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方批發 » 河北石家莊張氏三掃批發

河北石家莊張氏三掃批發

發布時間: 2021-07-16 15:21:17

1. 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作文資料有關河北

河北民俗風俗
熱情好客的山裡人

河北省境內北有燕山,西依太行,山區面積比較遼闊。山裡人熱情好客,自古成俗。

冀西一帶山裡的居民,把家裡來客人做為「吉利」的預兆。如果哪一家一年之中沒有住過客人,就被認為來年不吉利。客人進家後,飲茶、吃飯、上菜均用大碗,不用盤、碟。飲茶時,碗里不能喝乾。如果碗里沒了茶,主人就會馬上斟上一碗,直到喝剩了半碗為止。吃飯時,筷子要隨時拿在手裡,不能停放在桌上,否則會被誤認是「瞧不起」主人。直到兩根筷子平放在碗口上時,才被認為是吃飽了。只要筷子不平放在碗口上,隨時就有可能再給盛上一大碗。北部燕山深處的一些地方,因冬季比較寒冷,各家各戶都生火燒炕。家裡來了客人時,總要被安排在最暖和的炕頭,與主人全家同睡一條大炕,不能避嫌。哪一家門前有果木樹,如果外地的客人從樹下經過,住腳停看,只要有成熟的果子,主人立刻就會爬上樹去採摘。特別是當地的一些土特產,象燕山板栗、贊皇大棗、涉縣的柿乾等等,客人不能拒絕,帶走的東西越多,主人越高興,認為自己被客人看得起,下一年的收成會更好。

一、民間文學 (5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 1-1 耿村民間故事 石家莊藁城市
2 1-2 河間歌詩 滄州河間市
3 1-3 孟姜女故事傳說 秦皇島山海關區
4 1-4 邯鄲成語典故文化 邯鄲市
5 1-5 牛郎織女傳說邢台 內丘縣

二、民間美術 (10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6 2-1 武強木版年畫 衡水武強縣
7 2-2 衡水內畫 衡水市
8 2-3 蔚縣剪紙 張家口蔚縣
9 2-4 豐寧滿族剪紙 承德豐寧滿族自治縣
10 2-5 曲陽石雕 保定曲陽縣
11 2-6 內丘神碼 邢台內丘縣
12 2-7 玉田泥塑 唐山玉田縣
13 2-8 辛集農民畫 石家莊辛集市
14 2-9 無極剪紙 石家莊無極縣
15 2-10 白溝泥塑 保定高碑店市

三、民間音樂 (20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6 3-1 冀中笙管 樂保定淶水縣
(高洛音樂會)
17 3-2 霸州笙管樂 廊坊霸州市
(高橋音樂會、
勝芳音樂會、
張庄音樂會)
18 3-3 河北鼓吹樂(永年)邯鄲永年縣
19 3-4 河北鼓吹樂(撫寧)秦皇島撫寧縣

20 3-5 固安笙管樂 廊坊固安縣
(屈家營音樂會、
小馮村音樂會)
21 3-6 承德清音會 承德市
22 3-7 廣宗太平道樂 邢台廣宗縣
23 3-8 常山戰鼓 石家莊正定縣
24 3-9 藁城戰鼓 石家莊藁城市
25 3-10 子位吹歌 保定定州市
26 3-11 安次區笙管樂 廊坊安次區
(軍盧村音樂會、
南響口梵唄音樂會、
後屯音樂會)
27 3-12 雄縣古樂 保定雄縣
28 3-13 竹林寺寺廟音樂 張家口陽原縣
29 3-14 辛安庄民間音樂會 滄州任丘市
30 3-15 涉縣寺廟音樂 邯鄲涉縣
31 3-16 里東庄音樂老會 廊坊文安縣
32 3-17 任丘大鼓 滄州任丘市
33 3-18 河間大鼓 滄州河間市
34 3-19 磁縣迓鼓 邯鄲磁縣
35 3-20 唐山花吹 唐山唐海縣

四、民間舞蹈 (20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36 4-1 昌黎地秧歌 秦皇島昌黎縣
37 4-2 井陘拉花 石家莊井陘縣
38 4-3 徐水獅舞 保定徐水縣
39 4-4 滄州落子 滄州南皮縣
40 4-5 易縣擺字龍燈 保定易縣
41 4-6 隆堯招子鼓 邢台隆堯縣
42 4-7 抬花杠 石家莊欒城縣
43 4-8 簍子燈 唐山豐南區
44 4-9 青龍猴打棒 秦皇島青龍滿族
45 4-10 葛漁城重閣會 廊坊安次區
46 4-11 晉州官傘 石家莊晉州市
47 4-12 贊皇鐵龍燈 石家莊贊皇縣
48 4-13 黃驊麒麟舞 滄州黃驊市
49 4-14 豐寧蝴蝶舞 承德豐寧滿族
50 4-15 曲周龍燈 邯鄲曲周縣
51 4-16 撫寧太平鼓 秦皇島撫寧縣
52 4-17 二貴摔跤 承德隆化縣
53 4-18 東儲雙龍會 廊坊安次區
54 4-19 滄縣獅舞 滄州滄縣
55 4-20 攆花 邯鄲臨漳縣

