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辣椒苗批發地方
『壹』 在廣西桂林地區種植什麼辣椒品種比較好,請專家解答
廣西農科院選育出「桂椒7號」、「桂椒8號」、「桂椒9號」3個新品種,建立辣椒新品種高效栽培核心示範基地3個,平均每畝能增產15.5%,即使在高溫的夏天,果實依然「結得歡」。其中,「桂椒7號」、「桂椒8號」已於2013年6月通過了廣西農作物品種審定,填補了國內辣椒耐熱品種的空白
『貳』 現在還有辣椒苗買嗎
現在市場上還有青椒育苗賣,不知你們那裡有沒有,我們這里逢場時市場上有賣的。
『叄』 哪裡有辣椒苗批發
您好,
辣椒苗一般都是自育自種,不用於出售。
因為辣椒苗在運輸過程中很容易損壞。
『肆』 廣西南寧市哪裡收購辣椒
我是隆安縣博浪村的 現種有一畝的天等辣椒 現在已是豐收季節 上街沒人收購 散賣又沒時間守 目前都懶得摘 讓它在田裡 想問哪裡收購天等辣椒的
『伍』 求問廣西柳州哪有批發辣椒苗
批發苗沒有吧 不過周邊拉堡沙塘這到街日有人挑出來賣
『陸』 批發辣椒種子的地方哪裡有
如果是大批量買辣椒種子還是要找大一點的公司,我知道的就是我們四川的川椒種業還可以,好像都做了幾十年的辣椒種子了,我們老家老一輩的人都知道這家公司。
『柒』 哪裡可以批發辣椒種子
一般批發都是要有一定的量別人才會給你批發價,量大肯定種植面積就大,如果面積大那還是要買好一點的辣椒種子穩當點,四川川椒種業的辣椒種子應該還不錯吧,是一家老公司了,而且好像他們只做辣椒種子,對一樣事專注了幾十年應該還是有點成就的吧
『捌』 廣西哪裡有收購辣椒的
廣西農貿批發市場有收購辣椒的。
1、營養豐富
辣椒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B族、維生素C等,其中的膳食纖維、礦物質也很豐富。常吃辣椒還可以補充維生素E 、維生素K、胡蘿卜素、葉酸等維生素。辣椒味辛、性熱,還有很多的食療作用。
2、開胃消食
辣椒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增進食慾,這時適當吃點辣椒,能讓人食慾大振。
3、暖胃驅寒
《食物本草》中說辣椒「消宿食,解結氣,開胃門、辟邪惡、殺腥氣諸毒」。因為遇寒而出現腹寒、嘔吐、腹瀉時可以適當吃些辣椒。
4、促進血液循環
《葯性考》中說辣椒能「溫中散寒,除風發汗,去冷癖,行痰,祛濕。」辣椒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怕冷、凍傷、血管性頭疼。
5、美容肌膚
辣椒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同時還能促進荷爾蒙分泌,因此對皮膚非常有益。許多人覺得吃辣椒會長痘,其實並不是辣椒的問題。如果本來是愛長痘的體質,吃完辣椒才會「火上澆油」。
6、降脂減肥
辣椒中的辣椒素能加速脂肪分解,有減肥的作用。同時,因為辣椒含豐富的膳食纖維,所以降血脂的作用也很明顯,並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7、止痛散熱
辣椒辛溫,能夠通過發汗而降低體溫,並緩解肌肉疼痛,因此具有較強的解熱鎮痛作用。美國研究發現,辣椒中的辣椒素能減少傳達痛感的神經遞質,使人對疼痛的感覺減弱。
『玖』 哪裡的辣椒種子批發價格最便宜產量又高
果想要辣椒種子好又便宜的話,川椒種業有一個線椒10號就可以,產量,椒形都還不錯,我去年試種了幾畝,效果還行
『拾』 廣西哪裡有辣椒
