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批發市場 » 內蒙古碳線批發市場

內蒙古碳線批發市場

發布時間: 2021-05-03 05:41:59

⑴ 內蒙古塔木素特大型鈾礦床

侯樹仁彭雲彪

(核工業二〇八大隊,內蒙古包頭014010)

[摘要]塔木素鈾礦床的落實經過了編圖預測研究、調查評價、區域評價、預查和普查等勘查階段,歷經10年發展成為特大型鈾礦床,取得了巴音戈壁盆地鈾礦找礦的重大突破。礦床賦礦層位為下白堊統巴音戈壁組上段,受扇三角洲前緣與層間氧化帶的控制,礦體具有規模大、局部較富集的特點,屬「同生沉積-層間氧化-熱液疊加改造」復成因鈾礦床。

[關鍵詞]塔木素;特大型;復成因;鈾礦床

塔木素鈾礦床行政區劃屬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管轄,位於塔木素蘇木境內,交通便利。礦床為處於巴丹吉林沙漠的東部邊緣地帶,為內蒙古高原西部沙漠地貌景觀,地形平坦。

1發現和勘查過程

巴音戈壁盆地鈾礦地質工作始於1959年,主要工作集中分布於盆地東部(東經104°以東)。內蒙古三隊、原二機部西北一八二大隊五分隊、核工業航測遙感中心和地礦部102隊、901航測隊在盆地東部開展了第一輪地面伽馬和航空放射性測量工作。20世紀80年代,核工業二〇八大隊、核工業西北地質局二一七大隊、核工業西北地質局二一三大隊、核工業二〇三研究所、核工業航測遙感中心及北京鈾礦地質研究院先後在盆地東部開展了地面伽馬、伽馬能譜、活性炭、釙法、航空放射性測量及放射性水化學測量等工作。在蘇紅圖地區發現了3160、3098和3025等熱液型鈾礦化點,邁馬烏蘇地區發現了159、160、161砂岩型鈾礦化點,恩格爾烏蘇地區發現了T77-1等砂岩型鈾礦化點,本巴圖地區發現了604、5-101、5-382、5-453、5-460砂岩型鈾礦化點,銀根地區發現了601、602泥岩型鈾礦化點。核工業西北地質局二一七大隊在測老廟地區落實了1個小型泥岩型鈾礦床。

盆地西部塔木素地區因位於巴丹吉林沙漠東部邊緣,鈾礦地質工作為空白。其鈾成礦的鈾源條件、目的層岩性岩相條件、後生蝕變條件、水動力條件、盆地開闊背景等方面均要優於盆地東部。基於上述條件的對比分析,2000年開始核工業二〇八大隊對盆地宗乃山至沙拉扎山中央隆起以南進行了小比例尺鈾成礦綜合編圖預測研究,歷經10年的調查評價、區域評價、預查和普查等幾個勘查階段,發展成為塔木素特大型鈾礦床。

1.1綜合編圖與研究

2000~2001年,核工業二〇八大隊承擔了中國核工業地質局下達的《內蒙古阿拉善右旗塔木素地區—阿拉善左旗銀根地區1∶25萬鈾礦區調》項目,按照尋找層間氧化帶型砂岩鈾礦的找礦思路,對巴音戈壁盆地阿拉善右旗塔木素地區—阿拉善左旗銀根地區開展綜合編圖與研究。通過編圖研究,認為塔木素蝕源區宗乃山隆起花崗岩鈾遷出明顯,盆地巴音戈壁組上段砂體較為發育,泥—砂—泥結構良好,發育北東向延伸的長約70km的層間氧化帶前鋒線,並在層間氧化帶前鋒線附近存在3處伽馬異常、大面積210 Po偏高帶、5個210 Po異常點及較多鈾水異常暈,為後期鈾礦勘查的提供了很好的找礦線索。

1.2調查評價

2003年,核工業二〇八大隊承擔了中國地質調查局下達的《內蒙古巴音戈壁盆地地浸砂岩型鈾資源調查評價》項目(2003~2007年),找礦思路為層間氧化帶砂岩型,共施工了29個鑽孔,完成了11000m鑽探工作量。2004年首次發現1個工業鈾礦孔,2005年發現了3個工業鈾礦孔,落實了塔木素鈾礦產地。對找礦目的層沉積相重新進行了定位,認為巴音戈壁組上段為扇三角洲沉積體系,初步控制到3層對成礦有利的砂體,砂體單層厚度一般在15~30m之間,砂體延伸穩定,扇三角洲平原亞相和前緣亞相是鈾成礦的主要空間場所。鈾礦化受層間氧化作用明顯,大致控制層間氧化帶3條,長10~15km,鈾礦帶長3.2km,預示塔木素地區具良好的鈾成礦前景。

1.3區域評價

2006~2007年,核工業二〇八大隊承擔了中國核工業地質局下達的《內蒙古巴音戈壁盆地塔木素—銀根地區1∶25萬鈾資源區域評價》項目,完成鑽探工作量13300m,施工了28個鑽孔。發現有兩種鈾礦化類型,即砂岩型和泥岩型,由於礦化砂岩膠結較緻密,密度較大,因此按常規開採的思路,泥岩和砂岩均按邊界品位0.0300%、邊界米百分值0.021 m%、最低工業品位0.0500%的一般工業指標估算鈾資量,有工業鈾礦孔5個、鈾礦化孔11個,顯示了好的找礦前景。巴音戈壁組上段層間氧化帶前鋒線的含礦性得到進一步擴大,礦帶長度擴大到4.8km,礦帶連續性較好,334?鈾資源量達中型鈾礦床規模。

1.4鈾礦預查

2008~2009年核工業二〇八大隊承擔了中國核工業地質局下達的《內蒙古巴音戈壁盆地塔木素地區鈾礦預查》項目,完成鑽探工作量9500m,施工了20個鑽孔,新發現工業鈾礦孔 9個、鈾礦化孔3個。進一步查清了巴音戈壁組上段發育紅色和黃色兩種層間氧化帶,也是主要的岩石地球化學找礦標志,砂岩型鈾礦化受兩種層間氧化帶前鋒線控制明顯。鈾礦化主要以層間氧化帶型成礦為主,少量同生沉積型。泥岩型鈾礦化具有面積大、層位穩定的特點。鈾礦帶長度擴大到5.6km,寬100~400m,礦帶連續性較好,334?鈾資源量已達大型鈾礦床規模。礦化砂岩中發現了硒鉛礦、硒銅鎳礦等硒礦物和方鉛礦、閃鋅礦等金屬硫化物,它們常形成於中—低溫物理化學條件,特別是已經發現的硒鉛礦均形成於中—低溫熱液礦床[1],也就意味著鈾礦形成可能經歷了中—低溫熱液作用。

1.5鈾礦普查

2010~2013年核工業二〇八大隊承擔了中國核工業地質局下達的《內蒙古阿拉善右旗塔木素鈾礦床普查》項目,完成鑽探工作量86800m,施工了129個鑽孔,新發現工業鈾礦孔95個,累計見112個工業鈾礦孔、鈾礦化孔19個。鈾礦帶總長約5.8km,寬約1.3km。向盆地中心厚度大、品位高的礦體逐漸增多,單工程礦段最大厚度為8.96m,品位最高為0.7075%。按常規砂岩型鈾礦一般工業指標估算333鈾資源量已達特大型規模。

2 礦床基本特徵

2.1構造特徵

淺層地震解譯見有3條斷裂,均呈北東向展布。F1斷裂傾向北西,表現為壓性逆沖斷層特點。F2斷裂距F1斷裂1~3.5km,傾向北西,表現為正斷層特點。F3斷裂傾向南東,表現為正斷層特點。3條斷裂延伸均在40km以上。北東向斷裂孕育於燕山早期,在燕山中、晚期達到鼎盛,喜馬拉雅早期仍有一定的繼承活動。早期表現為擠壓特點,中期發生大規模的伸張走滑,後期構造性質反轉,表現為斜壓走滑性質[2]。鈾礦化主要集中分布於F1和F2斷裂組成的夾持區域(圖1)。

2.2地層特徵

蝕源區由志留紀至三疊紀岩漿岩組成,二疊紀花崗岩分布最為廣泛。沉積蓋層由中下侏羅統、下白堊統巴音戈壁組下段和上段、上白堊統及第四系組成。下白堊統是盆地蓋層的沉積主體,巴音戈壁組上段為含礦層位,厚度大於911m。礦床內巴音戈壁組上段出露地表,缺失上白堊統,第四系風成沙土沉積很薄。

巴音戈壁組上段可以分為上、中、下3個岩石地層結構,下部岩性以深灰色、灰色泥岩為主,為一區域性一級標志層。中部岩性以淺紅色、紫紅色、褐黃色、黃色、灰色砂岩、粉砂岩為主,夾薄層泥岩和泥灰岩,整體粒度較粗,砂岩厚度大,內部可識別出4個較為明顯的湖泛事件。上部以灰色、深灰色、灰綠色泥岩、粉砂岩為主,夾砂岩薄層,整體以細粒沉積物為特徵,為一區域性一級標志層。各湖泛事件岩性主要為灰色、淺灰色泥岩、泥灰岩、泥質粉砂岩及粉砂岩,湖盆區湖泛事件形成灰色、深灰色泥岩,厚度大;湖盆邊緣由於相變,湖泛事件時主要發育粉砂岩、細砂岩。根據區域性2個標志層以及4個湖泛面,將巴音戈壁組上段分為6個小層序組,即6個岩段(圖2)。

