鮁魚海鮮批發市場
1. 做海鮮批發的話最好是從哪裡進貨
做海鮮批發適合比較大型的超市或者大型海鮮市場進行批發。
畢竟如果從海鮮的原產地進貨,要綜合各種外部因素,比如運輸過程中造成的損失等,所以商家一定要具備相當大的進購海鮮數量。
不然的話,在原產地進貨根本就是得不償失的事情。原產地進貨的優勢是,海鮮數量可以有足夠的保證,而且在海鮮的種類上面,商家可以有更多的選擇。
教你幾招吃海鮮:
生活水平的提高讓越來越多人重視食物的營養與安全,不少人選擇肉類時會優先選擇營養價值高的海鮮,但如何聰明又安全的選擇也很重要。
深海魚選食草的。深海魚是公認的營養高手,但最好選擇含汞量低的食草魚。平日常見的黃花魚、秋刀魚、帶魚、鮁魚、鯛魚等都是食草海魚,二十二碳六烯酸(又稱DHA、腦黃金)含量也不低,特別是秋刀魚。
銀鱈魚也被很多人喜愛,但它的含汞量雖未超過國家許可的殘留標准,但比帶魚、黃花魚高,偶爾吃一次無需擔心,建議每周不超過一次。
淡水魚營養也不低。淡水魚腦黃金含量也不少,其中鱸魚就不遜色於海魚,脂肪多的鰻魚也不錯。
貝類偶爾少量吃。貝類的腦黃金含量高,但易富集重金屬,大量吃較危險,偶爾少量吃為佳。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教你幾招吃海鮮
2. 北京哪裡批發海鮮最便宜。
這里有個點,比京申海鮮批發市場還要便宜,我都從那裡進貨的
http://hi..com/%B1%B1%BE%A9%BA%A3%CF%CA%C5%FA%B7%A2/blog/item/2d91e6da945242e539012fcb.html
你自己去這里裡面看下,威海的海鮮,當天訂貨,第二天就到了!
3. 青島海鮮價格大鮁魚那裡賣
首先,比較好的干海鮮有:干魷魚、干蝦米、蝦皮、干鮁魚、干海參、干嘎啦肉、干魚片、干鮑魚等等。其中,一般都買一些干魷魚、干嘎啦肉、干海米、干魚片價格相對其他要稍微便宜一點,也比較實惠好吃。買的時候使勁給她砍價,她不降你就說走去別家買,她一般就降了!\r\n其次回答哪裡有賣的。各大商場都有賣的,貴。你可以去棧橋那裡有個地下商場,附近也有些門店,你去那裡買。(如果坐火車回老家正好方便)\r\n價格不等,因為同樣的東西她也分幾個價格檔次。我買過,不過現在價格不知道多少了,快過年了,估計應該漲價了。但一定要砍價!那些小販子很黑的!呵呵\r\n順祝春節愉快!
4. 市場上鮁魚6塊左右的,是凍的。為什麼在網上查了下鮁魚都十塊多還是便宜的,山東這邊凍魚水產批發市場在
有燕鮁,台鮁之分。燕鮁大而貴,但好吃得多。
5. 馬王堆海鮮市場有鮁魚么
山前
6. 順河街海鮮批發市場鮮鮁魚10斤左右的,多少錢一斤
應該是50元之間,價格具體多少也不好說,只給個大概價格,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自由選擇進行搭配後再核算價格,這個裡面的價格是浮動的,看地方而定。而且每個地方的價格都不相同,根據每個地域的人群和消費水平來看。
7. 誰知道青島哪兒有大點的海鮮批發市場啊,我想買鮁魚和魷魚,誰家的不錯給我推薦一下,謝謝。
小港海產品批發市場
8. 全國那裡批發海鮮便宜
西安水產海鮮網:這個要看你所在的地區了,找一家在你周邊省市的大型海鮮批發市場,那裡的海鮮相對來說應該會很便宜,中部地區一般都是從沿海城市進貨。要是你離沿海城市太遠而且用量少的話,建議你還是從周邊大一點的海鮮批發市場里買。
9. 誰知道日照海鮮市場的冷凍海貨(鮁魚帶魚冰蝦)之類的海鮮是從哪裡批發的,那個冷庫
都是從冷庫里批發的,但日照的冷庫太多了
10. 鮁魚是不是很便宜是淡水魚還是海里的
自8月20日起,我市定置作業漁船和持證回捕增殖對蝦、海蜇的2000多艘漁船開始出海作業。今天起實施全面開海。經過長達兩個月的伏季休漁,煙台的漁場是否已經緩過勁來了呢?市民能否盡情享用品種繁多的各類海鮮呢?本報記者為此進行了調查。
死海鮮,能吃嗎?