位於柳州市北面的柳城縣大埔鎮是廣西重點城鎮之一,距柳州市中心約51公里,下轄9個行政村(中回、正殿、靖西、六休、南村、龍台、里明、木桐、洛古),2個社區(城南、城北),總人口4.3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33萬人。鎮城區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的中心,鎮轄9個行政村均通公路。全鎮有10所村小,4個教學點,在校生1064人。大埔鎮老都六蔬菜基地(大白菜、香芋、辣椒),南村鄔家屯水果基地(南豐蜜桔、高妻葡萄),楊柳西瓜基地(冰琪淋西瓜),正殿村食用菌、桑蠶生產基地,龍慶穿心蓮葯材生產基地很有特色。辣椒原產於中拉丁美洲熱帶地區,原產國是墨西哥。15世紀末,哥倫布發現美洲之後把辣椒帶回歐洲,並由此傳播到世界其他地方。於明代傳入中國。清陳淏子之《花鏡》有番椒的記載。今中國各地普遍栽培,成為一種大眾化蔬菜。辣椒是中軸胎座。辣椒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卵狀披針形,花白色。果實大多像毛筆的筆尖,也有燈籠形、心臟形等。果實未熟時呈綠色,成熟後變為紅色或黃色。一般有辣味,供食用和葯用。新鮮的辣椒一般所稱的「辣椒」,是指這種植物的果實。別名又有紅海椒、大椒、辣虎、廣椒、川椒。最辣的是印度魔鬼椒。辣椒以果實、根和莖枝入葯。6~7月果紅時採收,曬干。辣椒又名番椒、海椒、秦椒、辣茄。辣椒果實色澤鮮艷,風味好,維生素C的含量豐富,除鮮食外,還可腌漬和干制,加工成辣椒干、辣椒粉、辣椒油和辣椒醬。一、環境要求:辣椒對溫度的要求介於番茄和茄子之間。種子發芽適溫為23~30C,低於1~5℃則不能發芽。辣椒幼苗要求較高的溫度,溫度低,生長緩慢。開花結果初期白天適溫為20~25℃,夜間為15~20℃,結果期土溫過高,尤其是強光直射地面,對根系生長不利,且易引起毒素病和日燒病。如光照不足,除低坐果率。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格,以肥沃的砂質壤土更為適宜。甜椒類型對肥料的要求(特別是氮素)高於辣椒類型,辣味素的形成與氮肥供應有關系,氮肥過多會使辛辣味減少,增施鉀肥有利於提高辣椒的抗病性。二、主栽品種:1.湘椒6號;省級審定品種,雜交一代。早熟,豐產、優質、抗病。苗期耐低溫,株型較緊湊,適合密植,果實長粗牛角形,色綠有光澤,辣味適中,商品性好,單果重30~32克,種子千粒重6~7克,畝產量2000~3000公斤。2、天宇3號:系韓國引進的新一代雜交辣椒品種,其主要特點:一是株型中等,株型緊湊,宜密植,果大肉厚,長燈籠型,結果多、辣性強、抗病強;二是投資少、周期短、見效快;三是市場需求量大,可通出口台灣、日本、韓國等地,也可通過本地市場消化,對其進行深加工,提取辣椒素、紅色素。畝產3000公斤左右。3、河西牛角椒:地方良種,中熟,耐熱,耐旱,適應性廣。果牛角形,嫩果綠色,老熟果紅色,單果重22.7克左右,辣味中等,肉厚質優,鮮食加工兼備。每畝產量2000公斤左右。4.湘椒12號:省級審定品種,雜交一代,中遲熟,豐產、優質、抗病、耐熱、耐濕,鮮食加工兼用。株高62厘米,株型緊湊,分枝多,果實長牛角形,辣昧中等。果綠色,老熟果深紅色,品質佳,外觀美,商品性極好。一般每畝產量2700~3500公斤。5.雞腸子辣椒:著名地方良種。遲熟,豐產、優質,適用性廣。果實細長而彎曲,形如雞腸而得名。耐熱、耐旱。果實水份含量較少,辣味極強,主要加工成紅干椒或干椒粉。每畝產量1200~1500公斤。6.朝天椒:株高125厘米,果實園錐形,果長8.27厘米,橫徑0.9厘米。果梗向上,果面光滑,辣昧極強。多加工干椒外銷。耐旱、抗病,適合山地栽培。