2.3水文地質特徵

礦床地下水主要受地質構造、地貌、岩性、氣候和古地理等條件控制和影響。巴音戈壁組上段含水岩組為礦床內主要的含水層,上部有穩定的隔水層,平均厚度為428.20m,以粉砂岩和泥岩為主。含水層受岩相控制明顯,北部厚度大,南部厚度逐漸變薄並尖滅,為含水層的邊界,含水層平均厚127.90m,鑽孔單位涌水量平均為0.295L/s·m。地下水水化學類型以Cl·SO4-Na型為主,水文地球化學類型屬氯型水,礦化度平均為26.05g/L。地下水埋深較深,但承壓水頭高,水文地質條件較為復雜。

圖1 塔木素鈾礦床斷裂構造平面展布圖

1—壓扭性逆斷層及編號;2—壓扭性正斷層及編號;3—勘探線編號及鑽孔編號;4—工業鈾礦孔;5—鈾礦化孔;6—鈾異常孔;7—無礦孔

圖2 塔木素鈾礦床巴音戈壁組上段綜合柱狀圖

2.4層間氧化帶發育特徵

層間氧化帶的發育程度受岩石滲透性控制,不同岩段不同砂體中,氧化帶的厚度、埋深差異較大。氧化帶多沿河道呈多層帶狀發育,早期主要發育紅色氧化帶,晚期發育黃色氧化帶,紅色氧化岩石部分進一步被氧化成黃色。總體上,層間氧化帶在剖面上具有由北西向南東厚度由大變小、埋深由深變淺的特徵(圖3)。鈾礦(化)體主要產於氧化砂岩與灰色砂岩或灰色泥岩相鄰部位,部分產於還原帶的灰色砂岩中。平面上層間氧化帶前鋒線多呈蛇曲狀展布,氧化還原過渡帶離蝕源區的距離大約12~14km,鈾礦(化)體基本上分布於過渡帶內(圖4)。個別鈾礦(化)體位於完全氧化帶靠近過渡帶位置,其礦化與氧化砂岩所夾的灰色細碎屑岩關系密切,礦化位於砂岩與泥岩的界面附近。

圖3 塔木素鈾礦床H32號線剖面圖

1—地形線;2—巴音戈壁組上段岩段編號;3—岩段界線;4—岩性界線;5—深灰色、灰色泥岩;6—灰色砂體;7—氧化砂體;8—鈾礦體;9—鈾礦化體;10—鑽孔、孔號、孔深(m)

圖4 塔木素鈾礦床巴音戈壁組上段第三岩段岩相及岩石地球化學圖

1—辮狀分流河道;2—分流間灣;3—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壩;4—決口扇及決口河道;5—水下泥石流;6—前緣泥;7—濱淺湖;8—主流線;9—岩相界線;10—氧化帶/還原帶界線;11—勘探線編號及鑽孔編號;12—工業鈾礦孔;13—鈾礦化孔;14—鈾異常孔;15—無礦孔

2.5礦體特徵

鈾礦帶總長約5.8km,最大寬度為1.3km。礦體形態呈層狀、板狀或透鏡狀,礦體層數多,共劃分了52個礦體。333資源量≥100t的共有19個礦體、22個塊段,≥200t的共有9個礦體(圖5),≥500t的共有5個礦體。礦體產狀平緩,一般3°~5°,扇三角洲前緣靠近前扇三角洲一帶地層坡度較大,產狀在10°左右。33號主要礦體長約2300m,寬50~750m(長寬均未封邊)。

圖5塔木素鈾礦床主要礦體疊合圖

1—工業鈾礦孔;2—鈾礦化孔;3—鈾異常孔;4—勘探線編號及鑽孔編號;5—13-1號礦體及范圍;6—14-1號礦體及范圍;7—28-1號礦體及范圍;8—33-1號礦體及范圍;9—37-1號礦體及范圍

礦床平均厚1.54m,平均品位0.0997%。其他參數見表1、表2。

表1 單工程礦體埋深、厚度及品位特徵一覽表

表2 主要礦體厚度、品位特徵一覽表

2.6礦石特徵

砂岩礦石物質成分見表3,泥岩礦石黏土礦物主要為伊利石,次為高嶺石,泥灰岩礦石中碳酸鹽主要為方解石。

表3 砂岩礦石與圍岩主要物質成分統計

硅酸鹽化學全分析含礦岩石中的燒失量、TFe2O3、FeO、CaO、P2O5、K2O 含量略高於無礦岩石,SiO2、Al2P3、MgO、Na2O含量則低於無礦岩石(表4)。

表4 硅酸鹽化學全分析(平均值)一覽表

砂岩礦石多為塊狀構造,局部可見斜層理構造、砂狀結構。大多為顆粒支撐類型,孔隙式膠結,部分基底式膠結。泥岩類礦石可見水平紋層理構造、泥狀結構、炭質泥狀結構等。

礦石主要蝕變有赤鐵礦化/褐鐵礦化/針鐵礦化/黃鉀鐵礬化、碳酸鹽化、石膏化、黃鐵礦化、瀝青化、綠泥石化和螢石化。黃色岩石為黃鉀鐵礬所致,碳酸鹽礦物有方解石、白雲石和鐵白雲石[3]等成岩改造的產物,石膏呈順層、穿層均勻分布在砂岩膠結物中。此外,礦石中還見到方鉛礦、閃鋅礦等鉛、鋅硫化物和硒礦物,硒礦物有硒銅鎳礦、斜方硒鐵礦、含硒黃銅礦、硒鉛礦、硒銅藍及未知的Se-Cu-Pb礦物。

礦石中鈾的存在形式有兩種,即獨立鈾礦物和吸附態。獨立鈾礦物主要為瀝青鈾礦,其次為鈾石和含鈦鈾礦物[4]。大部分獨立鈾礦物分布在黃鐵礦和有機碳屑的邊緣或中間,有時也分布在碎屑礦物石英和長石的裂隙或溶蝕的空洞中。吸附形式的鈾吸附劑為黏土化長石、褐鐵礦及雜基中黏土礦物(圖6)。

圖6 鈾的存在形式

A—瀝青鈾礦分布在鈉長石(Ab)空洞內,且與片狀黃鐵礦(Py)共生;B—鈉長石(Ab)「溶蝕」空洞發育,黃鐵礦(Py)和鈾石發育在鈉長石的空洞中;C—含鈦鈾礦物以顆粒形式與鹼性長石(Kfs)、鈉長石(Ab)共生,邊緣黑色部分為砂岩孔隙,含鈦鈾礦物與含鈦金屬礦物或氧化鈦交替生長;D—雜色不等粒長石砂岩放射性照相鈾主要以吸附形式存在,吸附劑為黏土化長石、褐鐵礦及雜基中黏土礦物。4U、6U、10U代表電子探針測量點號

3主要成果和創新點

3.1主要成果

1)在巴音戈壁盆地西部的大面積空白區發現了第一個特大型鈾礦床,並且具有進一步擴大的前景。

2)大致查明了目的層沉積體系特徵及後生蝕變發育特徵。巴音戈壁組上段為扇三角洲沉積體系,早期發育紅色層間氧化帶,晚期發育黃色層間氧化帶。扇三角洲前緣亞相水下分流河道砂岩及分流間灣泥岩和層間氧化-還原過渡帶常聯合控礦。

3)大致了解了礦床開采技術條件,對礦床開展了5個水文孔單孔抽水試驗,巴音戈壁組上段含水岩組的單位涌水量為0.013~0.830L/s·m,水文地質條件較為復雜。地下水水化學類型以Cl·SO4-Na型為主,礦化度6.76~45.30g/L,水質較差。岩體普遍較完整,岩體多為塊狀,緻密堅硬,抗壓強度高,抗風化能力強,岩體多屬Ⅱ、Ⅲ類,穩定性中等—較好,工程地質條件屬較簡單類型。礦區地震烈度區劃為Ⅶ度,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15g,地震活動較弱,發震次數少,震級小,發生大規模地震的可能性很小,礦區穩定性較好。

4)基本查明了礦床礦體特徵,礦體呈多層產出,呈層狀、板狀或透鏡狀,產狀近於水平,受扇三角洲前緣與層間氧化帶的控制,礦體具有規模大、局部較富集的特點。

5)基本查明了砂岩礦石和泥岩礦石的物質成分,鈾的存在形式有瀝青鈾礦、鈾石、含鈦鈾礦等獨立鈾礦物和吸附態兩種,並見方鉛礦、閃鋅礦等鉛、鋅硫化物和硒礦物等中—低溫熱液礦物組合。

3.2主要創新點

1)提出了塔木素鈾礦床為熱液參與的層間氧化作用鈾成礦模式,即「同生沉積—層間氧化—熱液疊加改造」復成因鈾成礦模式。層間氧化作用貫穿了鈾成礦的全過程,局部熱流體的參與可能使鈾進一步得到富集,也生成了一些新的礦物,同時後期油氣的參與增強了地層的還原能力。該模式的建立對巴音戈壁盆地其他地區的找礦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塔木素鈾礦床鈾成礦作用包括早期鈾預富集和同生沉積型鈾成礦、中期層間氧化作用鈾成礦和晚期熱流體疊加改造作用鈾成礦3個階段。