不久前,市區第一海水浴場、開發區金沙灘浴場都發生過飛蛤、魚、螃蟹、海蟄大量「浮屍」海面的現象。這是不是污染造成的?這樣的蛤還能吃嗎?
發生海洋生物大面積死亡的原因可能有兩方面,其一是潮汐現象,在海風、海浪的推動下,海物被刮到海灘上;其二可能是海水污染,導致海洋生物生命力減弱,成活率低。近年發生的這類現象比較多,是不是與海水污染有關呢?煙台市海洋環境監測預報中心遲守峰副主任介紹說,煙台近海海水環境總體不錯,受市民關注較多的第一海水浴場,確實出現過糞大腸菌群超標、名為滸苔的海藻大量出現的現象,海水環境有惡化趨勢,但是,其中原因也有很多,污染只是一方面。最近發生的開發區金沙灘上飛蛤、螃蟹、魚類、水母等海洋生物大面積死亡,部分養殖海域和養殖池也受到了影響,有可能是污染導致,具體原因尚不確定,專家正在調查。不過,海水污染的影響僅僅會局限在近岸海灘,受影響的只是飛蛤之類淺海生物,至於深海魚類如小鮁魚等,則不會受到影響。
一些市民在海灘上撿拾到了飛蛤、螃蟹等,食用之後對人體會不會產生不良影響呢?遲主任認為,食用了這些死亡的海鮮之後,人體不會立刻產生不良反應,但是劇毒物質、可能會致死的重金屬等會在人體內形成聚積,從長期來看,對健康仍有不利影響。因此,在未確定飛蛤等死亡原因之前,市民還是應謹慎、小心。環海路農貿城的工商人士也提醒,一些死海鮮可能會流入市場,被低價出售。所謂「一分錢一分貨。」市民在選購的時候,切莫貪圖便宜,以免食物中毒。
北島漁民:本地海鮮好稀罕
8月27日早上7時,記者乘車趕到了芝罘島上的東口村,遠遠就可以望見十餘艘漁船停靠在漁港碼頭。碼頭上,幾位漁民正圍在一名漁販身旁。記者走近後發現,漁販腳下的箱子最多隻裝滿了1/3。漁販是位老大娘,在好不容易與漁民談好價格後,她長嘆了一口氣說:「這兩天太差了,收到的魚要麼太少,要麼要價太高,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打魚的就靠著魚吃飯啊。」
記者又走下碼頭,與幾位漁民聊了起來。38歲的遲師傅正忙著修補漁船。提起打魚,他是滿肚子的苦水。他說:「現在海里的漁業資源不行了,真是一年不如一年啊。前幾年,我一天還能拉上三、四網,一天能進七、八百元;現在呢,運氣好的時候,一網能打上10斤、20斤,運氣不好,就什麼也看不見。要不,就是拉上一網不值錢的海蟄。一天能進200元就不錯了。現在油價又漲得很快,柴油都漲到5000元/噸了。我這條船12馬力,一天的油錢就要150元,再加上網具、人工費等,我都不夠本了。而且,遼寧大連的大船也跑到這里打魚,他們的船往往都在40、70馬力以上,船大,網也大,把大鮁魚、大蝦都給打了去,只給我們留下一些小黃魚、小黑魚。這些外地船沒有辦理相應手續,應該把它們都取締了,我們的日子才能好過些。」
盡管如此,遲師傅仍然十分贊同休漁:「魚已經少多了,再不讓它們繁殖,就更慘了。想一想看,把小魚都殺光了,大魚到哪裡去找?因此,不用政府下命令,漁民也應該自動封海。現在只准許放網的出海打魚,拖網的還沒有放行。所以啊,我這幾天都待在家裡修船,就等著9月1日全面開海了。」
與坐等開海的遲師傅相比,在海上轉了三天多的王強大爺也沒有收獲多少。王大爺是從長島過來的,三天下來,打了10斤左右的螃蟹,由於個頭太小,賣不出去。「要是在以前,我一天就能打20多斤,每斤能賣到7元錢。小螃蟹價錢便宜得要死,能賣上3、4元錢/斤就不錯了。現在,章魚、小黃花、螃蟹、蛸都少多了,能見到的都是小魚苗,真應該好好放海里養著才對。」