晚熟,每畝產量1000公斤左右。三、栽培技術要點(一)整地施肥:1、選擇土塊:按3-4年輪作原則不重土,選地勢較高,土層深厚,保水保肥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塊種植辣椒。辣椒忌連作,也不能與茄子、蕃茄、馬鈴薯、煙草等同科作物連作。2、深翻炕土:秋冬季節將土壤深翻25-30cm土,改善土壤理化性質和殺死土中病蟲。3、施足基肥與整畦:一般在定植前7一10天,每畝(667m2)施充分腐熟有機肥3000-5000公斤,過磷酸鈣50-100公斤,硫酸鉀20-30公斤,或餅肥50-100公斤或草木灰200公或充分腐熟的雞糞。採用撒施、溝施、穴施等方式。有機肥撒播地面,深翻25厘米,化肥定按定植溝施入。對種植辣椒地的要求是「深溝高畦、破老底;土平它大、水暢流」。畦寬一般是l.3~1.7米(連溝),栽植2~3行。也有寬畦2.3~2.7米。四、辣椒育苗技術1、塑料大、小棚冷床育苗:(1)苗床撒播育苗:指選擇2-3年沒有種過茄果類蔬菜的地塊,做成0.7-1.2米寬的育苗床,在苗床上撒播種子進行育苗的一種傳統育苗方式。(2)營養球(肥球)育苗:指椒農用特殊的裝置將配製好的育苗土做成較堅固的圓柱形營養球(肥球),將種子播於營養球中心處進行育苗的一種較簡易的育苗方式。(3)營養缽育苗:指將配製好的營養土裝進不同規格的營養缽(6.5cm×6.5cm或8cm×8cm),將種子播於營養缽內進行育苗的一種較現代的育苗方式。(4)穴盤育苗:指將專用育苗基質裝進不同規格的穴盤(128穴、72穴、50穴等)內,將種子播於穴盤內進行(工廠化)育苗的一種現代化的育苗方式。2、營養土種類(1)普通土營養土:指採用完全腐熟的農家肥和2-3年未種過茄果類蔬菜的菜園土按1:2-3的比例混合均勻配製而成(營養土有機質含量5%以上)的育苗營養土。(2)育苗專用基質指市場上出售的已經腐熟好的草炭(來自泥炭蘚、灰蘚、苔草和其他水生植物的分解殘留體)、珍珠岩、蛭石粉等按比列配製的育苗專用基質。3、種子處理(1)、乾熱消毒:將種子放在70℃的恆溫箱內處理72小時,可防病毒病、細菌性和真菌性病害。(2)、溫湯浸種:將種子放在5-6倍於種子量的50-55℃的溫水中浸種15-20分鍾,不停攪拌,直到水溫降至30℃止,繼續浸種4-6小時,可防疫病、炭疽病、瘡痂病等病害。(3)、化學葯劑浸種:①將種子放在10%磷酸三鈉溶液中浸種20-30分鍾,或放在40%甲醛(即福爾馬林)150-300倍液中浸種30分鍾,或放在1%高錳酸鉀溶液中浸種20分鍾,可防病毒病。②將種子放在冷水中預浸10-12小時後,再用1%硫酸銅溶液浸種5分鍾,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種1小時,或用72.2%的普力克水劑800倍液中浸種0.5個小時,可防疫病、炭疽病等病害。4、種子催芽一般是將經消毒處理的種子放置於25℃-30℃條件下催芽(前期溫度可達30℃-35℃,後期溫度25℃-30℃),種子露白後應停止催芽,及時播種。註:若不能及時播種,應將種子放於冷涼處(5-10℃)控芽。5、苗床和培養土准備(1)苗床選擇和土壤要求選背風向陽,地勢高燥,排水良好,2-3年沒有種過辣椒、茄子、番茄、馬鈴薯、煙草和瓜類,遠離雞口的地塊作苗床。要求土壤肥沃、疏鬆、富含有機質,具有良好的團粒結構,保水、保肥能力強,排水好,土壤酸鹼度(PH值)為6.5-7,無病蟲害的砂壤土。(2)培養土准備①普通用培養土:一般自配,採用完全腐熟的農家肥和2-3年未種過茄果類蔬菜的菜園土按1:2-3的比例混合均勻配製而成。培養土厚10厘米,每平方米100-120公斤。