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廣東批發 » 東莞橫瀝雞架批發

東莞橫瀝雞架批發

發布時間: 2021-07-26 23:04:29

『壹』 速通物流怎麼樣

速通物流價格貴的離譜,九件貨從南京到廣州收了我850塊,才1.8個立方,比快遞還貴,太黑了

『貳』 珠江三角洲的區域特徵是

珠江三角洲經濟區在廣東省的中南部,在行政轄域上包括廣州、深圳、珠海、東莞、中山、江門、佛山和惠州市的惠城區、惠陽、惠東、博羅,肇慶市的端州區、鼎湖區、高要、四會,面積為41596平方公里,佔全省23.4%,人口佔全省31.3%。這范圍近乎通常從地理角度劃分的「大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地貌類型呈現多樣化,它的中部是珠江三角洲平原,平原上散布著丘陵、台地和殘丘,在其東、西、北面邊緣分布著成片的低山。

珠江三角洲經濟區具有十分突出的農業資源優勢,土地肥沃,灌溉水源充足,農作物可全年生長。良好的水熱組合和豐富的土地資源相結合,加之充裕的勞力資源和廣闊的市場,使本區成為廣東省稻米、甘蔗、蠶桑、塘魚和水果集中產地之一。經濟區瀕臨南海,海岸線長1060公里,灘塗面積715.51平方公里,對圍墾和發展海水、淡水養殖及捕撈十分有利。

珠江三角洲經濟區交通發達。珠江有八大口門入海,河網如織,港口眾多,水上交通極為便利;京廣、京九、廣九、廣茂、廣梅汕鐵路貫穿並交匯於區內。

珠江三角洲地區不失時機地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形成了多層次、多功能、多類型的對外開放格局,初步形成了外向型的經濟體系。

全地區的「三資企業」數以萬計,其速度和規模遠遠走在全省全國的前面;不少行業在港澳和珠江三角洲之間,已形成了「前店後廠」的態勢;經濟合作越來越廣泛和密切,有些行業已開始從互補性合作向結構性合作發展。現在,正在把發展對外經濟關系的視野推向全方位,開辟港澳以外的多元化國際市場。

珠江三角洲經濟區毗鄰港澳,華僑、港澳同胞眾多,具有發展對外貿易和經濟技術合作,引進外資和技術等方面優越的條件,是我國對外開放的重點地區。1979年我國首次建立四個經濟特區,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深圳和珠海占其二;1984年4月,廣州成為我國對外開放的十四個沿海城市之一;1985年珠江三角洲經濟區「小三角」共16個市縣被辟為沿海三個經濟開放區之一;1987年經濟開放區范圍從「小三角」擴大到「大三角」共28個市縣。

『叄』 東莞大嶺山哪個駕校服務好

你好,就我知道的幾家駕校。跟你說一下。
【南天駕校】,學費:6680-7380,拿證時間:6個月左右,分點:楊屋、大嶺,訓練場地:東縱紀念館旁,面積10000平方左右,夜間開燈訓練,Wifi覆蓋。整體評分:★★★★
【東富駕校】,學費:5880-6380,拿證時間:12個月左右,分點:楊屋、大嶺,訓練場地:不祥。占價格優勢,整體評分:★★
【華宇駕校】,學費:5980-6480,拿證時間:10個月左右,分點:大嶺山中學、大塘、百花洞,訓練場地:大嶺山廣場旁,面積5000平方左右,夜間不開燈訓練,無Wifi覆蓋。整體評分:★★★
【廣仁駕校】,提到考駕照,很多人都會想到廣仁,因為廣仁大,廣仁是連鎖經營,如果管理不善,就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產生腐敗現象,上到高層,下至教練。現在給人留下的也就剩下個「做的大」的印象了。橫瀝考場就屬於廣仁的。學費:5500-8800,分的班次比較多一點,拿證時間:不詳(據說至少要1年),整體評分:★★★★
【美的駕校】學費:6000-6500,拿證時間:8個月左右,美的駕校不錯,擁有自家考試場地--虎門考場。駕校也做的大,大嶺山應該也有分點,具體位置大家可以查一下。整體評分:★★★★
【X通駕校】大家記住,什麼運通、華通。只要是帶「通」的駕校基本上走的是外地牌,這兩年做外地牌的風險有多大就不用我再細說了吧。理智點的人都會就近考駕照。

