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發商品購進的入賬價格
❶ 商業批發商品按實際成本入帳,進貨價格穩定,結轉成本直接按進價累計結轉,可以嗎,產品5-6種,如何核算
可以的,進貨:借:庫存商品-***:000
貸:應付賬款-***:000
結轉成本:借:商品銷售成本:000
貸:庫存商品-***:000
供參考。
❷ 商品按售價入賬如何做分錄
銷售時(假定上述售價為不含稅價):
借:銀行存款或現金或應收賬款117(99.5,128.7)
貸:主營業務收入 100(85,110)
應交稅費_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7(14.5,18.7)
按實際的入帳就是。
借:庫存商品A 70
貸:應付賬款/銀行存款/現金 70
銷售時
借:現金/銀行存款/應收賬款 85或110
貸:主營業務收入 85或110
購入價應為不含稅價
❸ 商貿公司做批發零售,購入商品再銷售如何做會計分錄及期末賬務處理
企業一般納稅人,
購入商品,發票是增值稅專用發票,
借:庫存商品
借:應交稅金--增值稅(進項稅)
貸:銀行存款
銷售商品,
借:銀行存款(或應收賬款)
貸:銷售收入
貸:應交稅金--增值稅(銷項稅)
借: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金--城建稅
貸:其他應交款--教育附加
月末結轉銷售成本,
借:銷售成本
貸:庫存商品
借:銷售收入
貸:本年利潤
借.:本年利潤
貸:銷售成本
貸:管理費用
貸:稅金及附加
❹ 購入庫存商品,發生運費(運費是收據)怎麼入賬
如果你是小規模納稅人,你做的分錄是對的,但是運費是收據不能入賬,你可以找一張其他車票或出租票抵用。
購貨和運費可以作在一張憑證上,也可以分開做,收入不能入賬,如果用其他票抵用,可以另外做一張報銷單,並用鉛筆自己備注一下。
❺ 零售業的進貨帳應該怎麼做會計分錄
零售業的進貨帳應該怎麼做會計分錄(一)賬戶設置商品購進過程,是貨幣資金轉化為商品資金的過程。購進的商品應用商品實際進價核算。購進時,應記入「商品采購」賬戶,以核算商品采購成本。但由於零售商品實行「售價金額」核算,購入商品在驗收入庫時,不是按照原來進價而是按照售價記入「庫存商品」賬戶。這樣「庫存商品」中就包括商品的實際進價和未實現的進銷差價(含銷項稅額)兩部分。為了真實反映財產情況,在按售價記入「庫存商品」賬戶的同時,還必須要將商品進價和售價之間的差額另設「商品進銷差價」進行登記。「商品進銷差價」賬戶是資產類賬戶,實質上它是資產的調整賬戶,對庫存商品起調整作用。貸方登記購進商品售價大於進價的差額、商品調價以及財產溢余增值等因素增加的差價;借方登記購進商品售價小於進價的差額、銷售商品已實現的差價以及商品短缺和調價減值等而轉銷的差價,余額表示庫存商品的進銷差價。(二)購進商品的處理辦法實行增值稅後,零售商品購銷業務的核算比批發商品較為復雜,既要保持多年形成的售價核算方法,又要按照增值稅的要求核算進項稅額、銷項稅額、應交稅金等有關內容,因此,在核算上要求採用一種簡便可行的辦法。目前大多數企業對零售商品購進作如下處理:在購進時按不含稅成本記入「商品采購」賬戶;按進項稅額記入「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賬戶;按全部價稅總額付款數記入「銀行存款」或「應付賬款」賬戶。而在商品入庫時,則按含稅的售價記入「庫存商品」賬戶;按含稅的進銷差價記入「商品進銷差價」賬戶,按不含稅的進價轉銷「商品采購」賬戶數額。具體地說,由於商品交接貨和結算方式不同,核算方法也有所不同。1.本地商品購進。本地商品購進,一般是購進和貨款結算同時辦理的。財會部門應根據實物負責小組轉來的商品入庫驗收單、專用發票和付款憑證入賬。[例]某商店從本市某公司購入小百貨一批,計進價6 000元,售價7 200元(不含稅),進項稅額1 020元。貨款以轉賬支票付訖,商品由百貨組驗收,按專用發票,作會計分錄如下:(1)支付價款時,按商品進價、進項稅額分別轉賬:借:商品采購——百貨組 6 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 020貸:銀行存款 7 020(2)商品入庫時,為簡化庫存商品日常核算工作,平時營業櫃組以庫存商品售價(進價+毛利)加上銷項稅額入賬(設銷項稅率為17%),商品入庫時的售價應包含銷項增值稅在內。借:庫存商品——百貨組(售價7 200元+銷項稅額1 224元)8 424
貸:商品采購——百貨組 6 000
進銷差價——百貨組(毛利1 200元+銷項稅額1 224元) 2 424月終,財會部門須調整已銷商品的增值稅銷項稅額。將銷項稅額從商品銷售收入中分解出來轉入「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賬戶。如上例,其會計分錄如下:借:商品銷售收入 1 224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 224 2.異地商品購進。異地商品購進,由於採用發貨制交接方式,商品的發運時間和結算憑證的傳遞時間不一致,通常會發生先付款,後到貨;先到貨,後付款;以及到貨與付款同時進行三種情況。[例]設前例為向市外×單位購進百貨商品一批,供貨單位代墊運費400元,價款及運費已通知銀行承付。(1)假設先承付貨款和運費,後到貨。接到銀行轉來托收憑證,經審核無誤後,承付貨款,根據有關憑證作會計分錄如下:借:商品采購——百貨組 6 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 060
經營費用——進貨運費 360
貸:銀行存款 7 420商品運到,由百貨組驗收,根據有關憑證,按含稅售價入賬,作會計分錄如下:借:庫存商品——百貨組8 424
貸:商品采購——百貨組 6 000
商品進銷差價 2424(2)假設商品先到,後付款。商品運到,驗收入庫,平時不作賬務處理,月末如仍未付款,按暫估進價入賬,作會計分錄如下:借:庫存商品——百貨組8 424