②育苗專用基質:指商店賣的,用草炭、蛭石、珍珠岩等按比列配製的專用育苗培養土。(3)床土消毒①播前15天左右用40%甲醛(福爾馬林)兌水50-100倍噴灑床面,每平方米用葯水150毫升,然後用塑料薄膜將床土表面蓋嚴。悶5-7天後除去覆蓋物,耙鬆土壤1放氣5-7天,即可播種。②用代森鋅200-300倍液或多菌靈或托布津或敵克松500倍液等防病葯劑,加入防蟲葯劑如辛硫磷500倍液或敵敵畏500倍液於播前3-4天進行土壤消毒。噴葯時使葯液浸入地下3厘米深土層。噴葯後蓋嚴塑料棚或用薄膜蓋嚴密閉2-3天,殺死病菌和害蟲。③種子墊土蓋土消毒:50%福美雙與50%多菌靈1:1混合,按每平方米苗床用葯8-10克與20公斤半干細土(或培養土)混合。播種時三分之一鋪苗床中作種子墊土,三分之二蓋種子上作蓋土。(4)播種冬苗: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塑料薄膜小棚或大棚冷床育冬苗或12月中下旬溫床(釀熱、火熱、地熱線)育冬苗。春苗:元月下旬至2月中旬塑料棚冷床育春苗。用種量和播種量:50克/畝,4-8克/每平方米(不假植苗)。播種技術:苗床撒播育苗,播前將育苗廂面土塊或培養土耙細整平,澆足底水(10-15厘米深土層要濕潤),簿薄地蓋一層墊土,然後播種。將種子來回多次撒播,使種子分布均勻。播完後用消過毒的濕潤蓋土蓋種0.5-1厘米厚。營養球(肥球)育苗、營養缽育苗、穴盤育苗等打孔深度0.8厘米左右,蓋土厚度0.5厘米。再蓋白色地膜和扣上塑料小棚或大棚。(5)苗期管理:(1)出苗前:出苗前要求保溫、保濕。播後溫度控制在25-30℃。70%苗子出土後要及時將床面上的地膜揭去。(2)出苗後:①苗出齊到第一片真葉顯露(破心):適當降溫,如白天15-20℃,夜間12-16℃。防止幼苗胚軸徒長,避免成「高腳苗」。②從幼苗破心至移栽前:適當提高溫度:白天20-25℃,夜間15-18℃,盡量增加光照,使幼苗生長健壯。③冬季注意防寒保溫,保持表土乾燥,底土濕潤,寧干勿濕,使幼苗生長健壯。立春後天氣轉暖,水分散失快,應及時澆水,通風透光;寒潮來時仍要保溫防凍。(3).假植:①時期:幼苗具2葉1心時;冬苗11月下旬前,春苗3月中旬。②行株距:8-10厘米,每窩1-2株。③溫度:栽後白天25-30℃,夜間20℃。成活後白天25℃,夜間18-20℃。(4).煉苗定植前7-10天進行,大、小棚邊窗和頂窗薄膜揭開。五、鋪膜定植(1)地膜覆蓋栽培:宜採用黑色地膜覆蓋栽培方式。(2)適時定植:露地定植宜在晚霜結束後,當5厘米地溫穩定在13~15℃時定植,或旬平均氣溫15℃左右時;四川盆地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上中旬。辣椒幼苗具有7-8片真葉時定植為宜。壯苗標志:根系發達,白根多;莖粗壯,節間短;子葉完整,葉片肥厚,色深綠;植株無病蟲害。(3)合理密植:一般行株距為60厘米×30厘米,窩植1-2株。畝窩數為3700窩。定植:辣椒的定植以土溫15℃以上為宜,過早定植,因土溫低,生長緩慢,而且落花,達不到早熟目的。定植距離,早熟品種行距40一50厘米,株距26~33厘米,每穴l~2株,晚熟品種行距66~73厘米,株距50~60厘米,每穴1株。開張度大的品種、密度小些,干辣椒類型的一般比長椒型的密型,甜椒類型的比長椒型的稀些。晴天的下午定植,當天上午苗床需澆水,以利扯苗。(4)追肥、灌排水(1)追肥:按不同生育期和傳統經驗追肥,如中等肥力條件下:生育期肥料濃度種類和畝用量次數定植~現蕾15%-20%腐熟人畜糞尿1000-1500公斤+5公斤尿素1-2開花~門椒長大20%-25%腐熟人畜糞尿1500-2000公斤+7公斤尿素1結果盛期30%-50%腐熟人畜糞尿2500-3000公斤+硫酸鉀3-4公斤或N.P.K復合肥30公斤(濃度1%)2-3翻秋40%-50%腐熟人畜糞尿3000-4000公斤+尿素15-20公斤2①地膜覆蓋栽培一般基肥足,只在定植緩苗後施一次提苗肥。