五、戲曲 (26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56 5-1 河北梆子 河北省文化廳
57 5-2 評劇 唐山灤南縣
58 5-3 唐山皮影戲 唐山市
59 5-4 石家莊絲弦 石家莊市
60 5-5 哈哈腔(清苑) 保定市
61 5-6 哈哈腔(青縣) 滄州青縣
62 5-7 武安平調落子 邯鄲武安市
63 5-8 定州秧歌戲 保定定州市
64 5-9 冀南皮影戲 邯鄲市
65 5-10 武安儺戲 邯鄲武安市
66 5-11 隆堯秧歌戲 邢台隆堯縣
67 5-12 二人台 張家口康保縣
68 5-13 保定老調 保定市
69 5-14 威縣亂彈 邢台威縣
70 5-15 邯鄲東填池賽戲 邯鄲市
71 5-16 四股弦 邢台巨鹿縣
72 5-17 蔚縣秧歌 張家口蔚縣
73 5-18 軟秧歌 張家口懷安縣
74 5-19 官莊詩賦弦 廊坊固安縣
75 5-20 橫岐調 保定涿州市
76 5-21 永年西調 邯鄲永年縣
77 5-22 磁縣懷調 邯鄲磁縣
78 5-23 賢寓調 保定定興縣
79 5-24 肅寧武術戲 滄州肅寧縣
80 5-25 河間皮影戲 滄州河間市
81 5-26 口梆子 張家口市

六、曲藝 (8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82 6-1 木板大鼓 滄州滄縣
83 6-2 樂亭大鼓 唐山樂亭縣
84 6-3 西河大鼓 滄州河間市
85 6-4 京東大鼓 廊坊市
86 6-5 戳古董 張家口張北縣
87 6-6 黃驊漁鼓 滄州黃驊市
88 6-7 鹽山竹板書 滄州鹽山縣
89 6-8 涿州十不閑 保定涿州市

七、民間雜技 (1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90 7-1 吳橋雜技 滄州吳橋縣

八、民間手工技藝 (17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91 8-1 磁州窯燒制技藝 邯鄲峰峰礦區
92 8-2 魏縣土紡土織技藝 邯鄲魏縣
93 8-3 邢窯燒制技藝 邢台市
94 8-4 定瓷傳統燒制技藝 保定曲陽縣
95 8-5 高陽民間染織技藝 保定高陽縣
96 8-6 花絲鑲嵌製作技藝 廊坊大廠回族自治縣
97 8-7 秸稈扎刻技藝 廊坊永清縣
98 8-8 衡水法帖拓印技藝 衡水桃城區
99 8-9 泊頭傳統鑄造技藝 滄州泊頭市
100 8-10 大名草編傳統手工技藝 邯鄲大名縣
101 8-11 易縣絞胎陶瓷製作技藝 保定易縣
102 8-12 沙河豆面印花技藝 邢台沙河市
103 8-13 高橋尚家笙製作技藝 廊坊霸州市
104 8-14 龍鳳貢面手工製作技藝 衡水故城縣
105 8-15 易水硯製作技藝 保定易縣
106 8-16 蔚縣古民居建築技藝 張家口蔚縣
107 8-17 館陶黑陶製作技藝 邯鄲館陶縣

九、生產商貿習俗 (2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08 9-1 安國葯市 保定市
109 9-2 直隸官府菜系烹飪技藝 保定市

十、歲時節令 (1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10 10-1 鹽山千童信子節 滄州鹽山縣

十一、民間信仰 (4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11 11-1 女媧祭典 邯鄲涉縣
112 11-2 三祖文化 張家口涿鹿縣
113 11-3 趙縣范庄龍牌會 石家莊趙縣
114 11-4 內丘扁鵲祭祀 邢台內丘縣

十二、游藝、傳統體育與競技 (9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15 12-1 沙河藤牌陣 邢台沙河市
116 12-2 邢台梅花拳 邢台平鄉縣、廣宗縣
117 12-3 楊氏太極拳 邯鄲永年縣
118 12-4 滄州武術 滄州市
119 12-5 深州形意拳 衡水深州市
120 12-6 淶水踢球 保定淶水縣
121 12-7 泊頭六合拳 滄州泊頭市
122 12-8 武氏太極拳 邯鄲永年縣
123 12-9 文安八卦掌 廊坊文安縣