以上對比純屬鄙人愚見,希望沒有得罪誰。總的來說我覺得考駕照還是就近,近一點,至少上午學車不用起那麼早吧,萬一有個什麼事,也可以馬上回家。再有一點,本人比較相信專業的東西:相信品牌的力量。
要有自己獨到的判斷力,別搞的自己朋友1年多都沒拿證,你還往他報的那個駕校沖。
提醒:現在整個東莞平均學費6500左右,平均拿證時間6-10個月。
【切記:佔小便宜吃大虧】

『肆』 煮粉湯底怎麼做法

湯粉的精華在於高湯,須將豬肉、牛肉、葯材、香料等秘制而成。一般人配製高湯時,往往把握不住各種原料的比例,使得高湯的滋味大打折扣。湯粉並沒有統一的配料秘方,不同的湯粉店做出的湯粉味道也各有千秋。甚至靠攏的兩家湯粉店味道完全不同。因此以下只能介紹大概配方。(各個湯粉店的湯粉都有各自的風味也是湯粉獨特韻味的展現和神奇之處)

原料: 特料(水蛇、黃青蛙各一隻),豬頭骨、牛骨各4000克,草果、桂皮、甘草各20克,八角、香茅、丁香6克,小青椒200克,砂仁各15克,小茴香25克,丁香5克,香葉、花椒各10克,陳皮6克,陽江豆豉400克,干辣椒50克,老薑500克,干蔥頭200克,桂林豆腐乳150克,鹽100克,美極雞粉250克,味精100克,冰糖200克,醬油1000克,色拉油500克

製法: 1、將水蛇、黃青蛙剖開去雜,把豬頭骨、牛骨洗凈,入沸水中大火氽10分鍾,撈出放入不銹鋼桶中,加清水15千克大火燒開,小火煮5小時,過濾留湯。

2、鍋內放入色拉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草果、桂皮、甘草、八角、香茅、砂仁、小茴香、丁香、香葉、花椒、陳皮、陽江豆豉、干辣椒小火煸炒15分鍾,撈出香料,用紗布包起成香料包,下入湯中小火熬2小時。

3、鍋內留油3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豆腐乳小火翻炒2分鍾,放鹽、味精、雞粉、冰糖、醬油小火熬開,出鍋倒入不銹鋼桶中調勻即可。

『伍』 珠江三角洲的地理概況

珠江三角洲的自然地理特徵

珠江三角洲是熱帶性三角洲,因為它的地理位置是在北回歸線以南(小三角洲計),以大三角洲計,亦在北緯23°40′—21°30′之間,即絕大部分屬於熱帶范圍。從氣候上看,則大三角洲亦屬於熱帶地區(見竺可楨等《物候學》,1962)。地貌發育上也有此特色,植被景觀更受其影響,發育為熱帶季風雨林植被。並且由於三角洲北面為粵北山區,對北來寒流起屏障作用,使熱帶植被能沿谷地侵入北回歸線以北山區。

珠江三角洲從地形界限看,羅平山脈是它的西面和北面的界限,即羅平山脈以西為西江谷地區,習慣上稱為粵西山地;山脈以北為北江水系,或稱為粵北山地。東側羅浮山區是三角洲的東界。

(一)地貌特徵

珠江三角洲熱帶特徵反映在河網上是水量大,含沙量小,分汊放射河道多,寬深水道發育。但由於發育歷史由中更新世後開始,下沉量又不大,故它和長江、黃河三角洲最大差別是形成歷史短,沉積物厚度小,而向海灣推進則較快。珠江三角洲是在溺谷灣內的多河道上淤積而成的,故稱為復合三角洲。如廣州就有「三江匯總」之稱。但面積不大,故發展潛力不如長江三角洲。

