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石貝類海鮮批發
⑴ 貝類海鮮生下來就有貝殼嗎
這個不能一概而論,還得具體看貝類種類,因為不同貝類的發育方式與形態變化是不同的。
貝類的發育,有非變態和變態兩大類,後者幼年時期都需要經過一定的幼蟲階段。
①對於大多數海生貝類,其受精卵孵化後,都需要經過擔輪幼蟲期和面盤幼蟲期。擔輪幼蟲是由於其體外有兩圈纖毛而得名。貝類的擔輪幼蟲和軟體動物的擔輪幼蟲外形很相似,也從側面表現了軟體動物和環節動物有較近的親緣關系。
在擔輪幼蟲之後,幼蟲很快從長出兩至多個膜狀物,代替纖毛環來游泳。這個膜狀物就稱作面盤,這一幼蟲時期也稱作面盤幼蟲期。
在面盤幼蟲期末,幼蟲的外套膜開始發育,並分泌鈣質形成貝殼,最終面盤消失,幼蟲沉入海底或固著生活。
②而還有一些腹足類,尤其是陸生腹足類,則可以直接不經變態而產生幼體(如福壽螺),甚至卵胎生(如田螺)。
打字辛苦,望採納,謝謝!
⑵ 貝類海鮮種類,叫什麼名字學名
縊蟶,又稱蟶子、蟶子皇、聖子、竹蝗、蜻,無脊椎動物,軟體動物門,瓣鰓綱,竹蟶科。
貝殼長方形而兩端純圓,長約4~8.5厘米,殼頂靠近前方。生長線顯著,兩片貝殼相等;殼面為黃綠色,常有磨損破落而呈白色。貝殼關閉時,前後端開口。棲息於河口附近和有少量淡水注入的淺海內灣的軟泥沙中。以足掘穴棲居,深達10~20厘米,足部朝下,漲潮時,入水管和出水管伸出洞口,引進水流,以行呼吸、攝食硅藻和排出廢物。雌雄異體,體外受精。
我國盛產,南北沿海多有分布。肉可鮮食,也可加工製成蟶干、蟶油等。我國養殖歷史悠久,以福建、浙江產量最大,並有人工養殖。
蟶肉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經測定,每百克鮮肉,含蛋白質7.2克,脂肪1.2克,碳水化合物2.4克,糖3克,鈣133毫克,磷114毫克,鐵227毫克,熱量200千焦。蟶子還有一定的醫葯作用,具有補虛的功能。蟶肉甘、咸寒,用於產後虛寒、煩熱痢疾,殼可用於醫治胃病,咽喉腫痛。
中醫認為,蟶子肉味甘、咸,性寒,有清熱解毒、補陰除煩、益腎利水、清胃治痢、產後補虛等功效。《嘉祐本草》中記載:蟶子肉"補虛,主冷痢。煮食之,主婦人產後虛損、胸中邪熱煩悶氣"。《隨息居飲食譜》中記載:蟶子肉"清胃、治痢、除煩、補產後虛損"。《泉州本草》中記載:蟶子肉"清熱解毒,利小便,消水腫"。蟶子肉可治療產後虛損、煩熱口渴、濕熱水腫、中暑泄痢、小便不利等症。
⑶ 請問一種海鮮的名字,長得很像鮑魚的一種貝類海鮮
牡蠣及一些水生貝類常存在一種名為「致傷弧菌」的細菌,對腸道免疫功能差的人來說,生吃海鮮具有潛在的致命危害。將牡蠣等先放在冰上,再澆上一些淡鹽水,
⑷ 貝類海鮮的存貨方法
1、購買之後即刻冷凍,不能將貝類海鮮放入封閉的容器和自來水中,用防濕橡皮布將其包裹並放在冰箱的最底層。去殼的貝類應放置在密封的容器內,生貝類可以在冰箱存放2到4個月,主要取決於它們的新鮮度和質量。
2、檢查冰凍貝類的包裝,確保未被拆開及包裝袋上有沒有小的結霜和冰晶。太多的霜意外著冰凍了很長時間,有的海鮮屬於解凍之後又再冷凍。
3、使得貝類海鮮遠離煮熟的食物,並保持良好的習慣,如勤洗手、用溫水和肥皂洗菜板和案台。
4、確保貝類的新鮮,新鮮的牡蠣、蛤蚌、扇貝、貽貝的貝殼是緊閉的。
安全烹貝類海鮮建議:
1、將海鮮煮沸直至彈開放,之後再煮3到5分鍾。薄殼的海鮮也需要煮3分鍾直到卷邊。
2、繼續蒸4到9分鍾,之後扔掉那些彈未開放的。
3、在190度的溫度下,油炸3分鍾。
4、在230度的溫度下,烘烤10分鍾。
⑸ 海鮮市場如何儲存貝類海鮮的
1、死了的話,要保鮮就可以加上少許的鹽,少點 然後就是低溫保存 低溫狀態可以抑制肉的活性酶和細菌的生長。可以放在冰箱下面,但是需要用保溫泡沫包裹住,避免溫度過低,凍傷肉,導致品質下降。
2、鮮活的話,如果是貝類,要保證有一定的水汽,濕潤度,降低環境溫度 把海鮮放入泡沫箱中,海鮮四周放入冰袋(未凍的或稍微凍下,不結凍最好)。
⑹ 誰知道這是什麼貝類海鮮
圖片中見到的
貝類海鮮.家鄉
人叫.沙插螺.