十三、文化空間 (7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24 13-1 青縣盤古文化 滄州青縣
125 13-2 勝芳花燈及元宵燈會 廊坊霸州市
126 13-3 蔚縣拜燈山 張家口蔚縣
127 13-4 滏陽河燈 邯鄲邯山區
(馬頭鎮、張庄橋村)
128 13-5 葦子燈陣 邯鄲峰峰礦區
129 13-6 彩布擰台 邯鄲邯山區
130 13-7 黃粱夢文化 邯鄲市
河北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共計97項)
一、民間文學(4項)
序號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1Ⅰ-1伯夷、叔齊的歷史傳說秦皇島盧龍縣2Ⅰ-2契丹始祖傳說承德平泉縣3Ⅰ-3內丘縣郭巨孝文化邢台內丘縣4Ⅰ-4清河縣武松與武大郎的傳說邢台清河縣
二、民間音樂(10項)
序號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5Ⅱ-1安次區義和團音樂(東張務音樂會)
廊坊安次區6Ⅱ-2永年正里小曲邯鄲永年縣7Ⅱ-3東尖塔音樂會廊坊廣陽區8Ⅱ-4豐寧滿族吵子會承德豐寧滿族自治縣9Ⅱ-5昌黎民歌秦皇島昌黎縣10Ⅱ-6昌黎吹歌秦皇島昌黎縣11Ⅱ-7燕子古樂保定易縣12Ⅱ-8易縣東韓村拾幡古樂保定易縣13Ⅱ-9安新縣圈頭村音樂會保定安新縣14Ⅱ-10邢台縣長信排鼓邢台邢台縣
三、民間舞蹈(13項)
序號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15Ⅲ-1臨漳李家莊高蹺皇杠邯鄲臨漳縣16Ⅲ-2永清瑚璉店同樂聖會廊坊永清縣17Ⅲ-3扇鼓(趙州扇鼓、冀南扇鼓)石家莊趙縣
邯鄲叢台區18Ⅲ-4寬城背桿承德寬城滿族自治縣19Ⅲ-5香河大河各庄竹馬會廊坊香河縣20Ⅲ-6鹽山武術扇滄州鹽山縣21Ⅲ-7曲周儺舞聚英叉會邯鄲曲周縣22Ⅲ-8竹板落子承德豐寧滿族自治縣23Ⅲ-9隆堯縣澤畔抬閣邢台隆堯縣24Ⅲ-10跑竹馬(正定縣、靈壽縣)石家莊正定縣
石家莊靈壽縣25Ⅲ-11靈壽武凡同高蹺馬石家莊靈壽縣26Ⅲ-12抬花杠石家莊元氏縣27Ⅲ-13永年抬花桌邯鄲永年縣
四、傳統戲劇(15項)
序號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28Ⅳ-1豫劇桑派藝術邯鄲市29Ⅳ-2冀南四股弦(館陶縣、魏縣、
肥鄉縣)
邯鄲館陶縣
邯鄲魏縣北坡頭
邯鄲肥鄉縣舊店鄉南營村30Ⅳ-3邯鄲賽戲(武安市、涉縣)邯鄲武安市
邯鄲涉縣31Ⅳ-4海興南鑼劇滄州海興縣32Ⅳ-5雞澤弦子腔戲邯鄲雞澤縣33Ⅳ-6館陶木偶戲邯鄲館陶縣34Ⅳ-7臨漳西狄邱落子邯鄲臨漳縣35Ⅳ-8炊庄高腔戲廊坊廣陽區36Ⅳ-9西路梆子滄州海興縣37Ⅳ-10藁城北周卦亂彈石家莊藁城市38Ⅳ-11深澤墜子戲石家莊深澤縣39Ⅳ-12元氏樂樂腔石家莊元氏縣40Ⅳ-13高陽河西村崑曲保定高陽縣41Ⅳ-14臨城南調邢台臨城縣42Ⅳ-15霸州王莊子崑曲廊坊霸州市
五、曲藝(4項)
序號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43Ⅴ-1廣平拉洋片邯鄲廣平縣44Ⅴ-2冀南梨花大鼓(雞澤縣、威縣)邯鄲雞澤縣邢台威縣45Ⅴ-3西河大鼓廊坊文安縣46Ⅴ-4燕山大板(三河市、平泉縣)廊坊三河市
承德平泉縣
六、雜技與競技(14項)
序號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47Ⅵ-1雄縣鷹爪翻子拳保定雄縣48Ⅵ-2孟村八極拳滄州孟村回族自治縣49Ⅵ-3劈掛拳滄州市50Ⅵ-4燕青拳滄州市51Ⅵ-5查滑拳滄州市52Ⅵ-6珍珠球承德圍場滿族蒙古族自
治縣53Ⅵ-7香河安頭屯中幡廊坊香河縣54Ⅵ-8長洪拳邯鄲成安縣55Ⅵ-9上刀山邯鄲涉縣56Ⅵ-10左各庄桿會廊坊文安縣57Ⅵ-11蘇橋飛叉會廊坊文安縣58Ⅵ-12南托雷氏武術石家莊靈壽縣59Ⅵ-13正定高照(中幡)石家莊正定縣60Ⅵ-14大名縣佛漢拳邯鄲大名縣
七、民間美術(2項)
序號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61Ⅶ-1伯延民間建築藝術邯鄲武安市62Ⅶ-2八溝石雕工藝承德平泉縣
八、傳統手工技藝(23項)
序號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63Ⅷ-1金鳳扒雞手工製作技藝石家莊市64Ⅷ-2板城燒鍋酒五甑釀造技藝承德市承德縣65Ⅷ-3衡水老白乾傳統釀造技藝衡水市66Ⅷ-4劉伶醉酒釀造技藝保定徐水縣67Ⅷ-5劉美燒雞手工製作技藝唐山樂亭縣68Ⅷ-6玉田老酒釀造技藝唐山玉田縣69Ⅷ-7槐茂醬菜製作技藝保定市70Ⅷ-8貞元增酒傳統釀造工藝邯鄲市71Ⅷ-9山莊老酒釀造技藝承德平泉縣72Ⅷ-10織字土布技藝(雞澤縣、肥鄉縣)邯鄲雞澤縣
邯鄲肥鄉縣73Ⅷ-11魏縣花布染織技藝邯鄲魏縣74Ⅷ-12蠡縣二踢腳製作技藝保定蠡縣75Ⅷ-13昌黎趙家館餃子製作技藝秦皇島昌黎縣76Ⅷ-14平泉「五奎園」改刀肉製作技藝承德平泉縣77Ⅷ-15正定宋記八大碗石家莊正定縣78Ⅷ-16廣宗手工木鏇技藝邢台廣宗縣79Ⅷ-17真定府馬家鹵雞石家莊正定縣80Ⅷ-18藁城宮燈石家莊藁城市81Ⅷ-19遷安手工造紙唐山遷安市82Ⅷ-20廣宗縣柳編技藝邢台廣宗縣83Ⅷ-21一百家子撥御面承德隆化縣84Ⅷ-22井陘礦區高粱秸稈工藝石家莊井陘礦區85Ⅷ-23沙河四匹繒布製作技藝邢台沙河市
九、民俗(11項)
序號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86Ⅸ-1鴻宴飯庄唐山市87Ⅸ-2蔚縣打樹花張家口蔚縣88Ⅸ-3井陘趙庄嶺皇綱石家莊井陘縣89Ⅸ-4後山文化保定易縣90Ⅸ-5臨漳郭小屯墜子村邯鄲臨漳縣91Ⅸ-6井陘孤山感恩文化石家莊井陘縣92Ⅸ-7堯山文化邢台隆堯縣93Ⅸ-8北秀林馬火會石家莊井陘縣94Ⅸ-9桃林坪花臉社火石家莊井陘縣95Ⅸ-10西宮大蠟會石家莊欒城縣96Ⅸ-11南張井老虎火石家莊井陘縣
十、傳統醫葯(1項)
序號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97Ⅹ-1永年太和堂邯鄲永年縣
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公布(附名單)
絲弦藝術
15位粉絲
1樓