若要收秋椒(翻秋)則應在7月中下旬和8月下旬~9月上旬各施一次翻秋肥。②露地栽培:定植~現蕾追肥2次。即定植緩苗後一次,10-15天後再施一次。開花~門椒充分長大追一次中等濃度肥料。結果盛期(即門椒採收後)重施2-3次肥,每隔10-15天一次。註:若要收秋椒則應在7月中下旬和8月下旬~9月上旬各施一次翻秋肥。(2)灌水、排水四川5~6月常有夏旱發生,正值辣椒開花結果期。應根據情況及時灌溉。而7~8月南充、遂寧等地區南部常發生伏旱,引起大量落花落果,亦應根據情況及時灌溉。灌水方法可用澆灌、溝灌、噴灌,禁止大水漫灌。四川暴雨出現在5~9月,集中於7、8月份。因此應提前作好排水準備:即辣椒不種在低窪易積水,排水難的地塊。辣椒地四周邊溝,腰溝均要在栽椒時開好,辣椒採用深溝高廂栽培。暴雨來時及時排水。(3)中耕、除草和培土在辣椒未封行前及時中耕、除草,結合盛果期前的施肥上廂培土是露地栽培方式的重要程序。一般中耕除草2-3次,培土上廂1-2次。註:植株進入盛花期中耕宜淺,而採用黑色地膜覆蓋栽培方式幾乎可不除草、中耕。(5)整枝和立支架(1)整枝:首花節位下主莖上萌發的側枝俗稱腳芽,要及時打除。植株封行後其下部老黃葉,病葉應及時清除,集中深埋或燒毀,減少病蟲滋生蔓延。若要讓辣椒翻秋則應在7-8月份高溫季節出現停花歇果時,剪去植株頂部枝條,控制植株繼續生長,加速果實成熟,促發新枝,更新株型。(2)立支架:辣椒地膜覆蓋栽培後如不採取培土措施,易受風吹倒伏,通風透光不良,影響生長發育。故需立支架支撐辣椒植株。早熟,植株矮小,株型緊奏品種,如川騰4號簇生椒,可不立支架。肥水管理注意事項:水分管理:澆水應均勻,忌忽干忽濕,忌乾旱和雨澇,定值後及時澆水。一周後澆緩苗水,以後每次澆水採用隔行灌溉,逐次效替的方法。緩苗水後,當第一層果約2厘米長時澆第一水,經後根據情況每周澆一次水。果實成熟期,應控制澆水,及時排除田間積水,灌水應在晴天下午天涼後進行,且忌灌後下雨。追肥管理:定植後要搶晴天追施提苗肥,每次用量不能過多或過濃,否則易引起徒長,推遲開花結果。施當等一、二層著果後,要追施較多肥料,促進果實長大。果實開始採摘後,更要求土壤有充分肥水,植株才能正常生長和結果。如果在澆水後土壤未乾爽以前就接著下大雨,落葉和死株現象就會相當普遍,特別是在起伏至立秋這段時間內最為突出。因此,在灌溉時,一定要根據天氣預報決定灌溉時間。灌水深度以不超過畦溝的四分之三為宜,並要在晚上或清晨進行,而且急灌急排。(生產中不應使用使用城市垃圾、工業廢渣和未經無害化處理的有機肥。(6)落花、落果、落葉的發生與防止:辣椒的落花、落果與落葉現象對產量影響很大。落花率一般可達20%一40%,落果率達5%一10%,溫度過高或過低,辣椒授粉、受精不良是引起落花的主要原因。春季早期落花的主要原因:低溫陰雨,光照不足,影響了授粉、受精的正常進行。另一方面,栽培管理不善,如施肥施用過多,植株徒長,栽植過密,通風透光不良或氮、磷缺乏等,會引起落花、落果。土壤水分失調,過濕、過於或澇漬,妨礙根系生長,引起落果、落葉。此外,一些病害,也會引起。還有植株高整,基部側枝盡早抹去,老、黃病葉及時摘除,如密度過大,在發出的兩權中留一權去一權,控制生長。五、辣椒病蟲害防控技術病蟲防治應「預防為主,綜合防治」,以農業防治為基礎,積極應用物理、生物防治方法,化學防治要掌握正確施葯方法,減少化學農葯用量,執行農葯安全使用標准,使辣椒果實中農葯殘留不超標。1.