廣州溺谷灣形成是受太平洋和印度板塊作用影響,在廣寧雲浮隆起和河源惠陽隆起間形成坳陷所致。坳陷在中生代即沉積有三水、龍歸、東莞、新會等紅色盆地。四周為古生代地層所成的山丘包圍。並受中生代花崗岩和火山岩侵入(如西樵山即第三紀古火山)。第三紀末夷平後,第四紀上升,即今三角洲四周山地的1000米准平面,如清遠北大羅山山頂呈和緩丘陵地貌,稱12丘,為反季節作物的良好基地。羅平山脈主峰多在1000米上下,如高要雞籠山(1007米)、清遠大羅山(1024米),佛岡阿婆山(1224米)、新豐青雲山(1246米)、連平九連山(1279米)等。西江、北江和東江都是遺傳下來的準平原遺傳河。珠江三角洲的陷落,使其成為低平的丘陵、台地區。第四紀海進,大陸架下降,大陸上升,故第四紀階地有向海傾沒趨勢,使溺谷灣基底有埋藏階地存在。三角洲沉積開始在中更新世後(約4萬年),突出海面的山丘台地成為三角洲平原上小丘,基岩出露處形成了「丹霞地形」和「石門」等遺傳河谷地貌。台地或階地可達5級,並且呈大面積分布。平原沉積物亦有向海增厚現象,由25米增加到60多米,最厚在燈籠沙處第四紀沉積63.6米,其中夾有海相層2,陸相層1,說明三角洲有新老兩期。

三角洲平原向海發展可分以下3期:

1.各河下游三角洲形成期 西江在三榕峽口外,河道即分汊,東北入北江,南入高明河,宋代才淤成羚羊峽一水;北江出大廟峽後也即放射分流,形成北江下游三角洲,今天亦淤剩北江正干一道;東江出田螺峽(博羅東)後即分汊成東江下游三角洲,當時各三角洲彼此尚未連接起來。還有增江、綏江、潭江等下游小三角洲的發育,也形成於史前時代。

2.復合三角洲形成期 在歷史時代初期,各河下游三角洲即開始聯合,如在西、北江下游新形成的三角洲,已是西江和北江合作淤出的產物;東江下游三角洲發展,在下游又形成新三角洲,這也是和增江合作淤成的,今天復合三角洲形態即形成於本時期內。地貌上除三角洲平原外,還有按海面沉積成的「准點平原」,它與河岸泛濫平原不同,一是河道是雙向潮汐河道,二是沒有岸高水低的假階地地貌,三是平原不顯示傾斜坡向,河道彎曲,為三角洲主要旅遊風景資源,開發價值高,如著名「荔枝灣」,明代已成為羊城八景之一。今天為農業主要地區,稱「圍田區」。

3.沖缺三角洲發育期 唐宋以後,河流幹道多切過三角洲前緣口門山地。在口門外,河道呈放射狀分汊水系,形成新的三角洲,如江門河切過江門丘陵區,在新會形成三角洲,即稱為新會沖缺三角洲;西江幹道切過甘竹灘丘陵區,即在中山市境堆出中山沖缺三角洲;北江幹道在切過市橋台地和順德丘陵地後,在番禺縣堆出番禺沖缺三角洲;西江幹道在切過睦洲丘陵地和疊石丘陵地後,在斗門縣形成斗門沖缺三角洲。即今天稱為「沙田區」的區域,為我國米糧生產基地之一。亦為我國主要大面積圍墾區,因8大口門外淤淺至-3米以內的灘塗已有120萬畝;1米以內的淺灘達40萬畝,海岸線向前推進每年平均為60—150米不等,年淤高量10—20厘米。