今天收成最好的可能要數於大姐了。記者發現,來她船上買魚的人真不少,不過,聽她的口氣,她仍然很不滿意:「我們從早上三點就出海,結果呢,算上一些小不點,總共才打了20斤螃蟹、10斤黃魚,賣了60多塊錢。我這還是下了幾百個籠子,別人下的籠子少,才比不上我。」收拾完船艙里的家什,於大姐夫妻倆就上岸了:「再出海也打不著什麼了,還是回家休息吧。」記者看了看手錶,時間才是上午9點多。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漁民、魚販都在期盼著9月1日全面開海後,大展身手。可以肯定的是,開海後市場上的海鮮數量、等次也會大幅提升,價錢則會便宜許多。但我市海洋漁業資源總體匱乏則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有關人士呼籲,為了保護我們日益稀少的海洋資源,每個人都應該從自身做起,愛護海洋,節約資源,不濫捕濫撈,不向大海中排放污水……只有這樣,我們的飯桌上才不會斷了本地產的美味海鮮。
海鮮市場:魚歡蝦躍滿眼鮮
8月28日,記者在環海路市場、紅利市場看到,帶魚、黃花魚、偏口魚、馬面魚、石鰈魚等海鮮隨處可見。一處鮁魚攤點前,攤主將鮁魚按個頭大小分成了大、中、小三堆,小鮁魚的長度尚不足10公分,賣價也比大鮁魚低了一倍多,只賣4元/斤。當記者問起鮁魚是否從海里來的時,攤主拍著胸脯說,「今早剛從海里打上來的,保證新鮮。」另一邊,幾處螃蟹攤的攤主們一個勁地吆喝:「全是活的啊!」一問價錢,15元/公斤!「是從海里打上來的嗎?」攤主聽了記者的疑問,嗤之以鼻:「這玩意還能是自己養的嗎?」不過,環海路市場工商所的工作人員卻對記者說,現在距螃蟹大量上市還有半個月的時間呢,這些所謂的本地螃蟹大部分都是在網箱、池子里養大的。環海路農貿城工商所的工作人員還介紹說,從8月25日以來,海鮮上市量明顯增多,每天都在2萬公斤以上。目前,市場上賣的最多的是蟄類(價格在2元/公斤左右),其次是長度多在10公分左右的鮁魚(價格在10元/公斤左右),不過,長度在30公分以上的鮁魚並不多,海鯽魚、黃魚、小黃魚等的供應量明顯比往年多了,秋蝦也正在上市,價格與往年持平。只有牙片魚、比目魚比較少。
市場供應量如此豐富,主要是由於周邊地區水產養殖業增長很快。在萊州灣、牟平等地的灘塗,螃蟹、貝類、海參等養殖大面積展開。同時,捕撈、飼養、冷凍加工等技術也迅速提高,使得市場上鮮活魚類、冰凍類、幹活類、水發類海鮮供應充足。記者還發現,本地海鮮受到南方海鮮的沖擊也比較嚴重。8月28日上午7時許,紅利市場一處蝦攤的女攤主告訴記者,她賣的蝦已經從14元/斤降到了12元/斤,但是賣得仍然很慢。「都是讓南方蝦給頂的,要不,賣14元根本沒有問題。」待到中午時分,記者再次回到該攤點時,發現蝦的價錢已經落到10元/斤了。
環海路農貿城工商所的王世起所長告訴記者,渤海灣出產的大蝦本來量很少,價也高,一直維持在穩定狀態。可是近年來,從國內福建、廣東等地,以及國外的越南、菲律賓運過來的明蝦,雖然口感明顯不如本地蝦,但是由於價錢至少比本地蝦便宜一倍,對本地市場造成了很大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