張自忠將軍親自率領援軍趕到,士氣大振。3月18日,第59軍與第3軍團的部隊內外夾擊,聯合行動,分別從東面、南面和西面3個方向攻擊湯頭、王疃、傅家地附近的日軍。經過3天激戰,日軍狼狽地向莒縣逃竄。
這次戰斗,張自忠與龐炳勛合作,指揮部隊殲滅日軍3000多人,擊落飛機2架,擊毀坦克6輛,繳獲大量槍支彈葯和軍用物資,取得了臨沂戰場的第一次勝利。
臨沂戰場的第一次勝利,在全國產生了重大影響,《大公報》曾以「臨沂大捷」為標題,發表了社論,對部隊的勇敢戰斗給予高度贊揚。蔣介石和李宗仁都給予龐炳勛嘉獎。
這次戰斗,與張自忠的鼎力相助密不可分。戰後,有的官兵談到張自忠率軍增援臨沂這一行動時,贊不絕口,說:當時「若非張大義凜然,不挾前嫌,及時赴援。龐氏已成瓮中之物,必致全軍覆沒,更談不上臨沂、台兒庄大捷了!」
臨沂戰場的第一個勝利,中國軍隊付出了傷亡3000多人的代價。抗日將士的熱血灑在臨沂陣地上。
3月20日,張自忠接到命令,第59軍主力調到臨沂西面的費縣作戰。
3月23日,日軍第21旅團得到第5師團給予的增援以後,再次向臨沂發動猛攻。龐炳勛指揮部隊在沂河西岸堅守。部隊連續作戰,得不到有效的補充和休整,傷亡慘重。部隊撤到臨沂近郊後,龐炳勛深感兵力不足,命令他身邊的特務營、學生隊等凡有戰鬥力的人,都要上戰場。
李宗仁為了守住臨沂這個要點,再次命令張自忠率領第59軍星夜東進,馳援臨沂。此時,台兒庄戰役已經打響,臨沂的得失直接關繫到台兒庄戰役的成敗,影響到徐州會戰的成敗。李宗仁對堅守臨沂的決心很堅決。
3月24日,張自忠指揮第59軍主力從臨沂的西北方向對日軍的側背發起攻擊,一部分兵力前往臨沂城,增援龐炳勛堅守臨沂,確保臨沂不失。
第59軍向日軍發起攻擊之初,進展順利。但是,日軍很快進行反擊。日軍第21旅團再次遭到張自忠部的側擊,已經不像第一次那樣慌亂了。這一次,日軍對作戰部署稍作調整以後,就憑借優良的武器裝備向第59軍進行反撲。激烈的戰斗持續了數日,日軍遭到重大傷亡。茶葉山戰斗中,張自忠為了爭取主動,把師預備隊調到山南,攻擊日軍的側後。當日軍增加兵力爭奪茶葉山時,張自忠命令總預備隊投入戰斗,日軍反攻受挫。
3月29日下午,張自忠下達了全軍總攻擊的命令。
59軍勢如猛虎,日軍節節敗退,但退至沙嶺子時,卻憑借已有工事和優勢火力頑強抵抗。中國軍隊幾次沖鋒,都難以突破日軍陣地,部隊遭受重大傷亡。
張自忠的心揪緊了。臨沂戰斗,這是「盧溝橋事變」以來將軍重返前線指揮的第一仗。現在,戰斗已經到了千鈞一發的關頭,士兵們在流血,陣地前到處是屍體。張自忠站在前沿陣地上,耳邊不時傳來一陣陣炮聲,那是台兒庄戰役的炮聲,那是徐州會戰的炮聲。聽到這炮聲,將軍的熱血沸騰了……
張自忠猛地拿起筆,寫下3條手令。其中寫道:
「敵人亦到最後關頭,看誰能忍最後之一秒鍾,誰就能成功。我困難,敵之困難更大;我苦戰,敵之苦處數倍於我。望率所部撐眼前這一極小之時間,甚盼,甚盼。」
張自忠的手令轉達到部隊以後,官兵們爭相傳閱,部隊士氣大增。在中國軍隊震天動地的沖殺聲中,日軍敗退了。
中國軍隊取得了臨沂戰場的第二次勝利。
日軍第21旅團在坂本順少將指揮下,自3月初對臨沂發動進攻以來,進展緩慢,平均每天前進不到2公里,且傷亡慘重。全支隊一共8000多人,被殲滅3000多人。這使坂垣征四郎非常惱火。3月31日,坂垣征四郎來到湯頭鎮,嚴厲訓斥潰敗下來的日軍,命令坂本順支隊長在現地死守,決不能後撤。
4月初,日軍重新組織力量對臨沂發起了第3次攻擊。這時候,中國軍隊在台兒庄對孤立冒進的日軍磯谷支隊基本形成了包圍,一旦日軍第5師團的部隊突破臨沂,與磯谷支隊會合,必將對在台兒庄地區作戰的中國軍隊造成重大威脅。為此,李宗仁嚴令龐炳勛必須堅決守住臨沂。守住臨沂就等於拖住了坂垣征四郎的後腿,使這支日軍的「精銳」部隊無法接近台兒庄。
4月19日,日軍的飛機對臨沂城進行猛烈轟炸。日軍地面部隊看到臨沂的西城門被炸毀,立即發起沖鋒,湧入臨沂城。龐炳勛和張自忠看到形勢萬分危急,指揮部隊同日軍一條街一條街地爭奪,一條巷一條巷地拼殺。那幾天,臨沂城裡,街街都在發生肉搏戰,巷巷都有槍聲。中國軍隊傷亡慘重,但官兵決不放棄臨沂。
台兒庄戰役接近尾聲時,中國軍隊奉命退出臨沂,向郯城等地轉移。
持續數月的臨沂保衛戰,張自忠、龐炳勛兩支部隊互相配合,挫敗了日軍第5師團與第10師團在徐州北面會師的企圖。坂垣師團號稱是日軍中的「鐵軍」。中國軍隊能以劣勢裝備挫敗日軍的連續進攻,這對全國的抗日戰場是一個鼓舞。
歷史不會忘記張自忠將軍在臨沂戰場上的功績。
臨沂戰斗,第59軍雖然傷亡了9000多人,但為爾後的台兒庄大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戰後,張自忠提升為第27軍團軍團長,同時兼任第59軍軍長。
李宗仁將軍回憶臨沂之戰時,說:「臨沂一役最大的收獲,是將坂垣、磯谷兩師團擬在台兒庄會師的計劃徹底粉碎,造成爾後台兒庄血戰時,磯谷師團孤軍深入,為我圍殲的契機。」李宗仁還指出:「此次臨沂之捷,張自忠的第59軍奮勇赴戰之功,實不可沒。」
白崇德回憶臨沂之戰時,說:「張將軍在徐州會戰之臨沂戰役,與龐炳勛將軍將敵精銳第5師團(坂垣師團)擊潰,減輕徐州戰之壓力,使台兒庄獲得抗戰以來第一次勝利,於戰史上佔有輝煌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