新華網河北頻道 ( 2009-06-11 09:23:31 ) 稿件來源: 河北日報

一、民間文學(12項,子項14項)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 Ⅰ-1 平泉的傳說 承德平泉縣2 Ⅰ-2 康熙與大廟的傳說 承德雙灤區

Ⅰ-3 康熙與大廟的傳說 承德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3 Ⅰ-4 楊家將傳說 廊坊大城縣4 Ⅰ-5 仁義胡同的傳說 唐山遷安市5 Ⅰ-6 老馬識途的傳說 唐山遷安市

Ⅰ-7 老馬識途的傳說 秦皇島盧龍縣6 Ⅰ-8 碣石山傳說與故事 秦皇島昌黎縣7 Ⅰ-9 蕭顯寫匾的故事 秦皇島山海關區8 Ⅰ-10 玄鳥生商的歷史傳說 秦皇島盧龍縣9 Ⅰ-11 李廣射虎的歷史傳說 秦皇島盧龍縣10 Ⅰ-12 柏鄉漢牡丹傳說 邢台柏鄉縣11 Ⅰ-13 臨城趙雲故里傳說 邢台臨城縣12 Ⅰ-14 黃金台傳說 保定定興縣

二、傳統音樂(12項,子項21項)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3 Ⅱ-1 灤平十番樂 承德灤平縣14 Ⅱ-2 漳衛南運河船工號子 衡水故城縣15 Ⅱ-3 三河大鼓 廊坊三河市16 Ⅱ-4 冀中笙管樂(楊家口音樂會) 廊坊大城縣

Ⅱ-5 冀中笙管樂(東臧庄音樂會) 廊坊大城縣

Ⅱ-6 冀中笙管樂(琉璃庄音樂會) 廊坊文安縣

Ⅱ-7 冀中笙管樂(蔡頭村音樂會) 廊坊文安縣

Ⅱ-8 冀中笙管樂(西灘里音樂會) 廊坊文安縣

Ⅱ-9 冀中笙管樂(福新村音樂會) 廊坊文安縣

Ⅱ-10 冀中笙管樂(南漢村音樂會) 廊坊廣陽區

Ⅱ-11 冀中笙管樂(北燕家務音樂會)廊坊霸州市

Ⅱ-12 冀中笙管樂(延福屯村音樂會)保定高陽縣

Ⅱ-13 冀中笙管樂(同口音樂會)保定安新縣17 Ⅱ-14 石家莊休門吹歌 石家莊市18 Ⅱ-15 羲皇聖鼓 石家莊新樂市19 Ⅱ-16 任家班嗩吶 秦皇島北戴河區20 Ⅱ-17 東光吹歌 滄州東光縣21 Ⅱ-18 大義店村冰雹會音樂會 保定高碑店市22 Ⅱ-19 躍進吹歌 保定徐水縣23 Ⅱ-20 內丘慶源排鼓 邢台內丘縣24 Ⅱ-21 廣宗黃巾鼓 邢台廣宗縣

三、傳統舞蹈(18項,子項18項)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25 Ⅲ-1 灤平棉花鬼 承德灤平縣26 Ⅲ-2 武強打花膀 衡水武強縣27 Ⅲ-3 桃城區安樂秧歌 衡水桃城區28 Ⅲ-4 大城太平顫(甩會) 廊坊大城縣29 Ⅲ-5 大城西子牙高蹺 廊坊大城縣30 Ⅲ-6 安次區西安庄登雲會 廊坊安次區31 Ⅲ-7 趙縣南寺庄背燈挎鼓 石家莊趙縣32 Ⅲ-8 萬全打棍 張家口萬全縣33 Ⅲ-9 蹦鼓子舞 張家口懷安縣34 Ⅲ-10 王河灣挎鼓 張家口宣化區35 Ⅲ-11 曲長城背閣 張家口陽原縣36 Ⅲ-12 地秧歌 唐山樂亭縣37 Ⅲ-13 青龍滿族寸子秧歌 秦皇島青龍滿族自治縣38 Ⅲ-14 泊頭小竹馬 滄州泊頭市39 Ⅲ-15 清苑綉球龍燈 保定清苑縣40 Ⅲ-16 扇鼓 邢台內丘縣41 Ⅲ-17 招子鼓 邢台柏鄉縣42 Ⅲ-18 博野花鼓落子 保定博野縣

四、傳統戲劇(13項,子項20項)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43 Ⅳ-1 曲周柳子腔 邯鄲曲周縣44 Ⅳ-2 哈哈腔 廊坊文安縣崔家坊