貸:應付賬款 6 000
商品進銷差價 2 424下月初用紅字沖回:借:庫存商品——百貨組 8424 (紅字)
貸:應付賬款 6000 (紅字)
商品進銷差價 2424 (紅字)接到銀行轉來托收憑證,承付貨款,作會計分錄如下:借:商品采購——百貨組 6 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 060
經營費用——進貨運費 360
貸:銀行存款 7 420同時,作會計分錄如下:借:庫存商品——百貨組8 424
貸:商品采購——百貨組 6 000
商品進銷差價 2 424(3)假設承付貨款與到貨同一天,作會計分錄如下:借:商品采購——百貨組 6 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 060
經營費用——進貨運費 360
貸:銀行存款 7 420同時,作會計分錄如下:借:庫存商品——百貨組8 424
貸:商品采購——百貨組 6 000
商品進銷差價 2 424
❻ 購進貨物會計分錄怎麼做
1、購進時:
借: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庫存現金
2、使用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3、期末計提職工薪酬:
借: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
貸:應付職工薪酬
國內購進的一般商品,應以進貨原價(即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所列的價款)作為其采購成本,國內購進的農副產品應以進貨原價和收購不含稅產品時所支付的稅金作為其采購成本。
(6)批發商品購進的入賬價格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每張憑證都有相應的會計分錄,有了會計分錄就會有會計科目,收入或者支出的明細來判定該用什麼科目,有些科目容易混淆視聽,例如應收預付,應付預收,只有真正理解每個科目所含的意思才能做對每筆分錄。
2、每張發票上都會有相對應的金額,有些時候一個不小心就會看錯小數點,從而導致金額對不上,所以做完賬之後要先對科目余額表,一般納稅人要看進項與銷項是否與國稅上面的數據對起來了 在看銀行存款的余額與銀行明細賬余額是否一致。
3、貸方記賬符號、賬戶、金額都要比借方退後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貸方在右。
4、會計分錄的種類包括簡單分錄和復合分錄兩種,其中簡單分錄即一借一貸的分錄;復合分錄則是一借多貸分錄、多借一貸以及多借多貸分錄。
❼ 進貨庫存商品,按進價入賬還是是售價入賬
一、 購進商品一般情況下商業批發企業常用進價核算,而商業零售業務的企業(如百貨公司、超市等),大多採用售價核算。
二、說明:商品流通企業購入的商品可以採用進價或售價核算。
1、採用進價核算時一般採用毛利率法進行日常核算。商品流通企業由於經營商品的品種繁多,如果分品種計算商品成本,工作量將大大增加,而且一般來講,商品流通企業同類商品的毛利率大致相同,採用這種存貨計價方法既能減輕工作量,也能滿足對存貨管理的需要。
2、採用售價核算的,商品售價和進價的差額,可通過「商品進銷差價」科目核算。月末,應分攤已銷商品的進銷差價,將已銷商品的銷售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借記「商品進銷差價」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從事商業零售業務的企業,由於經營的商品種類、品種、規格等繁多,而且要求按商品零售價格標價,採用其他成本計算結轉方法均較困難,因此廣泛採用這一方法。
❽ 杔商業會計中進貨庫存商品按進價入賬還是是售價入賬
一、商業會計中,購進商品一般情況下商業批發企業常用進價核算,而商業零售業務的企業(如百貨公司、超市等),大多採用售價核算。
二、說明:商品流通企業購入的商品可以採用進價或售價核算。
1、採用進價核算時一般採用毛利率法進行日常核算。商品流通企業由於經營商品的品種繁多,如果分品種計算商品成本,工作量將大大增加,而且一般來講,商品流通企業同類商品的毛利率大致相同,採用這種存貨計價方法既能減輕工作量,也能滿足對存貨管理的需要。
2、採用售價核算的,商品售價和進價的差額,可通過「商品進銷差價」科目核算。月末,應分攤已銷商品的進銷差價,將已銷商品的銷售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借記「商品進銷差價」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從事商業零售業務的企業,由於經營的商品種類、品種、規格等繁多,而且要求按商品零售價格標價,採用其他成本計算結轉方法均較困難,因此廣泛採用這一方法。
❾ 批發、零售購進的入賬價格各應如何確定
企業商品銷售的入賬價格應是出售商品的價格。主要有以下幾種: (1)批發價。 是指從事商品批發的小企業將商品銷售給零售企業或其他企業的價格。 (2)零售價。 是指從事商品零售的小企業將商品銷售給個人或集體消費者的價格。 (3)出口商品的入賬價格,一律以離岸價(FOB)為入賬基礎。 如按到岸價(CIF)對外成交的,在商品離境後所發生的應由我方負擔的以外匯支付的國外運費、保險費、傭金(包括明佣和暗佣)和銀行財務費等,以紅字沖減收入。不易按商品認定的累計傭金收支,列入銷售費用。出口商品發生的對外理賠,應以紅字沖減收入。 小企業在確定商品銷售收入時,不考慮各種預計可能發生的現金折扣和銷售折讓,現金折扣在實際發生時作為當期財務費用;銷售折讓在發生時直接沖減當期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