早期鈾預富集和同生沉積型鈾礦形成階段:巴音戈壁組上段扇三角洲平原間灣沼化窪地及前緣湖沼窪地富含的有機碳、黃鐵礦等還原性物質是鈾成礦的必要物質條件。在沉積的同時砂體也逐漸接受來自於蝕源區的含氧含鈾地下水的滲入,在氧化-還原界面(潛水氧化還原和層間氧化-還原界面)附近鈾初始富集,形成鈾異常暈(圖7A)。巴音戈壁組上段在整個沉積過程中存在多期次的沉積間斷,盆地間歇性的蒸發濃縮使水中鈾不斷聚集濃度加大,岩石中的植物碎片、炭屑、黃鐵礦等同時對鈾進行吸附,最終在細碎屑岩中形成同生沉積型鈾異常或鈾礦化。薄層泥灰岩的出現說明當時水體很淺,而沉積作用的時間相對較長,這樣有利於鈾進一步富集成礦,形成不同深度、不同規模的面狀成礦帶。當早期沉積物被晚期沉積物完全覆蓋時,早期所形成的深部鈾異常或鈾礦化在地層壓實過程中隨著壓榨水的不斷排出,泥岩、粉砂岩再次對水中所含的鈾進行吸附使鈾不斷聚集。隨著物源的不斷供給,這一沉積過程和鈾富集過程不斷重復進行。

中期層間氧化作用鈾成礦階段:巴音戈壁組上段沉積之後處於長期抬升剝蝕階段,含氧含鈾地下水沿層間砂體源源不斷滲入,隨著氧的不斷消耗,鈾在氧化-還原界面附近不斷聚集,最終形成工業鈾礦化或鈾礦化體(圖7B)。

晚期熱流體疊加改造作用鈾成礦階段:早白堊世晚期即蘇紅圖期熱流體具備區域上的構造-岩漿活動條件,熱流體活動在時間上與斷層和區域構造活動相一致。此時期大量的岩漿噴發,使得整個盆地范圍內的溫度升高,成岩、成礦物質活動頻繁。鈾礦石中發現的硒鉛礦、硒銅鎳礦等硒礦物均形成於中—低溫物理化學條件。方鉛礦與閃鋅礦等金屬硫化物的出現也可能是中—低溫熱液作用形成的[1]。石膏-黃鐵礦S同位素溫度測量獲取的溫度也屬於低溫熱液范圍[4]。熱流體改造可能使鈾礦化進一步得到富集,同時來自於深部層位的還原劑如瀝青增強了地層的還原能力。在此過程中層間滲入成礦作用一直在持續進行,這可以從早白堊世和新近紀兩期成礦年齡得到驗證。

圖7 塔木素鈾礦床鈾成礦模式

1—砂質礫岩、含礫砂岩;2—砂岩;3—泥岩;4—灰色岩石;5—紅色岩石;6—黃色岩石;7—地層界線;8—岩性岩相界線;9—黃鐵礦、有機質等還原介質;10—鈾異常暈;11—控制及推測礦體;12—層間氧化帶前鋒線;13—斷層(逆斷層和正斷層);14—基底岩石;15—含氧含鈾水及運移方向;16—油氣運移方向;17—中低溫熱液運移方向;18—巴音戈壁組下段;19—巴音戈壁組上段;20—第四系

取的溫度也屬於低溫熱液范圍[4]。熱流體改造可能使鈾礦化進一步得到富集,同時來自於深部層位的還原劑如瀝青增強了地層的還原能力。在此過程中層間滲入成礦作用一直在持續進行,這可以從早白堊世和新近紀兩期成礦年齡得到驗證。

2)運用層序地層學原理建立了目的層等時層序地層格架,將巴音戈壁組上段從下到上劃分了6個岩段[4] ,第二至第五岩段為砂岩段,也是主要的含礦段,下部的第一岩段和上部的第六岩段為泥岩段,見有少量同生沉積型鈾礦體。巴音戈壁組上段主要為扇三角洲沉積體系,鈾礦化主要分布於前緣亞相的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間灣泥岩中,同時與層間氧化-還原過渡帶關系密切。

4開發利用狀況

礦床還處於普查階段,目前對礦床僅僅進行了開采水文地質條件初步研究和礦石加工技術工藝的室內條件試驗研究。

礦床水文地質條件較為復雜,工程地質條件屬較簡單類型,礦床穩定性較好。根據礦石加工技術實驗結果,無論是砂岩礦樣、泥岩礦樣還是混合礦樣,採用酸法攪拌浸出工藝實驗,鈾渣計浸出率均大於90%[5],礦石工業利用性能良好。

5結束語

礦床目前局部達到普查工程網度,礦體大多沒有封邊。礦體多集中在300~530m深度范圍,垂向上礦體具有多層性,且厚度適宜,品位較好。向盆地中心礦體厚度有明顯增大、品位明顯增高的趨勢,如盆地中心的ZK H 32-19號鑽孔中的6層礦體品位均在0.1%以上,最高0.6770%,最大厚度6.53m。礦床資源潛力巨大。

塔木素西部為一大型斜坡帶,長度達70km。由於地表沙化強烈未開展鈾礦工作。蝕源區主要為志留紀至三疊紀花崗岩體,受印支期、燕山期等構造運動強烈影響,岩體內部及邊緣斷裂縱橫交織,斷裂帶附近片理、片麻理頗為發育,岩體風化,對鈾後期淋濾及遷移非常有利。礦床一帶盆地寬度不超過30km,而西部地域開闊,形成了寬緩向斜。衛星圖像顯示巴音戈壁組上段由多個沖積扇組成,扇中和扇端往往是鈾成礦的良好空間場所。湖盆中心的湖泊、沼澤、泉水及鹽漬化主要受斷裂構造控制,進而控制了地下水的徑流和排泄。特別是目的層形成後地下水一直保持了原來的徑流狀態,利於形成一定規模的層間氧化帶。因此西部具備形成層間氧化帶型鈾礦的條件,前景廣闊。

前面所述鈾礦化主要集中分布於地震解譯的兩條北東向斷裂所夾持的區域。由於沉積岩特別是砂岩在鑽進過程中結構構造極易破壞,即使存在構造在岩心中也很難觀察到這些現象。這些構造是否存在?構造對鈾成礦起什麼作用?構造是否使上下地層存在一種水力聯系?這是目前所面臨的需要攻關的科技問題。

參考文獻

[1]潘家永,等.內蒙古巴音戈壁盆地塔木素鈾礦床礦石的物質組成初步研究[C].東華理工大學,2007:1-68.

[2]王利民,等.內蒙古阿拉善右旗塔木素地區淺層地震勘探報告[R].核工業航測遙感中心,2003:12-56.

[3]聶逢君,等.巴音戈壁盆地構造演化、沉積體系與鈾成礦條件研究[C].東華理工大學,2011:5-165.

[4]焦養泉,等.巴音戈壁盆地塔木素地區含鈾岩系層序地層與沉積體系分析[C].中國地質大學,2011:11-187.

[5]塔木素鈾礦攪拌浸出試驗報告[C].核工業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2012:1-126.

我國鈾礦勘查的重大進展和突破進-—入新世紀以來新發現和探明的鈾礦床實例

[作者簡介]侯樹仁,男,1968年生,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1992年開始在核工業二〇八大隊從事鈾礦地質勘查工作,2012年8月任中核集團地礦事業部重大項目總地質師。先後獲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中核集團公司鈾礦找礦二等獎、中核集團公司科技進步三等獎、中國核工業地質局鈾礦地質成果一等獎、中國地質學會「中國青年地質科技獎銀錘獎」。

⑵ 內蒙古牛肉乾什麼牌子好

現做現賣的比較好,很新鮮。內蒙古本地人還是吃草原良友現做的牛肉乾多,遊客一般會買大牧場的。

⑶ 內蒙古阿巴嘎旗舒特諾爾深部找礦淺議

李軍鋒

(河南省有色金屬地質礦產局第七地質大隊)

礦產資源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確保礦產資源的穩定供應是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條件。溫家寶總理多次強調「要高度重視礦產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問題,應作為主要的戰略性任務來抓」。

一、我國礦業發展面臨的現狀

近20年來,我國進入了國民經濟快速發展階段,對礦產資源的消耗量迅速增長,現有的資源儲備已經遠遠滿足不了日益增長的需要,早已到了「寅吃卯糧」的不可持續發展境地。據有關專家預測,到2020年,我國礦產品的需求量將再增加一倍,而國內45種主要礦產資源的保有儲量僅能滿足需求的1/3,如果沒有新的資源儲備,大宗礦產品將會主要依賴進口,並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礦產品進口國。

雖然經濟全球化、多元化為我國進口礦產資源提供了有利渠道,但霸權主義和扼制中國「和平崛起」的勢力依然強大,跨國公司的兼並重組加劇了對全球礦產資源的壟斷,使我國的資源保障體系的安全性面臨嚴重的威脅。更為嚴峻的是,我國600多座大中型礦山有2/3已經進入中、晚開采期,後備資源嚴重不足,近年內相繼閉坑或轉產,大量產業工人下崗,極大地增加了社會負擔和不穩定因素。如果不能盡快提供新的後備資源,「四礦」問題將會嚴重製約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和快速發展。

二、深部找礦工作的緊迫性

確保礦產資源的可持續供給,已成為國家長期的重要戰略任務,2002年10月15日,溫家寶總理在中國地質工作50周年紀念大會上指出,「要在市場需求和有資源潛力的老礦山周邊或深部,努力探尋新的接替資源」。我國礦產資源接替基地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老礦山深部和各類隱伏區的探礦難度大,急需成礦學和成礦預測學的新理論和新的技術方法指導深部找礦。深部找礦預測已成為當前成礦學和成礦預測學的科學前沿和研究重點。

目前,我國大部分金屬礦山位於地形條件相對較好的地區,探查和開采深度均停留在500m以上范圍。而500m深度以下,由於地質構造環境復雜,加大了找礦的難度,加之原有的探測儀器解析度不高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方法等諸多技術問題,更是嚴重影響了對深部資源的勘查開發。近幾年隨著成礦理論研究的突破以及新技術、新方法的應用,在地下500~2000m深度找見了大型、特大型礦床,表明我國大陸深部蘊藏著潛力巨大的礦產資源。如何准確、有效地開展深部定位預測,已成為迫在眉睫的重大研究任務。