Ⅳ-3 哈哈腔 滄州滄縣45 Ⅳ-4 石家莊絲弦 石家莊贊皇縣

Ⅳ-5 石家莊絲弦 石家莊井陘縣46 Ⅳ-6 評劇 石家莊評劇院一團47 Ⅳ-7 晉劇 石家莊井陘縣48 Ⅳ-8 二人台 張家口尚義縣

Ⅳ-9 二人台 張家口張北縣49 Ⅳ-10 赤城馬柵子戲 張家口赤城縣50 Ⅳ-11 皮影戲 唐山樂亭縣

Ⅳ-12 皮影戲 唐山灤南縣

Ⅳ-13 皮影戲 秦皇島昌黎縣

Ⅳ-14 皮影戲 邯鄲曲周縣51 Ⅳ-15 青縣青劇 滄州青縣52 Ⅳ-16 老調 保定安國市53 Ⅳ-17 亂彈 邢台臨西縣

Ⅳ-18 亂彈 邢台巨鹿縣54 Ⅳ-19 曲長城木偶戲 張家口陽原縣55 Ⅳ-20 墜子戲 邯鄲成安縣

五、曲藝(6項,子項8項)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56 Ⅴ-1 西河大鼓 廊坊大城縣57 Ⅴ-2 趙縣梅花調 石家莊趙縣58 Ⅴ-3 張北大鼓 張家口張北縣59 Ⅴ-4 干嗑 張家口張北縣

Ⅴ-5 干嗑 張家口尚義縣

Ⅴ-6 干嗑 張家口康保縣60 Ⅴ-7 拉洋片 滄州吳橋縣61 Ⅴ-8 樂亭大鼓 唐山灤南縣

六、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23項,子項30項)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62 Ⅵ-1 陳村查拳 邯鄲邱縣63 Ⅵ-2 梅花拳 衡水深州市

Ⅵ-3 梅花拳 邢台威縣64 Ⅵ-4 通臂拳(心聚六和軟手通臂拳)廊坊霸州市通臂拳研究會

Ⅵ-5 通臂拳(五行通臂拳) 廊坊香河縣

Ⅵ-6 通臂拳(太極通背拳) 廊坊三河市

Ⅵ-7 通臂拳(滄州通臂拳) 滄州通臂劈掛拳研究總會

Ⅵ-8 通臂拳(南宮開河少林散手通背門)邢台南宮市65 Ⅵ-9 八卦掌 廊坊固安縣66 Ⅵ-10 固安戳腳 廊坊固安縣67 Ⅵ-11 安次區南關村少林武術 廊坊安次區68 Ⅵ-12 安次區黃漕飛叉 廊坊安次區69 Ⅵ-13 中幡 廊坊安次區70 Ⅵ-14 太極拳(楊氏太極拳老架)廊坊大城縣

Ⅵ-15 太極拳(府內派傳統楊氏太極拳) 保定府內派傳統楊

氏太極拳文化研究會71 Ⅵ-16 井陘縣南良都斗火龍 石家莊井陘縣72 Ⅵ-17 微水武術 石家莊井陘縣73 Ⅵ-18 抬閣 石家莊靈壽縣74 Ⅵ-19 彈(譚、潭)腿 滄州滄縣

Ⅵ-20 彈(譚、潭)腿 邢台臨西縣75 Ⅵ-21 滄縣傳統武術 滄州滄縣76 Ⅵ-22 河間左把大奇槍 滄州河間市77 Ⅵ-23 賈氏青萍劍 滄州黃驊市78 Ⅵ-24 黃驊五虎棍 滄州黃驊市79 Ⅵ-25 青縣麒麟拳 滄州青縣80 Ⅵ-26 苗刀 滄州通臂劈掛拳研究總會81 Ⅵ-27 曲陽擎閣 保定曲陽縣82 Ⅵ-28 圈頭村少林會 保定安新縣83 Ⅵ-29 八趟掩手 保定安新縣84 Ⅵ-30 清河曦陽掌太平拳 邢台清河縣

七、傳統美術(8項,子項8項)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85 Ⅶ-1 安次區第什里風箏 廊坊安次區86 Ⅶ-2 柳編 廊坊固安縣87 Ⅶ-3 永清花燈 廊坊永清縣88 Ⅶ-4 高邑縣後哨營貓頭靴 石家莊高邑縣89 Ⅶ-5 新樂石雕 石家莊新樂市90 Ⅷ-6 深澤泥模 石家莊深澤縣91 Ⅷ-7 鐵畫 唐山遵化市92 Ⅷ-8 渤海漁村剪紙 滄州黃驊市

八、傳統技藝(28項,子項30項)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93 Ⅷ-1 平泉御膳糖餅手工製作技藝 承德平泉縣94 Ⅷ-2 磁縣紙扎技藝 邯鄲磁縣95 Ⅷ-3 侯店毛筆製作技藝 衡水桃城區96 Ⅷ-4 辛庄傳統制陶技藝 廊坊文安縣97 Ⅷ-5 欒城楊氏傢具製作技藝 石家莊欒城縣98 Ⅷ-6 藁城西辛庄吹糖技藝 石家莊藁城市99 Ⅷ-7 井陘綿河水磨技藝 石家莊井陘縣100 Ⅷ-8 南張井干礤石牆技藝 石家莊井陘縣101 Ⅷ-9 七汲全羊宴技藝 石家莊無極縣102 Ⅷ-10 沙城老窖酒釀造技藝 張家口長城釀造(集

團)有限責任公司103 Ⅷ-11 柴溝堡鎮熏肉製作技藝 張家口懷安縣104 Ⅷ-12 松紋劍鍛造技藝 唐山古冶區105 Ⅷ-13 蜂蜜麻糖製作技藝 唐山新新麻糖廠