農業防治:選用抗病蟲品種;培育適齡壯苗;嚴格實行輪作;採用高壟地膜覆蓋栽培;合理密植,科學施肥,及時灌水、排水,培育健壯植株,促早封壟(行);清潔田園,深翻炕土,減少越冬蟲源;及時摘除病葉,病蟲果,及時拔除病株,帶出田間或棚室外燒毀或深埋。2.物理防治:人工摘除害蟲卵塊,捕殺害蟲;田間懸掛黃色粘蟲板防蚜、白粉虱、美洲斑潛蠅,糖醋液、黑光燈誘殺小地老虎;性引誘劑誘殺害蟲;白熾燈、高壓汞燈、頻振式殺蟲燈誘殺夜蛾類害蟲;田間鋪銀灰膜或懸掛銀灰膜條驅避蚜蟲,防蟲網防蟲(如蚜蟲、棉鈴蟲、美洲班潛蠅)防病(病毒病)栽培。3.生物防治:保護利用天敵,如瓢蟲、草蛉、蚜繭蜂對蚜蟲的自然控制;赤眼蜂防棉鈴蟲、煙青蟲;利用微生物制劑如農用鏈黴素防治辣椒青枯病、瘡痂病、軟腐病、葉斑病,青蟲菌防治煙青蟲。4、病害及防控辣椒疫病:A預防:畝(667m2)用3公斤硫酸銅撒施地面,耕翻入土中;發現中心病株立即拔除,用石灰撒施病株穴消毒,同時全田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氰霜唑懸浮劑2000倍液(商品名:科佳,日本產)1-2次。B治療:用58%雷多米爾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植株下部及周圍地表,7天後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二種葯交替使用1-2次。也可用90%乙磷鋁500倍液或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劑600倍液,或氟啶胺2000倍液(商品名:福帥得,日本產)噴霧,每隔5-7天,不同葯劑交替防治。辣椒病毒病:A早期防治蚜蟲: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4000倍液噴霧防治。B發病初期噴灑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2%寧南黴素200倍液,或1.5%植病靈乳劑1000倍液,或嗎胍·乙酸銅(病毒抹殺)600倍液,隔7-10天1次,連續3-4次辣椒炭疽病:發病初期噴灑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40%多菌靈膠懸劑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7-10天1次,連續2-3次。5、蟲害:煙青蟲:關鍵要抓住孵化盛期至2齡盛期,幼蟲尚未蛀入果內的時期施葯。可選用滅殺斃(21%增效氰馬乳油)1500-3000倍液,或2.5%功夫菊酯乳油(氯氟氰脂)2000倍液,或天王星(聯苯菊酯)2.5%乳油3000倍液,或2.5%溴氰菊脂乳油2000-3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噴霧。上述葯物交替使用,每10天一次,連續2-3次。2.跗線蟎(茶黃蟎或白蜘蛛)葯劑防治的關鍵是及早發現田間中心株出現卷葉(或株蟎率達5%)時及時防治。噴葯的重點是植株上部幼嫩部份,尤其是頂端幾片嫩葉的背面。可選用73%克蟎特乳油1000-1200倍液,或35%殺蟎特1000倍液,或20%噠嗪硫磷1000倍液,或5%尼索朗乳油2000倍液,或10%瀏陽黴素乳油1000-15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1500-2000倍液,或1.8%蟲蟎克4000-5000倍液噴霧。第一次噴葯後3-5天內必須噴第二次,效果才佳,以後隔7天再噴1次,連續3次。