三、優選靶區,攻深找盲

作為地勘單位,必須急國家之所急,以尋找國家急需的礦產資源為己任。在「整裝勘查,深部找礦」課題提出以後,經過認真的篩選,我隊選擇深部找礦潛力較大的內蒙古阿巴嘎旗舒特諾爾銀鉛礦作為突破口之一,充分發揮我隊的物化探綜合技術優勢,開展隱伏礦深部預測研究。

(一)地質背景

礦區大地構造位置屬內蒙古弧形褶皺帶中段,位於柴達木復背斜的北西翼;屬大興安嶺北段銅鉬鉛鋅鐵成礦帶,空間上與大興安嶺北段北東向的晚古生代增生造山帶一致,位於二連-賀根山構造帶北西盤、德爾布干斷裂帶的南東盤向北延入俄羅斯遠東並被蒙古-鄂霍次克構造帶所截,而向西南則進入蒙古國與其南戈壁成礦省相接(圖1)。

圖1 內蒙古舒特諾爾大地構造圖

該礦帶南西延伸部分的蒙古國南戈壁發現察干蘇布爾加和歐玉陶勒蓋大型-特大型斑岩銅金鉬礦床。區內因受華北板塊與西伯利亞板塊北西—南東向擠壓應力控制,構造極為發育,主要為北東向斷裂和北西向斷裂。北東向斷裂規模較大,為壓性斷裂,它控制著後期侵入岩體的分布,北西向及東西向斷裂規模較小,為張扭性斷裂,它控制著後期脈岩和構造礦化蝕變帶及礦化裂隙帶的分布。

礦區內出露地層有泥盆系下統敖包亭渾迪組(D1a)、二疊系下統寶力格組(P1b)、第四系(Q)。岩石主要為一些噴發相的火山碎屑岩夾碳質、粉砂質板岩、砂岩。

區內構造極為發育,和熱木提哈敖包斷裂、森都溫德爾擠壓帶沿北東向穿過礦區,南東側柴達木斷裂沿北東向延伸。南東側有二連-賀根山大斷裂沿北東向穿過。

除以上3條大的斷層外,在礦區內可見到北東向和北西向的斷裂,總體上呈一環行旋扭構造。北東向斷裂為規模較大的壓性斷裂,為成礦物質運移提供通道;北西向、東西向斷裂為張扭性斷裂,為本區礦體形成提供賦存空間。

礦區內岩漿岩出露在北西和南西方向,主要為印支期花崗岩(γ15),受北東—南西向區域構造線控制,以岩基產出,侵入期次簡單,均屬印支期一次侵入。主要為花崗岩及黑雲母花崗岩,中細粒至細粒似斑狀結構,局部為中粒或不等粒結構。岩體內原生流動構造不明顯,派生脈岩不發育,北部與二疊系下統寶力格組(P1b)呈斷裂接觸及侵入接觸,形成寬幾十米的熱變質帶(以斑點狀岩石為主);南部侵入泥盆系下統敖包渾迪組(D1a)變質砂岩中,形成寬100~200m的陽起石角岩帶及斑點狀岩石帶。

區內脈岩十分發育,按其脈岩的岩性特徵、分布特點可分為區域性脈岩和派生脈岩兩類,前者受後期斷裂、裂隙的控制,後者多受岩體原生節理控制,分布於岩體及其邊緣接觸帶附近。礦區岩脈以印支期侵入岩脈為主,主要有花崗斑岩(γπ)、石英斑岩(qπ)、閃長岩脈(δ)、石英脈(q),大部分岩脈走向為北西向,少數岩脈走向為北東向,侵入於下泥盆統敖包渾迪組(D1a)和下二疊統寶力格組(P1b)。

由於印支期花崗岩含銅較高,親銅元素富集,而礦區處於花崗岩外接觸帶上,且後期熱液活動及脈岩分布較廣泛,故該區岩漿活動對成礦較為有利。

(二)提出「地、物異常相互配合」的隱伏礦定位預測思路,通過物探技術方法組合和科學的工作流程,在哈達特陶勒蓋鉛鋅礦區找礦中取得顯著效果

隱伏於地下的金屬成礦元素富集體(即礦化體)是地殼組成的一部分,與圍岩有一定的物理性質差別,構成相對獨立的物理異常,是採用多種技術方法確定地質、地球物理異常的基本依據。目前,重、磁、電法相互配合,不僅能夠圈定異常的大致范圍,而且能較准確圈定隱伏異常體的邊界和深度。因此,在目前的技術水平條件下,隱伏礦定位預測的目標應當是同時具備地質構造對成礦有利、地球物理有異常才是最佳的隱伏礦床勘查靶位。預期的勘查目標應當以隱伏的礦化蝕變帶為主,當然也可能是礦體。

哈達特陶勒蓋鉛鋅礦區位於舒特諾爾銀鉛礦東部,與舒特諾爾銀鉛礦同屬於一個構造單元,地層、構造、岩漿岩基本相同,地表都被第四系覆蓋。從哈達特礦區參數(表1)資料可知,礦化蝕變破碎岩與圍岩有著明顯的電性差異,具有利用物探電法直接尋找礦化目的物的前提,而且在電性特徵上體現為高阻高極化的特點。造成這一特性的原因與本測區礦化現象表現為高硅化強蝕變有關。

表1 岩石標本電參數測試一覽表

在哈達特陶勒蓋鉛鋅礦區發現多處激電異常,其中IP7激電異常位於礦區西南角,異常呈北西向展布,異常長503m,寬275m,兩端尚未封閉,異常形態完好,濃集中心明顯(圖2)。

在IP7激電異常中7#勘探線142#~176#點布設了激電測深。在AO=400m以淺,極化率154#、160#、168#點出現3處陡立的高極化率異常,與電阻率相對高阻對應。在AO=400m以深,3處淺部異常有復合現象,表明在深部存在一高阻高極化異常(圖3)。

經ZK7-1、ZK7-2鑽孔驗證,見礦效果較好,確定IP7激電異常為礦致異常。

(三)前景廣闊

(1)迄今,哈達特陶勒蓋鉛鋅礦區已施工鑽孔60個,進尺23000餘米,其中超過80%見礦,獲得(332)+(333)鉛+鋅資源量10萬t以上。

圖2 IP7激電異常圖

圖3 7#勘探線激電測深擬斷面圖

(2)經過前期地質、物探工作,在舒特諾爾銀鉛礦礦區已發現7個激電異常,2008年實施一個鑽孔驗證,發現鉛鋅礦累計厚度5.55m,共圈定2條鉛鋅多金屬礦體,合計(334)?鉛+鋅資源量3.97萬t,銀(334)?資源量11.4t。前景十分看好。

(3)兩礦區發現礦體埋深均在500m以上,而物探異常顯示500m以下也有異常存在,具有較大的找礦潛力。我隊目前在該礦區開展瞬變電磁及高精度磁法測量等物探工作,為我隊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哈達特地區尋找深部極化體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深部找礦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工作,面臨許多困難。我們要發揚地勘隊伍的光榮傳統,迎難而上。用前沿的成礦理論、成礦預測理論做指導,結合物化探方法,加強資料綜合研究,力爭在第二成礦空間有大的突破。我隊技術力量有限,懇請地礦處、科技處多提供技術上的支持和指導,以利我們更好的開展工作。

⑷ 內蒙古位置范圍

內蒙古自治區位於中國華北地區,內蒙古界於北緯37°24′-53°23′,東經97°12′-126°04′之間,東西直線距離2400多千米;南起北緯37°24′,北至北緯53°23′,縱占緯度15°59′,直線距離1700千米。

內蒙古自治區東、南、西依次與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陝西、寧夏和甘肅8省區毗鄰,跨越三北(東北、華北、西北),靠近京津;北部同蒙古國和俄羅斯聯邦接壤,國境線長4200千米。

(4)內蒙古碳線批發市場擴展閱讀

內蒙古自治區地勢由東北向西南斜伸,呈狹長形,全區基本屬一個高原型的地貌區,全區涵蓋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沙漠、河流、湖泊等地貌,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地跨黃河、額爾古納河、嫩江、西遼河四大水系。

內蒙古自治區的地貌以蒙古高原為主體,具有復雜多樣的形態。除東南部外,基本是高原,占總土地面積的50%左右,由呼倫貝爾高平原、錫林郭勒高平原、巴彥淖爾--阿拉善及鄂爾多斯等高平原組成,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海拔最高點賀蘭山主峰3556米。