丘陵台地地貌年齡較老;故風化殼多已發育為赤紅壤,屬磚紅壤性紅壤,只有較高山丘才見有紅壤發育,有利於熱帶季風雨林的生長。

(二)岸線變遷

珠江三角洲由於基岩淺,來沙量大,故向海伸展快,使番禺、珠海、斗門成為田地增加的縣市。岸線不斷向海伸展。三角洲大致在大西洋期約距今6000年上下形成,當時岸線可由三角洲上山丘坡腳海岸地形如海崖、海蝕穴、海蝕平台及沙堤等定出。今天三角洲平原山丘腳下多可見到這些海岸地形,如廣州七星崗海蝕崖及海蝕平台即為例子。故廣州溺谷灣岸線基本上可以由山丘和平原接觸線定出。三角洲即在這些海岸地貌前緣開始發育,如西江下游平原即已伸至廣利附近,因該處蜆殼洲貝丘和屈肢葬新石器遺址年代下層為7170±140年,而陶片為5680±284年(熱釋光)、博羅葫蘆山貝丘亦在平原上,即表示各河下游三角洲已有發育。按海相硅藻(鹹水種)、有孔蟲及淤泥層分布,各河下游三角洲區基本反映出大西洋期海侵范圍,即距今6000年的岸線北達清遠盆地、西達肇慶盆地(趙煥庭,1990),東達博羅盆地和潼湖。

從新石器遺址看,三角洲范圍在東江三角洲區基本上可以新石器遺址為海岸線所在,因東江三角洲中部無岩島,大部分仍為海面,故東江三角洲四鄰即為4000年上下的新石器時代岸線。西北江三角洲頂部亦已開始形成,因金利茅崗水上干欄遺址為4140±90年(C14測定),腐木層為3970±110年(華南師大地貌室,1988)、西樵山貝丘年代由6120±130年(同上)到4905±100年,出土石器達53000件以上(曾騏,1991),可見附近已有大片陸地。南海石碣海蝕崖下附生的藍蜆年齡亦為4640±280年。即西北江三角洲向南已達西樵山、佛山一線以南(水藤淤泥為3997±190年)。

2000年前(秦漢時代),東江三角洲由東江、增江兩三角洲合並,下伸至中堂(有漢代應堂廟),南面仍為海域。西北江三角洲向東北伸延已達南華水道之北(即東海水道)。因杏壇已發現漢代陶片等文物埋深2米(逢簡村)。淡水馬來鱷已生長在勒流,年代為2540±120年。石涌為南越相呂嘉故鄉,故其附近當為平原。陳村漢代亦已成陸。

1000年前(唐代)岸線,東江已至東莞城,即東江三角洲頂部已發育。但大部仍為珠池。番禺沖缺三角洲頂部已發育,因《元和郡縣志》說「廣州正南去大海七十里」,可見地正當今沙灣、順德間岸處。中山沖缺三角洲頂端亦已發育,因黃巢已在今容奇、桂洲、馬齊等地駐軍就食,可見附近已是大片水田之鄉。新會沖缺三角洲也有頂部平原發育,如新會即為隋代的州治所在,表示當時已有大片平原生成。唐代地層多埋掩漢代地層,漢唐千年間三角洲岸線推進不大,可能與此期為海面上升時期有關。

700年前(宋代末年),岸線南進到各沖缺三角洲中部,東江已達麻涌、大汾、道滘一線(據族譜);番禺已達攬核、魚渦頭一線,西樵涌已有記載(1233);中山岸線在橫欄、浮圩(今名阜沙)、黃圃、潭州一線(據記載);新會附近宋代已成潮田,禮樂、外海一線成沙;潭江則以雙子、黃沖一線在此期發展較快,這是宋代時珠璣港南下移民湧入三角洲築堤開發的結果,把潮田改為坦田,海平面下降亦有影響。滘為溝通兩河水道。

400年前(明末)岸線,因宋代築堤束水歸槽,各沖缺三角洲加快淤積成沙,如中山宋初屬東莞,南宋始入廣州,因北宋時香山和番禺隔海三百里,不如去東莞方便。這說明南宋時中山沖缺三角洲已伸至石岐、港口一帶,即東海十六沙和西海十八沙已成。番禺沖缺三角洲已至下橫瀝(義沙),洪奇瀝口門初成。新會沖缺三角洲已達南緣九子沙,岸線由禮樂南移連熊子山(即熊洲)。東江三角洲大部成陸於宋末。明末伸至漳澎以東,南支流亦伸至厚街北面。明代三角洲岸線前進加速也是人工影響,明代不再如宋代築堤護田,而是築堤成田,還在灘面種蘆、草促淤。斗門三角洲頂部已開始發育,即今大鰲沙已形成,睦洲、三江口亦已漲出。黃布、大沙已成,只在竹洲、粉洲以南才入海島。