Ⅷ-14 蜂蜜麻糖製作技藝 唐山豐潤區106 Ⅷ-15 盧龍粉條傳統加工技藝 秦皇島盧龍縣107 Ⅷ-16 寧晉泥坑酒釀造技藝 邢台泥坑酒業有限責任公司108 Ⅷ-17 泊頭火柴製作技藝 滄州泊頭市109 Ⅷ-18 黃驊人工制鹽技藝 滄州黃驊市110 Ⅷ-19 黃驊面花模子雕刻技藝 滄州黃驊市111 Ⅷ-20 吊爐燒餅製作技藝 滄州黃驊市112 Ⅷ-21 黃驊面花製作技藝 滄州黃驊市113 Ⅷ-22 滄縣鏤空木雕雕刻技藝 滄州滄縣114 Ⅷ-23 手工掛面製作技藝 滄州吳橋縣

Ⅷ-24 手工掛面製作技藝 邢台臨西縣115 Ⅷ-25 傳統紡織技藝 邢台廣宗縣116 Ⅷ-26 威縣土布紡織技藝 邢台威縣117 Ⅷ-27 傳統造船技藝 保定安新縣118 Ⅷ-28 蘆葦畫 保定安新縣119 Ⅷ-29 白洋淀葦編 保定安新縣120 Ⅷ-30 麵塑 保定安新縣

九、民俗(19項,子項24項)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21 Ⅸ-1 灤平二龍山龍文化 承德灤平縣122 Ⅸ-2 阜城打囤 衡水阜城縣123 Ⅸ-3 伏羲文化 石家莊新樂市124 Ⅸ-4 婚俗 石家莊井陘縣125 Ⅸ-5 喪葬習俗 石家莊井陘縣

Ⅸ-6 喪葬習俗 保定安新縣圈頭村126 Ⅸ-7 欒庄海龍灣龍文化 石家莊井陘縣127 Ⅸ-8 長崗龍母文化 石家莊井陘縣128 Ⅸ-9 炮打五隻船 石家莊新樂市129 Ⅸ-10 正定臘會 石家莊正定縣130 Ⅸ-11 贊皇臘八船 石家莊贊皇縣131 Ⅸ-12 七夕節 石家莊靈壽縣132 Ⅸ-13 九曲黃河燈 張家口懷安縣

Ⅸ-14 九曲黃河燈 張家口懷安縣

Ⅸ-15 九曲黃河燈 石家莊井陘縣

Ⅸ-16 九曲黃河燈 保定定興縣133 Ⅸ-17 抬皇(黃)杠 秦皇島撫寧縣

Ⅸ-18 抬皇(黃)杠 邢台南和縣134 Ⅸ-19 覺道庄老子祭奠 滄州青縣135 Ⅸ-20 鄚州廟會 滄州任丘市136 Ⅸ-21 清河中華張氏傳統祭祀 邢台清河張氏宗親聯誼會137 Ⅸ-22 沙河九龍祭祀 邢台沙河市138 Ⅸ-23 懷安縣胡家屯社火 張家口懷安縣139 Ⅸ-24 峰峰王看煙火燈地 邯鄲峰峰礦區

Ⅳ-4 石家莊絲弦 石家莊贊皇縣
Ⅳ-5 石家莊絲弦 石家莊井陘縣

希望可以幫到你!

2. 河北省石家莊市無極縣各村由來。知道幾個說幾個希望能補全。

1、七汲鎮,相傳西漢時該村街內為一古河,人們分居兩岸,為便於相互往來,在河上建起七座小橋,以此取名七汲。因鎮政府駐在該村七汲稱之七汲鎮。

2、張段固鎮,唐代有張、段、固三姓首先在此定居,合三代之姓取名張段固村。

因鎮政府在此村稱之張段固鎮。建國前屬二區,建國初期屬一區,1953年建小鄉,1956年並為大鄉,1959年為無極公社張段固生產管理區,1962年建人民公社,1983年復置鄉,1985年改為建制鎮。

3、高頭回族鄉,明代原有白氏三兄弟居於北蘇,後來一遷郭庄,一遷高頭,一留北蘇。高頭村址地勢低窪,常受水災,人們嚮往高地,其意而名曰高頭。因鄉政府駐此高頭村,名高頭鄉。

4、郝庄鄉,明代郝、張兩姓在此定居,取名郝張村,後隨字音演變稱郝庄。1963年人民公社駐地遷至中郝庄,1983年改稱郝庄鄉。

5、里城道鄉,唐代有一姓李官員在此修建通往縣城大道,故取名李城道,後演變為里城道,鄉政府駐地該村,定名里城道鄉。

截止到2018年末,無極縣下轄6鎮5鄉:無極鎮、七汲鎮、張段固鎮、北蘇鎮、郭庄鎮、大陳鎮、高頭回族鄉、郝庄鄉、東侯坊鄉、里城道鄉、南流鄉。

3. 尋山西、山東、河北張氏字輩。

我爺爺知道 要我問問他老人家 需要票子

4. 河北石家莊華光腫瘤中醫院張士舜究竟怎麼樣

張士舜,1962年畢業於河北中醫學院醫療系,全國第三批帶徒名老中醫,河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理事會常務理事,石家莊市中醫學會副理事長、腫瘤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人民日報高級記者魏亞南評價:大學畢業後即開始在太行山南麓以及太行山腹地峰峰、涉縣、磁縣和武安等食管癌高發區進行調研,最終摸索出一條張氏特色的治癌抗癌防癌新路,受到學術界矚目。