⑸ 我是內蒙古赤峰的專業生產石墨模具,石墨坩堝,石墨棒,石墨板都有,誰可以給我推薦一下使用石墨的廠家

提起鑽石,人們就會聯想到光彩奪目、閃爍耀眼的情景,它隨著擁有者的活動而光芒四射。但因它的昂貴價格,大多數人只能望而卻步。盡管如此,人們對鑽石還是很嚮往的。你知道鑽石是什麼嗎?它的化學成分是碳(C),天然的鑽石是由金剛石經過琢磨後才能稱之謂「鑽石」。天然的鑽石是非常稀少的,世界上重量大於1000克拉(1克=5克拉)的鑽石只有2粒,400克拉以上的鑽石只有多粒,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金剛石重158.786克拉,這就是「常林鑽石」。物以稀為貴,正因為可做「鑽石「用的天然金剛石很罕見,人們就想「人造「金剛石來代替它,這就自然地想到了金剛石的「孿生「兄弟--石墨了。
金剛石和石墨的化學成分都是碳(C),稱「同素異形體」。從這種稱呼可以知道它們具有相同的「質」,但「形」或「性」卻不同,且有天壤之別,金剛石是目前最硬的物質,而石墨卻是最軟的物質之一。
石墨和金剛石的硬度差別如此之大,但人們還是希望能用人工合成方法來獲取金剛石,因為自然界中石墨(碳)藏量是很豐富的。但是要使石墨中的碳變成金剛石那樣排列的碳,不是那麼容易的。石墨在5-6萬大氣壓((5-6)×103MPa)及攝氏1000至2000度高溫下,再用金屬鐵、鈷、鎳等做催化劑,可使石墨轉變成金剛石粉末。
目前世界上已有十幾個國家(包括我國)均合成出了金剛石。但這種金剛石因為顆粒很細,主要用途是做磨料,用於切削和地質、石油的鑽井用的鑽頭。當前,世界金剛石的消費中,80%的人造金剛石主要是用於工業,它的產量也遠遠超過天然金剛石的產量。
最初合成的金剛石顆粒呈黑色,0.5mm大小,重約0.1克拉(用於寶石的金剛石一般最小不能小於0.1克拉)。現在我國研製的大顆粒金剛石達3mm以上,美國、日本等已製成6.1克拉多的金剛石。我們說金剛石已從石墨中「飛」出,寶石級的人造金剛石也會在不久的將來供應於市場。
石墨熔點比金剛石高
金剛石的熔點是3550℃,石墨的熔點是3652℃~3697℃(升華)。石墨熔點高於金剛石。
從片層內部來看,石墨是原子晶體;從片層之間來看,石墨是分子晶體(總體說來,石墨應該是混合型晶體);而金剛石是原子晶體。石墨晶體的熔點反而高於金剛石,似乎不可思議,但石墨晶體片層內共價鍵的鍵長是1.42×10-10m,金剛石晶體內共價鍵的鍵長是1.55×10-10m。同為共價鍵,鍵長越小,鍵越牢固,破壞它也就越難,也就需要提供更多的能量,故而熔點應該更高。 (主要就是石墨的分子晶體屬性導致它的熔點高)
石墨的用途

石墨1、作耐火材料: 石墨及其製品具有耐高溫、高強度的性質,在冶金工業中主要用來製造石墨坩堝,在煉鋼中常用石墨作鋼錠之保護劑,冶金爐的內襯。
2、作導電材料:在電氣工業上用作製造電極、電刷、碳棒、碳管、水銀正流器的正極,石墨墊圈、電話零件,電視機顯像管的塗層等。
3、作耐磨潤滑材料:石墨在機械工業中常作為潤滑劑。潤滑油往往不能在高速、高溫、高壓的條件下使用,而石墨耐磨材料可以在200~2000 ℃溫度中在很高的滑動速度下,不用潤滑油工作。許多輸送腐蝕介質的設備,廣泛採用石墨材料製成活塞杯,密封圈和軸承,它們運轉時勿需加入潤滑油。石墨乳也是許多金屬加工(拔絲、拉管)時的良好的潤滑劑。
4、石墨具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經過特殊加工的石墨,具有耐腐蝕、導熱性好,滲透率低等特點,就大量用於製作熱交換器,反應槽、凝縮器、燃燒塔、吸收塔、冷卻器、加熱器、過濾器、泵設備。廣泛應用於石油化工、濕法冶金、酸鹼生產、合成纖維、造紙等工業部門,可節省大量的金屬材料。
5、作鑄造、翻砂、壓模及高溫冶金材料:由於石墨的熱膨脹系數小,而且能耐急冷急熱的變化,可作為玻璃器的鑄模,使用石墨後黑色金屬得到鑄件尺寸精確,表面光潔成品率高,不經加工或稍作加工就可使用,因而節省了大量金屬。生產硬質合金等粉末冶金工藝,通常用石墨材料製成壓模和燒結用的瓷舟。單晶硅的晶體生長坩堝,區域精煉容器,支架夾具,感應加熱器等都是用高純石墨加工而成的。此外石墨還可作真空冶煉的石墨隔熱板和底座,高溫電阻爐爐管,棒、板、格棚等元件。
6、用於原子能工業和國防工業:石墨具有良好的中子減速劑用於原子反應堆中,鈾一石墨反應堆是目前應用較多的一種原子反應堆。作為動力用的原子能反應堆中的減速材料應當具有高熔點,穩定,耐腐蝕的性能,石墨完全可以滿足上述要求。作為原子反應堆用的石墨純度要求很高,雜質含量不應超過幾十個 PPM 。特別是其中硼含量應少於 0.5PPM 。在國防工業中還用石墨製造固體燃料火箭的噴嘴,導彈的鼻錐,宇宙航行設備的零件,隔熱材料和防射線材料。
7、石墨還能防止鍋爐結垢,有關單位試驗表明,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石墨粉(每噸水大約用 4~5 克)能防止鍋爐表面結垢。此外石墨塗在金屬煙囪、屋頂、橋梁、管道上可以防腐防銹。
8、石墨可作鉛筆芯、顏料、拋光劑。石墨經過特殊加工以後,可以製作各種特殊材料用於有關工業部門。
9、電極:石墨何以能取代銅做為電極?
20世紀60年代,銅做為電極材料被廣泛應用,使用率約佔90%,石墨僅有10%左右;21世紀,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選擇石墨作為電極材料,在歐洲,超過90%以上的電極材料是石墨。銅,這種曾經占統治地位的電極材料,和石墨電極相比它的優勢幾乎消失殆盡。是什麼導致了這個戲劇性的變化?當然是石墨電極的諸多優勢。

石墨(1)加工速度更快:通常情況下,石墨的機械加工速度能比銅快2~5倍;而放電加工速度比銅快2~3倍;
材料更不容易變形:在薄筋電極的加工上優勢明顯;銅的軟化點在1000度左右,容易因受熱而產生變形;石墨的升華溫度為3650度;熱膨脹系數僅有銅的1/30。
(2)重量更輕:石墨的密度只有銅的1/5,大型電極進行放電加工時,能有效降低機床(EDM)的負擔;更適合於在大型模具上的應用。
(3)放電消耗更小;由於火花油中也含有C原子,在放電加工時,高溫導致火花油中的C原子被分解出來,轉而在石墨電極的表面形成保護膜,補償了石墨電極的損耗。
(4)沒有毛刺;銅電極在加工完成後,還需手工進行修整以去除毛刺,而石墨加工後沒有毛刺,節約了大量成本,同時更容易實現自動化生產;
(5)石墨更容易研磨和拋光;由於石墨的切削阻力只有銅的1/5,更容易進行手工的研磨和拋光;
(6)材料成本更低,價格更穩定;由於近幾年銅價上漲,如今各向同性石墨的價格比銅更低,相同體積下,東洋炭素的普遍性石墨產品的價格比銅的價格低30%~60%,並且價格更穩定,短期價格波動非常小。
正是這種無可比擬的優勢,石墨逐漸取代銅成為EDM電極的首選材料.
石墨新用途
石墨新用途: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石墨也開發了許多新用途。
柔性石墨製品。柔性石墨又稱膨脹石墨,是年代開發的一種新的石墨製品。
年美國研究成功柔性石墨密封材料,解決了原子能閥門泄漏問題,隨後德、日、法也開始研製生產。這種產品除具有天然石墨所具有的特性外,還具有特殊的柔性和彈性。
因此,是一種理想的密封材料。廣泛用於石油化工、原子能等工業領域。國際市場需求量逐年增長。
石墨輕工業應用
此外,石墨還是輕工業中玻璃和造紙的磨光劑和防銹劑,是製造鉛筆、墨汁、黑漆、油墨和人造金剛石、鑽石不可缺少的原料。它是一種很好的節能環保材料,美國已用它做為汽車電池。隨著現代科學技術和工業的發展,石墨的應用領域還在不斷拓寬,已成為高科技領域中新型復合材料的重要原料,在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⑹ 內蒙古巴彥烏拉-賽漢高畢-齊哈鈾礦帶

楊建新彭雲彪梁齊端魯超何大兔黃鏹俯

(核工業二〇八大隊,內蒙古包頭014010)

[摘要]巴彥烏拉-賽漢高畢-齊哈砂岩型鈾礦帶經過了編圖研究、調查評價、預查、普查和詳查等幾個工作階段,取得了二連盆地砂岩型鈾礦找礦的重大突破。鈾礦帶賦存於下白堊統賽漢組上段古河谷砂體中,已發現巴彥烏拉鈾礦床、賽漢高畢鈾礦床、巴潤和齊哈等礦產地及一系列鈾礦(化)點,呈串珠狀分布,受潛水氧化帶或潛水-層間氧化帶控制,屬古河谷型砂岩型鈾礦床。

[關鍵詞]巴彥烏拉-賽漢高畢-齊哈;潛水氧化帶;潛水-層間氧化帶;古河谷型;鈾礦帶

巴彥烏拉-賽漢高畢-齊哈鈾礦帶位於內蒙古二連盆地中東部,行政上歸內蒙古自治區的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二連浩特市管轄,交通便利。鈾礦帶地勢平坦,屬高原低山丘陵草原地貌景觀。

