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水產批發市場疫情
忘記叫什麼沙有了'你可以上網查查看廣州有個叫什麼沙的批發市場就有了
B. 廣州都有哪些水產市場
粵恆豐水產品綜合批發市場有限公司
電話:81258752 地址:黃沙大道西豬欄路14號
黃沙水產交易市場南岸分場
電話:81725156 地址:南岸路23號
廣東水產品市場 南村路10號 84250812
蓮花山水產品交易市場(番禺) 番禺區蓮花山鎮漁業碼頭 84841251
匯江水產品交易市場(花都) 花都區花都大道花山段三號 86848268
C. 廣州水產批發市場誰有批發商電話我想要貨
需要什麼水產 螃蟹需要嗎
D. 水產品怎樣才能更安全
焦點一:生產環節如何監管?
【回應】 疏堵結合,產地抽檢合格率較高
當前產地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總的原則是政府領導、屬地為主,分級負責、齊抓共管。農業部每年兩次對產地水產品質量安全進行監督抽查。
為保證養殖戶不用違禁獸葯、不超標使用限用獸葯,農業部從疏、堵兩個方面加強工作。在疏的方面:一是創建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二是強化疫情監測和預警預報,積極指導養殖漁民通過良種、良法和改善水域生態環境提高防病能力,減少獸葯使用。三是推動養殖企業、專業合作社建立健全水質監測、生產記錄、科學用葯和產地證明等質量安全自控制度。
在堵的方面:一是針對重點品種、敏感葯物,隨機開展質量安全監督抽查。二是開展水產專用葯殘快速檢測產品驗證,提供技術手段支撐各地加強苗種和生產環節監管,積極推動有條件的地區開展產地准出、市場准入和質量安全追溯試點。
各地也加強了監管。如廣州市每年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樣品量達到96萬批次,在種養環節實行每日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以及多項例行監測和專項檢測。
據農業部提供的數據,經隨機抽檢,2011年水產品葯殘監測合格率達到98.3%;氯黴素監測合格率繼續保持在99%以上,孔雀石綠監測合格率達到98.7%;2011年沒有發生因養殖環節問題而引發的水產品質量安全事件。2011年我國水產品出口額達到177.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8.7%。
焦點二:流通環節執行如何?
【回應】 運輸分散,售賣門檻低,監管難度大
據了解,水產品涉及生產、運輸、銷售多個環節。目前農業部門重點負責水產品在養殖環節安全;質檢部門重點負責水產品加工環節安全;工商部門重點負責市場安全;食葯部門負責餐飲安全。而水產品離開產地、進入市場之間,缺乏監管。消費地大城市面臨的這個問題比較嚴重,因為當地水產品常無法自給,只能長途販運,而在販運過程中的情況如何,水產品進入市場時的情況如何,沒有部門向記者提供相關做法及數據。
同時,水產品的市場檢測成本較高,需要樣品、耗材及專門人才,一些水產市場不具備條件。
上海一些市場會用試紙檢測水產品的甲醛含量;活鮮是否用了激素類葯物,需由專業儀器和人才進行檢測,一些水產市場無法做到。
江蘇省水產質量檢測中心副主任吳光紅說,南京江寧一個占據該市70%水產品交易量的水產品批發市場中,已經建立了快速檢測室,去年檢測2000多個樣品,今後還會增加檢測批次。
在廣東的正規水產市場,每天進入市場的水產品由市場自己抽檢,通常一個市場一套檢測設備,配備1個到數個檢測人員,由於技術條件和能力的限制,有些殘留檢測做不了。
北京要求水產品進入北京市場必須經縣級以上具有檢驗資質的水生動物疫病監測部門檢驗,每批次水產品最大應以車為單位提供出縣境檢驗合格證明和產地證明。水產品批發市場應配備監測設施開展自檢,同時定期委託水產品質量檢測機構抽樣檢測,對半年內出現3次檢測結果不合格的水產品產地實行區域退出,不得進入北京市場。
焦點三:如何保證水產品質量安全?