5. 有誰知道 河北省 黃驊市 齊家務鄉 同居村的歷史由來

齊家務有著悠久的歷史。據載,明代燕王朱棣為奪皇位,在冀魯豫皖同政府軍展開了長達四年之久的拉鋸戰,史稱「靖難之役」,民間叫「燕王掃北」。飽經戰亂、災荒,企盼安居樂業的中原百姓,愚忠思想根深蒂固,自發幫助政府軍抵抗燕軍。燕王的軍隊連連受挫,惹得燕王大怒,於是每攻一地,便屠其城,赤其地,殘無人道地屠殺百姓,使得燕京以南「東西六七百里,南北近千里,幾為丘墟焉。」然而在這幕幕慘絕人寰的悲劇中,也許是上天有好生之德,有一個村莊卻倖免於難,原來燕軍臨近之時,突降大霧,籠罩村莊,燕軍擦邊而過,村民慶幸,遂將村名改為「起家霧」,後演稱「齊家務」。這便是如今齊家務的由來,因此,這里也就成為了華北平原最古老的村莊之一,自然也造就了齊家務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延續了古老而淳樸的良好民風。在這片古老而又充滿歷史積淀的福地上,古黃河在此涇流三百多年;大禹曾在此治水,疏竣九河;齊桓公拜將保邊、漢武帝東巡觀滄海、唐僖宗敬拜麻姑神、穆桂英卸甲等一段段古人軼事也在這里傳唱不衰。最令人心馳神往的則是這里的冬棗文化。在齊家務鄉聚館村,有一片千畝方圓的古冬棗林,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唯一一處最古老的原始冬棗林,林內古冬棗樹1067棵,其中600年以上的古樹達198棵。據劉氏家譜記載,明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劉姓遷滄始祖洪公率四子二侄及其眷屬從山東省即墨縣移民北上,行至滄州東北部,飢渴難耐,忽見一片棗林,其棗大如蘋果,眾人分食,入口即酥,甘甜可口,頓覺神清氣爽,眾人認為是天降神賜的仙棗,遂在此立村,村名定為「聚館」。明正統年間(公元1436—1450年),吏部天官王翱由京返鄉,途中吃到聚館冬棗,稱贊「美不可言」。回到老家王帽圈(今海興縣,距聚館四十公里),命鄉民必種冬棗樹,以享人間美味,後逐步傳入山東等地。明孝宗皇後張氏,弘治帝原配(公元1470—1505年),滄縣興濟人。弘治三年,為治水患,張皇後詔諭胞弟張鶴齡、張延齡督辦疏浚減河,時人稱為「娘娘河」。「娘娘河」橫穿齊家務,途經乾符、隆庄、聚館、桃園等村,全長96公里。兩國舅督辦開挖興濟減河時,發現聚館冬棗,便令人採摘進獻皇帝皇後,冬棗一進宮便備受宮廷青睞,被弘治皇帝稱為「棗中極品」、「百果之王」,當即欽定為「貢品」,年年來朝。此制一直沿襲至清,冬棗也由此成為「貢棗」。而民間關於冬棗的美麗傳說更是不勝枚舉,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冬棗文化。如今,聚館原始冬棗林不僅做為寶貴的歷史和文化遺產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且已成為了遠近聞名的生態旅遊場所,每年大批的遊客徜徉於此,探尋歷史古跡,聆聽美麗傳說,品味冬棗文化,沉浸其中,愉悅心靈。

6. 王二小,又名王朴(1929年1月22日——1942年10月25日),廣為人知的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於河北省淶源縣