1發現和勘查過程

20世紀80年代,二連盆地鈾礦地質工作主要處於地表就點找礦階段,核工業二〇八大隊根據航空放射性測量、地面放射性水化學測量、土壤放射性地球化學測量等圈定的地表放射性異常的分布特徵,通過對異常點(暈)進一步查證工作,發現了501、502鈾礦(化)點(1986~1988年)、查干小型鈾礦床(1981~1985年)、蘇崩中型礦床(1986~1988年)。隨著20世紀90年代層間氧化帶砂岩型鈾礦成為重點找礦類型和努和廷鈾礦床(當時確定為層間氧帶砂岩型)的發現,核工業二〇八大隊對二連盆地開展了層間氧化帶砂岩型綜合編圖與預測研究,預測了一批砂岩型鈾成礦遠景區,通過近十年的勘查工作,累計投入近19×104 m鑽探工作量,發現了巴彥烏拉-賽漢高畢-齊哈鈾礦帶,落實了巴彥烏拉鈾礦床和賽漢高畢鈾礦床、巴潤和齊哈等礦產地及一系鈾礦(化)點(圖1),實現了二連盆地砂岩型鈾礦找礦的重大突破。

1.1綜合編圖與研究

20世紀90年代,核工業二〇八大隊通對二連盆地層間氧化帶砂岩型鈾成礦地質、構造物探、水文地質條件等綜合編圖與預測研究,及電法資料收集整理和重新解釋,大致查明了盆地構造格架,地層結構及水文地質特徵等鈾成礦基礎地質條件,並按中亞的「從盆緣到盆中,從氧化帶到還原帶」的成礦模式,在川井、烏蘭察布、騰格爾、馬尼特和烏尼特等5個坳陷預測了一系列區域性層間氧化帶砂岩型及基底古河谷砂岩型鈾成礦遠景區。在其中的巴彥烏拉—賽漢高畢—齊哈一帶(圖1),預測了巴彥烏拉和賽漢高畢Ⅰ類賽漢組成礦遠景區[1],為鑽探查證提供了重要依據。

圖1 內蒙古巴彥烏拉-賽漢高畢-齊哈鈾礦帶賽漢組下段古河谷分布平面圖

1.2調查評價

2002年,核工業二〇八大隊續作中國地質調查局《內蒙古二連盆地騰格爾坳陷鈾礦評價》項目,2003年中國核工業地質局下達《內蒙古二連盆地烏蘭察布坳陷東部1∶25萬有資源區域評價》項目、《內蒙古二連盆地地浸砂岩型鈾資源調查評價》項目。在巴彥烏拉—賽漢高畢一帶開展了鈾資源評價,找礦思路為尋找下白堊統賽漢組古河谷型和層間氧化帶型砂岩鈾礦,採用大間距、大剖面鑽探工作手段,完成鑽探工作量11200m。其中,2002年跨過騰格爾坳陷北緣尋找遠景區,在巴彥烏拉施工4個鑽孔、賽漢高畢施工3個孔,分別確認兩地區在埋深50~100m以下存在厚50~200 m的河流相砂體,其上疊加有後生黃色蝕變,並發現了鈾礦化。2003年施工了50個鑽孔,新發現9個工業鈾礦孔,鈾礦化形成與氧化帶有關,並大致圈定了賽漢組砂體分布范圍,預測了賽漢高畢和巴彥烏拉地區兩個Ⅰ級找礦靶區[2],在二連盆地實現了砂岩型鈾礦找礦的重要突破。

1.3預查

2004~2005年,核工業二〇八大隊承擔了中國核工業地質局下達的《內蒙古二連盆地賽漢高畢—巴彥烏拉地區鈾礦預查》項目,開展了賽漢高畢—巴彥烏拉地區鈾礦預查,目的是落實可供普查的礦產地,完成鑽探工作量34100 m,在下白堊統賽漢組古河谷砂體中新發現25個工業鈾礦孔、54個礦化孔,受潛水氧化帶或潛水-層間氧化帶的控制。在賽漢高畢以南的塔木欽地段,巴彥烏拉東西兩側的巴潤、白音塔拉地段控制到了賽漢組古河谷砂體和工業鈾礦化,進一步圈定了賽漢組古河谷砂體及氧化帶的分布范圍,確定賽漢組古河谷砂體及氧化帶是該區重要的控礦因素[3] 。進一步落實了巴彥烏拉B255—B415線、賽漢高畢T31—T96線、S95—S96線可供普查的鈾礦產地,展現了萬噸級鈾資源基地的前景。由此確定了賽漢組古河谷砂岩型鈾礦是二連盆地重要的找礦類型。

1.4普查

2006~2008年,核工業二〇八大隊承擔了中國核工業地質局下達的《內蒙古蘇尼特左旗賽漢高畢—巴彥烏拉地區鈾礦普查》項目,開展了賽漢高畢—巴彥烏拉地區鈾礦普查,目的是落實可地浸砂岩鈾礦床,完成鑽探工作量31900m,新發現31個工業礦孔。進一步釐定了賦礦層位為下白堊統賽漢組上段河流相砂體,主要沿坳陷中的次級凹陷發育。落實了巴彥烏拉(B415—B255線)中型鈾礦床和賽漢高畢小型鈾礦床,提交巴潤、白音塔拉等找礦靶區及古托勒、塔木欽等遠景區。初步建立了「沉積成岩預富集+後生氧化成礦」的古河谷型鈾成礦模式及「構造+物探+鑽探+剖面控制」相結合的找礦模式[4]

同時,核工業二〇八大隊承擔了中國地質調查局下達的《內蒙古二連盆地中東部地區地浸砂岩型鈾資源調查評價》(2007~2010年)和中國核工業地質局下達的《內蒙古二連盆地馬尼特坳陷及周邊鈾資源區域評價》項目,完成鑽探工作量49000m,目的是對礦床外圍賽漢組古河谷砂體發育規模及鈾成礦環境進行探索。在巴彥烏拉礦床東部那仁寶力格地段控制到賽漢組砂體和2個工業礦孔[5],進一下擴大了巴彥烏拉-賽漢高畢-齊哈古河谷砂體和氧化帶的展布范圍及鈾礦化。

1.5詳查

2009~2013年,核工業二〇八大隊承擔了中國核工業地質局下達的《內蒙古蘇尼特左旗巴彥烏拉鈾礦床(B415—B319線)詳查》項目,其中,2009年和2012年對巴彥烏拉鈾礦床B415—B319線開展了詳查,2013年對其中的B367—B347線按100m×(100~50)m工程間距加密控制,完成鑽探工作量27600m。基本查明了巴彥烏拉鈾礦床礦體形態、規模及礦石特徵,估算122b以上基礎儲量達中型規模[6],為礦山建設提供了資源保障。

同時,2009~2013年,核工業二〇八大隊承擔了中國核工業地質局下達的《內蒙古二連盆地中東部古河谷砂岩型鈾資源區域評價》項目,完成鑽探工作量約60000 m,目的是進一步圈定賽漢組古河谷砂體發育規模,探索古河谷砂體鈾成礦環境,研究古河谷砂體成因類型。進一步控制了賽漢組古河谷砂體展布范圍及鈾礦化,賽漢組上段古河谷砂體南起齊哈日格圖以南,向北、北東經塔木欽、賽漢高畢、古托勒、芒來、巴潤、巴彥烏拉、白音塔拉至那仁寶力格地段[7],總長度達300km。提交了巴潤和齊哈2個鈾礦產地[8],鈾礦化明顯受層間氧化帶控制。

2礦床基本特徵

2.1構造特徵

巴彥烏拉-賽漢高畢-齊哈鈾礦帶分布於大興安嶺成礦省二連盆地鈾成礦區[9],夾持在巴音寶力格隆起及蘇尼特隆起之間,產於二連盆地兩大構造單元——烏蘭察布坳陷和馬尼特坳陷,嚴格受下白堊統賽漢組上段古河谷砂體控制。該古河谷南起烏蘭察布坳陷腦木根,經格日勒敖都、呼格吉勒圖、准寶力格、古托勒等次級凹陷,到馬尼特坳陷西部的塔北凹陷,沿次級凹陷長軸方向發育;河谷內斷裂不發育,地層從河谷兩側向中心緩傾斜。其中,巴彥烏拉礦床產於塔北凹陷,賽漢高畢礦床產於准寶力格凹陷,齊哈礦產地產於格日勒敖都凹陷(圖2)。

圖2 內蒙古巴彥烏拉-賽漢高畢-齊哈鈾礦帶構造分區圖

(據石油部門)[10]

1—蝕源區及邊界;2—基底斷裂及編號;3—控凹斷裂;4—大型泥岩鈾礦床;5—中型泥岩鈾礦床;6—砂岩型鈾礦床;7—鈾礦產地

2.2地層特徵

巴彥烏拉-賽漢高畢-齊哈鈾礦帶基底及蝕源區地層主要為新元古代、早—晚古生代海相碎屑岩和中酸性火山岩,以及晚古生代和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蓋層由侏羅系、白堊系、古近系和新近系組成。

礦帶內揭露地層主要有白堊系下統賽漢組、古近系、新近系。根據沉積特徵賽漢組劃分為下、上兩段,其中,賽漢組上段以河流相沉積為主,構成該區主要控礦層位(圖3)。

圖3 巴彥烏拉-賽漢高畢-齊哈鈾礦帶蓋層地層柱狀圖

垂向上,賽漢組上段由2~5個正韻律層疊加成復合河道砂體,一般由3個小層序組成,其底板為賽漢組下段湖相灰色泥岩、粉砂岩夾煤層,頂板為同組泥岩或古近系洪泛沉積的紅色泥岩。砂體以河流相沉積為主,其中,東部的巴彥烏拉礦床含礦砂體岩性為灰色、黃色的砂質礫岩、含礫砂岩、砂岩夾泥岩,單層厚10~30m[6];中部的賽漢高畢礦床含礦砂體岩性為灰色、灰綠色、黃色中細砂岩、含礫砂岩和砂質礫岩,單層厚5~20m[4];南部的齊哈礦產地含礦砂體岩性為灰色、黃色砂質礫岩、含礫砂岩及紅色、褐紅色泥岩,單層厚20~50m[8]