【回應】 加強監管,建立水產品安全可追溯體系
談到水產品安全管理的困難,江蘇省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沈毅說,一是面廣量大。生產者經營者無法全部納入。二是監管力量不足。目前江蘇省的檢測機構共有12家,常規檢測一般在本地解決,但感覺人手不夠。一般鄉鎮從事檢測的只有一人,要負責所有農產品的檢測。三是相關法律規定了對企業和合作社進行監測,但對於大量的個體農戶養殖,目前監管難度仍比較大。
江蘇目前正在建立水產品安全可追溯體系。從太湖蟹苗種培育到成蟹養殖進行全程電子系統監控,採用條形碼追溯系統,出口產品採取二維碼追溯系統,市場運銷和出口的全過程實現網路、簡訊或語音查詢。示範產品依法實施生產檔案記錄、用葯休葯期、包裝標識、質量安全追溯和產地准出制度。
在廣東台山,廣東鰻魚協會會長徐利明用來飼養出口鰻魚的養殖基地建立了嚴格的檢驗檢疫制度,每一次用葯、投食都有完整記錄,記錄保存兩年,以便檢驗檢疫部門隨時詳查。基地購置了全套監測檢驗設備,按照檢驗檢疫部門的要求檢測殘留情況並報檢驗檢疫部門。從養殖基地到出口口岸,運輸車輛使用密閉式運輸車加裝GPS系統,由檢驗檢疫部門加上封條,運輸過程中出現任何異常現象,檢驗檢疫部門都會第一時間得知。
記者在主要面對內銷市場的廣州番禺五湖四海水產市場了解到,水產市場也備有檢驗檢疫設備,每天在市場內例行巡檢,但規模、手段、技術條件和能力、抽檢力度,都無法與出口檢驗檢疫相比。
出口水產品的嚴格監管,與內銷水產品的監管力度形成了鮮明對照。可否借鑒出口檢驗檢疫制度,建立行之有效的內銷市場監管體系呢?對此,廣東檢驗檢疫局番禺分局工作人員張淑娟介紹,出口檢驗檢疫的嚴格監管建立在生產基地化的基礎上,養殖大戶的生產基地規模大,生產流程規范,容易監管;但內銷市場絕大多數依託一家一戶的生產模式,生產主體過於龐雜,如果要移植出口農產品監管方式到內銷農產品,監管部門必須採取針對性措施,解決如何監管分散經營農戶的難題。
在現有條件下如何加強農產品質量監管?據有關部門介紹,我國食品安全監管實行的是分段管理的體制,2010年國務院成立食品安全委員會,加大了綜合協調力度,在一些重大活動安排、重大案件查處上,各部門、各環節之間的銜接更加緊密。對於存在的一些監管空白問題,各地各部門正積極探索,強化部門、區域、上下之間的聯動機制,努力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一些地方政府還結合當地實際,對一些邊界不清的問題進行細化規定,明確監管部門,落實監管責任。
E. 遼寧部分水產市場關停,疫情對水產市場產生多大影響
這次疫情給全球帶來的影響是十分大的,這些分析在我國在幾次地區的聚集性病例當中,都是由水產品市場引起的,其中,近日在遼寧爆發的疫情當中,也是在凱洋海鮮的加工車間裡面發現的這種病毒,而且近來遼寧部分水產品市場關停,那麼我們來分析一下這次疫情給水產品市場帶來的影響吧。
在大連疫情聚集性爆發之後,部分水產品市場關停,不僅是對大連,甚至是對全國的水產品市場,都有了非常嚴重的影響,由於這次的疫情,人們對水產品的需求逐漸減少,所以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水產品市場的成交額都不會太理想。
F. 華南海鮮批發市場怎麼樣
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又名華南海鮮市場)是一個主營水產、海鮮、調味品的海鮮批發市場,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在2019–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事件的疫情中成為了輿論焦點。
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建成後,曾先後兩次擴建,市場總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投資金額近5000萬元,有經營戶1000餘戶。
市場的成立時間早於漢口火車站,原本因市場位於發展大道二環外的金家墩地區,偏僻而比較荒涼,後因漢口站的開通而變得繁華。
市場分為東、西兩區,東區有12條商業街,每條街有大約8家店鋪,主營肉類。西區有15條街,主營水產、海鮮、調味品。
(6)廣東水產批發市場疫情擴展閱讀:
2020年1月1日,武漢市江漢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武漢市江漢區衛生健康局發出「關於休市整治的公告」。
公告內容為「根據國務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規條例的規定及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關於當前我市肺炎疫情的情況通報,經研究,決定對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實行休市,進行環境衛生整治。請廣大商戶積極配合,開市時間另行通知。」
1月3日通報,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部分病例為華南海鮮批發城經營商戶,目前未發現明顯的人傳人證據,未發現醫務人員感染。
1月11日,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通報稱,死亡患者為男性,61歲,因呼吸衰竭、重症肺炎入院,同時患有腹部腫瘤及慢性肝病。該患者常年在武漢市華南海鮮市場采購貨物。1月9日經搶救無效死亡。
1月26日,有媒體披露中國疾控中心首次從華南海鮮市場的585份環境樣本中,檢測到33份樣品含有新型冠狀病毒核酸,並成功在陽性環境標本中分離病毒,提示該病毒來源於該批發市場銷售的野生動物。
2月20 日,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通過官網發布研究成果信息稱,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型冠狀病毒是從其他地方傳入的 ,推論此市場不是病毒發源地。而人際傳播在可能2019年12月,甚至11月下旬便開始了。
G. 廣州最大的水產批發市場在那裡
廣東省乃至整個華南地區,最大規模的水產品批發市場,就是廣州市荔灣區黃沙大道的「黃沙水產批發市場」。
H. 廣東最大的水產品批發市場在哪裡
廣東省乃至整個華南地區,最大規模的水產品批發市場,就是廣州市荔灣區黃沙大道的「黃沙水產批發市場」。
I. 廣州最大鮮活海鮮批發市場
廣州最大鮮活海鮮批發市場當然就是:黃沙水產批發市場了。黃沙水產批發市場是廣東省乃至南方的特大海鮮、水產批發基地。
J. 福建一水產批發市場發生火災,引起火災的原因是什麼
福建一水產批發市場發生火災,引起火災的原因是什麼?
福建省福州市馬尾區一水產批發市場發生火災,據報道,現場濃煙滾滾,十分令人恐懼。在接到報警後,當地消防部門迅速出警,將火災消滅。我們消防的速度,令人敬佩。報道中說明,火災現已全部撲滅,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所以加強人們的防火意識,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這是需要我們全體一起奮斗的事情,加強全體人的意識,防患於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