王二小烈士之墓
王二小,又名王朴(1929年1月22日——1942年10月25日),廣為人知的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於河北省淶源縣上庄村;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盪」,王二小是村裡的兒童團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10月25日(農歷9月16日)那一天,日本鬼子又來掃盪,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們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們,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鬼子發現上當後,非常生氣和驚恐,又看見王二小正准備逃走,就在王二小快要安全的一剎那,鬼子用槍打中了他,又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把他弱小的身軀摔在一塊大石頭上! 八路軍一舉全殲此股日寇,戰斗結束後,幾個戰士撲向流著鮮血的二小,當時他還活著,大家把他和另外兩名受傷八路軍戰士一起送到劉家莊,可惜傷重無治,為國犧牲。 王二小犧牲後,當地軍民把他埋葬在劉家莊的山坡上;當時任淶源縣青救會幹部張士奎(後為保定市離休幹部)同志得到這個消息,馬上報道給了邊區青救會,《晉察冀日報》在第一版發表了這條消息。詞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據這篇報道,立即創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這首歌曲一直傳唱至今,感染了無數青少年;現在,王二小的墳上長滿了青草,他的鮮血染紅的那塊大石頭,現在還靜靜地卧在山溝里,人們把它叫做「血色石」。 為了紀念小英雄王二小,中國青少年基金會在二小的家鄉淶源縣上庄村建設了「王二小希望小學」,延安時期參加革命的老作家陳模創作了革命傳統紀實小說《少年英雄王二小》。
編輯本段苦難童年
王二小1929年生於河北省淶源縣上庄村一個貧苦農民的家中。王二小排行老二,哥哥叫石頭,父親王貴是個老實巴交的莊稼人,給本村大地主劉文勤扛活謀生,母親王張氏給人做針線活,全家四口擠住在本村奶奶廟中。王二小原名王禾,據說父親起名原意是希望他像禾苗一樣茁壯成長。 1939年夏天暴雨成災,莊稼顆粒未收。第二年春天,正值抗日戰爭的第三個年頭,天災人禍,形成了「無村不戴孝,處處有哭聲」的慘象。結果,王二小的父母和哥哥因病餓先後去世了。1940年春無依無靠的王二小開始了逃荒的生涯。這年5月的一天,經過長途流浪的二小因飢苦昏倒在了路邊,被狼牙口村委會主任搭救,後來他被安排給一劉姓大戶放牛謀生。
編輯本段參加革命
當時晉察冀軍區一分區獨立師老一團的騎兵連就駐扎在這一帶。二小喜歡馬,常到騎兵連去玩,和八路軍戰士混得很熟。他是個聰明的孩子,很內向,不愛說話,一年四季總是穿一件很破的小褂,騎兵連的吳連長非常喜歡這個孤兒,常常給他講打仗的故事,到了開飯的時間就留份飯給他吃。後來,二小就加入了兒童團,一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
編輯本段誘敵深入
1942年10月25日(農歷九月十六)早晨,13歲的王二小正在當地老鄉稱狼牙溝門的外崖山坡上放牛,忽然看見一隊鬼子進山來掃盪,鬼子兵有好幾十人,正從狼牙口向范庄旺村走來。那邊的山溝里隱蔽著八路軍的後方機關,還有不少鄉親們,萬一鬼子摸進那條山溝,不僅八路軍的後方機關受損失,鄉親們也將在劫難逃。可是這時候跑回去報告已經來不及了。 這時二小忽然想起來,為了粉碎鬼子這次進攻,淶源抗日政府已將20多名傷員和糧食轉移了,為了保護後方機關和群眾,騎兵連就埋伏在石湖旮旯的石嶺子上。二小冷靜地想了想,他要把鬼子引進埋伏圈,讓八路軍打他們個措手不及!打定主意之後,二小故意暴露了自己的目標,正在山谷里瞎撞的鬼子兵一見到二小,連忙把他從山坡上抓來問路。二小機智地和鬼子周旋,騙取了他們的信任在前邊帶路。從狼牙溝門往東走是范庄旺村,王二小帶著鬼子從西北溝鑽了進去,引向八路軍埋伏的石湖旮旯。其實這是一條死路,翻過巨石就到了路的盡頭。
編輯本段犧牲
鬼子一下傻了眼,直到此時才知道上了當。二小想趁敵人驚魂未定的時候向灌木林跑去,這時,鬼子軍官朝他舉起了洋刀,第一刀削去了王二小右手的五個手指,第二刀刺向了王二小的胸膛,把他摔在那塊巨石上。與此同時,山頭上的部隊槍炮聲四起,前後沒有一袋煙的工夫,就全殲了這股敵人。 戰斗剛結束,戰士跑到巨石前搶救王二小。當時王二小還活著,還有兩名八路軍戰士也受了重傷,部隊將他們護送到劉家莊,終因傷勢過重,三人先後與世長辭,永遠長眠在了劉家莊的深山老峪里。
編輯本段影響
新中國成立後,王二小的故事被編進了小學課本,二小成了千千萬萬兒童心目中的英雄。2003年,由共青團中央網路影視中心投資拍攝的故事片《少年英雄》,在兒童中又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編輯本段《歌唱二小放牛郎》歌詞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 放牛的卻不知道哪兒去了。 王小二當年把日寇帶入的埋伏圈
不是他貪玩耍丟了牛, 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 九月十六那天早上, 敵人向一條山溝掃盪, 山溝里掩護著後方機關, 掩護著幾千老鄉。 正在那十分危急的時候, 敵人快要走到山口, 昏頭昏腦地迷失了方向, 抓住了二小要他帶路。 二小他順從地走在前面, 王小二烈士紀念塑像
把敵人帶進我們的埋伏圈, 四下里乒乓響起了槍炮, 敵人才知道受了騙。 [1]敵人把二小挑在槍尖, 摔死在大石頭的上面, 我們那十三歲的王二小, 英勇的犧牲在山間。 幹部和老鄉得到了安全, 他卻睡在冰冷的山間, 他的臉上含著微笑, 他的血染紅藍藍的天。 秋風吹遍了每個村莊, 它把這個動人的故事傳揚, 每一個老鄉都含著眼淚, 歌唱著二小放牛郎。詞條圖冊更多圖冊

7. 誰知道石家莊圖書批發市場

暈 當然不是露天的了!!! 是個三層的不錯的樓呢 而且在三樓還設有會員閱讀區 氣氛還是很不錯的 很安靜 原來在友誼大街東邊 幾年前改到西邊了 就在工農路和友誼大街交叉口的西南角 很好找的 這個市場是很多個體戶組成的 就是有很多小屋子 每個屋子都有自己主打經營的圖書種類 專賣輔導書的有很多啊 有中小學的 有大學的 也有考研的 有考公務員的 基本有需求的書都可以找的到 盜版的書還是佔主流 想找正版的也有的 但是價格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正版三十元的新概念 在那裡侃價後我7塊錢拿了一本 而且除了紙的質量不如正版以外 印刷排版等都沒有問題 (現在的盜版都是激光排的版掃描上去的 基本不可能出錯) 推薦樓主三思啊...
論斤賣的 基本沒有... (又不是收破爛的地方 =.=)

熱點內容
沈陽哪裡批發黃裱紙 發布:2021-08-17 15:55:12 瀏覽:886
鹽城水產品批發市場 發布:2021-08-17 15:55:07 瀏覽:709
西柳服裝批發褲子的 發布:2021-08-17 15:55:07 瀏覽:496
服裝批發北京還是廣州好 發布:2021-08-17 15:54:14 瀏覽:533
臨沂服裝內衣批發 發布:2021-08-17 15:54:00 瀏覽:112
海門冷凍肉類食品批發市場 發布:2021-08-17 15:53:58 瀏覽:215
商丘冷凍雞腿批發位置 發布:2021-08-17 15:53:57 瀏覽:190
上海市冷凍食品批發市場在哪裡 發布:2021-08-17 15:53:04 瀏覽:832
西安粽子批發廠家 發布:2021-08-17 15:53:01 瀏覽:306
徐州服裝貨架批發市場 發布:2021-08-17 15:51:31 瀏覽: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