平面上,古河谷總體呈SW-NE向展布,長約300km,從南西向北東發育(圖1)。其中,巴彥烏拉礦床處於古河谷中下游,可識別出河道充填組合、河道邊緣組合,具有多物源補給特徵(圖4),組成的河谷寬6~10km,底板埋深120~180m;賽漢高畢礦床處於河谷中部轉彎部位,河谷寬5~20km,底板埋深80~160m;齊哈礦產地處於河谷中上游,河谷寬約5~30km,底板埋深300~670m。

圖4 巴彥烏拉鈾礦床賽漢組上段岩相岩石地球化學圖(附礦體分布)

2.3水文地質特徵

巴彥烏拉-賽漢高畢-齊哈鈾礦帶含水岩組以碎屑岩類為主,由古近系、新近系和賽漢組上段碎屑岩組成。其中,賽漢組上段砂岩、砂質礫岩構成本區含礦含水層,並在垂向上組成穩定的隔水—含水—隔水的水文地質結構。具體水文地質參數見表1。

表1 巴彥烏拉-賽漢高畢-齊哈鈾礦帶水文地質參數一覽表

續表

2.4氧化帶特徵

巴彥烏拉-賽漢高畢-齊哈鈾礦帶賦礦層賽漢組上段古河谷砂體發育潛水-層間氧化帶,氧化帶岩石以黃色砂岩為主,未蝕變岩石呈灰色,並控制著鈾礦體的分布。其中,巴彥烏拉礦床氧化帶以北側側向氧化為主,並疊加從南西向北東順河谷的氧化作用;表現在西側氧化帶呈厚層狀,含礦砂體上部幾乎全部遭受氧化,只在靠近底板部位殘留灰色砂體;而東側氧化帶呈舌狀向南西延伸,並在平面上形成呈北東向展布、長大於7km的潛水-層間氧化帶前鋒線[6](圖4,圖5)。賽漢高畢礦床主要以南北兩側雙向氧化為主,氧化帶主要呈厚層狀位於砂體上部,下部殘留一定厚度的灰色砂體,並在平面上形成一定范圍的氧化-還原過渡帶[4](圖6,圖7)。齊哈礦產地氧化帶主要從南向北順河谷中心發育,在河谷兩側存在未蝕變的灰色砂體,並在東西兩側圈出一定規模的潛水-層間氧化帶前鋒線[8](圖1)。

2.5礦體特徵

巴彥烏拉-賽漢高畢-齊哈鈾礦帶從東到西主要包括巴彥烏拉鈾礦床、賽漢高畢鈾礦床、齊哈日格圖鈾礦產地。

1)巴彥烏拉鈾礦床共圈出Ⅰ號、Ⅱ號、Ⅲ號3層工業鈾礦體,其中,Ⅰ號礦體為主礦體,占資源總量的98%以上;礦體呈板狀、卷狀,產狀近水平並向東略傾;平面上呈不規則的長條狀沿古河谷長軸線方向展布(圖4,圖5);Ⅱ號及Ⅲ號礦體多由單孔控制。

2)賽漢高畢鈾礦床共圈出Ⅰ號、Ⅱ號2層工業鈾礦體(圖6,圖7)。其中,Ⅰ號為主礦體,分為10個塊段,連續性差,礦體呈層狀、透鏡狀,產狀近於水平;分為東西兩個礦段。Ⅱ號礦體有3個塊段,規模小。

3)齊哈日格圖鈾礦產地共發現6個砂岩型工業鈾礦孔,孔間最近距離約3.2km。鈾礦化集中在古河谷兩側(圖1),礦體呈板狀。

圖5 巴彥烏拉鈾礦床B319號勘探線剖面圖

1—伊爾丁曼哈組;2—賽漢組上段;3—賽漢組下段;4—角度不整合地層界線;5—平行不整合地層界線;6—岩性界線;7—層間氧化帶及前鋒線;8—灰色砂體;9—泥岩、粉砂岩;10—Ⅰ號鈾礦體;11—鈾礦化體

圖6 賽漢高畢鈾礦床賽漢組上段岩相岩石地球化學圖(附礦體分布)

1—黃色氧化亞帶;2—綠色氧化亞帶;3—氧化-還原過渡亞帶;4—不同岩石地球化學類型分帶線;5—含氧含鈾水流動方向;6—斷層;7—施工勘探線及編號;8—工業鈾礦孔;9—鈾礦化孔;10—異常孔;11—無鈾礦孔;12—Ⅰ號礦體及編號;13—Ⅱ號礦體及編號

圖7 賽漢高畢鈾礦床S0號勘探線剖面圖

1—古近系及新近系;2—賽漢組上段;3—賽漢組下段;4—地層角度不整合接觸界線;5—地層平行不整合接觸界線;6—地層整合接觸或岩性分界線;7—含礦砂體;8—隔水層或夾層;9—潛水氧化帶及界面;10—礦體及編號;11—礦化體

從各礦床礦體參數對比可以看出(表2),巴彥烏拉及賽漢高畢礦床礦體埋深相對較低,而齊哈日格圖鈾礦產地礦體埋深較大,但礦體品級相對較高,存在明顯的砂岩型富礦段。

表2 巴彥烏拉-賽漢高畢-齊哈鈾礦帶礦體特徵一覽表

2.6礦石特徵

1)巴彥烏拉鈾礦床:礦石類型主要為礫岩型和砂岩型,分別由礫岩和各種粒級的砂岩混合組成,分選差,顆粒形狀以次稜角狀為主;顆粒間以雜基支撐為主,膠結方式主要為基底式膠結,膠結物以黃鐵礦為主。礦石中碳酸鹽含量普遍較低,平均為0.28%。

礦石中鈾以吸附態鈾為主,次為鈾礦物。其中,鈾礦物以瀝青鈾礦為主,次為鈾黑及鈾石、鈾釷石;鈾礦物主要呈被膜狀分布在膠結物中,其次以獨立的鈾礦物形式存在於碎屑顆粒物顆粒中[6]

2)賽漢高畢鈾礦床:礦石類型主要為含泥砂質礫岩和砂岩型;由各種粒級的砂及砂礫組成,分選中等—差,顆粒形狀為次稜角—次圓狀;膠結物以褐鐵礦、黃鐵礦為主。礦石中碳酸鹽含量較低,平均小於0.33%。

礦石中鈾以吸附態鈾和鈾礦物兩種形式存在,鈾礦物主要以鈾的單礦物形式產出,包括菱鈣鈾礦、瀝青鈾礦、鈾石、鈾的磷酸鹽礦物,吸附態鈾的吸附劑主要為雜基(黏土礦物),次為有機碳、黃鐵礦和褐鐵礦等[4]

3主要成果和創新點

3.1主要成果

1)發現了我國第一個大型古河谷砂岩型鈾礦帶。已落實巴彥烏拉中型鈾礦床1個、賽漢高畢小型鈾礦床1個,發現巴潤和齊哈鈾礦產地2處及鈾礦點4個,按地浸砂岩型估算的鈾資源量(333以上)規模達大型,且硒、鈧、錸等伴生元素達到綜合利用;為二連盆地鈾礦大基地建設提供了資源保障。

2)基本查明了古河谷成因及空間展布特徵。古河谷位於坳陷中部,沿次級凹陷的長軸方向發育,底板為賽漢組下段含煤地層,這與典型基底型古河谷鈾成礦明顯不同。古河谷具有多物源補給特徵,含礦的骨架砂體主要由辮狀河沉積體系內河道充填亞相組成,呈單一厚層狀,具有穩定泥—砂—泥地層結構;砂體內分3個小層序,其中,鈾礦體一般受中、下部小層序控制。

3)基本查明了巴彥烏拉礦床開採的水文地質條件。含礦含水層具有穩定的隔水頂、底板和相對穩定的局部隔層,滲透性好,涌水量較大,地下水位埋深淺,具較強承壓性,與上下其他含水層無水力聯系;礦床地質構造簡單,地層產狀平緩,未見其他不良工程地質現象。礦床地浸開採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條件簡單。

4)基本查明了巴彥烏拉和賽漢高畢鈾礦床的礦體特徵,二者礦體均以板狀為主,其次為透鏡狀,其中在巴彥烏拉礦床發育卷狀礦體,產狀近於水平。

5)基本查明了巴彥烏拉和賽漢高畢鈾礦床礦石特徵,二者礦石類型和鈾存在形式相類似,均為礫岩型和砂岩型,碳酸鹽含量普遍較低,平均為0.28%;礦石中鈾以吸附態鈾為主,次為鈾礦物,鈾礦物以瀝青鈾礦為主,次為鈾黑及鈾石、鈾釷石[6]

3.2主要創新點

1)首次建立了古河谷型鈾成礦模式。二連盆地為夾持於隆起間的「碎盆」群,這既不同於中亞地台上的大型盆地,也不同於美國科羅拉多高原上的山間盆地,因此,跳出「層間氧化帶型」及「基底古河谷型」的固有找礦模式,向盆地內尋找「建造間古河谷型」,實踐證明在二連盆地尋找古河谷砂岩型鈾礦具有更大的找礦空間。該模式的建立豐富了鈾成礦理論,拓展了新的找礦領域,為該類型盆地及鈾礦床的勘查提供了理論基礎。鈾成礦作用包括原生沉積預富集、潛水氧化作用、層間氧化作用疊加成礦和油氣煤層氣還原作用4個階段[11]