100年(清末)前岸線又推進,在斗門沖缺三角洲外緣磨刀門口,即竹排沙,燈籠沙東頭、西頭圍;新會則進至三江圩西銀洲湖岸,番禺海岸線是把烏珠大洋填平,萬頃沙已到十涌。東江則進展慢,因獅子洋潮汐力強。

總之,珠江三角洲岸線不斷向海推移,有快慢時期,在自然因素上,與海平面升降變化有關,在高海面期,岸線推進減慢,低海面期則較快。人為因素則為建堤圍等,如宋代築堤護田,使下游沙田淤積加快,明代築堤做田,種蘆積泥均使成沙加速。而潮汐作用和上游來沙來水亦有影響,如虎門及崖門水道淤積特慢,即是潮流強勁之故。虎門與崖門間三角洲區則淤積加強。

(三)熱帶性氣候

珠江三角洲氣候熱帶性表現在四季不明,三冬無雪,樹木長青,田野常綠,霜不殺青。據竺可楨在《特候學》一書中稱,熱帶為「四時皆是夏,一雨便成秋」的地方,他認為五嶺以南,即入熱帶。故珠江三角洲在熱帶范圍之內。

形成熱帶氣候的原因主要是地理緯度的影響,北回歸線便是熱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珠江三角洲絕大部分在北回歸線以南,即大部分屬於熱帶地區。這里夏至太陽正照在天頂上,是古代已稱為「北向戶」的地方,即太陽可由北面照入屋內。冬季太陽仍高,故三角洲熱量仍足。但是這里和世界各地熱帶環境不同,是由於多了季風的影響,冬季吹北風,夏季吹南風。冬季北方寒流也能吹入三角洲,使熱帶作物受害,如荔枝、木瓜、菠蘿、杧果等減產。三角洲夏至期間太陽正照天頂,太陽角度常達87°,冬至也達43°;白晝長達14小時(夏至),冬至仍有11小時,日照時數年達1900—2200小時,太陽輻射總量年均中山市為4541.6兆焦/平方米,深圳為5404.9兆焦/平方米,使年均溫在20℃以上,已入熱帶地區標准。冬季廣州1月均溫為13.3℃,低於5℃日子只有3天,故珠江三角洲只能說有「冬季天氣」,不能說有「冬季氣候」。廣州炎熱日數不過6天(>35℃),反映海洋性氣候特色,即夏無酷暑,與亞熱帶的長江三角洲氣候不同。

三角洲地勢平坦,雨量較四周山丘為少,平均約在1600毫米,而外圍地方可達2000—2600毫米。雨量集中在夏季,冬季較少,這種雨季旱季分明正是熱帶氣候特色,和赤道帶長年高溫多雨不同,故珠江三角洲不能引種赤道性作物如橡膠樹、椰子、檳榔、可可、胡椒、榴連等作物,只能引種熱帶性作物如劍麻、杧果、菠蘿、香茅等有耐旱性作物。春季靜止鋒所成陰雨,長時間陰雨天氣可引起早禾爛秧。夏季以雷雨為主,和赤道帶相似,每天下午降雨2—3小時,成為年中雨量高峰之一。夏秋多台風雨,在三角洲地區破壞性不大,因四周有山丘保護,且對秋旱有助,這也是熱帶氣候特點,每每形成三角洲雨量第二高峰期。冬季變性寒流經東海入三角洲亦可有小雨。由於日照強,蒸發量大,如廣州雨量1600—1700毫米,而蒸發量卻達1715.5毫米,故旱季(10—2月)期間。旱害仍可發生。侵入三角洲台風每年只有1—2個,1次為期只有4天,但帶來的雨量正好可緩解秋旱。加上每年約有5—6個台風影響三角洲區,故旱災一般比水災要輕。如加上台風、寒潮等,則風、寒、水、旱都是三角洲的災害性因素。