蚜蟲:主要危害植株葉片,造成葉片畸形。生產上要提前預防,有蚜株率達20%時,用10%吡蟲啉2000倍液,或50%辟蚜霧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或50%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或20%速滅殺丁乳油2000-3000倍液噴霧防治,。6、適時採收1.青椒:採收青椒指除菜椒外,線椒和朝天椒的早熟品種或早熟栽培因其上市較早,售價比較高,故採收青椒上市可獲取較高經濟價值而言。青椒在花謝後15-20天即可採收上市。同一地塊一般隔2-3天採收一次。2.紅椒:採收紅椒,一般在花謝後50天左右即可採收。而作為干辣椒的,則必須採收紅熟的果實,採收要及時,否則影響植株的生長和結果。7、甜椒保護地栽培技術:甜椒保護地栽培以塑料大、中、小拱棚較多。技術要點如下:(1)品種選擇:塑料大、中棚栽培多採用早熟或中早熟品種,如甜雜2號、中椒2號、雙豐、海花3號、同豐37號、遼椒4號、津椒2號等。少數選用中晚熟品種的,如茄門、農大40、冀椒1號、遼椒3號等。(2)定植密度:保護地甜椒栽培,雙露地栽培生長勢旺,植株高大,所以定植密度適當稀些,過密容易引起落花落果。以大壟雙行栽植形式為好,大壟距可為1米,壟上行距40公分。(3)田間管理:白天溫度25一30度,夜間18一20度,開花期不能低於15度,溫度超過30度要放風降溫,把四周薄膜全部揭開,留棚頂膜起遮蔭、降溫和防熱雨的作用。入秋以後,氣溫下降,減少放風量,注意防寒保溫。水分管理:緩苗後如土壤乾旱,可澆1次水,這時水量可稍大些,然後控水蹲苗。待苗椒採收後,則經常保持土壤濕潤。一般結果前期7天左右澆1次水,進入結果盛期4一5天澆1次水。澆水宜在晴天上午進行,每次澆水量不宜過大。空氣相對濕度一般在保持80%為宜,整個生育期要避免棚內濕度過高。門椒採收後,應結合灌水,每畝追施尿素12.5公斤或硫酸銨20一25公斤。盛果期隨水追施化肥或人糞尿一兩次。一般前期不進行整枝,但對生長勢強的中晚熟品種,需在門椒開花前後,將門椒以下的葉和枝條除去,以避免植株生長過旺而影響門椒、對椒正常開花坐果。8、干辣椒栽培技術要點:干辣椒指果實乾燥後作為調味用的辣椒。(1)選用良種:作為干椒生產的品種,應是果實細長,果實深紅、株型緊湊,結果多,部位集中,果實紅熟快而整齊,果肉含水量小,干椒率高,辣椒素含量高。優良品種有:如雞澤羊角辣、永城大羊角椒、咸陽線辣子等。(2)定植與密度:整地施肥同甜椒栽培,便施基肥量可略少。干椒品種一般株型緊湊,適於密植。採用大小行,每穴兩三株,每畝可達12000一18000株,叢栽密植不僅增加株數,而且可防止倒伏。(3)管理方法:肥水管理與甜椒相似。但因定植期較晚,地溫較高,在定植時應灌透水,幾天後再輕灌一次緩苗水,然後精細中耕蹲苗。開花坐果後追肥、灌大水,促進開花結果。干椒栽培要求採收成熟果實,除氮肥外,應重視磷、鉀肥的施用。注意雨後排水、鬆土、促根保秧。果實開始紅熟後,應控制用水以至停止灌水,促進果實紅熟,防止植株貪青徒長,降低紅果產量。紅熟期不追肥,尤其忌氮肥,做到控水控肥。(4)適時採收。商品干椒一般待果實全部成熟1次採收。為了提高紅辣椒的產量和質量、降低青果率,也可分次採收,最後1次整株撥下。辣椒干制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曬干法:即利用日光暴曬辣椒,自然乾燥;二是人工乾燥法,加溫烤乾辣椒。一般4公斤左右鮮椒可制1公斤干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