原生沉積預富集階段(圖8A):盆地兩側巴音寶力格隆起和蘇尼特隆起發育大量的富鈾地質(層)體,鈾含量最高可達到n×10-3,為下白堊統賽漢組沉積提供了豐富的物源和鈾源。賽漢組沉積期為溫暖潮濕氣候,灰色砂岩、砂礫岩中可見大量的炭化植物碎片及黃鐵礦,這為鈾的原始富集提供了豐富的還原劑。

圖8 巴 彥烏拉-賽漢高畢-齊哈鈾礦帶古河谷型砂岩鈾成礦模式

1—灰色泥岩;2—紫紅色泥岩;3—紅色泥岩;4—灰色砂岩;5—黃色砂岩;6—地層整合界線;7—地層不整合界線;8—氧化帶及前鋒線;9—斷層;10—含氧含鈾水滲入方向;11—深部還原氣滲入方向;12—礦體;13—新近系;14—古近系;15—賽漢組上段;16—賽漢組下段;17一基底岩石

A—原生沉積預富集階段;B—潛水氧化作用階段;C—層間氧化作用疊加成礦階段;D—油氣、煤層氣還原作用階段

潛水氧化作用階段(圖8B):晚白堊世至古新世(K2—E1),由於構造反轉,盆地處於長期隆升狀態。賽漢組長期暴露地表,伴隨在這一地質時期古氣候向乾旱、半乾旱的轉變,形成含氧含鈾水向盆內運移並沿地表垂直滲入,發生潛水氧化作用,形成鈾的富集成礦。U-Pb同位素測定成礦年齡為(63±11 )Ma。

層間氧化作用疊加成礦階段(圖8C):始新世(E2),古地表含氧含鈾水沿砂體向盆地中心繼續運移,由於賽漢組含礦砂體上部泥岩的隔擋作用,形成層間氧化作用,同時對早期潛水氧化作用形成的部分礦體造成破壞。當遇到含豐富的有機碳、黃鐵礦或煤氣等還原劑後,則再次疊加富集成礦。U-Pb同位素測定成礦年齡為(44±5)Ma。

油氣煤層氣還原作用階段(圖8D):由於礦床兩側斷裂構造發育,使深部煤成氣沿斷層上升至賽漢組的可能性很大,造成了對氧化帶進行還原改造作用,部分礦體完全隱伏於還原環境中,起到保礦作用。伴隨斷裂構造的活動,還原氣滲入作用伴隨成礦作用的始終,在鈾成礦作用過程中同時也增強了砂岩的還原能力。

2)應用層序地層學、沉積學理論,結合收集的地震剖面,對古河谷中所有鑽孔資料重新進行了分層對比及成因相分析,精細解剖了古河谷砂體的成因,認為古河谷砂體為多物源(橫向和縱向)、多成因相(河流相、三角洲相、沖積相)組成的帶狀砂體[12],鈾礦化主要受側向充填的三角洲砂體的控制,其次為河流相砂體,並不是普遍認為的古河谷砂體為單一的河流相砂體。

3)建立了古河谷型鈾礦找礦理論及方法。改變了固有的「從盆緣到盆中,從氧化帶到還原帶」的找礦思路;採用「構造、水文地質」戰略選區+「電法、淺震」確定砂體+「鑽探驗證了解環境+剖面控制尋找礦體」的技術手段,快速圈出砂體和氧化帶,定位潛水-層間氧化帶前鋒線及鈾礦體位置,提高找礦效率。

4開發利用狀況

隨著巴彥烏拉-賽漢高畢-齊哈鈾礦帶勘查工作的深入開展,相關的開發試驗工作也有序進行。2009~2011年,核工業二〇三研究所及核工業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對巴彥烏拉鈾礦床相繼開展了室內及現場地浸試驗,2012~2013年核工業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開展了地浸擴大試驗及礦床經濟可行性研究,評價巴彥烏拉鈾礦床採用酸法原地地浸開采是經濟可行的。2014年已基本具備地浸礦山的建設條件。

5結束語

巴彥烏拉-賽漢高畢-齊哈鈾礦帶是至今我國發現的最大規模古河谷砂岩型鈾礦帶,已初步圈出長約300km的帶狀砂體。目前只對賽漢高畢礦床開展了普查和對巴彥烏拉礦床開展了詳查工作,在古河谷內還發現了2個礦產地及一系列鈾礦點,且在齊哈日格圖礦產地發現了與層間氧化帶有關的富礦段,對鈾礦帶總體控製程度較低。因此,該礦帶成礦潛力巨大,經過進一步工作有望新落實3~5個中型以上鈾礦床,發展成特大型可地浸砂岩型鈾礦帶。

目前對賽漢組上段古河谷空間展布及砂體成因特徵、氧化帶前鋒線及礦體定位等研究還不夠深入,應在以後工作中加以系統研究。

參考文獻

[1]李榮林,等.內蒙古二連盆地電法資料整理解釋年度總結[R].核工業二〇八大隊,1998:22-68.

[2]陳安平,申科峰,等.內蒙古二連盆地烏蘭察布坳北東部1∶25萬鈾礦資源評價[R].核工業208大隊,2003:12-168.

[3]申科鋒,等.內蒙古二連盆地賽漢高畢—巴彥烏拉地區鈾礦普查[R].核工業208大隊,2005:11-156.

[4]申科鋒,等.內蒙古二連盆地賽漢高畢—巴彥烏拉地區鈾礦普查[R].核工業208大隊,2008:1-179.

[5]李洪軍,等.內蒙古二連盆地馬尼特坳陷1∶25萬鈾資源區域評價[R].核工業208大隊,2008:1-189.

[6]楊建新,梁齊端,等.內蒙古蘇尼特左旗巴彥烏拉鈾礦床B415—B319線詳查地質報告[R].核工業208大隊,2012:1-152.

[7]何大兔,等.內蒙古二連盆地中東部古河谷砂岩型鈾資源區域評價[R].核工業208大隊,2012.

[8]康世虎,等.內蒙古二連盆地烏蘭察布坳陷及周邊1∶25萬鈾資源[R].核工業208大隊,2013:1-185.

[9]張金帶,李子穎,等.鈾礦資源潛力評價技術要求[M].北京:地質出版社,2012:1-211.

[10]焦貴浩,王同和,等.二連裂谷構造演化與油氣[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3:1-179.

[11]張金帶.進入新世紀以來鈾礦地質工作的探索與實踐[M].北京:中國原子能出版社,2013:84-99.

[12]魯超,等.二連盆地馬尼特坳陷西部砂岩型鈾礦成礦的沉積學背景[J].鈾礦地質,2013, 29(6):336-343.

我國鈾礦勘查的重大進展和突破進-—入新世紀以來新發現和探明的鈾礦床實例

[作者簡介]楊建新,男,1966年生,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1987年畢業於華東地質學院普查勘探專業,一直從事鈾礦地質勘查工作。2009年起擔任核工業二〇八大隊地勘一處處長,2012年8月任中核集團地礦事業部重大項目總地質師。先後獲國防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國土資源科學技術一等獎1 項,中國地質調查局找礦二等獎1項,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找礦一等獎5 項。

⑺ 中國版圖:內蒙古的位置,范圍

內蒙古位於祖國北部邊疆,東起東經126度29分,西北東經97度10分,是我國跨經度最大的省級行政區,東西直線距離為400多公里。南起北緯37°24′,北至北緯53°23′,縱占緯度15°59′,直線距離1700公里。

全境以高原為主,多數地區在海拔1000米以上,通稱內蒙古高原。主要山脈有大 興安嶺、賀蘭山、烏拉山和大青山。東部草原遼闊,西部沙漠廣布。

內蒙古北鄰蒙古,俄羅斯。面積118萬平方公里。戰國時屬趙、燕等國地,後為我國北方少數民族匈奴、東胡地,唐為突厥地,宋屬遼、西夏,清為內蒙古地區。

(7)內蒙古碳線批發市場擴展閱讀:

元統一中國後,內蒙古西部屬甘肅行省,東部屬遼陽行省,中部屬中書省,嶺北行省。其管轄范圍為今內蒙古北部,蒙古國,西伯利亞南部。

明朝初期北元退回漠北,後被朱棣所滅。後外蒙古被韃靼,瓦剌和兀良哈佔領,明撤回到河套地區以南。

清朝初年漠南蒙古大部歸順,後准噶爾部貴族噶爾丹起兵清朝經過多次用兵,終於在1776年平定了准噶爾少數貴族的叛亂,重新統一了蒙古族地區。

1947年內蒙古自治區成立,包含了察哈爾省、興安省以及寧夏省、熱河省、黑龍江省和綏遠省的部分地區,1949年首府遷到張家口,後於52年回到歸綏市,並改稱呼和浩特市。

1969年至1979年十年間地區劃分經常變動。1979年7月1日才形成了今內蒙古自治區的政區劃分。

熱點內容
沈陽哪裡批發黃裱紙 發布:2021-08-17 15:55:12 瀏覽:886
鹽城水產品批發市場 發布:2021-08-17 15:55:07 瀏覽:709
西柳服裝批發褲子的 發布:2021-08-17 15:55:07 瀏覽:496
服裝批發北京還是廣州好 發布:2021-08-17 15:54:14 瀏覽:533
臨沂服裝內衣批發 發布:2021-08-17 15:54:00 瀏覽:112
海門冷凍肉類食品批發市場 發布:2021-08-17 15:53:58 瀏覽:215
商丘冷凍雞腿批發位置 發布:2021-08-17 15:53:57 瀏覽:190
上海市冷凍食品批發市場在哪裡 發布:2021-08-17 15:53:04 瀏覽:832
西安粽子批發廠家 發布:2021-08-17 15:53:01 瀏覽:306
徐州服裝貨架批發市場 發布:2021-08-17 15:51:31 瀏覽:999