台風入境時最怕潮水頂托。台風增水和高潮頂托相遇,則形成大風大浪高潮,即風暴潮,古代稱為「沓潮」,早見於唐代「嶺表錄異」中。文稱:「當潮水未盡退之間,颶風作而潮又至,遂至波濤溢岸,淹沒人廬舍,盪失苗稼,沉溺舟船,南中謂之沓潮。或數十年一有之」。台風能增水和減水,增水加上高潮即能沖破海堤,形成災害。三角洲海堤長達1935公里,亟應保護。因三角洲是在熱帶內,熱帶風暴多,加上灣口呈喇叭形向東南展開,故成為我國風暴潮多發區。實測最高潮位1.8米以上,多為風暴潮所成,計由1848—1949年100年中,珠江口發生風暴潮達60次。增水時間只4小時,水位增高最大達1米,如與洪峰頂托則每成災害。如計及波浪還可爬高,對海堤沖擊更大,故應特別注意。風暴潮雖不常有,但同治元年(1862)7月初一的一次沓潮,「海水忽涸如陸」(減水),「平地水深數尺」(增水),結果是廣州河面「撈屍八萬余具」。1983年9號台風(9月9日)所成風暴潮沖跨海堤2129處,總長47公里,淹田184萬畝,魚塘7萬畝,物資(船、糧、化肥、水泥)損失1億元,死23人,傷172人。近年珠江三角洲海平面上升每年平均達2.08mm,預計將來風暴潮將較過去更為強烈。

由於三角洲廣種熱帶性作物和果木,故寒害為患亦大。早春寒流日均溫連續4天小於10℃,即可爛秧;低於15℃連續5天以上,早造死苗,反青亦慢;晚秋日均溫低於20℃一連3天以上即寒露風吹揚水稻花粉,致空粒減產;冬日低於5℃即使熱帶作物受害,稱為「暗霜」。

夏季雨量由鋒面、雷雨、對流雨、台風所成,暴雨時發(日雨量大於50毫米)都可成災,尤以前汛期和後汛期聯合,使「龍舟水」和「慕仙水」連接起來時,成災最大。

旱災主要由穩定高壓所成,如1964年11—12月連續晴天達43天,故同前冬旱與早春旱相連,形成災害。

此外,龍卷風亦可造成災害,群眾稱「屈尾龍」。1878年3月白鵝潭起龍,毀屋1500多家,覆舟死人數百,霧日不多,如廣州霧日年均4.8天,因三角洲地面低層空氣高溫之故。

(四)熱帶性動、植物

珠江三角洲不生長赤道性植被,但熱帶性的卻不少,雖然今天人工開墾使天然植被消失,但在一些村前村後的「風水林」和「雜木林」中,仍可見熱帶樹種殘存,如格木(Erythrophyleum fordii)、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等,表明古代山丘台地是熱帶季風雨林植被分布區。在山谷還見有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a)、野芭蕉(Musa balbisiana)群叢分布,林下灌木、藤本、草本植物亦以熱帶種屬為主,每成優勢群落。今天廣泛分布的榕、木棉、魚尾葵、鳳凰木亦為熱帶樹種。珠江口紅樹林中,有秋茄(Kandelia candel)、木欖(Bruguiera gymnorrhiza)等,沙灘上有海刀豆(Canavalia mariti-ma)、厚藤(Ipomca pescaprae)、海杧果(Cerbera manghas)、耐鹽植物老鼠(Acanthus ilicibolius)等,在東莞、寶安、深圳、珠海均有分布,據1983年航片量算達5000畝以上,組成紅樹林植物達11科13種。