⑺ 貝類海鮮哪裡便宜
問:大連哪裡貝類海鮮產品最全,最便宜
答:本人非常喜歡吃海鮮.可以說無海鮮不歡啊!我買海鮮基本上市場不會去的.市場海鮮價格高魚龍混雜短斤少兩的多的去了.推薦你去早市地攤買海鮮,地攤的優點就是價格便宜而且非常新鮮都是當天抓到的品種N多!缺點就是:早市的海鮮量少.因為早市的海鮮幾乎都是當地人自己抓的.種類雜數量少!
我昨天還在興工街早市買了爐溝蝦和花蓋蟹呢!
⑻ 貝類海鮮有哪些
1,牡蠣
牡蠣(ostrea gigas tnunb)及其近緣動物的全體,是海產貝殼。
在亞熱帶、熱帶沿海都適宜蚝的養殖,我國分布很廣,北起鴨綠江,南至海南島,沿海皆可產蚝。蚝乃軟體有殼,依附寄生的動物,鹹淡水交界所產尤為肥美。
牡蠣是軟體動物,有兩個貝殼,一個小而平,另一個大而隆起,殼的表面凹凸不平。肉供食用,又能提制蚝油。肉,殼,油都可入葯,也叫蚝或海蠣子。
2,貽貝
貽貝(學名:Mytilus elis)亦稱海虹,也叫青口。
煮熟後加工成干品——淡菜,是一種雙殼類軟體動物,殼黑褐色,生活在海濱岩石上。分布於中國黃海、渤海沿岸。 貽貝殼呈楔形,前端尖細,後端寬廣而圓。
一般殼長6~8厘米,殼長小於殼高的2倍。殼薄。殼頂近殼的最前端。兩殼相等,左右對稱,殼面紫黑色,具有光澤,生長紋細密而明顯,自頂部起呈環形生長。
3,文蛤
文蛤(拼音:wén-gé)又稱為蛤蜊(g嗄-lí),別名華哥,另有稱謂為麗文蛤、蚶仔(hān-zǎi)、粉蟯(fěn-náo),白仔,是屬於雙殼綱簾蛤目簾蛤科的貝類,是重要的食用貝類之一。
殼呈圓形略呈三角形,內面為瓷白色。原產地為日本,朝鮮半島、中國大陸、台灣沿岸也有分布。台灣西南沿海的沙岸有養殖文蛤。
多棲息於淺海的沙泥底,喜歡生活在有淡水注入的河水濕地與潮間帶等地區。購買文蛤宜選殼緊閉者,可將文蛤互敲,有清脆聲音的蛤蜊者較為新鮮。
4,蟶
蟶(chēng)子 razor clam為海產貝類。軟體動物。介殼兩扇,形狀狹而長,外面蛋黃色,裡面白色,生活在近岸的海水裡,也可人工養殖,肉味鮮美。有縊蟶、竹蟶等種類。
chēng ,在閩南語里讀音類似「攤」,在甌語里讀音類似「青」。蟶子常見於潮間帶的泥沙中(尤其在溫帶)。
殼窄長,剃刀狀,長可達20公分(8吋)。斧足大而活躍,能在洞穴中迅速上下移動,受驚時很快縮入洞內。
以短水管攝食海水中食物顆粒。有的種可藉水管噴水而作短距離游泳。北美太平洋沿岸的莢蟶(Siliqua patula)不棲息在固定的洞穴中,而生活在不斷受海浪沖刷的海灘的流沙中 。
5,毛蚶
毛蚶屬海產經濟貝類。分布於西太平洋日本、朝鮮、中國沿岸。在中國,北起鴨綠江,南至廣西都有分布,萊州灣、渤海灣、遼東灣、海州灣等淺水區資源尤為豐富。生素B12含量較高的食用貝類。
常見的殼高 3厘米,殼長 4厘米,寬 3厘米。殼質堅厚,長卵圓形,通常兩殼大小不等,右殼稍小。背側兩端略顯稜角,腹緣前端圓,後端稍延長。殼頂突出,向內捲曲,位置偏向前方,兩殼頂距離不很遠。殼面有放射肋35條左右,肋上有方形小節結,狀似瓦壟。生長紋在腹側極明顯。殼面白色,被有褐色絨毛狀殼皮。殼內白色,殼緣具齒。鉸合處很窄,呈直線形,齒細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