在三角洲區常見種達500多種,也反映出熱帶特點,分屬130多科373屬(陳樹培,1984),其中純熱帶屬佔42%,連泛熱帶性屬計則達53%。鼎湖山區熱帶屬佔62%,熱帶種佔56%,即1291種,羅浮山沖虛觀風水林146屬中,泛熱帶屬佔91%(鄭芷青,1987)。常綠季風雨林植被多為風水林及雜木林,多屬次生性,是一種熱帶區系成分為主的類型(王鑄豪,1982),面積不廣。在廣大台地低丘區多為常綠灌叢。熱帶成分為主的草坡,生長在磚紅壤性土層之上,易發生水土流失。食蟲植物豬籠草(Nepenthes mirabilis)等都是熱帶性植物。熱帶植物生態特徵也充分反映在常見的栽培樹木中,如板根、氣根、支柱根可見於榕樹,能獨木成林;老莖生花現象見於楊桃,木菠蘿;全年生花見於白蘭、扶桑;鋃鉗葉見於杧果;衰頹葉見於杧果、荔枝;滴尖葉見於菩提樹。這些熱帶植物生態特徵和這里是熱帶季風雨林分布區相一致。其中如白木香(即土沉香)在明代曾廣泛種植在東莞縣,成為東莞名產,稱「莞香」。這都說明珠江三角洲是熱帶性三角洲。還有,與此相應的還有大型熱帶動物棲息於三角洲地區,雖然今天已被人們獵盡,如犀牛記於東莞丘陵區。

三角洲是水網區,以沼澤、窪地和低平林野為主,故也棲息不少典型熱帶巨型動物,它們也反映出三角洲原來的熱帶特點。如亞洲象、馬來鱷、孔雀等在古書即有不少記述,或更有化石為證。如三國時廣州地方仍有鱷魚生長,《水經注》稱:「黿鼉鮮鱷,珍怪異物,千種萬類,不可記勝」,今天平洲漁民亦曾在河道中采出鱷魚頭骨,說明廣州有鱷。順德、新會且有成條鱷魚骨格出土,大林的(棠下)14C測定為3020±80年,勒流的為2540±105年。東莞南漢還有象群害稼記載,作者亦曾在廣州古西湖區採得象脛骨於淤泥層中,《南海志》(元)尚記有象的生存。孔雀則在晉代時開平、唐時新會均有記載。可見珠江三角洲自古以來,即為熱帶動物分布之地,其中象牙已被獵用,作商品看待,唐《北戶錄》載:「牙小而紅,堪為笏裁,亦不下舶來者」。鱷魚因吃人畜故被記錄下來,它和長江的揚子鱷很不相同,與今天南洋群島灣鱷(Crocodilus porosus)、馬來鱷(Tomistoma sp.)一致。而象則為亞洲象(Elephas maximus)。今天由於三角洲不斷開發,人口增加,林木破壞,它們已被獵食殆盡。

小結

從地理環境組成各要素如地貌、氣候、水文、植被和動物分析,珠江三角洲是個熱帶性三角洲,與黃河,長江三角洲不同,地貌水文上表現為多汊道的良好水網,廣寬深水河道眾多;氣候上熱量和輻射豐富;植被生長旺盛,種類眾多,動物繁生,對工農業生產至為有利。從類型上看,珠江三角洲與紅河及湄公河三角洲等熱帶型三角洲近似。在我國熱帶地區較稀少的國情下,應重視充分發揮珠江三角洲的熱帶性特點和潛力。

『陸』 珠江三角洲的水系與地形特徵

珠江三角洲是廣東省平原面積最大的地區。珠江三角洲地貌的形成,是由西、北、東三江匯聚珠江所挾帶的泥沙,沿流途經數千年的沉積而在中下游形成40~60米厚度的沖積平原。並陸續在新會、順德、番禺、東莞和南海的西樵山及廣州以南的桂島等地出現較大的居民點。

隨著自然環境的變遷,由西江、北江兩個三角洲構成的古珠江三角洲逐漸連成一片,並與其後成陸的東江三角洲相連從而形成現代的珠江三角洲。而由於珠江三角洲處在北回歸線以南,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時間長,因而農牧漁業的發展具有得天獨厚之勢。

(6)東莞橫瀝雞架批發擴展閱讀:

地理位置:

從20世紀初開始,中外地質、地理、水文、水利工程學界便對珠江口是否存在三角洲的問題眾說紛紜,後來,否定說一度佔了上風,其主張者不乏重量級的中外學者。

如瑞典水利專家柯維廉只承認廣州至澳門一帶有沙堆積的小規模三角洲,稱為「廣州三角洲」,而當時在中山大學任教的瑞士教授德羅菲斯和哈安姆則乾脆宣稱沒有珠三角,後來成為著名地質學家的陳國達也是當時「否定說」的支持者。

『柒』 怎樣做好早餐生意

原料:米粉,榨菜絲,肉絲,鹽,味精,醬油,雜骨湯,干椒粉,蔥花,熟豬油。

製法:①肉絲,榨菜炒香,調正味,加雜骨湯,燜熟,待用。 ②取碗放入鹽,味精,醬油,干椒粉,雜骨湯,熟豬油,蔥花待用。 ③鍋燒開水,下入米粉,燙熟,撈出放入碗中,澆肉絲即成。
這是湯粉的做法。至於怎樣做好生意,我想你首先要是你的早餐做的有特點。並且要讓人相信你做的早餐干凈衛生,再有就是要有幾個主打的小吃其它不要太多也不可太少要盡量做的精緻。再加上價錢合理,我想這樣生意應該不會差吧。

『捌』 東莞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一、粵暉園

園區特別大,迴廊庭園,雕梁畫棟,錯落有致。植物種類也是看花了眼,大型植物園,長勢也很好,襯得這無人住的園子反而生機盎然。說紅樓夢里劉姥姥進的大觀園,可能就是這副景,布局別致,每一個角度拍照都特別好看。很適合喜歡古風的朋友穿漢服之類的去拍照。

二、隱賢山莊旅遊風景區

景區是佛教文化濃厚,自然生態風景優美,由南中國最大的漢白玉觀音像,有表演來(雜技,魔術,舞蹈,海獅表演),還有個動物園,園區內有個水塘,有山,有廟,水上樂園,碰碰車,流星錘,實地槍戰等,不過最美的還有歐式小鎮和人工氣息很重的花壇設計。

三、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

看看山山水水、安安靜靜,不言不語都是好風景,這座觀音菩薩像是全國最大的花崗岩觀音坐像,非常殊勝,觀音像背後是一座大殿,裡面供奉千手觀音,高處俯瞰下。

滿山的青翠宛如一塊碧綠的翡翠,琉璃瓦的屋頂在林間調皮地探出來,剛下過雨的空氣格外清新,深吸一口身心俱沁,走進觀瀑台,雨後水量更豐沛,看瀑布似天河泄落,奔騰間氣勢磅礴,聲如雷霆萬鈞。

四、東莞香市動物園

裡面動物很多,老虎、獅子、大熊貓、長頸鹿、斑馬、犀牛、狗熊等,還有綜合表演館和海洋表演館,各種精彩的表演可以看,還有很多游樂項目,大擺錘、碰碰車等等,熊貓挺可愛的,動物園很大,其實環境都算挺好的。

五、松山湖風景區

很好的地方,讓人心曠神怡。鬧市中的一片凈土,適合情侶,全家總動員,單身一人游去的一個好地方。有山有水,有聲有色,是你來東莞必不可去的一個地方,看看賓士的駿馬,拍拍照合合影有馳騁草原的感覺喲,欣賞松山湖的景色,呼吸新鮮空氣。

熱點內容
沈陽哪裡批發黃裱紙 發布:2021-08-17 15:55:12 瀏覽:886
鹽城水產品批發市場 發布:2021-08-17 15:55:07 瀏覽:709
西柳服裝批發褲子的 發布:2021-08-17 15:55:07 瀏覽:496
服裝批發北京還是廣州好 發布:2021-08-17 15:54:14 瀏覽:533
臨沂服裝內衣批發 發布:2021-08-17 15:54:00 瀏覽:112
海門冷凍肉類食品批發市場 發布:2021-08-17 15:53:58 瀏覽:215
商丘冷凍雞腿批發位置 發布:2021-08-17 15:53:57 瀏覽:190
上海市冷凍食品批發市場在哪裡 發布:2021-08-17 15:53:04 瀏覽:832
西安粽子批發廠家 發布:2021-08-17 15:53:01 瀏覽:306
徐州服裝貨架批發市場 發布:2021-08-17 15:51:31 瀏覽: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